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籍与文化(第三辑)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张志清 等 著  页数:142  

内容概要

  保存我国优秀古代文化典籍,培养中华文化传人,使文明薪火代代相传,发挥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是国家图书馆神圣而重要的使命。2001年至新世纪之初,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历史上最年轻的领导集体刚刚组建,他们在思考,伴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源头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中寻找现代文明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国古代文明重要载体的中国典籍应更多地从文人墨客的书斋、专家学者们的象牙之塔中拓展开来,回到广袤无垠而生生不息的人间沃土,回到生机勃勃而问题四伏的有情天地,成为不断生长的活的文化。作为这样一个时代的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的管理者,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保护典籍的安全传承,还有义务让这些典籍走近社会大众,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北京图书馆举办的一流学者的公益性学术讲座,曾经启迪众多年轻学子,走上学术研究道路。于是我们想到让讲座成为中国古代典籍与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

书籍目录

怎样读《红楼梦》论乾隆汉字文化圈漫谈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北京地区的基督教史迹南传佛教与傣文贝叶经《文献》与文献研究长江三峡地区古人类考古与长江的形成风雪定陵

章节摘录

  日本正仓院与中国出土文物  正仓院是日本奈良时代、也就是与中国唐代同一时期的国家寺院:东大寺的一个仓库。这个仓库里收藏了相当于盛唐时期,也就是公元8世纪日本皇室:天皇使用的东西,从日常生活用品,直至国家政治、祭祀、宗教等各方面的器物,都完整地保存在里面。正仓院在1999年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正仓院是日本圣武天皇建造的。圣武天皇是日本第45代天皇,他主政的年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他使用“神龟”、“天平”和“天平感宝”三个年号,尤其是“天平”年号,用了20年,此后的三代天皇,都以“天平”来命名年号,如“天平胜宝”、“天平宝字”和“天平神护”。因此,“天平”成为奈良时代的象征。这个时代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全面学习唐朝,全面移植唐朝文化,一切都以唐为荣。圣武天皇是一个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的天皇。他在位的时候,把佛教推尊为国家宗教,并建造了一座国家佛教总寺院:东大寺。  东大寺的规模非常大,里面有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大铜佛。东大寺应该说是一个唐式建筑,可我们现在看到的,已经不太像了,有些部分已经变了。如正殿大门的屋顶是像武士盔甲一样的建筑。这是因为东大寺原先的唐式建筑曾经被兵燹雷火烧掉过,现在见到的是大概300多年前重建的建筑。重建时,在原先唐式建筑上面,做了一些改动。它的屋顶明显变小、变短了,但仍可以看到一点唐朝的味道。  上面提到的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大铜佛,究竟有多大呢?我们看到这尊铜佛身上站满了人,每个人都显得很小。我们再做一个对比,这座大殿的旁边,有根木头柱子,柱子下面特地开了一个孔,孔径跟大佛的鼻子一样大。一般人到东大寺参观,都到大殿里面拜这尊铜佛。有个说法,说如果人能够钻过这个洞,就会沾大佛的福气。这个洞我曾经去钻过,我能钻过去,铜佛的鼻孔就有这么大。他手掌上可以站十几个人,有二十几米、将近三十米高。这样巨大的铜佛,只有作为国家事业才能做得出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典籍与文化(第三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