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和评价

出版时间:2002-12  出版社:石油工业  作者:本社  页数:461  

内容概要

  《板块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和评价》共三篇。书中以中国板块构造演化为主线研究中西部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油气成藏条件,探索油气勘探的新领域。编制了显生宙以来中国在全球板块构造演化过程中的地史复原图17张和相应的中国中西部分期构造—岩相古地理图。首次以板块构造演化控制含油气盆地生烃成藏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了构造与油源区的时空配置关系,科学预测现今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明确指出21世纪初期中国中西部15个前陆盆地、10个古隆起和我国早古生代海相地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开发西部的战略资源接替指明方向。(附图袋)  《板块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和评价》可供油气地质勘探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格局与特征第一章 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划分第一节 大陆板块构造演化历史的阶段性及主要拼合事件一、大陆板块构造演化历史的阶段性二、板块构造演化历史的主要拼合事件第二节 中国及邻区大陆板块构造的基本格局一、前寒武纪板块构造格局二、中国大陆内与构造带有关的线性航磁异常带三、古板块和现代板块构造体制四、主要板块边界及其闭合时间第二章 中国大陆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第一节 “始板块”构造演化第二节 “古板块”构造演化一、兴凯期(800-510Ma):大洋扩张期,赤道型二、加里东期(510-407Ma):南聚北散,顺时针旋转三、早海西期(407~320Ma):大陆会聚四、晚海西期(320~250Ma):超级大陆与泛太平洋五、印支期(250~200Ma):全球板块运动又—次加速第三节 中生代以来的“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一、燕山期(200~80Ma):大陆扩张,板块运动加速二、喜山期(80~0Ma):大陆会聚第四节 古板块与现代板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第三章 中国及邻区盆山耦合作用分析第一节 盆山耦合的基本模式第二节 盆山的构造耦合关系一、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耦合构造组二、柴达木盆地—祁连山—河西走廊盆地耦合构造组三、鄂尔多斯盆地—秦岭—四川盆地耦合构造组四、渤海湾盆地—燕山—阴山—松辽盆地耦合构造组第三节 亚洲大陆东南部构造及中国盆山构造分区一、宏观构造格局二、纬向和经向构造三、斜向断裂第四章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特征及对油气分区的影响第一节 板块构造和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特点板块构造运动具有频繁性和多旋回性一、古生代海相盆地三、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四、深部构造格局第二节 中国中西部板块构造对油气分区的影响一、西北油气区二、青藏油气区三、中部油气区第二篇 中国中西部板块构造演化与构造—岩相古地理第五章 中国中西部早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及烃源岩分布第一节 早古生代板块构造一、震旦纪板块构造二、早古生代的海侵海退旋回三、主板块分裂与聚合周期的划分四、西藏—滇西地区板块构造五、华北板块北缘六、北疆地区板块构造第二节 早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一、震旦纪构造—岩相古地埋(附图1)二、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2)三、早奥陶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3)四、中—晚奥陶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4)五、志留纪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5)第三节 早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分布一、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及分布二、四川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及分布三、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及分布第六章 中国中西部晚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及烃源岩分布第一节 晚古生代板块构造一、北疆及鄂尔多斯北部边缘地区二、中轴大陆(塔里木—中朝)地区三、中轴造山带四、古特提斯构造域五,上扬子地区第二节 晚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一、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6)二、早石炭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三、中—晚石炭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8)四、早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9)五、晚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10)第三节 晚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分布一、鄂尔多斯—祁连—柴达木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及分布……第三篇 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综合研究与目标评价参考文献附图目录

章节摘录

  2.沉积区沉积体系特征  早—中三叠世,除敦煌—阿拉善古隆起、柴达木古隆起、陇西古隆起外,研究区内其它地区均沉积了早—中三叠世陆相、滨浅海相、边缘海相沉积。根据其沉积盆地的范围、沉积环境特征,分为以下3个沉积盆地区。  (1)北祁连—河西走廊坳陷盆地区  该盆地分布于阿拉善古隆起的南缘和中祁连以北地区,西自北祁连、大黄沟、羊露河,向东经古浪、九条岭、条子沟、景泰、五佛寺等地可延至陇东鄂尔多斯盆地,形成北西西向的狭长湖盆,北、西部有明显的河流湖泊相(滨湖泥砂岩相),说明物质来自于阿拉善古陆。该盆地地层以内陆滨湖相沉积为主,不具生煤生油能力。向西至酒泉南山地区中—下三叠统似具滨湖相沉积特征,至庆阳地区为浅湖—深湖相。  (2)南祁连—西秦岭弧后边缘盆地  盆地西部与北祁连—河西走廊湖盆相接,东北紧靠陇西古隆起。为—北西—南东向的滨浅海盆地,海水由东南向西北侵入形成南祁连边缘海。西秦岭属于弧后盆地类型的海槽,海水自西南向北东方向侵入,岩相变化剧烈,说明处于深水浊流海槽环境;西部广大地区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并有中酸性火山岩的喷发活动。西秦岭海槽富含底栖类、双壳类及浮游生物的菊石,盐度较正常,常见有菱铁矿、黄铁矿结核,且碳质增高,反映出还原环境及有机质聚集特点,有—定的生油条件。南祁连整体为—受限陆表海盆地,其内堆积了滨海、浅海相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合。南侧的茶卡—西秦岭则为—弧后裂陷海槽,其内堆积了浅海—半深海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组合。发生在安尼期末的印支运动使南祁连—西秦岭结束了海相盆地的发育历史,转变成为印支期褶皱带。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板块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和评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