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借鉴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邱延生  页数:231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思想睿智,思维敏捷,似乎在任何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都能够洞察一切,并从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处理事务的妥善措施。那么,毛泽东的聪明才智和他博大精深的智慧是从何而来的呢?可以肯定地说,毛泽东的博大精深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后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的。众所周知,毛泽东爱好学习,酷爱读书,一生读书破万卷,尤其喜好读中外历史方面的书籍,而对于人物传记方面的书籍就更喜欢读、喜欢看了。在阅读中外历史和历史人物传记的过程中,毛泽东总要对书中的某些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进行一番分析和探讨,或勾勾点点,或加写评语,并对书中所记述人物的历史功过给予一定的评述,以史为鉴,从中获取知识和力量,吸取经验和教训,用于指导解决缤纷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工作中包罗万象的具体事务。可以说,在毛泽东的身上,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5000年的淳朴、敦厚的优良传统,又突出表现了积大智大勇于一身的超凡才智和于错综复杂的具体事务中能够洞察秋毫的超凡睿智。作为一个领导人,而且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运筹帷幄”也罢,“决胜千里”也罢,总是需要动脑筋和花费心血的;既然要花费心血,就得有的放矢,盲目决策是断然行不通的。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来源于正确的研究和分析;而正确的研究和分析,固然是由各方面的因素所组成,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来源于领导者本身的能力和才智。毛泽东的才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和他日常博览群书、重点专注历史人物的良好习惯分不开的。“学点历史,大有裨益”,这是很有道理的,同时也是很“实用”的。本书记述了毛泽东对中国历代帝王的诸多见解和看法,包括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和在战争环境中以及在和平建设时期对中国历代帝王的一些评述。其中,既有对开创一代基业的英武帝王的褒奖,也有对继承祖业的守成之君的中肯评价,更有对落魄之君乃至“亡国之君”的全面分析和掷地有声的认真批评。通过这些褒奖、评价或者批评,我们能够从中获得许多益处,既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中国封建帝王的人生经历和他们的历史功过,借此拓宽自己的眼界,又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帮助我们增强识别事物优劣的能力,增长我们处世理事的才干。而对于中国历史上一些有争议的人物,诸如商纣王帝辛、秦始皇嬴政、魏武帝曹操、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等人,毛泽东都有过与常人不同的见解和评述;尤其对于商纣王和秦始皇这两个在中国历史上被诸多史学家一致贬为“暴君”的人,毛泽东一反既有的历史见解,给予了切合实际的、中肯的评价。对于魏武帝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和“公众形象”,毛泽东更是公开为其“翻案”,在多次会议上大讲、特讲曹操的历史“功绩”,其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认识历史、正确对待历史,并由此帮助人们提高辨别事物真假、优劣的能力,促进人们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本领。而对于像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这样本身并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封建帝王,毛泽东则给予了他们“老粗能办大事”的高度评价;对于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雄伟气魄和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韬略,尤为欣赏和称赞。再有,对于那些曾一度登上了帝王“宝座”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像陈胜、黄巢、李自成,毛泽东也都对他们的历史功过一一给予了认真评述。而在遭到毛泽东“贬斥”的几位封建帝王当中,毛泽东对于他们的看法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自身的“错误”和其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的某些“作用”。诸如刘备的儿子刘禅、南唐后主李煜这两个“亡国之君”,毛泽东也不是一味地贬斥他们,而是给予了刘禅“有自知之明”的历史评价,给予了李煜“多才多艺”而“无能”的“点睛”评述。