周末读完意大利史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瓦莱里奥·林特纳  页数:292  字数:2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意大利的历史是整个欧洲历史进程的集中体现,但又与欧洲史殊情殊景,这着实有些奇怪。借助古罗马的霸权,意大利曾盛极一时。当时罗马帝国的势力从大西洋延伸到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从苏格兰低地延伸到撒哈拉沙漠。难怪有人认为地中海位于文明世界的中心,也难怪20世纪早期俄国和德国的皇帝采用本族语中的“恺撒”这个头衔。而且,意大利的影响并未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衰落而烟消云散:在梵蒂冈,精神领域的新“恺撒”对全球发号施令;意大利的银行业和艺术天才左右着欧洲乃至世界的观念;热那亚人1492年发现了美洲大陆;马可尼对无线电通信做出了巨大贡献;马基雅弗利的治国理论也毫不逊色。但是到了近代,意大利在国际事务中却成了旁观者。尽管在19世纪和20世纪,意大利曾自命不凡,但它在欧洲均势中其实已无足轻重;所谓的意大利帝国也主要由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剩下的残余组成。

内容概要

本书以适中的篇幅,详略得当、错落有致地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和国家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以历史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将埃特鲁里亚、古罗马帝国、平民公社、中世纪、文艺复兴直到本世纪初的各个时期一一娓娓述说。既描写她的辉煌,也描写她的黑暗,既描写她的民主曙光,也描写她经历的奴役和屈辱,将意大利五光十色的历史画卷一一真实地在我们眼前铺开。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瓦莱里奥·林特纳 译者:郭尚兴 刘亚杰 齐林涛

书籍目录

策划人语 前言Ⅰ 早期意大利:从洞穴时代到伊特鲁里亚文明 石器时代 红铜和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鸠占鹊巢:希腊人的入侵及影响  揭开伊特鲁里亚人的神秘面纱Ⅱ 重沐罗马时代的伟大光辉 美妙传说代代传:罗马的建立和王政时代 灿烂篇章之序曲:罗马共和国 平地惊雷:罗马革命和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世界的中心:罗马及其鼎盛时期的’帝国Ⅲ 神秘中世纪:从蛮族时代到城邦文明 中世纪早期(476~1024年):蛮族入侵、,拜占庭帝 国和教皇统治时期 城市和城市公社 1024~1303年:诺曼人、教皇和帝国时期Ⅳ 独步千古的文艺复兴 意大利城市的独裁政治 奇迹之城——威尼斯 亚诺河畔的明珠——佛罗伦萨 多彩政治剧的舞台——米兰 分分合合教皇国 那不勒斯王国 艺术和文化的复兴Ⅴ 刀俎之下数百年:外国统治时期 文艺复兴运动的结束 西班牙人统治下的意大利 侣世纪:从乌得勒支和约到拿破仑 启蒙运动和开明改革 觉醒:意大利与法国大革命Ⅵ 凤凰涅槃:意大利的复兴与统一 早期的复兴运动:(1820~1821年和1831~1832年的革命失利) 通往1848年之路 1848年:错失良机? 统一:1849~1870年Ⅶ 一波三折:自由国家和法西斯主义  自由国家初期:1861~1887年  克里斯皮与国家危机:1887~1900年  焦利蒂时代:1900~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烽火中的意大利 误入歧途:法西斯主义Ⅷ 雾霾飘散:战后及当代意大利 巩固时期:1948~1960年  “经济奇迹”: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 20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炙热之秋、文化革命和恐怖主义 当代意大利附录 罗马帝国时期的历代帝王 文艺复兴时期的历任教皇、帝王、总督和那不勒斯国王 意大利著名艺术家(1200~1600年) 意大利统一后历任国家元首、教皇及总理 大事年表 众议院选举结果(1946~1992年) 有关意大利历史的著作选读 历史地名索引

