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天下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杨恒均  页数:25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家国天下:增补版》在原有版本基础上另外增加了许多精彩章节:
1、 天安门广场旁的空子雕像
2、 从亚洲崛起看文化与制度之关系
3、 中国父母为啥送孩子出国留学
4、 辛亥没有失败,宪政还在路上
5、 魂断罗湖桥
6、 把香港的制度引进到上海
7、 全世界投入美国大选,拉登要用炸弹投票
8、 向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致敬
作者通过追忆往事,表达出对父母的深情,从而坚定地热爱这个国家,为此探寻出一条最彻底的爱国之路:弘扬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让生活在祖国的千千万万的父母亲,能够幸福安康。作者的母亲看了儿子的作品后,写道:“如果在政人员看了,可能有帮助,对人民有好处……”
作者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向读者解释他悟出的一点又一点小道理。这点点的小道理,是作者走遍天涯海角、是作者一刻也没有放松学习、是作者长期战斗在黑暗中换来的,今天,愿与读者分享。

作者简介

杨恒均,中国公民,1965年生于湖北省随州市。复旦大学法学学士,澳大利亚新兰威尔士大学文学硕士,悉尼科技大学博士。1987年至1997年,分别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海南省人民政府、香港中资公司工作。1997年到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从事国际战略问题研究,2000年在华盛顿和悉尼从事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出任恒远集团副总经理。2004年开始写作,著有小说“致命”系列三部曲,以及数百万字的杂文、时评等。目前定居广州。
杨恒均博士以独立思考和严肃题材写作著称,才华横溢,粉丝无数,被读者亲切称为“民主小贩”,拥有极高声誉。有粉丝帮助杨恒均博士维护博客,先后在不同的网络平台,创建了十多个博客,浏览量短时间内均逾千万人次,腾讯博客更达两千多万人次,在知识界,其影响力之大,极为罕见。
更多信息可登陆杨恒均博士的独立博客:http://yanghengjun.
com/
作者邮箱:yanghengjun@gmail.com

书籍目录

序言
自序:我的家,我的国,我的天下
第一辑 家
母亲是盏灯,照亮我前行的路
母亲珍藏的报纸——谨以此文献给像我一样流浪在海外的儿女们
父亲的眼泪
每天都是父亲节
我的老师
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
第二辑 国
儒家思想与普世价值
从亚洲崛起看文化与制度之关系
中国父母为啥送孩子们出国留学?
辛亥没有失败,宪政还在路上
魂断罗湖桥
把香港的制度引进到上海
十年后的香港人,依然还能感动我
马英九,请你不要让我们失望!
陈水扁,这次你该知道民主的厉害了吧?
民进党,你什么时候再感动我一次?
大陆游客在台湾可做的一件有意思的事
火车站那让人心寒的温馨问候
我们离1984 年有多远——读龙应台的《野火集》让我悲喜交加
从“广场”到“法庭”的捷径是互联网
我该如何向儿子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
坐在抽水马桶上就能想通的道理
漫步两岸三地,漫谈中国文化
卖鹅蛋的婆婆说,美国人都要饭去了
纪念“9?11”,看美国怎样把灾难变成教科书
此文含敏感词,可能不适合你阅读
不要把追求民主的人当作“偶像”
如何驯服桀骜不驯的网络民意?
中国需要民间智库
民主国家为何很少出穷人总统?
第三辑 天下
我在“9?11”现场发现了美国政府的大阴谋!
如果美国警察动了我的阳具
我为什么不批评美国——就我的一段经历和思想变化与青年网友交流
对悉尼华人保卫圣火的几点看法
请你们继续爱国——致留学生
给海外华人的一封信:我眼中的国富民强
我对美国官员说,我是来收集中情局丑闻的
全世界都投入美国大选,拉登要用炸弹投票
你可以不选麦凯恩或奥巴马,但请你一定要投一票
好莱坞成就了奥巴马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意义
奥巴马提前进入华府的原因
奥巴马能否全身而退
“倒霉”的克林顿
经过2008 年,美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
美国不干涉中国人权了,我们自己“干涉”吧!
美国国防部一年用掉多少卫生纸
苏联东欧转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俄罗斯的五百发炮弹
美国将军因言论自由而到白宫做检讨
美国当年猖獗的黑社会是如何式微的?
向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致敬!
唐人街发生的一件小事,至今令我羞愧不已
揭秘西方国家比间谍更神秘的人
执政党为自保,用“党内民主”换掉总理
后 记

