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牧哲学家”去旅行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于苗,(美)大卫·尤基(David Youkey)  页数:278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于苗6岁起,在老师家长的严加呵斥下写日记,14岁日记结集出版,取名叫《做个小孩不容易》,于苗21岁背起行囊赴美留学,却最终落下“浪迹天涯”的梦想……想看看于苗的精彩故事吗?想知道书中的游牧哲学家是谁吗?想同游牧哲学家一起去旅行吗?    一切答案尽在这本书中。《同游牧哲学家去旅行》不一样的精彩故事带给你。    这是一本貌似游记的读物!虽然,里面也有风土人情,也有旅途观感。我想,两个作者开始写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们其实写的不是游记,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

于苗,北京人。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毕业,经济(传媒方向)学士学位。2001年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留学,攻读传媒与交流(Communication)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6岁起,在老师家长的严加呵斥下写日记,14岁日记结集成书,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定名为《做个小孩不容易》。中学时,怀瑞北京中学生通讯社记者证,每天风风火火,一边应付沉重的课业,一边忙碌着采访写稿,顶着比同龄人更大的压力,却享受着同龄人体味不到的快乐。大学时,两任学生会宣传部长,主编院刊院报,从选题策划到编排校对,寒暑交替,未有懈怠。几年来,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五十余篇,作品两次被收录进《中国大学生年度最佳散文选》。21岁背起行囊赴美求学。却最终落下了“浪迹天涯的梦想,当然这也和那个宗发绿眼,中文名叫小德的美国人有关,从此,带着不一样的眼光行走,发现生活其实有多种可能性,每个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去经历,惟有这样,生命才会多姿多彩。
David Youkey,美国人,在这本书里他的名字叫小德。小德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喜欢马克思,尼采和东方哲学,曾在美国,中国,蒙古、尼泊尔四个国家的七所大学教过书,和古希腊及古老的东方哲学家一样,他喜欢旅行,梦想做一个个云游四广播哲学家。小德说:“钱是用来买有趣的经历的,我不需要豪华的住宅和高档的衣裳,因迷些并不能带给我更丰富的经历。”他攀岩,玩皮划艇,去尼泊尔街步登山,开着和爷爷在自家的车库里造的飞机环游美国,对于小德而言,一个人如果没有多姿多彩的经历,就等于白活了一回,因为经历着,才是生活着。

书籍目录

前言 有言在先A一、从美国来的“游牧哲学家” 二、我们的哲学老师 B 三、到美国去留学 四、驶向东海岸 五、在鳕岛的日子 六、到西部走走 C 尼泊尔 一、初到尼泊尔 二、在贵族学校的日子 三、毛比的学生 四、神奇诡异的山麓小国 五、说不清的尼泣尔 六、恋恋帕坦 七、包办的婚姻 八、走出小国的吉他手 九、不看山等于没有到过尼泊尔 十、提哈节快乐 十一、巴格塔普之旅 再见,加德满都!后记 相逢自是有缘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同游牧哲学家去旅行》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同“游牧哲学家”去旅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从中美两人眼中展示旅行的乐趣
  •   作者以流畅的文笔带我领略了一番异国的风土人情,外面的世界好精彩。他们的旅途轻松、愉快,快乐得让我都想去旅游一番。建议大家读读
  •   一本很不错的书,建议大家读读。
  •   kabu7484的评论是我在中国理论图书网写的耶……
  •   世间的事往往没有那么神秘。非常巧,我跟本书的作者是大学同学,那年同去科罗拉多留学。作者给我的感觉是,智商毫无过人之处。性格到很张扬,自大,张扬的没有限度,自大的没有道理。刚上大学就听说了她“显赫”的背景,4年同窗下来,感觉她属于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那种女孩儿。不知出这本书是不是和她在报社工作的家长有关,想必,不言而喻了吧。
  •   作者以流畅的文笔把我们带上那一段段新奇刺激有趣的旅程。中间伴随的与哲学家小德共处的点滴既有文化的对立亦有情感的温馨。摒弃了华丽的修辞与矫情,作者简单朴实地把放飞思想的心路历程轻松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却从深处诱惑了我们这些被传统教育及日常琐事禁锢的灵魂,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歌词:“你自由的方式,像一个游牧民族……”
  •   感受一个同龄女孩子不一样的异国生活,在忙碌中调适一下自己的心情,很轻松好看的书 ^_^
  •   这是一本貌似游记的读物!虽然,里面也有风土人情,也有旅途观感。我想,两个作者开始写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们其实写的不是游记,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年轻人正在重新定义生活,不管我们是反感还是赞成,不管我们是羡慕还是嫉妒。也许,他们会拥有比我们这一代更丰盛、更有意思的人生吧?若再加上活得“有意义”,那就真的太完美了。
  •     这本书我2005年初拿到手,翻开扉页,能看到作者于苗写给我的文字,清秀的小字,旁边画着一个梳着娃娃头的女孩头像。于苗的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笑脸开朗灿烂,就像一股甘甜的清泉轻快地流淌而来。第二次读者本书,依然津津有味。这本书记录了于苗跟着她的哲学老师游历美国和尼泊尔的心情随笔。她崇尚自然、乐于冒险,既能够发现丹佛安逸平静生活中的乐趣小事,也能够跑到珠穆朗玛忍受着剧烈的高原反应尽情享受大山的静谧和美丽,又能够顶着局势动荡反政府组织的炮火悠闲自得地享受游逛在加德满都街头的刺激。这一切,都让我艳羡而又望而却步。
  •     这本书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你看 一个哲学博士的理想生活是 一个礼拜有几天和学生探讨哲学问题 然后可以在山中劈柴
      这是很少中国人会同意的
      我在这并不是批判美国怎么怎么好中国思维怎么怎么不行
      只是想说
      一种文化背景熏陶了一代人吧
      我们不可能在小时候去送报纸卖牛奶赚钱
      我们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的经历
      但是现在在我看来
      那种生活是我想要的
      
