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崇拜谈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作者:于铁丘  页数:21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清官崇拜谈:从包拯到海瑞》以高文化品位为内涵,从文化的特定视角重新解读(而非直接面对)某些重大的历史或文化主题,特意选择那些人们普遍感兴趣即茶余饭后可供谈资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题材,以确凿的史料为根基,用新的视角或现代意识,采取富有文采、生动流畅的散文笔法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其进行历史阐释和文化反思,折射出某些文化精神。浓郁的文化观照和历史反思是该丛书的特色。该丛书强调“可操作性和持续发展的张力”,即灵活多样和巨大的包容性,作为一个长期的品牌选题,视具体情况,分为若干辑陆续推出,逐步完成对文化中国重大历史、文化主题的另样解读,形成一个大众精品系列群。《清官崇拜谈:从包拯到海瑞》已出版三辑19册。

书籍目录

引言一 古今不绝话清官清官 循吏与廉吏《周礼》中的“廉之六义”正邪自古如冰炭:清官与奸臣 贪官二 儒教为本兼容百家仁者爱人 政在养民尊仁崇礼 致君泽民诸子百家 善者必择朱熹对清官形象的塑造三 清官与清官崇拜人类崇拜心理在封建社会的具体会皇权政体下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忠”与“谏”:清官完美人格的重要因素被侮辱被损害者对生存的期望对贪腐污浊现实的不平与愤懑“草民”的依附与托庇心理权势者的褒扬与认同狱神 净罗与城隍:被尊为神的清官四 清官的“形象代言人”:包拯与海瑞明察善断清廉立身不避权贵政绩斐然“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山字笔架”式的县学教谕顶撞大员的淳安知县置棺工疏直斥皇帝受排去官功亏一篑二次复出毁誉交信丹青难写是精神五 百姓心中的其他清官样本书吏出身的三品知府善理江南之财的清官周忱“清官第一”于成龙六 形形色色的清官廉洁自守政绩卓著除害兴利惠政于民明察善断析狱决疑爱民如子众望所归“酷吏”中的清官司七 举世皆浊难独清掌权者并不爱清官“伴君如伴虎”:帝王喜怒无常的后果孪生兄弟问的生死决斗八 “清廉刚正”的尴尬“自污”与“伪装受贿密旨劝贪和理解受贿欲清反浊哭笑不得九 笔墨传佳话弦歌咏盛名话本小说常寓身影长篇公案广为流传粉墨梨园频担主角结语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一 古今不绝话清官  从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开为“循吏”立传之例起,历朝历代的正史中为清官专门设传的情况延续不断。在二十五史中,只有比较短命的王朝或一直处在“乱世”的王朝,未设类似的专传。可能后世史学家认为这样的朝代不可能,或不配出现“清官”吧。  “清官”一词的来历和清官理念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问题。

编辑推荐

  从中国封建社会状况、皇权政治体制的本质、文人士子的理念与人格、下层民众百姓的渴求愿望以及时代的思想文化观念等不同层面,多视角、多元化地观察、探讨了历史上形成清官崇拜情结的动因,清官的道德思想根源,重点叙述了历代清官形象标志人物的事迹,他们的是非观、善恶观、行为特征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清官崇拜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北宋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赵恒作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励学篇》,意在鼓励天下学子考取功名、为朝廷出力。全诗如下:“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读罢此诗,我感慨中国无法根除贪官的原因除了缺乏民主与法治外,更在于长期存在于民众中的做官贪腐意识。诗中的千锺粟、黄金屋、颜如玉正是这一意识的体现。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少人认为,考取功名的目的就是做官。千百年来,不少学子放弃美好的青春年华,寒窗苦读数十载,无不盼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得到朝廷重用,成为令人尊敬的官老爷。《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正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他们的“官瘾”为何如此之大?原因很简单,因为做官就意味着有了权力,有了权力就可以腐败、为所欲为,千锺粟、黄金屋、颜如玉什么都有了,更可以给家族带来荣耀,让后代子孙享尽荣华富贵。甚至有些帝王鼓励官员腐败。宋太祖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时,对手下将领说到:“不如多积聚些金银,多购置些田产房屋留给子孙。多养些歌儿舞儿来度过一生。”做官的目的是捞取利益,捞取利益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官的思想对国人影响极大。也许有人会说历朝历代也出现了不少清官。的确,几乎任何朝代都涌现出了不少两袖清风、为民请命的官员。但是,如果统计一下历代官员人数,就会发现清官仅占极小的比率。明嘉靖、万历等时期,朝廷官吏达到数十万,也才出现了以海瑞为代表的极少数清官。
      
       不少人尽管对贪官恨之入骨,但大多不是出于公义,乃出于私欲。可以说不少人对贪官又恨又爱,恨乃因贪官的剥削、压迫,自身利益受损。爱乃因希望有朝一日成为贪官,使贪婪欲望得到扩张。前不久,和人讨论某位贪官时,竟然有人无耻地希望成为那位贪官亲戚,从而享受荣华富贵。因此,大家在谴责腐败的同时,是否反思过自身也同样具有的贪腐意识呢?
      
      
      
      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9-10)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