章节摘录

  第一辑 家  母亲是盏灯,照亮我前行的路  夜里一定起风了,梦中我听到细雨中树枝的声响。天还没有亮,门廊那盏灯把院子里桂花树的枝叶投射到窗户上,恍惚间,我能够感觉到母亲的身影。我想开口喊,妈,你又这么早就起来了——声音没有发出,泪眼已经模糊。清明到了,那盏灯是我特意点亮的,今天,离去的亲人会归来的,有了那盏灯,早起的母亲就能够看清回家的路……  每一次听说我要回家,平时节俭的母亲总会把廊灯彻夜点亮,担心我认不出家门,又怕到处游荡的我在自家门前迷路。远游归来,疲惫的我在母亲铺好的床铺上睡得特别香甜。只是我发现,当我在外游荡时,母亲牵肠挂肚;可我回来了,母亲睡得却并不安稳。夜晚有哪怕一丁点儿的风吹草动,母亲准会比平时起得更旱,蹑手蹑脚地来到我房间的窗户外。母亲怕吵醒我,更怕我醒了后不知道添加衣物就走出寝室,于是就找机会一次又一次悄无声息地来到我的窗户下,一旦听到我房间里有动静,她就会说,“老四,今天降温了,你要加一件毛衣才出来,我给你找来了一件……”  我都四十的人了,母亲还是这样无微不至。直到她老人家生命的最后几年,她也未曾一刻放下做母亲的责任。回到母亲身边的好多个凌晨,只要我一睁开睡意蒙咙的眼,就能看到窗户外母亲那熟悉的小小身影。只是,今天我虽然能够感觉到母亲又来到了窗外,却再也看不见她老人家了。  母亲去世后,我们姐弟在她的冰棺前陪伴了她三天。那三天,哭也好,笑也好,苦也好,累也好,我们都不愿睡觉。母亲生前是绝对不允许我们彻夜不眠的,但母亲再也不管我们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是杨恒均的粉丝。他见多识广,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揭示怎样的制度先进,怎样的制度腐朽;读着,读着。就让你点头信服了。现在初露锋芒,了得!要得!  ——中山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知名近代史专家袁伟时  杨恒均后生可畏,其洋洋博文情文并茂、庄谐并重,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以小见大。丝丝扣紧安邦治国之道。细读这些文字,可以感染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情怀,可以感触与世界共振的中国新时代脉搏,可以感受求道、闻道、行道的刚毅与睿智。  ——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冯崇义  杨恒均博文的潇洒、睿智、俏皮、机锋,尤其是与众不同的视角和出人意料的结论,都让读者有极大的惊喜。  ——著名剧作家沙叶新  杨恒均先生的文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立下了一个标杆。常识、优美、智慧和担当是这些文字给我的最为基本的感受。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于建嵘  杨恒均穿行体制内外的经历。游走世界各国的阅历,是大多数写作者不可能具备的,但成就他最根本的,除了天赋的悟性,我以为是两点:一是坚守真诚善良正直的良知,二是勤勉。  ——知名公共知识分子,著名杂文家、时评家鄢烈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家国天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不错的书籍,好像是博客文章的精编
  •   满100送20好。希望多活动。支持JD!
  •   一个孜孜不倦的民主小贩
  •   很好看的书11111
  •   老杨的大作
  •   家国天下
  •     杨恒均的观点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温和派,而且也没有野心要推翻什么,他只想改善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多思考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书和文章看起来肯定没有那些言辞激烈和观点偏激的文章看起来过瘾,但是杨恒均要出这本书跟那些言辞激烈,观点偏激的书一样难,当局不就把杨恒均的书和其他激进派的书放在同样的一个地位吗?这样反而减弱杨恒均这样的温和派在中国传播和普及的可能性,给激进派优势(同样是不能轻易印出来的书,那些肯定更加吸引人),望当局三思,年轻人如果都能想杨恒均那样温和,社会的改革反而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最后提一句书中最有用的话,批判中国其实就是帮助中国在进步呢。
  •     我在2011年的平安夜看完了杨恒均先生的《家国天下》,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本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民主政治讲得那么透彻明了的书。他的文字亲切平和,剖析的事例是每天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而所要表达的意思观念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我愿向每一位关心国家和自己明天的人大力推荐这一本书!
  •     最近这段时间总是喜欢看一些关于民主啊,宪政啊,独立啊这方面的书。对于作者杨恒均,微博上关注了,博客没太多时间仔细读,仅是大概知道而已,这本书,买下的时候也是无刻意之举,最近几天看完,随便说两句。
      