章节摘录

Ⅰ早期意大利:从洞穴时代到伊特鲁里亚文明石器时代首先,让我们回到大约公元前20万年之前的第二间冰时期。当时,气候温暖,到处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热带动物,如大象、河马、犀牛之类在意大利半岛的森林里、平原上徜徉,早期意大利人与这些动物共享着这片土地。虽然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发现这些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种的直立遗骸,但一般认为他们属于直立猿人。人们曾在维罗纳和伊莫拉附近发掘出他们用过的工具,其中尤以手斧最为典型;另外,在罗马旁边的托里姆皮埃特拉也找到了当时一个真实的居住点,并伴有棚屋及饭菜残渣的遗迹。在大约公元前6万年前的中石器时期,意大利半岛曾有尼安德特人居住。和他们的先人一样,这个时期的人仍属原始人类,形体与类人猿相似,智力可能尚不发达。毫无疑问,他们的寿命短暂,生活艰难,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几乎整天都要为生存和获取食物而奔波。但和他们的先人不同的是,尼安德特人时代的意大利人已开始使用墓葬,一些墓穴和公墓的遗址已在罗马南部的洞穴里被发现。更多的证据来自对他们的遗骸的考古发现,及山洞里发现的他们使用过的燧石器,其中尤以在阿布鲁齐的基耶蒂附近和韦诺萨的考古发现最为引人注目。不过,更值得我们注意的也许要数在利古里亚的巴苏罗洞底发现的他们的两个脚印。西西里岛上的人类生活史则似乎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3万年前的上旧石器时代初期,当时的人类可能是从大陆上跨过墨西拿海峡来到西西里的。公元前1万年前后,其他更为高级的人种也开始迁入意大利,一般认为他们可能来自亚洲和非洲。这些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基本上过着游牧性质的穴居生活,以采集食物为生。他们开始使用火,但不会豢养动物和种植庄稼,居住零散且人数稀少。根据在福齐诺地区出土的颅骨判断,他们可能属于克罗马努人种。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其居住过的山洞和其他石穴的考古发现。在那些洞穴里,人们发现了当时的关于原始动物的一些绘画。从这一点判断,他们在文化上与西班牙半岛和法国南部的人种有些相似。这些居住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万年左右,并且在西西里岛西部的利万佐岛、在该岛北海岸的皮利格里诺山的阿达乌拉、在卡拉布西里的拉米多以及蒂沃利附近的波莱西尼石窟皆有发现。稍晚一些的证据,可见于普利亚大区奥特朗托附近的罗马内利山洞及西北海岸的巴尔齐罗西的格里马尔蒂石洞。人们在特拉西梅诺湖附近也发现了一幅石器时代的美女画像,但总体来说,比起同时代的法国人和西班牙人,他们的艺术水平并不算高。相比之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一个武器仓库的爆炸而无意间发现的阿达乌拉山洞里,则藏有迄今为止在意大利发现的神秘旧石器晚期可能最为引人注目的绘画。其中最为杰出的一幅描绘的是人类的一种祭祀活动或者性启蒙的仪式。大约到了公元前5000年,这些冰河期的人类逐渐被当时进入意大利的中石器时代的文化族群所替代。后者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燧石器和骨器,尤其是弓箭,因而更善于打仗和狩猎,另外,正是从那时起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意大利的气候模式和动植物群。 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间,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有了历史性的飞跃,因为正是从那个时期起才有了农业,早期的意大利人便开始了从食物采集者到粮食生产者的转变。这种转变带来两大成果:一是人口的大量增加,二是促使人们开始群居生活。那些粮食生产者和动物饲养者大概是从近东地区迁到加尔加诺的,而在迁移之前他们可能自公元前7000年便已在那个地区生存了。当时他们的定居点主要是在科帕内维加塔。最初的各个零散的棚屋逐渐扩大成群,各个棚屋群后来又一步步地发展成了村庄。这些村庄是1943年皇家空军侦察时发现的,可以在普利亚大区的福贾附近的塔沃列雷平原的上空看到。这些新石器时期的意大利人同时学会了编织和制造陶器。对此,人们在威尼托的莫利诺卡萨罗塔发现的一些形状奇特的方口陶器便是证明。据考古出土的骸骨判断,他们的头长而窄,身材矮小,属地中海人种。他们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他们的墓葬习俗,即通常将死者放在一个封闭的位置,如山洞、土坑或者沟壕,然后以石头盖之。他们还常常将死者的肌肉从尸骨上剥离下来涂成红色,然后与装满食物的瓶子、饰物、衣服、武器等葬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仍过着一种游牧生活,当一方的土地被开垦殆尽后,他们会继续向别处迁移,导致他们向意大利东南部的扩展,最终遍布整个意大利半岛,并在所到之处传播着他们的生产方式。红铜和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800年间,意大利半岛上开始使用红铜。据推测,最初的红铜可能是从塞浦路斯传到意大利南部,并从波希米亚传到波河流域以及阿尔卑斯山附近的。直到晚些时候,本土的红铜才开始出现。随红铜一起来到欧洲中部的是头部宽而圆的阿尔卑斯人,而意大利也从此进入红铜时代;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铜石并用时代,因为当时红铜相当稀缺,只能对石器起补充作用,还不能取而代之。