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哲学诠释

出版时间:2003-03-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安乐哲,罗思文  页数:328  字数:240000  译者:余瑾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按照中国传统,研习《论语》是参悟儒家之道的第一步。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无数的儒生即遵此而行。时至今日,这个古老的方法依然行之有效。我们坚信,它能够帮助考察者、研习者和世人改善现在的境遇。    一些读者或者可以径直开始阅读后文中的译本,在孔子及其门徒的指引下直接入道,而另外一些不熟悉这个领域的读者则可能身陷迷雾之中。西方思想家多心一种非历史、非文化的方式进行哲学化的探讨,但是,孔子与之相反,他深切地关注身边客不容缓的现实问题。因而,当代西方读者极有可能发现,《论语》中触目皆是其不知所云的人物、事件和地点。    为此,我们将在《导言》中介绍了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以期使之通俗易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一一诠释文本、背景介绍及注释中出现的所有人物、事件和地点。这种卷帙浩繁的工作对于阐明孔子之道并无太大的帮助。期望更多的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读者可以参阅我们开列的参考书目——历史上,那些东方味十足的译文均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作者简介

安乐哲:夏威夷大学中国哲学教授,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亦是《东西哲学》和《国际中国评论杂志》二刊的主编。他撰有几本诠释古典儒学的论著,其中包括:《参悟孔子》。他早年所译之《孙子;战争的艺术》,被公认为当代中国军事和哲学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罗思文:圣

书籍目录

英译本序言导言 历史文本背景 哲学和语言学背景《论语》的哲学释义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附录一 《定州论语》附录二  对语言、翻译和诠释的再分析《论语》英译本参考书目出版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语》的哲学诠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该书前半部分有非常多英文的部分,是中英文对照形式。这一点值得注意,因为在该书介绍似乎未说明这一点。
  •   视角独特,内容深刻。特别有意思。
  •   这本书虽然是有点空洞而无趣,但是给人的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感悟还是挺深的,我很喜欢看
  •   老外的眼光蛮好玩的。英文翻译的还是不错的。
  •     这是一本往复翻译之作,中国的典籍被译成英文,加上导言,释义等,以便西方读者了解。为了一种文化比较的意义,再译成中文。
      
      书分为以下几部分:
      导言:历史文本背景
       哲学和语言学背景
      《论语》的哲学释义(中译本是《论语》原文及英译者所加释义的翻译)
      附录一:《定州论语》
      附录二:对语言、翻译和诠释的再分析
      另外,中译本将《论语》英译附在书后
      
      中文尤其是文言文与印欧语系有很大差别,或者说,两种语言中的人体验的是不同的世界。如作者言:“在涉及世界、信仰和价值观的话语背后,存在着一些积淀于产生话语的特定语法之中的先验的预设”。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而在以往的翻译中,要么过于强调两种文化本质性的差别,将东方看作与西方完全不同的,看作是“神秘的”;或者简单以西方的思维方式、语言结构来阐释东方文本,在这种情况下,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看法也就不奇怪了,毕竟像孔子是与西方意义上的哲学关系不大的,只被仅仅看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道德家罢了。
      
      而在本书作者(或者说《论语》的这一英译者)看来,两种文化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在人的本性上或说理性之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两种文化在看待世界的态度上确实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只有深入对方的文化和语境中才能理解。西方文化关注本质,一棵树,春夏秋冬各不相同,但确是同一棵树,而西方人要寻求的是这其中固有的、“本质”的部分,因此会有实体、属性,实在、偶性,本体、现象之差别,而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世界本身就是变化的,这也就是《易》之为易。作者说“古代中国人认为本质和现象是完全一致的,本质就是所有的一切——自然、社会和个人都处于变动不居之中”。
      
      “英语是一种表述‘实在性’和‘本质性’的语言,中国的文言文则是一种‘事件性’的语言”。或者说“中文是阐述事件性的、联系性的语言”。在这两种语言中,是不存在完全对应的两个概念的。中国语境里的仁、礼、道在英文里是没有对应词的,比如“天”被译为“Heaven”,就多了一种中文里所没有的宗教意味,而“文言文中的‘天’即是世界”。
      
      译者认为采用音译加注释及造词等译法,虽然放弃了译文的流畅和优雅,但起码可以时时提醒读者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而不简单的将其纳入习以为常的概念中。
      
      因此,只要穿透语言的这层隔膜,就会发现如《论语》这样的东方典籍虽然采用对西方读者来说完全陌生的形式,但东方哲人对于世界的体验对西方人是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的。
      
      “孔子关注于如何安排个人生活,而不是发现‘真理’”。在中国的文化和语境里,“人并非我们所是,而是我们所为和我们所成为”。这是东西方的差别,但正如作者说,只有超越了这些,我们才会真正意识到“性相近、习相远”之意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