      也许是当今中国的民主与西方式民主以及人们心中的民主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追求民主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目标。其中,一部分是用自身的行动来实现心中的民主概念,如一些自主参与人大代表选举的诸君;一部分人则是想要普及民主概念,希望让普罗大众心中滋生民主的概念以推动国家的民主进程。说实话,两种人都是值得敬重与支持的,而杨恒均先生则属于第二种,在博客和书籍当中向普通大众普及民主常识,其参照的坐标系主要是澳大利亚和美国等传统“民主国家”。正如作者在封面上说到的,让普通人和执政者看到这本书,总是会有好处的。此话也许不谬。
      
      然而,通读全书之后,心中总是有些疙瘩无法解开。诚如作者在书中最后部分当中所论及的,相对于俄罗斯以及东欧诸国在经济基础不足牢固的时候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经历阵痛,而中国在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之后,此时进行政治改革正是应有之义。这话说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如果深入思考一下就让人觉得,这好像是许了一个很美丽的愿景,但如何才能达到这个远景目标则并未提及。当前中国似乎不可能实现俄罗斯东欧等过的那种改革目标,而渐进式改革的空间也已经相当狭小。现在中国的问题并不是不改革,而是如何改革的问题。民主的好处大家实际上都看得见,所谓西方国家民主进程实际上也不是一个教育过程。那么,如何在困难的环境下实现改革目标并获得相关成果才是现在最重要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现阶段对于这种问题的讨论几乎绝迹,也许是政策环境使然也许是无从着手。总之,这种谈理想但并不触及现实的内容,并不能让我给予足够高的评价。
  •      杨恒均先生在本书的《坐在抽水马桶上就能想通的道理》一文中提到了马桶的故事:
       “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你到公共厕所去方便,你一定会清洗抽水马桶的,特别是坐圈。请注意我上面讲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大多发生在中国大陆,你坐下前一定会清洗掉排泄物,特别是马桶圈和后背的‘水滴’;第二种情况下,外国人使用厕所前后,他们也得清洗一次,但不是进来的时候,而是起来后离开前。两次清洗的劳动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在中国,你为大家清洗粪便;在外国,你清洗自己留下的污迹。”
       公司所在楼层的公共洗手间配备的马桶,是这座新落成的5A级写字楼的高档标准化设施的一部分。然而就是这个马桶,让每个如厕的人惶恐万分避之不及。“马桶?那多脏呀。”“我最讨厌马桶!”“我决定不喝水。”……初来的时候虽不习惯,洗手间倒还干净,将就着用。时间一长,蹲马桶的,踩垫圈的,扎马步的,十八般武艺一齐上阵,于是乎马桶盖垮了,垫圈洗不干净了,连地上都满是污迹。每次如厕都好似走独木桥,战战兢兢颤颤巍巍,又如同打仗,快马加鞭速战速决。读了恒均先生此文,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原来无论家国天下,无论大社会小圈子,都有其颠扑不灭的真理,有其必然规律的循环往复。所谓良性和恶性,肌肉和毒瘤,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万恶的马桶,你让小白领们情何以堪哪。
  •     毋庸置疑,这又是一本让是深思的好书!
      作为“愤青”一代的我们,考虑问题太浅显太简单了。
      对于最近的南海问题,网民没老是说着我们敢不敢打的论调,听到梁文道说“如果让这帮人管理国家,或者按照我们这些人的意愿管理国家,那还这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了”。没错,对于,自己,家庭,国家,民族,我想,我们思考的太浅显了,或者说我们被洗脑得太深刻了。
      这本书和作者,包括他的博客,说实在的,之前确实也没看过(不好意思,韩寒的博客到常看,我想今后更应该关注老杨的博客了,相比较起来,韩寒的博文和思想都还需要磨练,当然,我自己更应该结果磨练)。但是这样的思想,类似的观点这些年却也有过和思考过,或者听过看过。
      这本书从作者对母亲的思念说起,谈到家庭,国家,名族等等问题。道理浅显而深刻,语言朴素而实在。另外思考最深得是作者书后部分讲到应该如何做好一个好国民!爱国确实不是嘴上说说,唱唱国歌,举举国旗什么的,而是应该做到如作者所说的“骂"国家,诉求民主与人权;我想这不容易,但是确实进步必须的过程。
      另外,对于作者文章中对比澳大利亚以色列对华人赔偿的案例,我想说的是,不仅他们国家有这的资本完成这些事,更重要的是他们制度的优越性。
      也许,我们该学习的很多,该思考的还有很多,该走的路还很长。
  •     1、一个民族主义者,居然能得到袁伟时的好评,惊诧中。
      2、一个公然宣传民主的书居然能够出版,乌有之乡的大爷大妈们很蛋定,应该跟这本书有个民族主义外衣有关。
      3、比起刘瑜、崔卫平、龙应台、林达这三个半女人来说,他女人多了。
      4、比起书来,还是看他微博和博客吧,因为后者看了就忘,不会留下什么痛苦的记忆。
  •     转发杨老师的微博:不好意思,拗不过出版社,还是要参加一个新书发布会,你们能够不来,就不要来。没啥新东西。广告如下(来信照登,嘿嘿): 主题:《家国天下》新书发布暨读者见面会; 时间:周日(3月27日)下午1点半—3点半; 地点:北京华星电影院UME双井店书吧(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65号6层)
      榕树下的链接: http://www.rongshuxia.com/group/thread?thread_id=32337
      网易: http://book.163.com/11/0325/11/70043I32009244E6.html
  •     2010年底凤凰新闻周刊做了一个关于中国人信仰的调查,引言就是杨先生写的。当时看到这个调查我就对引言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偶然的关注一下作者,读了几篇博文,浏览了几个相册,就发现此人不一般了。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者、知识分子,而是一个穿梭于体制内与外,游走于世界各地的实践家。
      
