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宦官政治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守栋  页数:292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古代宦官与宦官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是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宦官一方面是皇帝及其家族的奴隶,具有依附性与寄生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政府官员式的国家职务,是国家统治集团的一个特殊部分。这种双重身份及其专门机构作为国家制度确立下来,并日渐严密和完善。  春秋战国时期,宦官堂而皇之地登上政治舞台。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帝国皇权专制体制的确立,宦官制度逐步完善。秦朝有关宦官机构的设置已渐趋系统化和正规化。西汉时期,宦官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宦官染指中枢机要敞开了方便之门。至东汉时期,宦官势力急剧膨胀,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的第一次高潮。

内容概要

  唐代宦官政治自玄宗始,经十四朝、近两个世纪,其延续性、持久化在中国古代史上可谓独一无二,是唐代中后期典型的政治现象,历代史家多有关注。近几年来,对唐代宦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并且对唐代宦官的研究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至今尚无一部有关唐代宦官政治的研究专著问世。《唐代宦官政治》结合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全面透析了唐代宦官政治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对中晚唐政治的深刻影响。

作者简介

王守栋,2001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德州学院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地域文化史。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专著《德州苏禄王墓研究》及论文《试论唐代宦官对维系唐中后期统治的作用》、《论唐中后期南衙对北司的依附》、《唐中后期宦官权势演进考析》、《唐代“权阉四贵”考析》、《有关李辅国几个问题的考论》、《论唐中后期的“二元”制衡机制》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早期宦官的萌芽 二 宦官政治的形成 三 “第一次宦官时代 四 “第二次宦官时代第二章 唐代宦官机构的膨胀 一 内侍省体制的完善 二 内诸司使的兴起与北司的膨胀 三 宦官管理制度的成熟第三章 宦官干政“始于明皇 一 唐代宦官涉政的开端 二 高力士势倾朝野 三 宦官势力与皇权的关系第四章 宦官之势“盛于肃代” 一 安史之乱及宦官势力的崛起 二 宦官典军的开端 三 宦官宰相的出现第五章 宦官政治“成于德宗” 一 神策军中尉制的确立 二 内枢密使制度的确立 三 监军使制度的确立 四 宦官立君的制度化第六章 宦官之祸“极于昭宗 一 宦官对相权的蚕食与相权的式微 二 宦官对皇帝的挟制与君权的衰微 三 南衙北司之争与唐代宦官政治的终结第七章 结论 一 唐代宦官政治的特点 二 唐代宦官政治的评价附录 唐代十大宦官小传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宦官制度的确立  “中国古代的宦官制度,正式形成于西周。”“《周礼》置官,亦备其数。”②“《周礼》建寺人之官,掌女宫之戒。”③《周礼》的成书年代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一般认为《周礼》应该是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书中所记载的有关周代的典章制度不足以全信,但是大致还是可靠的。《周礼》一书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几个部分,而有关宦官制度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天官冢宰》,在《地官司徒》、《春官宗伯》中也有零星记载。  西周宦官制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专制王权的不断强化,导致了宫禁制度的日趋严格。根据《周礼·天官冢宰》中的记载,当时已严格规定:“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丧服凶器不入宫。潜服贼器不入宫。奇服怪民不入宫。凡内人公器宾客无帅。则几其出入。以时启闭。”宫禁制度的日趋严格,必然会需要更多数量的宦官,并在实际上强化了宦官的职责,增强了内廷事务对宦官的依赖程度。第二,由于专制王权和宗法制度的不断发展,天子后妃制度在西周时更趋完备。后妃宫女的人数大量增加,内廷之男女防禁则更为严厉。《礼记·昏义》云:“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后人多认为此系周制。当时的后妃宫女,已受到广泛的礼法束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代宦官政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宦官专权是唐代中后期典型的政治现象,历代史家多有关注。本书作者结合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制度入手,逐步深入,全面透析唐代宦官政治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对中晚唐政治的深刻影响,有其独到的见解,是唐代宦官政治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唐代宦官政治是随着唐中后期政治危机的不断加深而逐步发展的。司马光曾把唐代宦官势力的发展分为:“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四个阶段。本书作者即借此说法将唐代宦官政治的历程分作《第三章宦官干政“始于明皇”》 《第四章宦官之势“盛于肃代”》 《第五章宦官政治“成于德宗”》 《第六章宦官之祸“极于昭宗”》四章来阐释。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一个转折时期,以高力士为例,宦官地位提高,开始参预议政,逐步实行宦官出使、监军。
      肃代时期,安史之乱后君主更加倚重宦官,宦官势力急剧增长。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三阉相继典领禁军,专权用事。
      从唐德宗开始直至宣宗,宦官神策军中尉制、宦官内枢密使制、宦官监军使制、宦官立君等各项制度先后得以的确立,宦官干政逐步制度化合法化。
      懿、僖、昭时期,北司的权利膨胀到了极限,权阉内挟皇帝、外制朝臣。唐代宦官政治达到了鼎盛阶段。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节帅叛乱、朝臣的内争使唐王朝的统治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宦官作为第三种势力内抑南衙宰臣、外监藩镇节帅。皇帝在南衙、北司与藩镇三种势力之间,力求达到平衡,但作为对策的中心,则主要致力于对朝臣藩帅的权力制约和权力分割。由此形成宦官中尉、枢密使制约外朝宰相、监军使监督藩帅的二元制衡体制。君权只有在几种力量的制衡中才能稳固。因此,制衡性的二元体制被君主视为王朝统治赖以存在的基础。为了维系唐王朝的统治,就必须维护这个体制,而维护这一体制,宦官势力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
      唐代宦官政治之所以延续发展,是唐中后期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的,是封建皇权政治的必要补充和不可缺少的部分。
  •   王守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地域文化史,唐代宦官政治是其代表著作。。。。。。。。。。。。。。。。。。。。。
  •   唐代其实是中国历史上宦官势力最为猖獗的时代。中唐以后连皇帝的废立也由他们说了算。该书对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是我见到的关于唐代这个专题最全面的论著。美中不足的是我觉得作者过于被陈寅恪的观点所束缚,没有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其实陈氏虽然是隋唐史大家,但他的唐史学术观点也存在一些证据不足的主观臆断。所以岑仲勉先生和郭沫若都曾对他的不少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