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第一智囊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新华  作者:亚历克斯·阿贝拉  页数:238  
Tag标签:无  

前言

通过美国现代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冲突之一的越南战争,我第一次知道兰德的存在,缘由是1970年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次集会。1968年在我们的晨边高地(MorningsideHeights)校区,纽约警方残酷地镇压了一场有争议性的学生活动并导致数百人受伤和被捕。在四月份一个闷热的晚上,轮到我见识虐待的滋味的时候了。当时纽约警察再一次被召集起来去结束一场反战抗议示威活动。

内容概要

  一部引人入胜的兰德公司的历史。本书为您揭开兰德的神秘面纱,同时给您一个观察美国20世纪后半叶历史的全新视角。无论是美国的对苏核战略、五角大楼重组、越南战争,还是当今的伊拉克战争、恐怖主义研究,兰德和它的理性选择理论都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决策。本书以兰德的档案史料为基础为您揭开兰德的神秘面纱,同时给您一个观察美国20世纪后半叶历史的全新视角。

作者简介

阿贝拉,美国《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出版过《影子敌人:希特勒针对美国的秘密恐怖分子计划》(合著)、《终极行动》、《死亡之夜》、《伟大的美国》和《圣徒之死》等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第一章 伟大的开端  第二章 人力因素  第三章 原罪第二部分  第四章 餐前的一次谈话  第五章 保密专家  第六章 喜欢开死亡玩笑的人  第七章 兰德轨道第三部分  第八章 优美的舞蹈  第九章 神童规则  第十章 科学艺术  第十一章 苏联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第十二章 压不倒的力量  第四部分  第十三章 在迪建的一个夜晚  第十四章 成功的代价  第十五章 偷窃  第十六章 万变不离其宗  第十七章 B组对抗  第五部分  第十八章 见证终结  第十九章 恐怖分子网络  第二十章 尤达和绝地武士的反击    第二十一章 回到伊拉克第六部分  第二十二章 战略家之死  第二十三章 兰德何去何从致谢

章节摘录

起初,兰德工程并没有明确定义其目标,只有在汉密尔顿讨论时确定下来的概要草案——运用民间技术资源研发新式武器。但是怎样研发?除了远程导弹之外,还要研发哪些武器?研发多少?在随后几个月内,阿诺德、科尔博姆、鲍尔斯及道格拉斯就新组织的未来发展频频交换纪要、信件和意见书,探讨机构的前景,但一直都未能确定最终的细节,直到12月末柯蒂斯·李梅的加入才使其目标尘埃落定。在别人眼中,李梅是一个鲁莽、好战而又极为苛刻的人,还有人认为他疯疯癫癫。他是最冷酷无情的好战分子,他犹如斗牛犬般傲慢,有着“永不言败”的拼劲,是电影《奇爱博士》里几个将军的原型。他时常叼着一根香烟,提倡对敌方发起猛烈攻击——不管美国面临的是何方敌手,通常主要是指苏联。李梅被任命为航空队负责研发的副参谋长,其职责包括监督管理新建的研究小组。他有意无意间表现出善于与政府打交道的才能,使得他一跃成为管理这个新生机构的绝佳人选。李梅秉承其一贯雷厉风行的作风,冲破阻碍兰德诞生的所有繁文缛节——那时他把所有批准军需预算的相关空军官员召集到一个房间里,不签署明确的兰德计划任命书就不准他们离开。1946年3月1日兰德计划终于正式启动。兰德章程清楚地写道:“兰德工程是一个持久的科学研究和发展项目,对空战领域展开广泛的科学研究,旨在为空军提供参考战略、战术和设备。”兰德不同于其他政府合同机构,它不必向领导部门提交报告,其研究结果将原封不动地直接提交给李梅。李梅有权决定兰德工程是否接受空军提出的研究建议,而兰德也可以单独决定其研究课题以维持总体平衡。