      
      杨先生的文字思辨性和逻辑性非常强,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空洞无味的书面话语言。我个人之前也非常喜欢许知远的文字,许的文字就显得比较抽象,但我仍然乐此不疲。对比二者,杨先生的文字也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自称“民主小贩”的他,对民主这个普世价值的阐述无意是到位的。台湾、香港、美国、澳洲,这几个国家和地区,是他阐述民主的依据和案例,当然,他所热爱的祖国常常充当反面教材。
      
      
      我先结合自己谈谈对台湾的感受。我觉得,相较于大陆,台湾的人文气息比大陆要好得多,文化传承上也要优于大陆。我爱读台湾的书,听台湾的音乐,体味台湾的风情。杨先生提到台湾的土地私有化制,虽然不像大陆城市看上去那么现代化,这给保留当地建筑风貌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保护了固有的民风和习俗,以人为本得到了保证,哪像对岸的拆迁工程,风风火火,看上去顺风顺水,实则火海一片。
      
      
      我希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但是真的,台湾人民挺幸福的现在,虽然争取民主的道路踉踉跄跄,甚至曾经乱的一沓糊涂,但是这乱中有序,这个“序”就是进步,“乱”就是给了人民试错的机会,这个基本是杨先生的观点。谈统一,首先要谈的是理念,谈我们理念价值观是否一致,虽然我们也承认民主承认公民权利,但是台湾在这方面是不是略胜一筹呢?记得有一次陈丹青采访龙应台,就谈到了这个问题,龙先生也有一个“家国天下”的理念,家优先于国,这其实强调了个人的价值,也就意味着民主。理念不合,谈统一为时尚早吧。改变别人莫不如先改变自己。
      
