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没讲的24件事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中国青年  作者:鲍晓鸥  页数:144  

前言

这些文章一开始是来自我的进阶西班牙文课程。起初,我的目标是训练学生每周运用写作技巧来写出关于某个主题的文章,为此,我建立了一个西班牙文博客,每个星期天发表隔周在课堂上要探讨的主题文章。学生们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思考这个主题,有些学生在隔天就会做出响应,但有些学生则因无法完全理解主题文章而没有做出响应。因此,我请一位热心又杰出的学生潘映桦将这些文章翻译成中文,并于星期三或星期四提供给学生参考。为了让学生作出有创意并具批判性的响应,我的文章内容都是读者容易理解、熟知并有兴趣的。随着课程的进行,我累积了十六篇文章,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提供给台湾《国语日报》的少年文艺版,他们安排了一个专栏《鲍教授的24堂课》,将这些文章隔周刊登。这个专栏第一次刊登的那天,我意外地收到一封来自联经出版公司的电子邮件,信中表明他们有兴趣将这些文章集结成书。我们见了面讨论,并想到了一些新的主题,我将这些建议发展成其余八篇有趣的文章。这二十四篇文章,都是我在台湾二十年的时间里观察学生的言行、态度所得来的想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以简单的话写出这些观察与想法。我提出的看法中有些听起来很基本、很理所当然,却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比如说,很少有人能体会“‘过度追求完美’是‘把事情做好’的敌人”这句话的含意,一个人纵使有很高的目标、期望,但同时也应该有现实的态度,才能帮助他达到可能的目标,否则一味追求完美,往往连“好”的境界也牺牲掉了。我的文章也有点斯多葛学派的意味,因为我认为碰到困难时不只要有毅力忍耐,也要找机会寻求其他可能的解决办法。另外,我常强调要“深思熟虑”,尽管这和追求“刺激”及“实时”的世界趋势有所冲突。而我的一些想法也跟孔子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要尊重、温和、有序,但不可扼杀了年轻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我在书中也提到了金钱观:追求财富可以带来幸福,但财富本身却不等于幸福,反倒是在家庭、健康、族群接纳、美德实践、忠于自己的想法,更能感受到更多的心灵满足。最后,我想说,本书中主要是想带给读者一些全新感受,引导他们自我思考,或与朋友一同讨论,再进一步得出自己的结论。通常这些事情很少会有老师在课堂上提及,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年轻人比较没有现实的负担,有比较多探索自我的空间,因此我希望书中的二十四篇文章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出更自由宽广的想法,并明确地判断出哪些价值、美德是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内容概要

