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咨询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顾勇、 牛建英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作者:顾勇,牛建英 著  页数:152  

内容概要

近年来,随着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尿毒症患者的数量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对社会和家庭均造成极大的影响。很多慢性肾脏疾病表现隐匿,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容易延误治疗时机,从而成为无形的杀手。充分认识和了解慢性肾脏疾病,给予有效的预防,并配合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将能更好地保护肾脏。《肾脏疾病咨询》由顾勇和牛建英主编,介绍了肾脏疾病的基本知识、常用检查方法、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内容,《肾脏疾病咨询》覆盖面广,通俗易懂,适合于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阅读。

作者简介

顾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内科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常务委员、上海市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内科学会委员、上海市临床药物治疗学会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审题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肾脏病杂志》常务编委,以及《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等学术期刊编委。主持、参与多项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多次获奖。在肾脏病学术方面颇有成就,擅长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治及危重患者的救治。发表论文400余篇,参与20余本专著的编写。 牛建英,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肾脏病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青年委员。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课题等多项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10本专著的编写。

书籍目录

肾脏的基本知识
肾脏病常用检查方法
肾脏病常见临床表现及相关问题
原发性肾脏病的诊治
继发性肾脏病的诊治
遗传性肾脏病的诊治
尿路感染的诊治
肾脏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肾脏病治疗常用药物
肾脏替代治疗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尿路刺激征的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三者常合并存在,统称为尿路刺激征,最常见于尿路感染。 尿频是指小便次数多,但每次尿得很少。可见于饮水过多、精神紧张或气候变化等,尿路感染时也可出现。 尿急是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不能控制,有迫不及待感,往往和尿频同时存在。可见于膀胱容量缩小和精神性尿急,最多见于尿路感染。 尿痛是指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出现疼痛或烧灼感,性质一般为灼痛或刺痛。可见于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膀胱结核、膀胱结石或异物、晚期膀胱癌等。尿道炎多在排尿开始时出现疼痛;膀胱炎常在排尿终了时疼痛加重;前列腺炎除有尿痛外,耻骨上区、腰骶部或阴茎头亦觉疼痛;膀胱结石或异物多有尿流中断。 血尿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血尿是由于血液经损伤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混入尿液造成的。出血量多,肉眼可察觉者称为肉眼血尿;出血量少,肉眼看不见,需离心后取尿沉渣涂片,用显微镜观察才能发现者称为镜下血尿。 一般来说,95%以上的血尿由泌尿系疾病所致。青少年出现血尿以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肾小球疾病、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多见;40~60岁的患者,男性以膀胱、肾和输尿管肿瘤多见,女性则以尿路感染、结石常见;超过60岁的患者,男性以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尿路感染多见,女性则以尿路感染、肾或膀胱肿瘤多见。 血尿的出血部位及来源的鉴别 肉眼血尿一般可用尿三杯法粗略估计出血部位:第一杯尿中有血,表示病变位于尿道及前列腺;第三杯有血表示病变在膀胱三角区或尿道;如三杯均有血,则提示上尿路或膀胱病变。 通过尿红细胞形态、尿沉渣中管型、尿蛋白测定可进行血尿来源鉴别。用位相显微镜检查尿沉渣,是目前鉴别肾性血尿来源的最常用方法。当尿异形红细胞(环形、靶形、芽孢形等)>70%时,应视为肾小球性血尿;如果在血尿的同时伴有尿蛋白定量>500m9/d,常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 蛋白尿与生理性蛋白尿 尿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若仍有较多泡沫,则表明尿中蛋白含量可能超标,此时应做尿常规及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正常人尿中蛋白定性为阴性或极微,24 h尿蛋白含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肾脏疾病咨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