      
      再来说说香港,香港和台湾问题的性质完全不一样,这众所周知。但是在回归前夕,杨先生也有提到,大多数香港人民并没有持乐观态度,感觉前途茫茫然。说的难听一些,这好比一个贵族迫不得已把自己的房子交给一个农民照顾,能适应的了么?虽然这个比喻我都感觉不恰当,但大致说明了一些问题。罗大佑有一首摇滚乐《皇后大道东》,这首歌真的是充分体现了摇滚的理念,寓意深刻,唱出了当时香港人民的心声。民主的自由空气万一被五星红旗搅乱怎么办?
      
      
      那大陆就没特么希望了吗?杨先生可不认为这样,我其实也不认同。我们其实一直在努力。温总理确实是在国际舞台上奔走呼号,呼吁政治体制改革,只是真的显得收效甚微,好多这样的视频都被我们的媒体封杀了,只好上twitter瞧一瞧了。这个老人有时候真的让人动容,孤军奋战的感觉啊,“政治体制改革”这六个字以为着什么,对抗现有的利益团体啊,庞然大物啊。有一种阴谋论,说温总理的言行是重要派出来做做样子的,不要当真。这个真假得杨先生来断定,我只是一个学生,眼界还不够宽阔,嘿嘿。
      
      
      《尘世挽歌》的作者野夫提到过这么一个比喻:
      
      
      “他们”都不是傻子,他们即使不当人主,在社会上也会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也在底层干过,怎么会不知道这个房子的基脚先天就是歪斜的呢?他们想修,但是不敢。
      
      因为——打一个比喻,你就懂了——你把小南海看成一个十星级酒店,也就是人类都没有的一个舒服酒店,他们入住了,但他们清楚他们是过客,上帝规定他们最多只能住八天。
      
      酒店的产权不知道是谁的,他们住进去就知道这个酒店确实应有尽有,但是最初的设计却埋下了很多隐患。比如电线啊水路啊,都可能发生故障。问题是如果要解决这些隐患,得要拆掉一些梁柱翻修才行;但这要弄得不好的话,酒店就会突然垮塌。
      
      对于一个既不拥有产权,又只能住八天的客人来说,当然只会祈求他住的时候,酒店别失火即可。他何必冒着自己被埋进去的风险,来重建这个酒店呢?
      
      既然这家酒店这么舒适,这八天可以尽兴享受,那一般看重亲情的人,都会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喊来共进晚餐的。
      
      吃饱走人,装修别人的酒店干嘛——这是我们看到的有心而不为的世相。
      
      
      杨先生活得太赤诚,心绝对是红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杨先生进一步坚定了我独立思考的信念。
      
      
      民主是个好东西,也许当我成为既得利益者成为精英的时候,我也会是一位民主斗士!但是我现在要做的是,疯狂的汲取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不要去直接触碰民主这一抽象而宏大的话题,现在这个事情应该是杨先生们该做,为我们这些人争取时间!
      
      
      
  •     最美的文章不在于对修辞的运用,而在于是否描述了事物的客观真相,是否真实地抒发了胸中情怀。毫无疑问,杨先生做到了后两者。比方说,按乐嘉的说法,本人的“哭点”很高,可本书的开篇《母亲是盏灯,照亮我前行的路》一文,就让我感动不已,泪流满面。
      话又说回来,杨先生对民主的某些看法我虽未必同意,但他字里行间里无一不是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此志虑忠纯之士当世已少之又少。
      杨先生的blog是我的最爱,原因很简单——现存于世的不装B的作家已接近灭绝。
  •     以讲小故事而引发一系列思考, 不说结果! 基本是批判当前社会, 和当局! 多于政治相关, 即使你看到前面的故事感觉是在写家庭琐事,但最后还是感觉在批判点什么...! 特别是那个马桶故事, 很平常很朴实的一件小事,看完后始终觉得.... 为什么我们不能那样呢?
  •     很早就拜读过杨恒均先生的博客,知道他最近几年一直以“民主小贩”自居,为中国走向民主道路摇旗呐喊,当然他的观点经常遭到批驳,甚至是妖魔化。
      
