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缩影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作者:重钢集团档案馆 编  页数:220  

前言

  翻开中国的近、现代史,汉阳铁厂及其至今涌动的血脉,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诸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乘“洋务运动”之势,抱“师夷长技以自强”之梦,选址汉阳创办铁厂。1894年,汉阳铁厂建成投产,比日本八幡制铁所早了7年之久,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1908年,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使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钢铁联合企业,“兼采矿、炼铁、开煤三大端,创地球东半面未有之局”。在清末民初,汉阳铁厂有“东亚雄厂”之称,被认为是近代中国开始觉醒的标志。史学界认为,汉阳铁厂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远不止于经济范畴,它“在思维方式与时代精神上为革命基因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汉阳铁厂与辛亥革命可以视为中国近代化历史剧的这一幕和那一幕,它们是不同的导演者,之间却有共同的命运主题,这一主题就是中国的近代化。如果说前者是一场经济革命,后者是一场政治革命,那么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  汉阳铁厂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中华大地上的疾风骤雨始终伴随着它的荣耀和苍凉。当日寇的铁蹄践踏大半个中国,民族危亡近在咫尺之时,1958年,国民政府举全国之力,将汉阳铁厂迁移至重庆大渡口,以“钢铁厂迁建委员会”之名为抗战生产军工钢材,坚定了中华民族坚持抗战的信心。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是抗战后方最大的钢铁基地,被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翁文灏赞誉为“国之桢干”。重庆解放后,厂名几经变化,发展成为今天的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钢”)。  从汉阳铁厂到重钢,改变的是企业名称、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不变的是以钢铁铸就的不朽魂魄。  建国初期,重钢凭借由汉阳铁厂传承而来的设备、技术、人才和艰苦创业的企业精神,成功轧制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根钢轨,铺设于成渝铁路,同时还支援了国内十几条铁路的建设,在新中国冶金史上留下“北有鞍钢,南有重钢”的佳话;“大三线”建设时期,重钢调整产业布局,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军工钢、品种钢研制、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后,重钢先后成为国家企业集团试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企业扩权让利、厂长(经理)负责制、主辅分离等改革,率先自销计划外钢材、自筹资金搞技术改造,为国有企业改革探索总结出很多宝贵经验;2006年底,重钢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重庆市城市规划以及自身的发展需要,启动了“环保搬迁”发展战略,选址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正在全力打遣中国最大的船用钢生产基地。  重钢120年的发展轨迹是近代中国坎坷奋进历程的缩影和写照。  对重钢而言,汉阳铁厂既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需要传承的责任和文化。在今日重钢,仍然随处可见汉阳铁厂的影响和文化烙印。透过洞庭村、晴川院、香涛院、香涛洞、香涛路等名称,可以感受到企业在各个时期对于汉阳铁厂及其创建者的追念;在重钢,现在仍找得出从汉阳铁厂传承至今的职工家庭;汉阳铁厂曾经使用过的蒸汽机、轧钢机和车床等生产设备作为珍贵的工业遗产得以保存和保护;在重钢档案馆,保存着汉阳铁厂时期的钢轨、砖瓦等实物和一大批珍贵档案;在重钢厂史展厅,综合利用了平面展示、浮雕、模型还原、电子翻书和幻影成像等手法再现了从汉阳铁厂到重钢的发展历程;重钢成立了企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对以汉阳铁厂文化为源头的企业历史文化进行系统发掘和整理,牵头北京、湖北、江西、重庆等地专家组织了汉冶萍文化保护研讨会;在庆祝建厂120周年之际,大型电视连续剧《钢魂》和5集纪录片《追访西迁路》将和大家见面。  从汉阳铁厂到重庆钢铁集团,经历了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的社会变革。由于各种战乱和政治运动,许多珍贵档案和实物已亡佚或毁于兵火,再加上重大事件的亲历者鲜有日记、回忆录和口述资料流传,难以在普通人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连贯、完整、准确的集体记忆。《中国钢铁工业缩影:百年重钢史话》承担了这样的使命,首次尝试了主、辅材料结合的编辑方式,主材料是78个历史大事件,辅助材料是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事件亲历者的回忆、采访摘选、珍贵档案或工业遗产介绍。同时,精选了500多幅珍贵照片作为插图,最大程度地丰富了图书的内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汉阳铁厂及其历史文化正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普通人所重视和认识。继承了汉阳铁厂血脉和基因的重钢正充满激情,开创中国钢铁人的新辉煌。时值建党90周年和重钢建厂120周年,《中国钢铁工业缩影:百年重钢史话》的出版适逢其时。这是对中国百年钢铁工业史在重钢缩影的总结和回顾,更是重钢人对前辈先贤的追忆和敬礼。  是为序。  2011年9月