编辑推荐

《白宫第一智囊:兰德公司与美国的崛起》由新华出版社出版。1948年兰德公司的成立文件上声称它的目标是“促进和推动科学、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苏联《真理报》则把兰德称作是“科学与死亡的研究院”。肯尼迪或许应该把他的总统职位归功于兰德的顾问,因为他运用兰德提供的美苏导弹差距论等信息指责美国薄弱的国防体系,从而可以在总统竞选过程中赢得主动。分析员丹尼尔?艾斯伯格从兰德的办公楼里偷走了五角大楼的秘密文件,这最终导致了水门事件的爆发,尼克松总统的下台和越南战争的结束。兰德至今仍不允许他进入兰德的办公楼。兰德扼杀了美国的对苏缓和政策,并把苏联塑造成一个“邪恶帝国”,为里根总统的大规模重整军备政策扫清了道路。早在1972年兰德就开创了恐怖分子研究,当时兰德创办了《国际恐怖主义年表》(也就是现在的“恐怖分子数据库”),最先系统性地汇编了所有已知的国际恐怖分子活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白宫第一智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兰德是很强悍的,必须好好学习一番,也非常值得学习。
  •   本书脉络清晰,体现了美国国家战略的发展变迁,以及美国智库如何影响高层的决策。
  •   世界顶级智囊团的实际运作为我国高层决策提供了诸多参考
  •   这本书 很不错
  •   叙事充分,客观!
  •   学习人家的智慧与处事思维:)
  •   单纯谈论书本,内容不错,详实描写了作为美国全球战略智库的兰德公司的发展历程。但是书本有些旧,应该是在库房睡了好久。。。 在当当买书多年了,希望当当适当为图书保管做出一部分预算,提高质量。
  •   作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智库,兰德公司一直备受世人瞩目。该书正是以该机构为研究对象,借全面地反映了它的运作过程
  •   内容很新颖,语言很生动,虽然从国人的阅读习惯来看可能有点不适应,但确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专业的智囊机构的魔力(即如何改变美国,进而改变世界)。
  •   书的内容很精彩,值得一看。
  •   书的纸张质量不敢恭维
  •   不能说好不好,因为没参考
  •   一个多月前中国刚刚创设了一家新的智库,这就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国经中心”)。从国务院副总理职位上退休一年后,71岁的曾培炎出山担任中心的理事长。从人事安排上看,国经中心难免还要遭到“养老院”、“挂虚职”之类的诟病,但形式上仍然汇集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大型企业、港澳商会、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等不同来源的人员。明显得到高层支持的国经中心也绝对不会像一些民间研究机构那样,长时间处于无课题“空转”等米下锅的状态,第一轮便获得了多达19项课题,包括金融危机第二波、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中美战略经济合作、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中俄中亚能源资源合作、各国政府决策机制及智库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等。谈到智库,特别是国外著名智库,人们很容易联想到美国的兰德公司(RAND)。兰德公司作为国际标杆,往往也成为衡量中国智库发展水平的对象,想必刚刚成立的国经中心也不会例外。尽管兰德盛名在外、地位显赫,蜻蜓点水谈及兰德公司的书籍委实不少,但国内以兰德公司为讨论和研究对象的著作却并不多,相反偏见和误解却非常普遍。在我看来当不致如此,关于兰德公司更多的材料恐怕更多地被写入了内参中,平头百姓自然无法看到。另外,尽管兰德公司现在建立了非常完备的官方网站,通过网站能够查阅到关于兰德公司及其研究成果的大量信息,但在网络不甚发达的年月要凭借有限的资料,对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兰德公司展开评述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2008年是兰德公司创建60周年,对中国人来说整好一个甲子,阿利克斯·阿贝拉(AlexAbella)的《理性的战士》(SoldiersofReason)在美国出版,早年以出版批判阅读书籍而闻名的新华出版社迅速引进和翻译了这本书,并根据市场运作的需要改名为《白宫第一智囊》来增加些许噱头,还在封底加上了有些揭秘猎奇色彩的评语——“第一部关于美国政府头号智囊兰德公司的秘密历史”。为了尊重新华出版社的良苦用心,在评述此书时本人还是决定使用中译本的新书名。其实对兰德公司的公众偏见在美国也十分常见,虽然美国人可能不会像苏联《真理报》那样,在冷战期间将其称之为“科学与死亡的研究院”,但由于兰德公司非常深入地卷入了越南战争,加上电影大师库布里克的讽刺作品《奇爱博士》,兰德公司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使早在1948年创立时,兰德公司的宗旨就宣示为“促进和推动科学、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冷战结束后在防务上无节制烧钱的时代结束了,兰德公司终于能够放开手脚,凭借其储备的各类专业人才,将研究领域拓展到能源和环境、医疗和卫生、交通和基建、人口和老龄化、劳工问题、儿童政策、毒品滥用、社会正义、科学技术、教育乃至艺术上,而并非完全集中在国家安全、国际关系、恐怖主义等传统强项上。只不过人们似乎总是对那些影响社会福利的公共政策研究产生兴趣有限,还是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兰德公司那些有更多隐秘色彩的研究项目上。仅以经济学家而论,获得诺贝尔奖的萨缪尔森(1970)、阿罗(1972)、库普曼斯(1975)、西蒙(1978)、舒尔茨(1979)、托宾(1981)、德布鲁(1983)、索洛(1987)、马克维茨和夏普(1990)、科斯(1991)、贝克(1992)、纳什(1994)、维克瑞(1996)、赫克曼(2000)、史密斯(2002)、奥曼和谢林(2005)、菲尔普斯(2006)都曾接受过兰德公司资助或者在兰德公司供职,最新的一位是2007年的赫尔维茨,但大家更感兴趣的是他们到底搞过哪些与“杀人”有关的研究,而电影《美丽心灵》干脆将纳什在兰德公司的经历描绘得神乎其神。从这个角度讲,《白宫第一智囊》这本书也不能免俗。这远远不是一本厚书,但直到第六部分的第23章(最后一章)才谈到了一些兰德公司的新变化。兰德公司已经越出美国开展业务,如果说在英国剑桥和比利时布鲁塞尔设立分支机构仍然算是建在盟国的话,那么2003年在卡特尔的多哈建立办事处意义可能更为明显。受卡塔尔埃米尔的邀请,兰德公司开始重新编写该国的教科书,意图建立起温和的伊斯兰教育品牌。但在本·拉登为代表的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严重,这无疑又是美国荼毒伊斯兰年轻一代的确凿罪证,或者成为“中国不高兴者”能够借题发挥的绝佳素材。从积极的方面看,《白宫第一智囊》的作者将兰德公司的新尝试作为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并且为作明确倾向性的结论。作者认为兰德公司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原因就潜藏在其曲折的发展历程中。而在外人看来五角大楼养着的兰德公司,其走过的道路怎么都应该是平坦宽阔的康庄大道,只是在具体
  •   本想看本谋略的书,现在看来是一本介绍兰德发展的书,和美国的崛起谈不上息息相关。其中以人物带观点,以观点引人物的描述方式,既不能是人物描述的更加详尽,也不能使观点更加透彻。不过还是从书中学到了一些新的概念,也有收益吧。
  •   很一般,不知道是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问题还是原书内容的问题。
  •   如果说兰德偶尔一次预测到了历史的变化是运气的话,它的好运气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兰德是如此特殊的一个公司,居然还有自己的研究生院,美国智库真是不一般!书很赞,就是小贵,不过值!
  •   不错的一本书,给人激励
  •     书名:《兰德公司与美国的崛起》
      
