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口与经济发展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德甫  页数:24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明代人口与经济发展》主题是明代人口的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试图从人口截面,分析其数量、结构、地理分布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各种人口变动因素引起的经济后果。认识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再生产是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统一。因此,《明代人口与经济发展》并非纯粹的人口史,而是有关明代的经济史。  《明代人口与经济发展》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明代人口数量的历史演变。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明代各时期的人口数量。先讨论明代人口统计的对象、范围和方法。然后对明代官方文献中的人口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根据上述讨论,进一步具体估计明代的人口数量、增长率、峰值及年代,展示明代人口发展的演变过程。  第二章,明代人口的非稳定性结构。主要分析明代人口的性比例结构、职业结构和社会结构,这些结构都表现出非稳定特征,这些非稳定结构都制约着明代人口的发展和生产发展。性比例的失衡,既是生产、生活条件恶化的结果,又是原因,而形成人口与经济的恶性循环:性比例失衡斗早婚、不婚→体质差→生产率低→收入少→生产、生活恶化→性比例失衡这样无尽头的过程。职业结构的非稳定性,表现为籍定军、民、匠等人户而使职业固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造成人口择业的困难,也使男耕女织基本结构难于解体。明代人口社会结构的非均衡性,表现为上层人口(非生产性人口)急剧膨胀,消耗国家财富;中间层(地主、商人等)群体的收缩,没有积累生产和经营资金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底层人口过大。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非稳定人口结构,从而不能推动社会生产和商业的发展。  第三章,明代人口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明初、中、晚人口地理分布,是一种非均衡的人口分布状态,这种状态反映了生产、经济在地理空间上分布的非均衡性。迁都北平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错位,导致南北供求矛盾,北方政治中心的物资供应仰赖于南方经济中心的供输,造成持续的财政危机和江南重赋。长期的人口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对明代经济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第四章,明代人口地理与资源限制。这里,研究人口数量与资源(主要是土地)数量的关系,以及明代城镇、交通运输和商业在空间上聚散人口和资源的能力。首先,分析明代不同地区的户均土地和人均土地的变动,进行南、北对比和沿海、内陆省区对比,揭示人口与土地、生产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表明地狭人稠和地广人稀,都造成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地狭人稠地区,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相对集中,家庭手工业得以发展,且作为缓解农业重赋的弥补手段产生,决定了其生产规模的狭小;地广人稀地区,家庭手工业发展受到生产率水平的限制。其次,分析明代城镇布点在空间上的密集程度与人口、物资流动性大小的关系。在局部区域如江南城镇相对集中,城镇之间的物资流动较快,形成空间上互为供求、相互交换的经济圈;但大部分地区,城镇布点稀疏,相互间的交换很困难。最后,分析明代交通运输在空间上转移物资的能力。明代以运河运输为主,海运、陆运为次的格局,是服务于官方需要、商业运输不发达的格局,运输工具和装载能力,如船,经历了逐步下降过程,物资在空间上的转移日益困难。山南向北的运河运输线犹如一条吸管,政治中心抽干了经济中心的血液,使明代经济不断收缩、萎靡不前。  第五章,明代人口的非流动性与经济结构的封闭性。明代,在大部分区域,形成交通不便、剩余产品极少,与外界很少发生人口和物资流动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单元。其内部的各种活动非常缓慢,表现出低效、慢速的特点,不能阻止劳动边际物质产品递减的作用。在江南形成连续的生产单元。赋役征银以后,促使农村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生产,但其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所需要的经营规模、资金积累等条件不具备,在国家重赋和商业资本控制的双重夹击下,不断收缩;城镇手工业也由于同样原因,经营艰难,从业者少,难以吸收农村手工业者。这样,不能打破自然经济结构。政府施行不断加重的赋役政策,破坏了生产和经济基础,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生产、经营活动曰益狭窄和艰难,他们的选择行为已日趋困难;政府的惟一选择,就是不断加重赋役,结果又进一步破坏生产,经济不断收缩,也造成人民生活、生产、税收不断恶化的循环。  通过上述分析,结论是:明代人口的发展影响明代经济发展;明代失衡的人口结构制约着人口数量增加;自然灾害也制约着人口数量增长;明代城镇、交通和商业集散物资的能力减弱;明代所形成的与外界缺乏交换的牛产单元,其造血功能低下:政府制度、政策的缺陷,使得经济每况愈下;自然经济结构不易打破,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经受不住外来因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的打击,十分脆弱。