内容概要

《中国钢铁工业缩影:百年重钢史话》是在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政领导组织指导下,作为重钢集团建厂120年系列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由重钢档案馆编写的。全书以时间为序,在汉阳铁厂创建到重庆钢铁集团初步建成中国西部精品钢生产基地的120年历史长河中精选了78件主题事件,辅之以当事人的回忆和珍贵档案,力求以百年重钢为缩影立体再现中国钢铁工业的坎坷行程。对于历史上的许多人和亨,编者力求客观记述,正面挖掘,使之对今天的现实工作有所激励和启发。
《中国钢铁工业缩影:百年重钢史话》是对中国百年钢铁工业史在重钢缩影的总结和回顾,更是重钢人对前辈先贤的追忆和敬礼。

书籍目录

钢魂永继——从汉阳铁厂到重庆钢铁集团(代序言)
第一篇 汉厂兴衰——中国钢铁工业摇篮
张之洞的钢铁情、强国梦
厂址选定汉阳
汉阳铁厂建成投产
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
郑观应改革汉阳铁厂
李维格出洋考察
汉阳铁厂改扩建
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成立
汉阳铁厂的外籍人员
汉阳铁厂对于本土科技人才的培养
中国第一部钢轨标准的诞生
西人眼中的“二十世纪雄厂”
日本对汉冶萍公司的侵吞与控制
汉冶萍成立总工会
汉阳铁厂的停办与汉冶萍公司的命运
汉阳铁厂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篇 钢迁岁月——抗战后方钢铁基地
钢迁会成立
汉阳铁厂的拆迁与爆破
西迁物资的抢运
钢迁会勘选厂址
钢迁会建成投产
日机轰炸下的钢迁会
艰苦卓绝的煤铁运输
本土钢铁精英云集钢迁会
三八技训班
钢迁会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江姐”在钢迁会的工作经历
“三·二三”惨案震惊山城
钢迁会改称二十九兵工厂
解放前夕的护厂斗争
第三篇 南有重钢——废墟上崛起的钢铁脊梁
军代表接管二十九兵工厂
日夜奋战恢复生产
钢城暗战:建国初期的反特斗争
新中国第一根钢轨的诞生
修复8000匹马力蒸汽机
提前完成成渝铁路供轨任务
为西藏解放赶制泸定桥钢梁
为抗美援朝捐献“101号”飞机
苏联专家在重钢
祖国建设,南有重钢
文艺人才摇篮
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重钢
传奇劳模黄荣昌
中国连续铸钢技术开拓者徐宝陞
轰轰烈烈的“巧姑娘”运动
钢铁“大跃进”
第四篇 钢铁备战——“三线”布局奠定军工钢研制基地
鞍钢第二中板厂落户重钢
全国重要的军工钢生产基地
“文革”“武斗”中坚持生产
重钢知青上山下乡
沉痛的哀思
第五篇 改革攻坚一国家企业改革制度试点
平反冤假错案
重钢6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表彰
在全国率先自销钢材
20g锅炉钢板及16MnR容器板获国家金奖
重钢第一个对外贸易合同
重钢船用钢板通过九国船级社认证
“三峰”无限勇攀登
自筹资金搞技术改造
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工业生产
厂长经理负责制试点改革
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中厚板控轧控冷研究
国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改革
成为全国首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
曹禺题词“精诚合作,共建两个文明”
重钢百人手抄四大名著
“重庆钢铁”上市
江泽民总书记登门看望重钢职工
改革开放以来重钢对社会的贡献
第六篇 江南宏图——环保搬迁谋发展
“环保搬迁”成为重钢集团发展战略“主题词”
新厂址花落江南
王鸿举、黄奇帆为“环保搬迁”工程奠基
“巴寡妇墓”及其保护
平场攻坚
主流程建设创造“重钢速度”
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重钢环保搬迁
打造中国最大的船舶用钢生产基地
功勋轧机“新区再见”
附录1 重钢厂名更迭表
附录2 百年重钢大事记
附录3 百年重钢之最
后记

