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李乃胜、 等 海洋出版社 (2010-11出版)  作者:李乃胜  页数:462  

前言

伴随着40多亿年前茫茫混沌之中一个特殊星球的出现,在天地玄黄之际诞生了浩瀚汪洋,苍茫大地由此披上了蓝色水圈的神秘外衣,广袤的大海以她无与伦比的博大胸怀哺育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同时又以她特有的神奇波涛调节风云雨雾,净化环境污染,酿造海底矿产,沟通商贸航道。亘古历史证明,谁占有了海洋,谁征服了海洋,谁就掌握了开启人类文明进程的钥匙。因此,悠悠5000年人类文明的艰难发展历程无不闪烁着蓝色文明的火花。当时光进入了21世纪,一个“回归海洋、拥抱蔚蓝”的潮流正在万顷碧波覆盖之下的寂静海底悄悄涌动。5000年披风踏浪,5000年沧海桑田,经过5000年风雨洗礼的中华民族又一次被滚滚流动的时代大潮推向了海洋开发的新起点。几百年的“蓝色商业文明”正悄无声息地逐渐转变为“蓝色工业文明”,因为地球母亲的陆地部分,相对于爆炸性发展的“万物之灵”来说,早已资源匮乏,不堪重负。但万能的造物主适时展开其博大的蓝色臂膀,为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提供取之不尽的空间资源、食品资源以及被称作“深海宝藏”的海底可燃冰、深海油气藏、大洋金属矿、热液硫化物和极端环境的生物基因资源——于是,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全人类“海洋世纪”的新坐标。

内容概要

  《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伴随着40多亿年前茫茫混沌之中一个特殊星球的出现,在天地玄黄之际诞生了浩瀚汪洋,苍茫大地由此披上了蓝色水圈的神秘外衣,广袤的大海以她无与伦比的博大胸怀哺育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同时又以她特有的神奇波涛调节风云雨雾,净化环境污染,酿造海底矿产,沟通商贸航道。亘古历史证明,谁占有了海洋,谁征服了海洋,谁就掌握了开启人类文明进程的钥匙。因此,悠悠5000年人类文明的艰难发展历程无不闪烁着蓝色文明的火花。  当时光进入了21世纪,一个“回归海洋、拥抱蔚蓝”的潮流正在万顷碧波覆盖之下的寂静海底悄悄涌动。5000年披风踏浪,5000年沧海桑田,经过5000年风雨洗礼的中华民族又一次被滚滚流动的时代大潮推向了海洋开发的新起点。几百年的“蓝色商业文明”正悄无声息地逐渐转变为“蓝色工业文明”,因为地球母亲的陆地部分,相对于爆炸性发展的“万物之灵”来说,早已资源匮乏,不堪重负。但万能的造物主适时展开其博大的蓝色臂膀,为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提供取之不尽的空间资源、食品资源以及被称作“深海宝藏”的海底可燃冰、深海油气藏、大洋金属矿、热液硫化物和极端环境的生物基因资源——于是,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全人类“海洋世纪”的新坐标。

