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三十年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盛开  页数:328  

内容概要

从书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作者研究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政策。不过,与多数这方面的论著不同,他选了一个角度,即以中共党史为基点来考察和反思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政策。这个角度的含义是很深刻丰富的,简括地说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历史并不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从政策层面讲,改革更是既有理念的延续又有目标的调整,所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在这里体现的是历史与现实的某种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历史又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历史,从领导作用和执政职能来讲,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中共党史的范畴。   “三农问题”的真实含义在于,自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的“农民”本身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而它所反映的实质,是农民由革命主体向建设主体的身份变化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适应性或一致性状况。 本书从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演变这个角度,启发人们进一步探讨这个事实及其发展趋向与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的决策根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作者简介

王盛开,1966年7月生,江西余干人。上饶师专历史学专业毕业(1988),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毕业、法学硕士(1997),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毕业、法学博士(2007)。现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农村问题研究。主持完成了省级课题《党的理论建设与社会主流思想关系的历史考察》(2001—2002),《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的反思》(2003—2005)等多项;在《中国评论》、《求索》、《求实》、《红旗文稿》。《老区建设》等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参著《方志敏思想与精神品质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研究》等多部;执行主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多辑。

书籍目录

导论  “三农”问题与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的意义 一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二  政策取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  政策取向研究的方法和路径 四  研究的目的、逻辑思路和基本观点第一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取向的总体回顾 一  启动与突破:以农民获得自主和实惠为取向 二  探索与展开:以市场化为取向 三  深化与攻坚:以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取向 四  综合改革与制度创新:以统筹城乡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取向第二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政策取向的审视——以家庭承包制为例 一  穷则思变:家庭承包制兴起的主要原因 二  解决温饱:家庭承包制发展过程与政策取向 三“三自一包”:家庭承包制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所在 四  路径选择:家庭承包制的论争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政策的反思第三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政策取向的考察——以村民自治为例   一  经济迫使与政治需求:村民自治的必然产生与原因分析 二  保障和实现农民的民主权利:村民自治的基本特点与政策取向 三  农民权利与国家意志:村民自治的问题所在与争论焦点 四  新型农民与制度创新:农村民主政治的新选择与政策取向第四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文化政策取向的分析 ——以“三下乡”为例 一  缺失与补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文化政策取向的演变和“三下乡”政策的选择 二  行动与效益:“三下乡”活动的基本特点和当前中国农村文化状况 三  近看与远视:农村文化政策重新选择与政策取向第五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取向的探讨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   一  老话与新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历史考察 二  说的与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内涵与政策执行 三  创制与破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取向与路径选择第六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基本定位和发展取向的思考 一  基本定位:服务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服从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 二  主要特点和问题:策略性、重置性和泛化性,政策磨损严重、执行不力 三  发展趋势和发展取向: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的根本权益,同时照顾到农民的特殊利益结语“三农”的困境与前途 一  “三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困境 二  农村政策取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三农”问题的缓解直至消失参考文献 一  经典著作 二  重要文献 三  论著 四  论文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取向的总体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有一个基本点和共同点,就是改革,即通过改革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个政策没有变,变化的是改革过程中农村政策的取向。农村改革,首推家庭承包制,政策取向从解决温饱到适应市场化需求,成为这个政策制度化的发展轨迹;然后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政策取向从优化产业结构到消化吸收劳动力再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接下来的“乡政村治”农村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既是家庭承包制的逼迫,也是市场化取向的诱导和必然选择,政策取向从解构旧制、让民自主到管理社会、为民作主再到服务民众、自我管理;再就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人,改变并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政策取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则是现今农村综合改革和深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其政策取向就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几个方面的改革既是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选择推动而起,又是中国农民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而生;这几个方面改革虽各有侧重,但其本质特征是顺应历史潮流,在农村经济社会实践中,呈现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编辑推荐

  《农村改革三十年:政策取向与利益诉求》从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演变这个角度,启发人们进一步探讨这个事实及其发展趋向与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的决策根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村改革三十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三农问题”的真实含义在于,自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的“农民”本身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而它所反映的实质,是农民由革命主体向建设主体的身份变化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适应性或一致性状况。 作者研究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政策。不过,与多数这方面的论著不同,他选了一个角度,即以中共党史为基点来考察和反思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政策。这个角度的含义是很深刻丰富的,简括地说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历史并不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从政策层面讲,改革更是既有理念的延续又有目标的调整,所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在这里体现的是历史与现实的某种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历史又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历史,从领导作用和执政职能来讲,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中共党史的范畴。
  •   专业书籍,很有帮助,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