毛泽东的这些“看法”和评述,从历史的角度看,是公正的和切合实际的。这样的“看法”和评述,对于历史人物本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恰如其分”;而对于后人来说,对照历史,可以从毛泽东的评述中找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来,能够更准确地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提高认识历史和借鉴历史经验和教训的能力。我们应该向毛泽东学习。学习他爱好学习、酷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既不盲从、不偏听偏信历史书中的某些记载或者见解,不犯“本本主义”的错误,也不墨守成规、以历史经验为“经验”,而应该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以史为鉴,增长我们分析、识别事物的智慧,增长我们判断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诚然,要想在世界上办成几件事,抑或是有所收获、有所前进、有所提高,单靠阅读几本书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但是,读书和不读书是绝对不一样的,了解历史和不了解历史同样如此,应该是“登高望远”、“博学而后智”也。

内容概要

  本书记述了毛泽东在各个历史阶段对中国历代帝王的一些看法和评价,并将这些看法和评价运用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活动当中;毛泽东以史为鉴,借古喻今,古为今用,其中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更有一些令常人难以获知的精辟论述,现在读来亦给人以极大的教育和启发。  毛泽东知识渊博,博览群书。毛泽东的聪明才智既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历史积淀,更来源于他善于在纷繁的社会实践中提纲挈领地分析和判断。可以说,毛泽东的智慧既来源于历史,又来源于社会现实。更来源于他不同于常人的独到思索、分析和总结;而对于中国历代帝王,无论是他们各自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表现,所处的历史地位、历史功绩,或是他们各自的实际本领、领导艺术、处事方法,以及他们的历史功过,毛泽东都有他不同于常人的独到见解。譬如对商纣王帝辛、对秦始皇赢政、对汉武帝刘彻、对魏武帝曹操、对蜀汉先主刘备,甚至对刘备的儿子蜀汉后主刘禅,毛泽东对他们的评述往往语出惊人,令常人匪夷所思;更有对唐太宗李世民、对宋太祖赵匡胤、对元太祖成吉思汗、对明太祖朱元璋、对清圣祖康熙,甚至对南唐后主李煜、对清末代皇帝宣统这样的亡国之君,毛泽东对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千秋功罪都进行了恰如其分和地有声的评述。再如对陈胜、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这样一些曾一度登上帝王宝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毛泽东也多有评述。  本书用词严谨,选题准确,既有毛泽东的评述,又有被评述人的历史背景描述,同时配有中国历代史书对这些被评述人的简要介绍和记述,阅读起来可以古今参照,使人领悟其中的哲理,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本书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党史研究和新中国国史研究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邸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8年4月生人,祖籍河北省深泽县。1969年加入空军高炮部队,1970年执行援外任务,10次参加对空作战,7次受部队通令嘉奖。1973年调武汉空军从事文艺创作,剧作《鹰击长空》获大军区一等奖。1983年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宣传干事、记者、编辑、总编。多年来共出版专著近20部,发表诗词和文章700余篇(首)。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风雨人生》、诗词集《岁月回眸》、小说集《父与子》、纪实文学《橄榄枝与黄玫瑰》及《西双版纳散记》等。近年来先后撰写了“邸延生伟人系列丛书”之《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文革”前夜的毛泽东》、《毛泽东与中国经济》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内容被多家报纸、电台连载或连播。

书籍目录