      去海边帮别人做点事修修房子
      做点自己能做的事情
      累了不想做了
      去海边游泳 开几百公里去陌生的城市走走
      在湖边大帐篷 顺便来个刺激的和大自然小动物亲近
      
      
  •     一个中国小女孩
      一个美国男人
      他们一直在路上
      轻轻松松地看书
      无意间就了解到了点什么
      
      其实我很好奇
      他们日久生情了没?
      sorry啦,我太八了
      额。。。。
  •     作者是高中就一同作记者的朋友;
      作者是大学的哲学老师;
      
      于我,
      一个个故事勾起一段段回忆,
      一段段述说使我难忘、向往,
      
      于你,
      ……
      
      那就请你继续下去吧?:O)
  •     看完这本书,第一次从书中了解美国这个国家的一些文化,感觉美国不但是金钱的国度,还是一个精神及其自由丰富的国度。原来生活也可以是这样,是啊,在中国,你是否觉得一个人是硕士,还同时做着建筑工,或者在快餐店做兼职去考博士……等等,是很特别的,与正常的教育不合拍,可是在美国人的生活里这就是很正常的一部分,学习没有什么定式,任何人可以以自己的方式途径去大学里再求知,不分年龄,地点,身份,及初衷,哪怕只是为了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对比下,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已经和学习求知的本质背道而驰了。
  •     如果你期待一本充满大幅精美照片和小资文字的fashion travel book,那么请忽略这本书。
      
      《同“游牧哲学家”去旅行》是一本很特别的书,旅途中每一个故事,两个作者各写一篇。但因为两个人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也各有侧重,所以读起来并不觉得重复。
      
      小德,“游牧哲学家”,是一个美国乡村长大的哲学老师,独立,多才多艺,喜欢冒险,不修边幅。
      
      于苗,北京女孩,比国内的同龄人有更多的探索精神。
      
      书中的旅行主要涉及两个国家:美国和尼泊尔。我更喜欢第一部分。它与其说是一本游记,不如说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案例读本,尤其是小德的部分。他的成长经历,教育经历,他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让于苗,以及其他在典型中国式教育环境下成长的我们这一代人,都受到不小的“冲击”。
      
      打个比方就是,小德从小受到的教育和历练,可以让他直接去参加“幸存者”挑战。而我们,流落荒岛基本就没有生存希望了。
      
      你是否相信,有人会因为热爱梭罗倡导的简单生活,而在整个大学时期,睡在私人小车的后备箱里?
      
      你是否相信,有人会在快餐店炸薯条赚取读博的学费,在毕业之后,他回到快餐店,继续炸薯条?
      
      如果你不相信,或者觉得他们是纯粹的傻帽,那么请忽略这本书。
  •   于我,
    是念别人的文字,想自己的心情:)
  •   只求心灵的自由
    ——过路人
  •   如果你不相信,或者觉得他们是纯粹的傻帽,那么请忽略这本书
    这个评论很有意思
  •   正在看
    我们这代人真的是学习机器么
    小德的技能真够多 懂得修理房子 做很多家务的 哲学硕士
    在中国, 会有麽
    想去打工呢 16岁就不向家里要钱的做法真让我敬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