与此同时,新的文化也开始在意大利传播,并形成了与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共存的局面,其存在证据可见于萨莱诺附近的瓜多、布雷西亚附近的雷梅德洛和托斯卡纳的里纳尔多内。大约从这个时期起,在意大利中南部、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出现了突出地面的巨大石冢。这些石冢往往由石棚、一个用巨石板做成的棺椁及一些竖石纪念物或固定在地面上的单个巨大纪念石碑组成。关于这一点,典型例证就是撒丁岛上的一些大型坟墓,它们可能是数代人共用的墓葬群。泰拉马拉文化和亚平宁文化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近东地区的人们已经懂得炼铜时加入锡可以制造出一种优质的合金。这一技术在公元前1800年前后传到了意大利,意大利从此迈入了青铜时代。该时期的主要文化族群包括意大利北部的湖上桩屋族群,即后来的泰拉马拉文化,以及意大利中南部的亚平宁文化,亦称外泰拉马拉文化。湖上桩屋族群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是由多瑙河穿越阿尔卑斯山口的中部进人意大利的。其名“湖上桩屋”源于他们主要的生存特征——他们的村庄多建于意大利北部的湖泊旁,如马乔列湖、加尔达湖及波河流域湖面上的树桩或柱子上。泰拉马拉文化之名来自于一个意为氨土或肥土的名称,此种氨土是当地人对一种肥沃黑土的称呼,正是在那种泥土中我们发现了这类文化的遗址。由于他们在冶金方面的杰出水平,这一文化部落在红铜和青铜时代迅速发展。尽管如此,他们首先且主要是农民和牧民,同时从事狩猎和打鱼,并与其他部落有贸易往来。他们使用轮车,有编织业和制陶业。然而,他们文化的一个最显著特征仍要数火葬习俗,即将死者火化后把骨灰瓮分排摆放在村庄附近的公墓之中。另外,他们使用的语言可能属于印欧语系的一种。相比之下,外泰拉马拉文化则要落后些。该文化部落居住在自波洛尼亚至普利亚的亚平宁地区,大多是一些流浪的牧羊人。他们夏天在高地生活,冬天则移向低地,这一点倒与今天的牧羊人不无相似之处。尽管他们也可能使用某种印欧语言,但和北方的泰拉马拉文化部落不同的是,他们使用土葬。最初两种文化之间的贸易交流逐渐发展成亚平宁文化和泰拉马拉文化两个部落之间的和平往来与发展。大约到公元前1200年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这一点可见诸于安科纳附近的皮亚内诺和塔兰托附近的斯科利奥德拉托诺。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泰拉马拉文化和亚平宁文化的融合还存在于青铜时代的西西里岛的米拉措和利帕里群岛。自从有了利帕鲁斯的传说之后,这种文化融合便被称作奥索尼文化。据说,利帕鲁斯是一位意大利中南部奥索尼人的王子,他曾经来到利帕里并定居在那里。与西西里岛相似,撒丁岛文化整体上处于封闭和独立发展的状态。在这里,最显著的青铜时代的文化不仅绵延到该时代的终结,即公元前1400年在右,而且,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到来时仍在持续,这就是以他们建造的巨大石堡和石塔而得名的“塔楼文化”。此类建筑迄今为止已发现了6000多座,数目之大,令人惊叹。毫无疑问,消逝在历史长河里的一定更多。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建筑工艺也越来越精细高明。到公元前6世纪,这些石堡可能已被用于抵御到撒丁岛掠夺矿产资源的迦太基人。此类建筑的代表在巴鲁米尼就可以看到,它们往往建造得极为精妙复杂,四周有层层高墙环绕。铁器时代维兰诺瓦文化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间,人类从青铜时代过渡到了铁器时代。铁器时代的意大利的主要特征是几种区域性文化的出现,其中最典型的是维兰诺瓦文化,它因1853年发现于波洛尼亚东部的维兰诺瓦村而得名。维兰诺瓦文化可以被看作由两支渊源密切、文化上却各具特征的民族构成:北方一支主要集中在波洛尼亚周围,他们穿过罗马尼阿东部的韦鲁基奥和圣马力诺,然后又向东延伸到里米尼,抵达马尔凯的费尔莫;而南部的一支则以托斯卡纳为根据地对罗马呈包围之势,然后向南延伸到萨莱诺。他们的社会发展更为进步,居住在圆形棚屋,使用铁器并制造出了质量相对较高的青铜头盔、铠甲及其他日用品。博洛尼亚的奇维科博物馆的一间陈列室里便存有15 000件属于这个时代的青铜器物,它们是1877年在市中心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附近出土的巨大坩埚里被偶然发现的。不过,以上两个族群主要还是因他们形状奇特的双锥形骨灰瓮而出名。北方一支的双锥形骨灰瓮多为陶制,而南方那支的后来演变成了他们所居住的茅屋形状,并覆有盔状的青铜顶。这些骨灰瓮的四周常常带有雕饰花纹并被置于顶部盖有石头的圆形洞穴内。维兰诺瓦部落是较早从事工商业的民族,他们居住的村庄聚集成群,形成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村落。他们在博洛尼亚的村庄可能是意大利的第一个村镇,因其当时经济发展中心的地位,被称为“早期意大利’的白金汉宫”。近来,在博洛尼亚的中心,皮尔察内图诺和维亚里佐利的交界处的行人地下通道里频频有维兰诺瓦的棚屋遗迹发现,并保存在原址供人们参观。另外,在其他一些地区,特别是在帕拉丁山的罗马以及首都北部的维爱亦有此类房屋遗址被发掘出土。尽管我们尚不太清楚维兰诺瓦民族的社会结构,但他们的骨灰瓮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他们财富分配的粗略证据——从最初的近乎平均分配到后来逐渐出现一些占统治或支配地位的个人或组织。北方的维兰诺瓦文化一直未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持得相当完整,直到公元前500年伊特鲁里亚人在博洛尼亚建立费尔西纳城后的一段时间后才自然走向消亡;而南方一支的文化则逐渐被伊特鲁里亚文化吸纳并主导,一个典型的例证便是其火葬习俗被土葬代替,即将死者葬在长方形的墓穴里。