书籍目录

第1篇 绪论第l章 海洋科学技术的定义与研究1.1 海洋资源与海洋科学技术1.2 海洋科学技术的定义1.2.1 海洋科学技术的狭义定义1.2.2 海洋科学技术的广义定义1.2.3 海洋科学技术的泛义定义1.3 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1.4 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三个视野1.4.1 “就事论事”视野1.4.2 社会经济视野1.4.3 国家战略视野1.5 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基本框架1.5.1 国家战略视野1.5.2 海洋科技成果的评价1.6 结束语第2章 中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历史演进2.1 海洋科学技术的孕育(公元前770年前)2.1.1 原始社会的海洋捕捞活动2.1.2 渡具与原始航海活动2.1.3 煮海为盐2.2 海洋科学技术的形成(公元前770年至1330年)2.2.1 海洋渔业技术2.2.2 对海洋生物的认识与研究2.2.3 造船航海技术与航海事业的发展2.2.4 制盐技术与盐务的发展2.2.5 潮汐研究2.2.6 海洋灾害2.2.7 海防2.3 海洋科学技术的缓慢发展(1330-1949年)2.3.1 郑和下西洋2.3.2 海禁政策与明清时期的海上贸易2.3.3 明清时期的海防2.3.4 明清时期对海洋生物认识与利用的发展2.3.5 现代海洋科学的萌芽2.4 海洋科学的快速发展(1949-1978年)2.4.1 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与开发体系的形成2.4.2 国家海洋管理体系的形成2.4.3 海洋高等院校和学系大调整2.4.4 系统规模的海洋资源综合调查2.4.5 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会战2.5 海洋科学的繁荣飞跃(1978年至今)2.5.1 海洋科技计划管理和成果推广体系的初步建立2.5.2 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北极2.5.3 海洋科研领域的拓展2.5.4 海洋社会科学的兴起与发展2.6 结束语第2篇 海洋科学技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战略利益的贡献第3章 海洋科学技术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3.1 催生新兴产业3.1.1 海洋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3.1.2 海洋新兴产业的特点3.1.3 海洋新兴产业产生的方式3.1.4 催生海洋新兴产业的基本门类与功效3.1.5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启示3.2 提升传统产业3.2.1 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及相关产业链3.2.2 提升陆域传统产业及相关产业链3.2.3 海洋传统产业改造带来的启示3.3 思考与展望3.3.1 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3.3.2 海洋产业的发展机遇3.3.3 海洋产业的发展需求3.3.4 海洋产业发展的系统科技支撑3.3.5 海洋产业发展展望第4章 海洋科学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1 促进我国对外开放4.1.1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与改革开放4.1.2 海洋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促进作用4.1.3 研究的缺失4.2 加速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的引进与传播4.2.1 改革开放与西方海洋文化的引进4.2.2 青岛“品牌城市”的文化根源4.2.3 海洋科学需要研究的问题4.3 引发国家社会经济新布局4.3.1 海洋的科学开发与利用对国家社会经济布局的影响4.3.2 引发国家社会经济新布局4.4 提升海洋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4.4.1 沿海各地区新一轮区域发展规划4.4.2 新一轮沿海区域发展规划解读4.5 思考与展望4.5.1 高度重视“大海陆”海洋观的研究视野4.5.2 倡导学科交叉的海洋科学综合研究4.5.3 深层次思索海洋的社会功效4.5.4 未来海洋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展望第5章 海洋科学技术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与战略利益中的作用5.1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5.1.1 海洋权益5.1.2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所面临的挑战5.1.3 海洋科技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的作用5.2 利用国际(公海)资源5.2.1 公海特性及公海资源5.2.2 我国的公海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5.2.3 公海与国防发展5.3 思考与展望5.3.1 高度重视海洋与海洋科学研究的战略意义5.3.2 海洋权益乃立国之本5.3.3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具体措施和建议5.3.4 率先开发利用公海资源是我国对世界海洋事业的贡献5.3.5 开发利用公海资源是建立世界强国并维续地位的基本条件之5.3.6 海洋科学技术应有与航天科技并驾齐驱的地位5.3.7 再论开展跨学科海洋科学技术研究的必要性5.3.8 强化我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发言权第3篇 海洋科学技术的重大事例及其影响第6章 海水增养殖科学的突破与海洋农牧化——解决国民的蛋白质供给6.1 托起海水养殖业的五次浪潮6.1.1 第一次浪潮——海藻养殖6.1.2 第二次浪潮——对虾养殖6.1.3 第三次浪潮——海水贝类养殖6.1.4 第四次浪潮——海洋名贵鱼类养殖6.1.5 第五次浪潮——海参、鲍鱼养殖6.1.6 中国海水养殖业的未来发展趋势6.2 推起海洋水产资源增殖业6.3 海洋农牧化诠释全新的海洋渔业理念与生产方式6.3.1 海洋农牧化的提出6.3.2 海洋农牧化的社会意义与战略意义6.4 思考与展望6.4.1 海洋渔业的革命式转变第7章 PSS与新兴海洋物产业的兴起——拓展药源开发第8章 海洋油气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第9章 海洋调查——为建设“海上中国”奠基第10章 深海探索与极地考察——开拓海洋“新疆土”第11章 海洋法研究——维护与拓展我辚海洋利益的法律利器第12章 科技兴海——海洋科技机制的创新探索第4篇 大国崛起景下的我国海洋学技术发展新思路第13章 大国崛起背景下的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新思路第14章 海洋科学技术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探讨第15章 大国崛起中的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构想

章节摘录

插图:一方面,海洋硬资源的研究成果通过产业化,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形成促进作用。这不仅仅是指海洋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它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与下游产业的推动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海洋软资源,比如海洋运输,港口经济等,其本身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对这些海洋软资源的研究还没有被普遍重视,特别是从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布局与进程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还不够多,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1.4.2.1 郑和、哥伦布与近代中西方发展的背离我们用郑和七下西洋这个历史事件与我国近代的曲折发展历史,来试图说明研究海洋的社会经济视野的重要性。郑和七下西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我国曾经繁荣昌盛、一度成为世界强国的标志。但是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并未能使中国继续保持世界强国的地位,而是很快被后来崛起的西方各国所超过,并在“炮舰外交”逼迫之下,陆续割让、租借土地,使得西方列强得以瓜分中国、掠夺资源。而当时的中国人民,上到皇帝、下到平民都缺乏海洋意识;更确切地讲,我们先民所缺乏的,是现代市场经济历史阶段下的海洋意识;是缺乏利用海洋、走向世界的蓝色文明意识。温故而知新,历史之痛,我们无法重写;但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天它仍有极其重要的借答意义。

后记

世界大国兴衰,与海洋科学技术带动的海洋开发利用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海洋开发利用的历史轨迹,主要是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现。中国海洋科学技术的盛衰波折进程,基本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相符。15世纪前期,中国海洋科学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顶峰,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天文学、测绘学遥遥领先于西方国家。据《海洋高技术进展2009》,当时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50%。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科技发展迅猛,推动了海洋与涉海经济的大发展,海洋占我国经济的比重逐步加大。研究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史,从中解读出科技带动海洋开发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与规律,提出当前与后续海洋科技发展的一些观点与建议,对国家现实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时下的中国正处在大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之中。纵观近代历史,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国的崛起,都与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海洋、利用海洋有关。因而,本书研究的视野超出了简单地就海论海,而是从更高的层面上,从社会经济、国家战略、大国崛起的高度,来对中国的海洋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作出回顾与研究,并力争从中有所感悟。我们采用这种研究视野的一个原因是,目前多数国人的海洋意识淡薄,存在就海论海、对海洋国土重视不足的倾向,不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海洋科学与技术。而这与我国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呈现出的日益增长的国力、日益升高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是极不相称的。

编辑推荐

《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