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股市的超级大牛股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作者:金益  页数:217  

前言

  “用华尔街的行话来说, ‘Tenbagger’是指价格可以上涨10倍的股票。我怀疑这个高技术含量的术语是借自棒球运动中的说法。……以我的经历来讲,一只股票能够上涨4倍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能上涨l 0倍则相当于在棒球比赛中打出了2.5个本垒打,其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曾经在股票市场上买到过‘Tenbaggers’,你就可以知道这种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多么地具有吸引力。”  --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  一、为什么说中国股市可能出现“Tenbaggers”  一个股票在10年中能涨多少?答案是:899倍!这意味着如果你在1989年的年初投入1000美元.到1999年年末,总市值将达到890万美元。这不是故事,而是真实的事实:在1989~1999年的10年中,美国市场涨幅最大的DeU公司,其10年的回报率是899倍。而中国投资者熟悉的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等,也都在10年中出现了惊人的涨幅。表1中列举出20世纪90年代投资美国证券市场最赚钱的部分公司。

内容概要

  《寻找中国股市的超级大牛股》是国内第一本将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选股方法应用于中国股市的实战教程。书中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林奇的成功投资理念和切实可行的选股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新兴市场的特色,采用“拿来主义”加以对照和应用,使得大师的选股方法对国内的投资者来说不再遥不可及。  对于正处在“黄金十年”的中国证券市场来说,尽管已经出现了不少涨十倍的大牛股,但未来出现大牛股的机会依然值得期待,《寻找中国股市的超级大牛股》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寻找大牛股的超级路线图。