编辑推荐

《周末读完意大利史》为周末读史丛书之一。要想深刻地了解欧洲,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先了解意大利,这不只是由于古罗马帝国曾经统治西起不列颠、西班牙,东至幼发拉底河,南达北非,北迄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的广大区域,使之商旅辐辏,驿站棋布,形成“条条大道通罗马”的壮观景象,更因其欧洲的文学艺术、政治脉络、意识形态和人生理念无不染有古罗马或意大利的烙印。《周末读完意大利史》执时光长河之水汩汩流过埃特鲁里亚、古罗马帝国、平民公社、中世纪、文艺复兴直到本世纪初的各个时期,将意大利历史的光辉灿烂与野蛮黑暗、政治的民主曙光与血腥暴力;经济的繁荣昌盛与民不聊生、民众的乐观向上与坚忍不拔等真实画卷缓缓在我们眼前展开。当你漫步在历经沧桑的罗马街头时,曾经踏着古老的铺路石从此处经过的历代各色人物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你的心头,把历史与当今意大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周末读完意大利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初级评论员:zhangshantao2000@***.***2009-05-06 15:30:10
    心情指数:阅读场所:
    前几日在网上偶尔得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套《周末读史》的系列丛书,刚开始看到这条新闻时,做为历史科班出身的我,第一个想法就是估计又是一个炒作概念的产物。因为以往的历史读物一般会走两个极端,不是煌煌巨作,艰涩难懂,成为“无人阅读的”经典;就是淡如清水,戏说人生,只是刀笔小吏为谋生计而拼凑的产物。所以,也就没有细看整个关于此丛书的介绍。

    昨日,很巧在一位友人那里看到一本——《周末读完意大利史》,看到装帧还是很有文化气息的。书的背面的一行小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小于学术专著,大于旅游手册,看来编辑同志对于历史读物也有与我类似的看法,突然感到有些意思。封面还有一行小字——欧洲最受欢迎的国别史丛书,感到口气很大,在文化发达的欧洲竟然也敢称“最”。书并不厚,没有给人以敬畏的感觉,感觉还是可以随手翻阅一下的,所以就一边闲聊,一边随手翻阅。