      书号:978-7-5011-9519-0
      
      丛书:新华国际政治精品文库
      -------------------------------------------------------------------------
      -------------------------------------------------------------------------
      
      
      01《情感地缘政治学——恐惧、羞辱与希望的文化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
      02《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
      03《军事经济学——力量与金钱的相互作用》
      04《大国政治的回归——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05《华盛顿规则——美国通向永久战争之路》
      06《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
      07《兰德公司与美国的崛起》
      08《中国预言——2020年及以后的中央王国》
      09《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0《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
      11《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12《文化的重要作用》
      13《国富国穷》
      14《谁是美国人》
      15《中国力量的三面》
      
      
      
  •     一个多月前中国刚刚创设了一家新的智库,这就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国经中心”)。从国务院副总理职位上退休一年后,71岁的曾培炎出山担任中心的理事长。从人事安排上看,国经中心难免还要遭到“养老院”、“挂虚职”之类的诟病,但形式上仍然汇集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大型企业、港澳商会、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等不同来源的人员。明显得到高层支持的国经中心也绝对不会像一些民间研究机构那样,长时间处于无课题“空转”等米下锅的状态,第一轮便获得了多达19项课题,包括金融危机第二波、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中美战略经济合作、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中俄中亚能源资源合作、各国政府决策机制及智库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等。谈到智库,特别是国外著名智库,人们很容易联想到美国的兰德公司(RAND)。兰德公司作为国际标杆,往往也成为衡量中国智库发展水平的对象,想必刚刚成立的国经中心也不会例外。
      
      尽管兰德盛名在外、地位显赫,蜻蜓点水谈及兰德公司的书籍委实不少,但国内以兰德公司为讨论和研究对象的著作却并不多,相反偏见和误解却非常普遍。在我看来当不致如此,关于兰德公司更多的材料恐怕更多地被写入了内参中,平头百姓自然无法看到。另外,尽管兰德公司现在建立了非常完备的官方网站,通过网站能够查阅到关于兰德公司及其研究成果的大量信息,但在网络不甚发达的年月要凭借有限的资料,对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兰德公司展开评述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2008年是兰德公司创建60周年,对中国人来说整好一个甲子,阿利克斯·阿贝拉(Alex Abella)的《理性的战士》(Soldiers of Reason)在美国出版,早年以出版批判阅读书籍而闻名的新华出版社迅速引进和翻译了这本书,并根据市场运作的需要改名为《白宫第一智囊》来增加些许噱头,还在封底加上了有些揭秘猎奇色彩的评语——“第一部关于美国政府头号智囊兰德公司的秘密历史”。为了尊重新华出版社的良苦用心,在评述此书时本人还是决定使用中译本的新书名。
      