作者简介

  金益,硕士,上海第一投资网(www.fmoney.com.cn)首席研究员,“华西股民俱乐部”智囊团专家,以战略性推介、波段性运作超级大牛股见长。2005年以来成功挖掘苏宁电器、山东铝业、宏达股份、中信证券等1年翻10倍以上的大牛股。在《文汇报》、《解放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金融投资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并著有《股市赚钱秘笈——四类市场信息中蕴藏大牛股》、《轻松选牛股——中国式选股策略》等证券类专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可投资的6类公司引言:不同的公司提供了多样的投资机会一、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二、大笨象型公司三、快速增长型公司四、周期型公司五、起死回生型公司六、资产富余型公司七、公司类型并非一成不变总结:对不同类型的公司应采取不同投资策略第二章 理想公司的13个特点引言: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出奇制胜一、名字听起来很傻,或很可笑二、公司的业务属于“乏味型”三、公司的业务“让人厌烦”四、从大公司中出来的新独立公司五、被人忽视的公司六、类似与有毒垃圾或黑手党有关的谣言很多的公司七、经营的业务让人感到郁闷八、处于一个增长为零的行业中九、它有一个“壁龛”十、人们要不断购买其产品的公司十一、它是高科技产品的用户十二、公司的职员购买它十三、公司在回购自己的股票十四、理想公司中的理想公司总结:好股票的特点第三章 如何寻找Tenbaggers(一)——从家门口与身边找起引言:寻找Tenbaggers实战技巧一、新英格兰消防队员的故事:从自己身边发现Tenbaggers二、莱格斯牌丝袜的启示:Tenbaggers就产生在你的生活中三、狂涨的Tagamet:其实Tenbaggers就在我们熟知的工作领域四、留意一下:Tenbaggers随处可见总结:发现Tenbaggers其实并不复杂第四章 如何寻找Tenbaggers之(二)——获得多样化真实信息的7条途径引言:寻找大牛股必须要有多样化的真实信息一、从经纪人处获得更多信息二、给公司打电话三、学会倾听与辨别四、参观总公司五、了解公司人员的个人情况六、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调研七、阅读报表总结:发现Tenbaggers需要多看、多听、多走第五章 如何寻找Tenbaggers(三)——读懂公司的13项重要数据引言:重视报表读懂报表一、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二、市盈率三、现金头寸四、负债系数五、股息六、派发过股息吗七、账面价值八、隐性资产九、现金流十、存货十一、养老金计划十二、增长率十三、净收益总结:结合中国国情读报表第六章 需回避的6种公司引言:回避也是选择一、热门行业中的热门股票二、被吹捧为某某第二的公司三、多元化失败的公司四、被“小声议论”的公司五、名字花里胡哨的公司六、单一供应商公司总结:学会放弃第七章 彼得·林奇的若干投资理论引言:股市实战经验的总结一、鸡尾酒会理论二、投资的分散与集中理论三、60%理论四、“铁镐和铁锨”理论五、“缺钱不要旅游”理论总结:投资理论要与时俱进第八章 市场中最愚蠢的12种认识引言:最初对权威的怀疑始于假期打工期间一、股价已经下跌了这么多,不可能再跌了二、总能抄到股市的底部三、股价已经这么高了,怎么可能再上涨呢四、股价也就3元,还能跌到哪里去五、最终股价会回来的六、别人赚的就是我赔的七、黑暗之后总是黎明八、当股价反弹到10元时,将其卖出九、我有什么可担心的,保守的股票不会波动太大十、股市上涨,所以我一定是对的,股市下跌,所以我一定是错的十一、我持有太长时间了,不可能再等了十二、我已经错过了一只好股,一定要抓住下一个总结:愚蠢的认识恰恰可能自认为是投资经验第九章附录近3年平均股息率在1%以上的上市公司一览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10%~20%的上市公司一览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50%~60%的上市公司一览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100%~130%的上市公司一览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20%6~50%的上市公司一览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60%~100%的上市公司一览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超过130%的上市公司一览178家ST类公司概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可投资的6类公司  引言:不同的公司提供了多样的投资机会彼得·林奇认为,预测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也好,预测一个行业的周期也好,即使都预测对了,但照样可能投资失败。而反过来说,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并不处于景气时期,一个行业也处于下滑的周期中,但照样可以在低迷的经济与下滑的行业中,获得投资成功。这里的关健是寻找可投资的公司,寻找有投资潜力的好公司,寻找能上涨10倍的“Tenbaggers”。这样的理念,同美国另一投资大师巴菲特非常类似。  在林奇看来,可投资的公司大致可分为六类,即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大笨象型公司、快速增长型公司、周期型公司、资产富余型公司和起死回生型公司。这六类公司都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也为对风险与收益有不同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余地。而对于大的基金公司管理人而言,这六类公司则为其进行资产配置与投资组合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在上述六类公司中,前三类均与增长型股票有关。当然,从缓慢增长、适度增长到快速增长,各类公司的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在喜欢短期暴利的中国投资者看来,这些公司的增长率并不算高,但是,这些恰恰是彼得·林奇提醒投资者最需要关注的公司。  一般来说,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大笨象型公司和快速增长型公司均有一个稳定的、可预料的增长水平,这些公司的年增长率在彼得·林奇时代的美国,大约分别为2%~4%、10%12%和20%~25%。而周期型、资产富余型和起死回生型这三类公司,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若判断准确,则能让投资者获得暴利。  一、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  通常,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的规模巨大且历史悠久,这类公司一般来说比本国的GN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稍快。这些公司开始的增长速度并不缓慢,只是当公司发展到很大规模时,成为缓慢型公司。另外,当一个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慢下来时,该行业中绝大多数的公司也会随之失去发展动力,从而沦为缓慢增长型公司。  1.缓慢增长型公司往往有较高的股息  从每年的分红方案看,这类公司往往会给投资者以稳定而较高的股息。道理很简单,因为当公司不能有效地扩展业务时,其对投资者最好的回报方法,恐怕也只有支付较高股息这种方法了。当然,我们不能反过来说,凡是股息率高的公司,就一定是增长缓慢型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对一些追求稳定收益、投资风格稳健的投资者而言,不失为一类比较好的品种。  据统计,在目前沪深两个A股市场14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最近3个年度每年连续派息的上市公司中,3年平均股息率高于1%的也就160家(第九章表9-1)。  尽管我国的利率水平很低,但上市公司3年平均股息率能够高于3年银行平均利率的也只是其中的极少数。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如果中国的上市公司股票没有了差价,从相当程度上看,就没有了投资价值。为什么中国的投资者如此热衷于搏取股票二级市场上的差价,恐怕深层的原因就在上市公司本身。所以,要使中国证券市场真正成为一个有投资价值的市场,使广大投资者真正走向价值投资,上市公司如何提高回报率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不过,相比较而言,这些股息率相对较高的上市公司对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应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这些具有相对较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中,钢铁类上市公司明显占有优势。但实际上,钢铁类上市公司更具有周期类公司的特点。