    应该说,现代中国的史学界是不重视意大利这个国家的。在大学历史学的通史教材中,关于意大利这个国家的篇幅是很小的。除了在罗马帝国的篇章中会有一些还算详细的介绍,再往下去很多人估计也就记得促使意大利统一的加富尔、加里波第以及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他应该是名气最大的!)了。

    脑子里努力地搜刮自己关于意大利的那点可怜的知识,眼睛却已经被书中那些短短的章节吸引住了,这些短短的章节很多都是可以一眼就看完的,给了我与看大学课本和专著不一样的感觉。我几次觉得边看书边聊天很不了礼貌,把书合上,但是一次又一次打开瞄上一两眼。友人看我几次三番的这样,很是理解的对我说:“这本书就送给你吧。”我这才安心的合上书,把书跟包放在一起,继续刚才聊的话题。

    把书据为己有以后,自然可以安心下来仔细看看它的全貌了,以很快的速度浏览了一遍。突然感觉有些惭愧,做为历史科班出身的人,竟然也有很多事件和人物是第一次认识到,真是学艺不精啊!看前言,了解到现在这本还只是第一批引进的五本中的一本,其他四本分别是美国史、英国史、法国史和印度史。我突然想起我大学时的教拜占庭文化的老师说过:在与老外交往时,你能谈中国文化和历史,他们会很乐意倾听;如果你能再聊上一些拜占庭的历史和文化,他们就会崇拜你。心想,如果有机会把这个系列都看一遍,就可以见意大利人就谈罗马帝国的兴亡,见美国人就谈五月花号,见英国人就谈诺曼征服,估计他们会很愿意跟这个懂他们历史的“老外”做朋友!
  •   本人已经初步看完此书,它绝不仅仅是所谓“旅行者手册”,其写法确实新颖。对了解国内并不多见专著介绍的意大利历史,尤其是1861年立国后,到1922年墨索里尼法西斯如何上台的这段时间的意大利,其描述难得一见,不可多得。
  •   对意大利史想通解的人可以购买,年代衔接十分流畅,单纯的只是编年
  •   一本不錯的書啊~可以對意大利的歷史簡要了解
  •   从另一个角度剖析意大利历史,不错!
  •   很不错。市面上有关意大利的书籍不太多,这本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
  •   整个历史以短小的篇幅写的精炼
  •   可从书中领略意大利历史,不错。
  •   简洁明了,但不是流水账
  •   很通俗的版本,看起来很容易懂。
  •   确实是旅行者手册,如果是想深入了解历史,没必要通过这套书。有点后悔
  •   内容虎头蛇尾,尤其是中世纪部分,一点也不详细,不喜欢,太简单了,只适合对意大利历史一点也不了解并且也不想了解太多的人看。
  •   既然定价这么高,为什么就不能为读者着想?
  •   这本书侧重于意大利的政治发展,对历史的政权交替描写的较为详细,也是因为如此,对意大利的丰富多彩的额文化有所疏漏。虽说全书292页,但是正文内容也只有220多页,后面全部都是附录。这本书因为侧重政权交替的介绍,所以每个政权交替的领导人都有说明,看的时候人名看得让人有点眼花。  这本书可以和《意大利文化简史》一同阅读,各有侧重,这本书可以读一读感觉,大概了解一下意大利的发展轨迹,书后面的附录也很清晰地列出了意大利的历史大纪事。
  •   运输过程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书被弄得有点皱
  •   许多描述不够客观、中立,有许多广为流传的误解说法。而且详略不当。
  •   这个系列的书真是垃圾啊,内容干巴巴的,枯燥乏味,感觉就是简单的把每个时期发生了什么的顺着流水账似的写了写,那个干枯啊,完全没有阅读欲
  •   内容很具体详实,是难得一见的全面反映意大利自古以来历史发展脉络的参考材料。
  •   本书的叙述实在是糟糕,历史的线索很乱,很多穿插的情节,让人摸不着头脑,既不适合专业的研究,也不适合一般的兴趣阅读,不知道作者是要给谁看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