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龛窟

出版时间:2010年10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于春,王婷  页数:24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绵阳龛窟:四川绵阳古代造像调查研究报告集》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自2003年实行“科研兴院”战略以来实施的科研项目之一。该项目集中了院内年轻的科研人员、先进的田野调查和测绘设备,目的是对四川省内的石窟寺摩崖造像艺术进行详细调查和测绘,并编写科学、准确、详细的调查报告。

作者简介

  于春,女,1979年生,四川大学考古专业本科毕业,美术考古方向研究生毕业。2002年始工作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09年始工作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长期致力于四川省内的古代造像调查与研究,至今已发表调查简报、研究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3部。
  王婷,女,1983年生,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史论本科毕业,美术考古方向研究生毕业。就读研究生期间即已参与四川古代造像调查和研究,发表报告、论文3篇。2009始工作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作为年轻的古代造像艺术研究工作人员,对于此领域满怀热忱和信心。

书籍目录

上编 调查报告
一 绵阳碧水寺摩崖造像
二 绵阳玉女泉摩崖造像
三 绵阳碧水寺藏“开元寺石佛”
四 魏城圣水寺摩崖造像
五 魏城北山院摩崖造像
六 梓潼卧龙山千佛崖摩崖造像
七 梓潼西岩寺摩崖造像
八 青义千佛崖摩崖造像
九 三台胡文寺摩崖造像
十 附录
(一)绵阳地区部分古代造像分布示意图
(二)《绵阳龛窟》造像统计表
下编 研究论文
一 碧水寺摩崖造像的相关问题
二 碧水寺藏“开元寺石佛”的相关问题
三 碧水寺与日本法隆寺一佛五十二菩萨像
四 关于带有山景的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
五 北山院“地藏·十王·地狱变相”详解
英文提要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位于碧水崖南壁西侧,25龛右侧。系竖长方形龛,圆拱形龛楣,弧形龛顶(图版一六)。残高40、宽28.8、深8厘米。龛门外侧饰连珠纹,风化严重。龛内浮雕一佛二比丘二胁侍菩萨像(图二〇)。中尊佛坐像,头部残损,通残高31.3、身残高18.3厘米。耳垂似戴耳环。颈部刻三道弦纹,肩宽8.5厘米,上身内着僧祗支,外披大衣,一角搭于右肩。倚坐于素面台座,膝宽9厘米,大衣遮踝,赤足踏仰莲座,有三层仰莲瓣;仰莲座下为须弥座,座台部分有三层,上层窄,下层稍宽,中层最宽,饰大连珠纹;台下束腰用三根柱划分为两格;座基可见两层。左侧比丘立像,身高17.5厘米。面部丰满,五官漫漶,头部侧向主尊。颈部刻三道弦纹,外披大衣,双手合于胸前,风化严重。右侧比丘立像,身高17厘米,面部稍瘦削,五官漫漶。身披大衣,双手笼于大衣内合于腹部。左侧胁侍菩萨立像,头顶残损,残高15.7厘米。面部漫漶,戴耳环,前胸饰宝珠形项圈,帔帛自左肩披至右胁下,左手下垂置于胯部,右手弯肘上举。臂、腕戴钏。下着裙,遮踝,体侧刻三道天衣。璎珞一组,两股连珠自肩部下垂,交于腹部后,分两股垂至膝下分向身体两侧,呈“X”形。赤足立于双层仰莲座上。座下似有兽,残损。右侧胁侍菩萨立像,通高16.5厘米。与左侧菩萨大部分相似,左手弯肘上举持物。臂、腕戴钏,右手下垂置于胯部。立于双层仰莲座,座下站立狮子,面朝龛外,口吐莲茎支撑莲座。

后记

本报告集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的四川省科技厅“四川古代石窟寺摩崖造像调查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亦是2005年以来我院实施的“科研兴院”战略部署“四川石窟寺大系”成果之一。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对四川境内的古代(主要是唐宋时期)摩崖造像进行科学、详细的调查和测绘,并编写调查研究报告,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四川石窟摩崖造像提供第一手资料。自2007年底课题启动至今,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绵阳市文物局、西安美术学院等多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历经3年,绵阳地区的古代摩崖造像调查研究报告集——《绵阳龛窟》终于得以面世。这期间,我们经历了令人心痛的“5·12”大地震和人员工作调动,工作被迫停滞一年的时间;我们因大量测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踌躇不前;我们在各种其他工作的压力之下没有能一鼓作气。但是,在四川省文物局领导、高大伦院长、闫西莉书记、王锡鉴局长等领导的不断督促、关怀和帮助之下,我们的报告集还是终于完成了。一位学界先辈向我转述宿白先生关于石窟寺调查研究的训导,他说:在作石窟寺调查研究的时候,必须要自己动手去画。画了,就清楚了;不画,你就是看3天也看不清楚。在调查和编写这本报告集的过程中,这句转述的训导我们时刻铭记在心。所以我们在利用三维扫描数据绘制线图的同时,还现场手绘临摹了大量的细节图。这些图固然稚嫩,却让我们对造像的了解如同对自己的手指;这些图虽然不能一一与大家见面,却成为我们在石窟寺调查研究道路上最重要的财富之一。在绘制线图的时候,苦于找不到造像制图的具体标准,原则上我们采用了考古学绘图的原理,但是其中必有疏漏,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和帮助。关于文字描述的写作方法,我们多次论证和反复。过于简单的描述不符合科学、客观的原则,过于繁复的描述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云。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卢丁先生和早稻田大学美术史学系的肥田路美先生在百忙之中,在调查现场为我们演示简、繁两种描述的利弊,并中和二者的优势,制定了本报告集对龛窟描述的基本要素。其中固然还有很多的问题,我们也希望能得到大家指正。本报告集的文字编写由于春完成,电子线图由王婷完成,墨线由曾令玲、王静完成,摄影由江聪、杨伟完成,图片后期制作由红云工作室完成。于春为本课题的负责人,本报告集的第一作者,负责统筹安排、田野调查及本书调查报告的编写工作;王婷为本报告集的第二作者,参加田野调查、三维数据处理、电子线图绘制等工作;绵阳市文物局钟治、李生、杨伟等参加了田野调查工作;四川大学卢丁教授及其硕士研究生毕瑞、杨红武、罗春晓、师若予等参加了部分田野调查和整理工作,他们的辛勤是不可或缺的。

编辑推荐

《绵阳龛窟:四川绵阳古代造像调查研究报告集》:四川石窟寺大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绵阳龛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一直很想买的书 看到降价 赶忙就下单了 以为纸张都是彩页那种 但看后不是 要是买320肯定太贵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