书籍目录

序论一、明代人口史研究现状和成果述评二、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三、研究方法(一)历史学的方法(二)经济学的方法(三)特定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第一章 明代人口数量的历史演变一、明代人口统计对象和范围二、明代人口数量的文献数据及分析评价三、明代人口数量估计及阶段差异(一) 明代人口数量估计(二)清代“人丁户口”调整与明代人口衔接第二章 明代人口的非稳定性结构一、明代人口性比例的非稳定性二、明代人口职业结构的非稳定性三、明代人口社会构成的非均衡性(一)皇室集团及宦官群体的膨胀(二)地主群体的萎缩(三)商人群体的艰难挣扎(四) 两头大、中间小的不稳定社会阶层人口结构第三章 明代人口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一、洪武年间人口地理空间分布状态(一)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人口数量及密度(二) 沿海省区与内陆省区人口密度的差距(三)人口的过度集中与分散二、迁都北京与明代中、晚期人口分布(一) 明代中期弘治年间人口分布状态(二) 明代晚期人口分布状态(三)北方人口增加的数量及种类(四)迁都北京的政治、经济后果三、明代人口空间分布非均衡性特点及调整的困难第四章 明代人口地理与资源限制一、明代土地数量与人口(一)明代的土地数量(二)明代户均土地和人均土地(三)人口的集中、分散与土地对应关系二、明代城镇布局与人口、资源的聚散能力(一) 明代城镇布局特点(二)城镇布局与经济辐射面三、明代人口、资源与交通运输能力(一)明代海运(二)明代河运(三)明代运输通道、工具和商运第五章 明代人口的非流动性与经济结构的封闭性一、地理空间上分离的生产单元(一)因交通不便造成的分离性生产单元(二)分离性生产单元对人们的吸引二、连续性生产单元的开放性与自然经济结构(一)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的条件限制(二)城镇手工业发展对农村手工业人口吸收的限制三、明代社会中各行为主体的选择(一)农民的选择行为(二)手工业者及商人的选择行为(三)政府政策的选择结语(一)人口发展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二)失衡的人口结构制约着人口数量增加(三)自然灾害制约着明代人口增长(四)与外界缺乏交换的生产单元,其造血功能低下(五)城镇、交通和商业集散物资的能力很弱(六)制度、政策的缺陷使得经济每况愈下(七)自然经济的稳定性和脆弱性并存跋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明代人口数量的历史演变一、明代人口统计对象和范围根据明代史料,认识明代人口数量的演变,首先要认识当时的统计方法、对象和范围。明代人口统计的地理区域范围,限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即南直隶、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一些边疆民族地区,如东北、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并不在人口统计范围内。就是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中,也有儿类人口不在统计的范围内,一类是明王朝宗室人口,专门记入“玉牒”中,至明末约有30万人;另一类,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由土官管理的府、州、县人口,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所辖人口;再一类,属都司或行都司的卫所管民,也不在统计范围,如辽东都司、陕西行都司、山西行都司等卫所管民。

编辑推荐

《明代人口与经济发展》共分5个章节,试图从人口截面,分析其数量、结构、地理分布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各种人口变动因素引起的经济后果。具体内容包括明代人口数量的历史演变、明代人口的非稳定性结构、明代人口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明代人口地理与资源限制与明代人口的非流动性与经济结构的封闭性。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代人口与经济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