前言 001第一篇 借古喻今毛泽东评说天下事 旁征博引追述历史放眼现实一、谈古论今说殷商 “一分为二”评纣王 2二、“长勺之战”详细说 《东周列国》点评多 9三、“焚书坑儒”话以往 累次提及秦始皇 20四、“小石子”破“大水缸” “苟富贵”与“毋相忘” 32五、“大风起兮云飞扬” “从谏如流”赞刘邦 40六、“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47七、前汉帝王多遗憾 借古喻今史为鉴 54八、“儒学治国”讲刘奭 “农民问题”说王莽 61九、汉光武帝“可以读” 东汉两头“没意思” 71十、多次与人说《三国》 充分肯定曹孟德 74十一、“文学批评”讲曹丕 “义归翰藻”魏文帝 81十二、言谈话语说刘备 莫谓阿斗尽窝囊 86十三、万米高空望神州 “当今惜无孙仲谋” 94十四、开会推荐《张鲁传》 “一穷二白”要改变 102十五、司马祖孙故事多 “宣景文武”逐一说 110第二篇 博览群书阅遍中华五千年间发展史 提纲挈领古为今用历代帝王尽评说十六、东晋之后多争战 把握脉络读《通鉴》 120十七、隋帝杨坚蕴大乱 李渊遇事无决断 131十八、“能军”无出李世民 “懵懂一时”教训深 141十九、“流寇主义”说黄巢 革命须建根据地 149二十、“五代十国”评后唐 索诗追忆“三垂冈” 158二十一、“汴帅”拥兵争山河 “略同曹操”狡猾多 171二十二、亡国之君多才艺 南唐后主说李煜 177二十三、黄河岸边说“大宋” 败于契丹评太宗 182二十四、“一代天骄”逞英豪 “只识弯弓射大雕” 189二十五、“挖洞”“积粮”“不称霸” 屡次称赞朱元璋 196二十六、临进北京告全党 革命不可学“李闯” 204二十七、注重历史多学习 “三大贡献”谈“康熙” 213二十八、“太平天国”多次讲 大渡河畔嘲“翼王” 221二十九、“末代皇帝”说溥仪 困难时期摆“宴席” 229三十、五帝三皇神圣事 一篇读罢头飞雪 234附录 主要参考书籍目录 243

章节摘录

一、谈古论今说殷商 “一分为二”评纣王翻阅中国历史长河的宏伟画卷,不难看出,在中国5000年悠久历史的长河中,不仅包括出身于社会底层而后来成为帝王的率领农民起义的头面人物所导演出来的催人奋进的伟大壮举,同时也涵盖原本出身于帝王之家的一些帝王所创造出来的许多令后人称颂的宏伟业绩。正是这一切,才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极其丰富的人文教科书,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力量,同时给人以无穷无尽的遐想。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诚然,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是,也无须否认,占领社会上层建筑的统治者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往往起着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在封建社会中,老百姓的一句话抑或某一个举动,在实际意义上并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甚至也影响不了什么;而作为帝王的一句话,有时候却能够改变某种事态的发展,甚至直接起到推波助澜乃至翻江倒海、扭转乾坤的巨大作用。正因为这样,人们往往喜爱看书,而且喜爱看历史书,以便从中了解历史,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而作为一种借鉴,抑或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指导自己的言行。所以人们常说:读书总是有益的。毛泽东酷爱读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的一生读书逾万卷。就其范围而言,古今中外,无奇不有,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学、人文地理、自然科学、哲学、历史、宗教、佛学等,其范围之广,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得到的;单就文学艺术类而言,诗词、小说、音乐、美术、戏曲、舞蹈、民间艺术,可以说是门类齐全、无所不包。毛泽东读书,所遵循的原则历来是“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而且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他从青年时代即养成了一个良好习惯,那就是写读书笔记和在所读的书籍上批注文字。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听课时记有讲堂录,参加革命活动后读书有笔记。有许多读书笔记在战争年代丢失了,所幸有一些被保存了下来。毛泽东不单单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往往是有目标、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借鉴其中的内容,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用之于实践当中。1939年7月7日,延安军民隆重集会纪念全国抗战爆发2周年,与此同时,华北联大亦在延安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出席了这次典礼,并在典礼大会上作了长时间的报告。在这次长时间的报告中,毛泽东谈古论今,引用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生动地举例述说了商周的一些事,先是说姜子牙在协助西伯姬昌(后称周文王)之前下昆仑山,他的师傅元始天尊送给他“三件宝物”,一件是用来招人魂魄的“杏黄旗”,另一件是用来当做坐骑的“四不像”,再一件就是用来当做兵器的“打神鞭”。后来,姜子牙协助西伯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讨伐商纣王帝辛,在历次对敌作战中很是得益于这“三件宝物”——毛泽东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像和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给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毛泽东借用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故事,鼓励华北联大的广大师生踊跃投身到武装斗争的第一线去,十分生动地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经验归结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件宝物”,给即将奔赴抗日前线的广大师生以很大的启发。