      其实对兰德公司的公众偏见在美国也十分常见,虽然美国人可能不会像苏联《真理报》那样,在冷战期间将其称之为“科学与死亡的研究院”,但由于兰德公司非常深入地卷入了越南战争,加上电影大师库布里克的讽刺作品《奇爱博士》,兰德公司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使早在1948年创立时,兰德公司的宗旨就宣示为“促进和推动科学、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冷战结束后在防务上无节制烧钱的时代结束了,兰德公司终于能够放开手脚,凭借其储备的各类专业人才,将研究领域拓展到能源和环境、医疗和卫生、交通和基建、人口和老龄化、劳工问题、儿童政策、毒品滥用、社会正义、科学技术、教育乃至艺术上,而并非完全集中在国家安全、国际关系、恐怖主义等传统强项上。只不过人们似乎总是对那些影响社会福利的公共政策研究产生兴趣有限,还是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兰德公司那些有更多隐秘色彩的研究项目上。仅以经济学家而论,获得诺贝尔奖的萨缪尔森(1970)、阿罗(1972)、库普曼斯(1975)、西蒙(1978)、舒尔茨(1979)、托宾(1981)、德布鲁(1983)、索洛(1987)、马克维茨和夏普(1990)、科斯(1991)、贝克(1992)、纳什(1994)、维克瑞(1996)、赫克曼(2000)、史密斯(2002)、奥曼和谢林(2005)、菲尔普斯(2006)都曾接受过兰德公司资助或者在兰德公司供职,最新的一位是2007年的赫尔维茨,但大家更感兴趣的是他们到底搞过哪些与“杀人”有关的研究,而电影《美丽心灵》干脆将纳什在兰德公司的经历描绘得神乎其神。
      
      从这个角度讲,《白宫第一智囊》这本书也不能免俗。这远远不是一本厚书,但直到第六部分的第23章(最后一章)才谈到了一些兰德公司的新变化。兰德公司已经越出美国开展业务,如果说在英国剑桥和比利时布鲁塞尔设立分支机构仍然算是建在盟国的话,那么2003年在卡特尔的多哈建立办事处意义可能更为明显。受卡塔尔埃米尔的邀请,兰德公司开始重新编写该国的教科书,意图建立起温和的伊斯兰教育品牌。但在本·拉登为代表的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严重,这无疑又是美国荼毒伊斯兰年轻一代的确凿罪证,或者成为“中国不高兴者”能够借题发挥的绝佳素材。从积极的方面看,《白宫第一智囊》的作者将兰德公司的新尝试作为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并且为作明确倾向性的结论。作者认为兰德公司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原因就潜藏在其曲折的发展历程中。而在外人看来五角大楼养着的兰德公司,其走过的道路怎么都应该是平坦宽阔的康庄大道,只是在具体课题上免不了磕磕绊绊一下,然而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兰德公司与五星上将阿诺德的提携是分不开的,他的首席科学顾问就是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如果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哈佛大学在19世纪后半叶奠定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根基,那么冯·卡门在题为《通向新地平线》的著名报告中提出建立一所不招收学生、只为军方开展研究的学院,则已经勾勒出后来兰德公司的概念轮廓,尽管后来兰德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研究生院。阿诺德的另一名顾问科尔博姆是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副总裁雷蒙德的特别助理,而道格拉斯本人与阿诺德又是儿女亲家,于是兰德公司的前身研究和开发计划(Research and Devleopment)花落道格拉斯在中国人看来会是典型的裙带关系使然。福特基金会的出资使兰德公司能够脱离道格拉斯公司的母体,更方便地从空军获取与后者有竞争关系的承包商的资料,但不断膨胀的兰德公司花了更多时间才挣脱空军的束缚。陆军航空队(美国空军的前身)出身又兼为职业经理人的麦克纳马拉在肯尼迪的支持下,将戏称为神童专家组的兰德公司研究人员带到五角大楼和白宫决策圈,却使其与空军的关系进一步紧张化。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兰德公司的研究使国防预算分散化了。
      