      就杨先生的具体观点,可以探讨的地方很多,我曾经在腾讯燕山大讲堂读过杨先生的演讲--民主离我们有多远?(http://view.news.qq.com/a/20101220/000042.htm),我将其观点总结为三句话:
      
      1、即使是实施伪民主也能让中国历史跳出暴力循环,这对统治者长远无害。
      
      2、提升公民素质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实施民主制度,而不是专制制度。在专制制度上是无法结出民主之花。
      
      3、民主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是每个公民都可以去影响的事情。
      
      我很同意杨先生的这些观点,所以尽管我知道杨先生的书中文字在博客(http://yanghengjunbk.blog.163.com/)中都可以读到,甚至更多,但我还是要买一本,表示对他的努力的致敬。
      
      插一个小花絮:当我在火车上准备用餐时,正好看到杨先生严重提醒有洁癖的不要读的这篇“坐在抽水马桶上就能想通的道理”,我想了想,还是边看马桶边完成了晚餐。
      
      在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这一篇。
      
      现代社会一个人不能没有知识,否则他生存艰难。但拥有一定的知识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拥有一些常识。一个普通人可以不懂很多专业知识,但是他得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而不是人云亦云。有了专业知识,拥有常识,你才可能产生见识。
      
      他认为一名知识分子,就至少应该是拥有知识,常识和见识的人。
      
      杨先生提醒我们离那些分不清常识的人远一点,他也提醒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学者,很有知识,但一点见识都没有,这也许不是他们不知道常识,而是没有一点胆识。
      
      在中国知识分子圈子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无论是达还是穷,都是一种胆识,在这个圈子里,古今以来,最看不起的人,不是没本事赚到钱的人,而是不讲常识只讲上面所好言论的人,他们对普通民众更具有荧惑性。其实对真正有知识的分子而言,假如不遭受迫害,赚钱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很多朋友问我如何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觉得这个独立思考的结果就是杨先生谈到的见识。杨先生很好替我回答了一点:独立思考并非因为你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而是首先需要你拥有常识。
      
      但杨先生在书中没有谈如何获得常识,我这里也想借杨先生的书话题发挥一下。
      
      《家国天下》中杨先生写到:“政党轮替是民主政治,是人类进步的必经之路,人民有“试错”的权力,在“试错”中进步。那种连“人民”试错的权力都不给的政治制度,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进步,只会在历史的怪圈里打转。”
      
      这和我现在一个常识不吻而合:所谓民主,就是让一个人有做选择的自由。
      
      决定自己做饭还是叫外卖是民主,尊重孩子选择是民主,让员工畅所欲言也是民主,能够自由跳槽和择业是民主,能够自由定居是民主,当然一人一票的制度也是民主。
      
      常识不是光看书,讨论交流就能获得的,必须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独立做选择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的,独立思考的选择做多了,常识就慢慢建立了,这似乎不是能立地成佛的功课。
      
      在网上很多朋友喜欢问我要不要跳槽,该不该考研,我很理解你们的苦恼,但是当你们最终做出选择的时候,你就开始独立思考了。
      
      当你觉得你可以为你自己的决定一切后果负责时,那我觉得你开始拥有见识了,甚至是一点胆识。
      
      中国人为什么缺乏常识,和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很有关系的。这不仅仅是国家的错。
      
      比如我周边的妈妈们,从小就帮孩子选衣服,选吃的食物,选学校,选家教,选老师,选班级,选培优班,选学习方法,选教辅书,选课外读物,选成长路线,将来迟早还要帮他选工作,选房子,选老婆老公,甚至选他们孙子的男或者女,这样的教育方式你总不能都说是国家祸害的吧?
      
