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朴与华丽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刚  页数:44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力图在传统美学的大视野中,将以往学者已经谈得相当充分的一些观点与命题,诸如“本色”、“文采”论,“场上”、“案头”论,“花部”、“雅部”论等,借凭素朴美和华丽美这两种基本的美学范畴在更高的层面上加以勾连、贯通和整合,将其全面的打通、贯穿起来,尽可能宏阔而切实地揭示出中国戏曲的艺术风格在千百年的行进历程中所体现和蕴含着的审美规律。
本书所获得的基本结论是:素朴美与华丽美是古典戏曲的两种普遍而典型的美学风格类型,在戏曲理论和创作实践中都有深刻而全面的体现。戏曲的素朴美、华丽美及其种种具体的不同面貌,是戏曲艺术大美品格的形象显现,是戏曲艺术在广大的时空中对美的本质的全面展开,它绵延于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适宜的文化生态和广袤的社会土壤,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作者简介

陈刚,男,1968年8月生,宁夏隆德人,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2000年、200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在宁夏师范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在《光明日报》、《文艺研究》、《中华戏曲》、《宁夏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宁夏大学学报》等发表《论牡丹亭的多重意蕴》、《论美的第三种形态》、《清代戏曲审美风格理论初探》、《戏曲的经典化形式:折子戏》等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8项,著有《文艺美学探索》、《艺术教育新视野》等著作多部。

书籍目录


写作缘起
一 中国戏曲史和戏曲美学研究大略
二 选题的基本考虑
三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论美的两种重要形态
第一节 素朴美与华丽美概说
一 从两种被忽视的审美形态——素朴美与华丽美说起
二 素朴美与华丽美的审美特征和美学价值
三 素朴美实现的主要形式
四 华丽美实现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中国美学史上的素朴美与华丽美思想
一 中国美学史上的素朴美思想
二 中国美学史上的华丽美思想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上的素朴美传统
一 古朴本色的歌
二 自然真率的汉乐府民歌与文人诗
三 创造素朴美之至境的诗人:陶渊明
四 唐代的素朴美作品
五 时代性的素朴美潮流:宋代审美风尚与文学格调
六 素朴美的新葩:元代散曲的本色派
七 古典素朴美的尾声:明清诗文
第四节 中国文学史上的华丽美传统
一 华丽美的先声
二 华丽美的典型形态:巨丽的汉赋
三 魏晋南北朝:华丽美大兴的文学时代
四 唐宋文学的华丽美风格
五 元明清:华丽美的消长与新变
第五节 作为整合戏曲美学风格研究的一对基本范畴:素朴美与华丽美
第二章 元代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滥觞
第一节 绿杨红杏第一春:元代戏曲之勃兴
一 蛰伏于民间的戏文
二 一代文学的代表:杂剧
第二节 “红尘紫陌寻东道”:元代戏曲审美风格理论
一 元代曲学家的戏曲风格理论
二 元杂剧美学风格之现代阐释
 第三节 娥眉淡扫:元代戏曲素朴美的表现
一 元杂剧素朴美的典范:关汉卿的杂剧
二 关汉卿的同道及其创作
三 有别于关汉卿的素朴美作家作品
四 其他素朴美风格的作家作品
第三章 明代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发展和融通
第四章 清代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嬗替和新变
第五章 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综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及征引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三)典雅  “雅部”之“雅”除了文雅、雅致,还有一项不可忽视,即“雅部”剧作意蕴的深奥,再由深奥而走向典雅。  与深奥相对的是浅显。在明清戏曲史上,能提到的作家大多为著名的戏曲作家。而在明清文学史上,提到的剧本文字差不多都是文士之作。这些著名戏曲作家的代表作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寄托了作者的命意,表现了作者的文采,作者思想的高度和作品的成就往往在其代表作中得到体现。而这些是花部戏曲很少具备的。于是,像汤显祖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梦》,梁辰鱼的《浣纱记》,徐复祚的《红梨记》,袁于令的《西楼记》,吴炳的《疗妬羹》,直至洪昇、孔尚任的《长生殿》、《桃花扇》,在明清戏曲史上或显或隐都占有各自的一席之地。以《牡丹亭》为例,其意蕴极为丰富:首先是通过杜丽娘、柳梦梅性爱的觉醒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在此基础上礼赞美好爱情;并蕴含了作家个人深沉的自况意味;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又凸现出道德的、宗教的意识。①这样意蕴深奥的大戏,“花部”是不予理睬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明末清初,属于昆山腔的戏并非一味的“雅”,有不少昆曲走着通俗与浅显的道路。它们的目标是雅俗共赏,或“离雅就俗”。如苏州派作家的作品,就是面向大众,注意通俗的,李玉的代表作《清忠谱》、《昊天塔》、《万里缘》、《-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都“以雅兼俗”风行于剧坛。苏州派作家作品在“雅俗共赏”方面的效果相当显著,几乎左右了当时昆曲舞台的风貌。直到百数十年后,这些作家作品的许多折子戏仍被收罗在唱曲家奉为首选的《纳书楹曲谱》与看戏必备的《缀白裘》里。②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占有的资料相当丰富,爬梳也很精细,又注意据事实发议论,故而得到的一些结论与判断,既体现出作者的新见,又有较强的说服力。论文框架合理,资料丰富且运用得当,论点的提出与论证有创见且能自圆其说。另外,从表述到各章节标题的拟定,都很讲究文采与文字的精工,给人以较深刻的印象。  ——陈大康    这一研究工作的创新意义在于:把以往戏曲理论界有关“本色”与“文采”、“花部”与“雅部”、“虚”与“实”等理论与实践的认识都纳入素朴与华丽两大审美形态的认识之中,从而扩大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审美范畴,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纠正了以往注重“本色”而轻视“文采”的偏见,对中国古代戏曲美学体系的建构具有建设性意义,是一篇比较优秀的博士论文。  ——宁稼雨    论文的探讨范围广,时间跨度大,然所论却注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材料翔实,论证充分,思路清晰,许多方面体现了独到的见解。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指导下,还注意将对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的研究,尽量使之成为对中国戏曲思想史的一种阐述,体现出作者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写作上也体现出严谨的学风,行文流畅,表述准确,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陈广宏    论文体制宏大,思路开阔,主要从素朴美与华丽美两种基本的审美形态人手,考察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的演变轨迹,显示出一种广阔与综合的研究视野与方法。  ——郑利华    论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戏曲作品与戏曲表演的结合比较紧密。写作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和要求,表述清晰,逻辑性较强。  ——王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素朴与华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