1939年12月9日,延安各界隆重集会纪念“一二•九运动”4周年,毛泽东在集会上发表了《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的讲演。在这篇讲演中,毛泽东再次引用了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王的故事。他说:大家懂得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懂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诡计,懂得了投降派、顽固派的阴险狠毒,懂得了民主宪政。他们认识清楚,要进步,要民主,要参政,而这民主宪政的真正实现还需要大家起来奋斗。只有全国青年学生、工人、农民一同起来作斗争,才能把事情搞成功。现在的人是聪明了,不容易被欺骗了,大家都眯起眼睛看着:什么人不开放民主?什么人要分裂?什么人要投降?什么人要倒退?《封神演义》里有一个申公豹,是姜子牙的不肖师弟,他脸向后长,眼睛朝后看。现在在抗战阵营中,就隐藏有这么一群“申公豹”,一批专门倒退的人,他们拖住中国要倒退……《封神演义》第37回“姜子牙一上昆仑山”中写道:【原文】姜子牙手捧“封神榜”,行至麒麟崖,才驾土遁,就听到有人叫他。连叫几次,姜子牙回头看时,原是师弟申公豹。申公豹想骗姜子牙烧毁手中的“封神榜”,便对姜子牙说:“你不过五行之术,倒海移山而已,我能将自己首级取下,遨游天空,复入颈项上,又复能言。你有何道术,敢保周灭纣,不如依我烧了‘封神榜’,同吾往朝歌。”姜子牙不为其所惑,认为此术绝不可能,就说:“你头到空中,复能依旧,我便把‘封神榜’烧了,同你往朝歌去。”申公豹便将头割下,抛向空中,盘盘旋旋,一会儿只见一些黑影。这一切被尾随保护姜子牙的南极仙翁看见,怕姜子牙上当,烧了“封神榜”,忙唤童子化成一只白鹤,飞上天空,把申公豹的头叼走。仙翁告诉子牙:申公豹使用的小幻术,要诱你上当,现在他的头只消一时三刻不得返回,他就死了。姜子牙以慈悲为怀,求仙翁饶他一命,仙翁便命童子将申公豹的头送回,不意慌了,把脸落的朝着脊背……结合这一故事,毛泽东继续说:从鸦片战争起,中国人民已有了100年的反帝反黑暗势力斗争的经验,再加上共产党18年的斗争经验,什么事情还会办不到呢?这样看来,中国的事情比以前是更好办了。我们一定要抗战到最后胜利,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创造出一个民主共和国!现在虽然还有帝国主义者和“申公豹”们不断地阻碍我们这样做,但是不要紧的,我们现在是聪明了,是有力量了。我们已不是昨天的我们,而是今天的我们了。帝国主义者、“申公豹”们,是你们滚蛋的时候了!这里,毛泽东多次引用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故事,那么,商纣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在中国的历史上,汤灭掉大禹的后代桀以后,建立起了松散的商朝。这时候的商朝仍然属于以游牧生活为主的部落社会,各部落之间虽有联系,但大体上依旧是“各自为政”,只是遇有大的祭祀活动时才聚拢在一起,共同推崇其中的一个部落王为之主持仪式罢了。即使这样,总还是有一个部落王在其中间起主导作用,由汤以后依次相传为大丁、大甲、大庚、小甲、雍己、大戊、外壬、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从盘庚开始向后又延续了12个王,依次是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最后一个“帝辛”即是纣王。开始的时候,商纣王还是做了一些有益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事情的,只是到了后来,商纣王在对内对外政策以及军事战略上犯了很大的错误,只顾躺在以往的功劳簿上贪图享乐和过安逸的宫廷生活。宠信爱妃妲己,为酒色所迷惑,朝纲荒废,引起诸多朝臣的不满,致使各地诸侯纷纷起兵“反叛”。公元前1066年,地处西域的周武王命姜尚率领由5万人组成的军队,在牧野会同西南各部诸侯共同讨伐纣王。然而对于商纣王,郭沫若在他著述的《青铜时代•驳〈说儒〉》中曾考证说:说“殷自武丁以后,国力渐衰;史书所载,已无有一个无所不胜服的‘武王’了”(胡适《说儒》),这也有点不尽合乎史实。其实就拿殷代最后的一个亡国之君帝辛来说吧,这人被周及以后的人虽说得万恶无道,俨然人世间的混世魔王,其实那真是有点不大公道的。郭沫若在他的著述中继续写道:像商纣王这个人对于我们民族发展上的功劳倒是不可淹没的。殷代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家所抹杀了。这件事,在我看来,比较起周人的剪灭殷室,于我们民族的贡献更伟大。这件事,由近年的殷墟卜辞的探讨,才渐渐地重见了天日。具体到帝辛(即商纣王)“经营东南”,郭沫若指出:帝辛的“经营东南”,他的规模似乎是很宏大的。你看古本《泰誓》说:“纣王有亿兆夷人亦(大)有离德,余有司(旧作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见《左传》昭公二十年),这亿兆的“夷人”必然是征服东夷之后所得到的俘虏有亿兆之多,可见殷的兵士损耗的亦必不少。兵力损耗了,不得不用俘虏来补充,不幸周人在背后乘机起来,牧野一战便弄到“前徒倒戈”,那并不是殷人出了汉奸,而是俘虏兵掉头了。