      当你为孩子创造一切时,你就在剥夺他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通过不断做选择,不断试错来获得。好的政治制度如此,好的人生也应如此。
      
      中国孩子的悲哀是习惯被家长做主了20几年,又突然被家长推向社会,说一切靠自己做选择。这哪里是爱,这简直是一种背叛和出卖。
      
      所以中国的孩子很多要么继续依赖家长,要么变得愤世嫉俗。
      
      我从不不觉得富二代官二代奇怪,我倒是奇怪为什么大家认为中国的富人或贵人们出产二代奇怪?这种文化下一定产二代,还有一句话,叫一代不如一代,富不过三代。
      
      我的孩子我尽量自觉尽量不要替她做选择,虽然我也常常注意到我经常违反自己的民主常识。
      
      比如她买衣服,我们都带她去,让她选样式颜色,结果到现在一个女孩子都不肯穿漂亮裙子,但是得尊重她选择不是?
      
      比如她要读书,我把适合她年龄段的漫画书全买回来,放了3排书架,自己随便看,虽然我很想让她看我特别指定的那套,但是得尊重她选择不是?
      
      比如她英语成绩相当不好(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分数),读不读培训班,由她来定,她同意我们才能报,否则不能报,你以为她不愿意成绩好,不知道成绩不好会被老师看不起?但得让她自己做选择不是?
      
      错了不要紧,小时候犯错误的成本最低,最怕是你2,30岁的人了,还犯幼稚的错误,这样的人我可没少见过。
      
      我觉得我的孩子就比同龄人成熟,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也不能在成绩方面比高下,那个目前基本可以比下,不好比高,但是我对她很有信心。
      
      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最近出了本新书《虎妈战歌》,她说她以为强迫压力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子女教育方法,远优于西方式的教育方法。为了使子女顺从家长的意愿,通过长时间训练使学业达到完美的状态,可以不惜使用精神威吓、停止饮食、语言羞辱等方式,当然她的两个女儿现在看起来很优秀。
      
      要我看,她的两个女儿就是很有知识但没有常识的阶段,一个拥有丰富知识又缺乏常识的人,很容易获得统治阶级的豢养,能做事,又不会思考,多好的物种。
      
      可惜在美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往往都是那些离经叛道,敢于创新的人。我不担心虎妈的两个孩子的未来,在美国这个环境下,迟早她们会学会独立思考。
      
      这里,用虎妈的思维我不得不讽刺下她的志向太低了,这么优秀的家庭,居然对优秀的定义就是活得比普通人好一点,那有什么难的?为什么不为自己的家庭培养一个比尔盖茨,一个杨致远,一个巴菲特,一个佩奇布林呢?
      
      一个人生命的质量,不在于他享受过多少物质,而是看他为自己做过多少种选择。
      
      不信,下次你看那些爱情肥皂剧的痛苦,本质不都是我做了不爱的选择,或者是我做的选择你们不爱吗?
      
      杨先生有两个孩子,现在都定居澳洲,这不由让我想到,我的一个愿望:就是让女儿长大后,可以创造条件让她出国学习,然后我会给她一个选择,你选择继续做一名中国公民,还是你喜欢的另外一个国家的公民?
      
  •   没有一点是跟书的内容有关的,又仔细看了一遍还是没有
  •   最后那个比喻太恰当了。
  •   为我们这些人争取时间
  •   最后一段写的好
  •   我倒觉得最后一段有待商榷,民主不是某些人为另一些人争取的东西,是每一个人都在实践的东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都能发出微小的声音,但是就是这一点一滴的进步,正是民主的先兆。多一点关注,多一点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能为民主贡献自己的力量。
  •   多一点关注,多一点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能为民主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意。
  •   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
  •    "一个人生命的质量,不在于他享受过多少物质,而是看他为自己做过多少种选择。"很赞这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是现代家长亟待必修的主题。
  •   尊重孩子的选择,大人能做的,就是有能力满足他们
  •   拜读,写的真好,同学送了我这本书,快看完了,我也很喜欢《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这一篇。
  •   昨晚读到夜里两点钟,很有启发性,和林达和刘瑜的文笔有的一拼
  •   秋叶你好,我是京城一家报纸的文化编辑,看过你的这篇书评,我想摘编发表,如你同意请告知邮政地址以便寄样报和稿费,详细事宜可联络我的邮箱youtina@126.com。谢谢。
  •   马上去读
  •   韩寒应该读读这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