      1967年时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已经越陷越深,不再享有空军无限制资金支持的兰德公司计划更广泛地介入公共政策,意图纠正在过去20年中越走越偏的发展道路,并转向非政府渠道寻求更多资金支持。尽管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理想为其创造了机会,但转型中的兰德公司仍遭遇到重重阻力,在约翰逊总统支持下成立的城市学院虽然采用的是典型的兰德方法,却阻挠兰德公司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直到与纽约市结盟之后,兰德公司这个军事智囊团才终于能够以合法的姿态将业务扩展到社会研究领域,纽约市—兰德研究员为其实现民间和军事项目的平衡铺平了道路。不过,这仍然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80年代里根总统的上台和冷战进入最后的疯狂,使兰德公司在其传统强项上依旧可以大展拳脚。
      
      到目前为止,中国智库型研究机构,无论是官方背景的还是民间发起的,以兰德公司的发展阶段而论都才刚刚起步。国内智库在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方法创新上面临压力的同时,或许仍在遭遇兰德公司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到的那些困境和迷茫,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制度性难题。《白宫第一智囊》尽管只是一部不太完善的简史,难以让读者一窥兰德公司的究竟,仅一个兰德公司也不足以反映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政府决策咨询的全貌,但对于成长中的中国智库型研究机构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已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上,转载请保留
  •      一部引人人胜的兰德公司的历史——《白宫第一智囊:兰德公司与美国的崛起》以时间为线索详述了这个隐藏在美国政府背后的神秘智囊的创立与发展。无论是美国的对苏核战略、五角大楼重组、越南战争,还是当今的伊拉克战争、恐怖主义研究,兰德和它的理性选择理论都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决策。《白宫第一智囊:兰德公司与美国的崛起》以兰德的档案史料为基础为您揭开兰德的神秘面纱,同时给您一个观察美国20世纪后半叶历史的全新视角。
      ------------------------------------------------------------------------------------------------------------------------
       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本以兰德的档案资料为基础创作的关于兰德历史的书
      
       兰德(RAND)是指研究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兰德诞生于二战后,那时它为美国空军出谋划策以帮助其在战争中占有优势地位并取得胜利。兰德在成立后也迅速吸引了大量最优秀和杰出的人才,并在美国与苏联对抗的过程中成为美国核战略的开拓者。冷战时期的权威专家,例如艾伯特·沃尔斯泰特、伯纳德·布罗迪和赫尔曼·卡恩都来自兰德,他们用“失效安全”和“二次打击”理论把美国从潜在的核毁灭中拯救出来,并无可置疑地成为艾森豪威尔称为“军工复合体”的创始者。
      
        肯尼迪时代则直接把兰德带入了美国高层决策机构,兰德的分析家变成了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神童组”。兰德的理性选择理论也深深地影响和引导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所作所为。约翰逊总统想要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越南战争的胜利,他让兰德找出可以打败越共的方法。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兰德分析员丹尼尔·艾斯伯格偷偷复印了五角大楼委托兰德进行的越战研究资料并将其公之于众,这最终导致了水门事件的爆发和尼克松的下台。水门事件后,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切断了扩大越战的资金来源,不到两年后越战结束了。
      
        几十年后,兰德的理论还驱使美国决定入侵伊拉克,保罗·沃尔福威茨、理查德·珀尔、扎勒米·哈利勒扎德和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等曾供职于兰德的人极力鼓吹入侵行动的正确性。此外,“9·11事件”里程碑式的为美国敲响了恐怖主义的警钟,其实早在1972年兰德就开创了恐怖分子研究,当时兰德创办了《国际恐怖主义年表》(也就是现在的“恐怖分子数据库”),最先系统性地汇编了所有已知的国际恐怖分子活动。
      
        兰德的作用并不只限于美国国家安全领域。为了设计出可以在核袭击中保持通信的方案,兰德工程师发明了信息封包交换技术,为日后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健康领域,兰德为期十年的研究导致了美国新医疗保险方案的广泛传播。兰德还为饥饿、战争、毒品交易甚至交通问题等世界性难题寻找出最好也就是最理性的解决方案。
      
        但兰德最大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理性选择理论,即通过个人利益来解释人类所有的行为,未经宗教或爱国主义等集体利益所影响的利己主义是现代世界的标志。借助于这个理论,兰德促使里根总统领导和推广了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也使得宗教、爱国主义和部落主义等兰德否认真正存在的力量再度兴起。
      
        今天的兰德依然像以前一样出类拔萃、崇尚理性而又充满争议,它和它的理性选择理论时刻影响着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作者总结说,“如果我们照照镜子,我们就会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兰德的影子。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亚历克斯·阿贝拉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美国20世纪后半叶的历史,也让我们更加容易地理解了当今美国麻烦缠身的原因。同时,本书也将帮助我们看清控制着美国人甚至我们所有人的秘密世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