  本书由“鲍教授的24堂课”专栏文章集结而成。作者鲍晓鸥是西班牙撒拉哥沙人,现为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自1990年在台湾教书至今,已有21年。其观察到年轻人在人格培养、社会问题、团队精神、自我提升、情绪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注意的行为与思考,结合自己对人生的洞见和深刻感悟,过滤成单纯精美的简明原则,并以轻盈感性的文字,提出独到见解,期望能激发年轻人对自身与周遭的自我反思,重新审视自己,或与朋友一同讨论,再进一步得出自己的结论……
  本书提出的看法中有些听起来很基本、很理所当然,却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通常这些事情很少会有老师在课堂上提及,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其中的很多想法也跟孔子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要尊重、温和、有序,但不可扼杀了年轻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本书将道理讲述得深入浅出,读后使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鲍晓鸥(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出生于西班牙的撒拉哥沙(Zaragoza),定居在台湾已有二十年之久,现为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西班牙语文及文化教授。1989年在巴塞隆纳自治大学取得历史博士学位,兴趣为研究十七世纪在台西班牙人的历史,出版过不少相关主题的文章和书籍,其中《西班牙人的台湾体验(1626-1642):一项文艺复兴时代的志业及其巴洛克式的结局》一书获得2009年金鼎奖。身兼大学教授和学生导师,他深刻了解到台湾学生的优缺点,并将观察到的学生行为与反应,呈现在本书的内容中。他的桃?满天下,除了任教中的学生外,毕业的学生有现任的大学教授、西语系国家的外交官等,都与鲍教授还保持联系。基于对台湾的兴趣,他经常在报章上发表文化观察的文章,并在多年前入籍台湾,成为台湾公民。除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喜好外,他也对艺术有所涉猎,创作了许多铁制雕塑品,而本书的插画亦出自于鲍教授之手。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篇 自我提升篇
 为自己找出努力的理由 
 动机是开启乐趣的钥匙 
 好的态度能帮你学好语言 
 训练批判思考,从写作开始 
 团体竞赛是锻炼体能的好环境 
 累积经验,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二篇 品德培养篇
 餐桌上,也要当绅士淑女 
 有钱不一定有幸福 
 做自己生命中的明星 
 一年复始,展望、检讨、感激 
 人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和信仰 
第三篇 情绪管理篇
 丢脸时,笑一笑,海阔天空 
 别轻易被情绪击倒 
 三心二意,只会一事无成 
 把压力扛起来,别放在心上 
第四篇 人际沟通篇
 自我介绍让人际沟通大晋级 
 用心,友情才能恒久远 
 多一点尊重,少一点暴力 
第五篇 社会脉络篇
 重新发?自己的城市 
 聆听佳节的弦外之音 
 农历春节是家庭结构的放大镜 
 给医护人员多一点掌声和温暖 
 爱心不分时段 
 了解民主,用选票决定国家未来 
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丢脸时,笑一笑,海阔天空最幸福的似乎是那些并无特别原因而快乐的人,他们仅仅因为快乐而快乐。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人们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与失败,像是考试没过或是表现不如其他人。但是,全天下都知道,一个比赛中只会有一个冠军,其他人顶多只能排在第二。失败是客观的事实,但尴尬和羞愧的感觉却多半是主观且相对的;遇到同样的窘境,有的人会觉得尴尬羞愧,有的人不会,所以也许对某些人来说,接受失败比面对尴尬要来得容易。一个人在面对受挫或尴尬时的态度很重要,如果不了解失败而选择逃避,就会很容易用负面的想法去看待挫折。但是,如果一个人拥有开朗乐观的个性,懂得微笑面对挫折,就会让人觉得他充满智慧而且很好相处。什么是尴尬?那是一种当你对事情失去控制、认不出你所认识的人,或者在别人面前表现不佳时自然会产生的感觉,像是忽然注意到别人对我们的期待,或察觉到同样的事对别人而言可能轻而易举时,都常常有尴尬的感觉。当你正在做某件事,却发生意料之外的插曲,在这种失败或错误发生的当下,我们都希望能从人间蒸发或挖个地洞把自己藏起来,很多人甚至会在此时说:“天啊!把我杀了吧!”感到尴尬和有羞耻心是不一样的。羞耻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反应,有益于我们人格的养成,使我们不会随意地开口。在很多情况下,会感到羞耻是一种正向的态度,它带来美德和廉耻心,阻止我们做坏事或心存歹念,而那些不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行为过分却没有羞耻心的人,我们会说他们不要脸。而丢脸是另一种和羞耻心很相似的感觉,但它在中国社会里却有不同的意涵。被认为“丢脸”的人,处在一个客观的从属地位,其阶级身分和价值在众人之下。如果他想重新得到别人的尊重,他就必须非常努力才能提升自己的地位。“丢脸”还有其他的涵义,与那些没被列在礼仪规范中的行为有关。现在试想三个问题:遇到尴尬时你会很介意吗?会因此而害怕开口讲话吗?有需要在意丢脸这件事吗?没有人喜欢尴尬,也没有人会因此而取笑他人。遇到尴尬时,你不用害怕,因为就像我前面说的,尴尬的感觉是不由自主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优雅且微笑着离开窘境,那么别人也不会注意到。如果你是因为没听过别人正在谈论的事而感到尴尬的话也不用在意,因为你一定也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同样的,你也不需要因为觉得丢脸而害怕开口讲话,当一个人想做什么的时候,他必须当下就去做。当我们感到丢脸时该怎么办?通常我们都会想尽快让自己恢复常态,试着做些什么来弥补过错,却没有勇气接受错误。其实,当窘境发生时,我们应该好好面对错误,而且必要的话,请求别人的原谅。想要快乐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得知道我们不可能永远都会赢,也不会总是拿第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要坦然接受自己。觉得丢脸时,笑一笑,就海阔天空了。

编辑推荐

《老师没讲的24件事》编辑推荐:如果你对学习感到无力,对生活感到质疑,听听鲍教授的看法,你会找到新的方向。《老师没讲的24件事》,轰动台湾的励志力作,倾情吐露一位外籍老师在中国教学和生活的种种观察与心得,篇篇精微、字字绝妙,讲述其眼中的中国式成长智慧。《老师没讲的24件事》,引爆千万人感动、教育界深思的励志佳作,让所有人感叹:“如果当年我也遇到这样的老师就好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老师没讲的24件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