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话中医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作者:原所贤,暴边英 编著  页数:255  
Tag标签:无  

前言

在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中,成语是常用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形式简洁而涵义精辟,大多都有出处,是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和记录,浓缩了国情民生、伦理道德、宗教哲理、风俗礼仪、战争兵戎、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动物草木等大千世界的精粹,洋洋大观而又丰富多彩。成语是文明的符号,诵读成语可体会祖先呕心沥血的睿智;成语是交流的工具,使用成语可感受母语言简意赅的深刻。成语是教化的范本,是修身养性治天下的座右铭;成语是历史的铜鉴,是反省躬问入尘世的方向标。在成语的大家族里,生老病死、衣食住行、贫富苦乐是一个大的主题,与中医药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切地说,成语中相当的一部分,就直接来源于古人对生命、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其中就包括了中医药学的理法方药。《左传》中的秦国医生缓,为晋景公姬孺诊病,认为他的病在“肓之上,膏之下,不可为也。”这就是成语“病入膏肓”的由来。《后汉书》中那位靠采药为生的隐士韩康,叫卖于长安市中。因小女子的讨价还价,便有了“口不二价”的轶事。而《史记》中的扁鹊,对自己“起死回生”的医术,却有着实事求是的解释,让后来自吹自擂的庸医们汗颜。

内容概要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和记录,其内容丰富多彩。在成语的大家族里,生老病死、衣食住行、贫富苦乐是一个大的主题,与中医药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选取其中的56个成语,以医话的形式加以诠释,使读者在阅读中,更多地检阅与中医药文化有关的文献学、疾病学、中药学、方剂学、养生学等知识,开拓视野,在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交叉解读中,激发民族的自豪感,提升文化的自信心。

书籍目录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半路出家杯弓蛇影不失圭撮苍松翠柏程门立雪齿若编贝抽薪止沸得天独厚防微杜渐过街老鼠讳疾忌医鉴貌辨色呕心沥血起死回生三教九流诗词歌赋嗜痂成癖头痛医头五劳七伤相生相克药店飞龙药笼中物药石之言一代文宗一脉相承一窍不通一枕黄粱以毒攻毒安步当车病入膏肓椿萱并茂大腹便便道在屎溺分门别类瓜田李下刮目相看汗流浃背姜桂之性金匮石室君臣佐使灵丹妙药人之常情如法炮制三寸之舌三世医学三衅三浴斯人斯疾天行时气卧薪尝胆无病自灸一发千钧一身是胆有案可稽竹头木屑早韭晚菘

章节摘录

明确指出虫类药疏逐、搜剔经络之邪的疗效,要高于草木类的植物药。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中使用虫类药的医案,多为沉疴痼疾,如治疗积聚、疟母者,常取蜣螂虫、廑虫、全蝎活血通络、软坚散结;对于头痛、痹证等,每用全蝎、地龙、蜂房入络搜邪,熄风止痛。而疮疡和儿科痘疡者,则常用僵蚕、蝉蜕清热祛风、凉血解毒。书中记载的宋姓疟母兼疝气案,“少腹痛渐硬,气窜绕阴器筋痛,乃为邪攻肝经络脉……乃结疝瘕之象。”遂以全蝎伍以淡苁蓉、当归身、枸杞子、炒黑小茴、穿山甲等,温肾疏肝而愈。近代名医章次公先生,亦以擅用虫药而闻名于杏林。他的弟子编著的《章次公医案》中,收载了百余例虫药医案,常用的虫药有地鳖虫、蜣螂虫、地龙、蝼蛄、蟋蟀、蜘蛛、僵蚕、全蝎、蜈蚣、蕲蛇、虻虫、蜂房、九香虫、五谷虫、蚕沙、蝉蜕等16种。章次公喜欢用虫药对药,如蝼蛄与蟋蟀,二者皆为利水消肿之品,研末吞服的疗效远胜于入煎者,章次公用其治疗心性、肾I生、肝病、外伤等引起的水肿和小便不利之实证,常常有药下肿消之效。蕲蛇和蜂房,二药皆有祛风止痛、通络攻毒之功,章次公以二药同用,治疗风湿痹痛、外伤瘫痪等症,以蕲蛇治腰部风湿痛最佳,蜂房搜经络之风定痛为首选,临证时随症情而各有侧重。在虫类药中,与马陆同有百足虫、千足虫名称的虫药,还有人们熟悉的蜈蚣。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言其有“啖诸蛇虫鱼毒”的功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历数蜈蚣祛风解痉、定惊止搐、攻毒散结的作用,“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伤”。近代医家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在论述蜈蚣以毒攻毒的作用时说:“性有微毒,而专善解毒。凡疮疡诸毒皆能消之。”书中还详述了具体的入药方法:“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力减,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可谓经验之谈。蜈蚣镇惊解痉的作用比全蝎更为显著,中医自古常用于小儿科的惊风症,常常有桴鼓相应之效。宋代的《圣惠方》载有“万金散”,用大蜈蚣炙为末,与丹砂、轻粉等份,乳汁和丸,用母乳调服,用于治疗小儿因。热病、惊恐所致的急惊风抽搐。清代的《幼科心法》中的“撮风散”,蜈蚣与僵蚕、全蝎、钩藤、朱砂等配伍,竹叶煎汤送服,治疗小儿因脐风而见目睛上视、四肢拘挛等症,至今仍是儿科临床的效剂。现代药理分析表明,蜈蚣含有与蜂毒类似的两种物质,即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且含有脂肪油、酪氨酸、蚁酸、亮氨酸、胆甾醇等。动物试验表明,蜈蚣的浸出液对卡地阿佐、士的宁、纯烟碱所致的惊厥均有对抗作用。对破伤风所致的口噤抽搐、角弓反张,面神经麻痹出现的口眼喁斜,单用蜈蚣有效,亦可与天南星、乌头、半夏、全蝎等配伍,常用的方剂有《儒门事亲》中的“蜈蚣散”和《医宗金鉴》中的“蜈蚣星风散”。蜈蚣可用于治疗肺痨及瘰疬,是中医的抗结核药。常与百部、全蝎、阿胶、冬虫夏草、皂角刺、刺猬皮等组方,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颈淋巴结结核等症,内服外用均可。中医外科治疗痈疽、疮疖、乳痈、痔疮、头癣、烫火伤等,常用蜈蚣与雄黄、冰片、大黄、猪胆汁等配伍,有消肿止痛、化瘀排脓之效。如清代《疡医大全》中载录的“蜈蚣散”,治疗“蛇头疔”,即手指的化脓性感染。民间多有用蜈蚣疗疾的单验方,如以蜈蚣、五倍子用香油沸炸后的“蜈蚣油”,可用于治疗痔疮疼痛,亦可外用擦治小儿秃疮、烫伤、烧伤等。对小儿百日咳,将一条活蜈蚣装入生鸡蛋内,蒸熟后食用。将蜈蚣与冰片共研成末,吹入耳中,可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古人用其来形容广积人才对江山社稷的重要性,或说明仗义疏财的侠客必有余庆。今人多用其贬义,指某一余孽尚存的恶势力。不过,从中医虫类药的角度来看,马陆、蜈蚣等虫药,它们的死而不僵,却能给人类祛疾除病、带来健康,值得称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成语典故话中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是由:【北京清风朗月图书公司】发过来的。书的外面有非常多的类似钢笔墨水的划痕。划痕是在书籍外面,配货员一定是看到了,但还是发过来给我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