章节摘录

  钢迁会所拆器材由自己组织运输,并由兵工署出面与长江航业联合办事处及民生公司签订运输合同。钢迁会拆卸的5.68万吨器材中,专属钢迁会和綦江铁矿、南桐煤矿所有的共3.7万吨,其余为代兵工署各厂处和有关厂商所有,均需钢迁会代运后方。与其他内迁企业相比,钢迁会的器材最多,也最笨重,很多设备动辄二、三十吨重,体积达上百立方米。当时中国的运输机构,不论公有还是私营,都缺乏在长江上游短时间内运输大量物资的经验。如何将如此规模的器材及时、安全地运送到大后方,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一方面战事紧迫,另一方面参与组织此项工作的人要面临运输工具匮乏、枯水期不能航运和船舶逆水上行所需燃料严重不足等现实问题。  钢迁会在武汉、宜昌、重庆等地先后征集雇佣了2艘炮舰、11艘海轮、27艘江轮、4艘铁驳船、17艘拖轮、218只木驳船、7000只柏木船。此外,陆续把一些重要物资交给由武汉到宜昌、宜昌到重庆段的商业轮船附带运输。各项设备器材先由武汉西运,到宜昌后,换乘能走三峡的大马力轮船转载运川。  1938年3月26日,钢迁会运输股股长黄显淇在武汉上任,首先拜会了驻厂的钢迁会委员张连科,然后又与其他各股股长、各矿主任进行会谈,着手开始组织运输工作。由于工作繁重,运输股下面设立了3个办事小组,分别负责开展汉阳铁厂内外运输、汉阳至四川新厂沿途的船舶运输和新厂内外的运输工作。  运输股最初的工作是对汉阳铁厂原有的二号、三号、四号码头及厂内外铁道进行修理,组织机车、吊车和起重机。由于日机不时前来轰炸,工作人员一面要点收吊运其他各股交运的器材,另一方面不得不对被炸毁的设施日夜抢修,随修随炸,随炸随修,一直坚持到武汉撤守。  6月5日,钢迁会开始转运第一批拆卸下来的机器和物资。对轻便小巧的器材装运问题不大,但遇到庞大的重型机械和锅炉以及各种爆炸危险物,就让运输人员大伤脑筋。他们把木驳船充分利用起来,两两扎成一排,用枕木垫平舱底,再用钢轨铺在上面。用这样的土办法,稍微大一点的船都可以装上两个火车头或者锅炉,此外还可以再装载一两件10吨左右的器材。这一方法很快得到肯定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装运效率。  8月以后,由于很多货物堆滞在宜昌码头,汉阳方面的装运工作强度稍有缓解。尽管日机空袭频繁,不断有人被炸死炸伤,但直至武汉撤守,这项工作没有一天间断。  10月间,战事更加吃紧,武汉陷落,鄂西吃紧,钢迁会的许多重要器材被阻拦于藕池封锁线以下。钢迁会工作人员详加探查,冒着生命危险昼夜兼程,终于通过封锁线,将器材安全运送到宜昌。  由于时局紧张,民生公司轮船吨位有限,川江航运十分困难。11月间,钢迁会仍有2.7万吨的器材困存在宜昌码头。钢迁会一面转请相关部门征拨海轮、木驳、工匠、人夫和工具,一面积极与民生公司联系货轮,又雇佣了铁驳10多艘、木驳200多艘、柏木船228艘一起抢运设备。同时从远东公司聘请了大量起重工匠昼夜抢装,将各种机器设备交给小轮船上拖到三斗坪一带,通过在三斗坪、庙河、巴东、巫山、奉节、万县、涪陵、九龙坡等处设转运站,经多次转运始至新厂。