1958年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在郑州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充分肯定了在现阶段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重要性,指出“人民公社要尽可能多地生产能够交换的东西,向全省、全国、全世界交换”,重点批驳了以陈伯达为首的几个人提出的“废除商品生产、实行产品调拨”的错误主张,带领与会人员认真阅读了由斯大林著述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并在会议进程中多次发表谈话。谈话中,毛泽东对商纣王的历史功过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述: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夸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毛泽东结合陈伯达等人的错误主张进一步指出:如果不实行商品交换,把陕西的核桃拿来吃,一个钱不给陕西的农民干吗?把七里营的棉花无代价地调出来行吗?你如果这样,马上就要打破脑袋。如果这样做,实质上就是剥削农民。如果照他们的意见去办,在政策上犯了错误,就有脱离农民的危险。1959年2月23日,毛泽东乘专列离开北京,途经天津抵达济南。2月25日,在济南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毛泽东再一次谈及了商纣王:龙山文化很有名啊!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同年4月23日,毛泽东再一次离开北京到南方视察。6月22日,毛泽东在郑州同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有过一次长时间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对吴芝圃说:你这个汲县是夏禹封的,汲县人是大禹的子孙。商朝纣王亡了之后,微子被封为宋,就是现在的商丘。吴芝圃说:“从封丘到濮阳、夏邑、商丘、杞县,一直到禹县,这都是夏朝活动过的地方。”毛泽东说:商朝起于商,后头它的后代搬到豫北殷。武王伐纣,还在朝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武庚后头跟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同盟造反,起来反对周朝。吴芝圃说:“管叔就封在这个地方,郑州的老城就叫管城。”毛泽东说:蔡叔就封在蔡,后头变成上蔡。对于周朝来说,管叔、蔡叔都是叛乱分子。当时微子是里通外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纣王去打徐夷,打了好几年,把那个国家灭掉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他这个国家为什么分裂?就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做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里通外国。给纣王翻案的就讲这个道理。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微子是汉奸,周应该封他,但是不敢封,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后来武庚造反了,才封微子,把微子封为宋,就是商丘。在中国的历史上,自周朝以后,公开为商纣王平反,除郭沫若外,毛泽东恐怕是第一人。世人纷纷说殷商,口诛笔伐讨纣王。有谁能识英雄胆,经营东南固边疆。武王乘机发兵难,士卒倒戈梦苍凉。历史空遗千般恨,留待后人细揣量。

编辑推荐

《历史的借鉴:毛泽东评述中国历代帝王》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独立自由解放的引领者,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性启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为民务实清廉的真正典范,贯彻群众路线的卓越代表。回溯中国梦的艰辛探索,2013年重大社科出版工程。离毛泽东最近的人倾情回忆,跟回忆人最亲的人欣然执笔,友情亲情爱国情爱党心跃然纸上。独家披露的党史国史高层珍闻,展现毛泽东重大决策的心路历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史的借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作者先生:您应该告诉我们,谁是真正的帝王????中国老百姓声嘶竭力喊了将近三十年:“@#¥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寿无疆!!”不要再造神了。XH出版社又想钱想疯了,又要造神了!!
  •   新的造神运动又开始了,这个社会即使不走回头路也不可能有大步前进了,最后的帝王评说其他帝王,对于现代社会有价值吗?一笑了之。
  •   挺好 爷爷很喜欢的样子
  •   还可以,但是书里面大量引用古文,大量讲述任务事迹,干货太少。那些古人,我高中就看过了。现在呢,它不但全线引用,还翻译,你们说是不是扯淡。
  •   帮同事买的,他很崇拜这位一代伟人的!
  •   我读历史借鉴,伟人评述历代帝王
  •   购物体验很好
  •   基本都是引用的哦
  •   毛爷爷的智慧
  •   非常好,送货及时,正版货
  •   我们尊敬的领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