途中不时有敌机追逐袭击,由于躲避得法,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化险为夷。  钢迁会艰难的转运工作从1938年6月初开始,到1939年年底才告结束,钢迁会专属3.7万吨器材中,共有32321吨运抵重庆大渡口,沿途损失2745吨。另有30只木驳船载运的次要器材没来得及运出,就地淹沉于武汉附近的长江中。转运途中,共有23名工人被炸死,58人受伤。运输船只中,旧式柏木船损失严重,钢迁会自己雇佣的148艘有124艘安全抵达,兵工署划拨的228艘仅有67艘安全抵达,仅此就损失随船火砖、钢轨、铁件达1300多吨。  【相关链接】工人抢运机器设备  (从武汉撤退到宜昌的《新华日报》记者)夏新立下了大堤,匆匆地跑过一大堆机器设备,一群在篝火映照下的工人正手拉肩扛地试图移动一台庞大的机器。天气已经有了相当的寒意,工人们却大多赤着上身,在火光中,甚至可以看见他们赤裸的肩膀和胸膛上的汗珠。他们是那样的专心致志,周围慌乱的人群好像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夏新立停下来,抬头看了看天,觉得光线已经足够拍照,便取下肩上挎着的照相机,把镜头对准了那群工人。工人们却仿佛没有看见他一般,继续吆喝着,推拉着。  ——《重庆大轰炸》  【相关链接】参与运输器材的柏木船  川江上行驶的柏木船,大者可载重20万载(每载约合六、七吨),小者可载二、三万俄,一般以10载的为多。木船在静水无风时,每日可行50里。有顺风时,张帆每小时可行50里。但在三峡的激流险滩上行,必须有纤夫拉纤,方能前行。在有的急滩上,虽尽一、二百纤夫之力,每小时仅能上行2丈,有时甚至寸尺难行。木船过巫峡时,峭壁数百尺,纤夫不能上岸拉纤,只有扎水候风,或者缓行。大风来时,一天可过80里长的巫峡,但常常因候风扎水五六天,方得遇风。木船缓慢的原因,是它在黄昏后和大雾里不能行驶,水涨时更不能行,须候至水涨定才能前进,加上宜昌至重庆的川江航道上,险滩林立。各滩又有枯水滩和洪水滩之分,在西陵峡的青滩和泄滩,就有不少木船被撞翻沉。  ——《宜昌大撤退图文志》  【亲历亲闻】运输过程中遭遇轰炸的惨景  我们的船负责拖运一部分工厂机器到重庆,开始有兵舰保护我们。他们有高射炮,敌机不敢低飞,只在高空用炸弹炸我们。后来,兵舰不幸被敌机炸坏了,日机就开始低飞用机枪一次又一次地向船上扫射。我们不能按航道行船,只能东开西躲,不小心碰上了暗礁,船头栽入了水中,只有尾部仍在水面上,船上的人全部落入了寒冷的江水中。我的鼻梁被弹片擦伤了,趴在一块船木板浮到了江岸。  江面上敌机在轰炸,江岸上有个拉黄包车的工人,正拉着车子跑一条下坡路,被日寇飞机丢下的炸弹炸掉了头,脖颈向外喷着血,尸体却由于惯性仍在跑,不多一会血尽人倒下了。坐车人的血肉有一块崩溅到墙上粘住了。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钢铁工业缩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比较全面了解重钢的书,非常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