由于我国钢铁业近三年处于明显的高增长周期,似与缓慢增长没有关系。不过从一个更长的周期观察,大多数钢铁类上市公司就是缓慢增长型公司。  在彼得·林奇的投资组合中,这样的公司也是其组合中的一部分,但数量与比例都不多。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因为这样的公司相应的市场表现并不会太出色。对于一个追求高收益增长的基金管理人来说,不太重视这样的公司也在情理之中。  股息率高的可能往往大多是缓慢增长型公司,但在相对具有较高股息率的公司中,也有同时增长率较高、且股本规模较小的公司,表1-1-1列举的就是9家总股本在5亿股以下,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高于50%,且3年平均股息率在1%以上的“二高一低”公司。这些公司无疑更值得投资者关注。  2.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的净利润年均增长率为10%~20%  按彼得·林奇的说法,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的年增长率大概在2%~4%。但是,林奇在一个地方讲到,这类公司的增长率大致相当于美国的GNP增长率,而在另一个场合,他又讲到这类公司的增长率大概略高于美国的GNP增长率。所以,用林奇的投资理念来投资中国的股市,或寻找中国的大牛股,必须进行适当调整。这种调整当然必须同中国的GNP或GDP增长率结合起来。  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一般国家采用的是GNP,即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指标。它是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简称,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本国(或本地区)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如存款利息、投资得到的收益)等形式分配给该国(或地区)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或地区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或地区) 的常住单位。因此,GNP等于GDP加上净要素收入(来自国外或地区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在我国,采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指标,它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所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规模(总量)的指标。不论是本国居民投资,还是外来居民的投资,不论是本地居民生产,还是外来居民生产,只要是发生在本国或本地区政府控制的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生产的,都应计入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可见,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在涵义上有明显的区别。GDP是生产概念,而GNP是收入概念。GDP主要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而GNP,特别是人均GN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居民收入的高低和小康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两者关系用公式表不为: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或地区外净要素收入。  一般地说,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其资本输出多,其国民获得的投资收益大,GNP要大于GDP。而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多属于资本输入的国家,大量吸引外国资本,GDP要大于GNP。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参照我国的GDP指标来作分析。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资料,中国最近三年GDP的增长率分别为2004年的9.5%、2005年的9.9%和2006年的10.7%,3年平均为10.03%。根据彼得·林奇为缓慢增长型公司所设定的“与一国的GNP大致相当”的条件,以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GDP可能会大于GNP的实际情况,我们把中国股市中类似公司的年增长率设定为10%~20%。为了排除一年中公司发展的偶然性因素,我们又把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设定为近3年的平均值。这样,我们发现了符合这些条件的上市公司。具体见第九章表9-2。  为了排除一偶然性因素,在上述公司中,在排除了2006年每股收益在0.3元以下,近3年中任一年净利润增长率在7.5%以下的公司后,我们发现这样的公司有19家。显然,这样的公司更值得重点关注。  二、大笨象型公司  大笨象型公司的特点是什么?彼得·林奇认为,这种公司往往有比较大的规模,有很强的抗风险性,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具有很强防御性的公司。另外,这类公司就行业来说,往往属于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正如林奇所言,无论经济如何不景气,但人们仍得吃玉米片。他们可能会减少旅行的次数,推迟购买汽车的时间,减少对衣服和贵重饰品的购买,以及在吃饭时点较少的龙虾,但他们吃的玉米片仍然会跟以前一样多,甚至为了弥补少吃龙虾的情况,吃更多的玉米片。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这些毕竟都是与人们最低的生活需求联系在一起的。  按彼得·林奇的说法,大笨象型公司的净利润年增长率大概为10%~12%。同样,我们用林奇的投资理念来寻找中国的大牛股,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一指标进行调整,我们把这一类公司的年增长率具体设定50%~60%。同样,为了排除一年中公司发展的偶然性因素,我们又把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设定为近3年的平均值。根据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50%~60%这一指标,我们在目前的全部上市公司中找到了55家符合条件的公司,具体见第九章表9—3。  就彼得·林奇本人而言,通常情况下,大笨象型公司的股票在上涨了30%~50%后,他会选择获利了结,再去购买另一个还没有上涨的大笨象型股票。对于这一点,一般的投资者可能会有误解:一个上涨了30%~50%的股票不是已经涨得很多了吗?但是,对一个总是找到上涨10倍、甚至上百倍的股票的投资大师来说,30%~50%的涨幅确实属于很小的涨幅。而且林奇的投资周期与我们也不是同一个概念,他投资一个核心股票的时间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更长。这对总想今天买明天卖的投资者而言,可能难以理解。  那么,既然相对收益不高,为什么彼得·林奇还要持有这类股票呢?他认为,在资产组合中保留一些大笨象型公司的股票,是因为在经济不景气或股市走下坡路时,这些公司因其价格的相对稳定总能给资产组合提供较好的保护。所以,这一类公司比较适合在国家经济不景气,股市也在下降通道内运行时进行投资。  在上述大笨象型公司中,在排除了2006年每股收益在0.30元以下,近3年中每年净利润增长率在27.5%以下的公司后,发现这样的公司有7家。我们认为,这样的公司无疑更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表1-2-1)。  三、快速增长型公司  在证券投资中,能寻找到真正的快速增长型公司进行投资,恐怕是大多数投资者的最大愿望。那么,快速增长型公司又有哪些特点?在中国市场上,又有哪些公司属于快速增长型公司?  1.快速增长型公司的特点  彼得·林奇毫不掩饰地说,快速增长型公司是他最喜欢投资的类型之一。他认为,如果投资者仔细选择,就会发现这类公司中蕴藏着大量能涨10~40倍,甚至200倍的股票。这类公司的特征是:  1)规模特点  这种公司通常规模较小,但却有很高的增长率。在中国,这一类公司的增长率应该是年净利润增长100%~130%的公司。显然,对公司规模大小的确定,应该结合各国的具体实际来判断。在美国属于规模小的公司,在中国很可能属于大公司。反过来,在中国属于规模大的公司,很可能在美国只能算是中等公司甚至小公司。  另外,判断公司的规模大小还得结合行业来看。一般来说,成熟行业的公司规模相对较大,而新兴行业、高科技行业相对来说小公司更多。如钢铁行业中的小公司在其他新兴行业中,很可能就属于上规模的大公司了。  2)行业特点  一般来说,快速增长型公司大多处在快速增长型行业中。但是,快速增长的公司与快速增长的行业并不等同,也就是说,在快速增长型行业中会有增长较慢的公司;同样,在增长并不快速甚至停滞的行业中,也会有快速增长的公司。而对彼得·林奇来说,他甚至更喜欢在并不看好的行业中去寻找快速增长型公司。  大师就是大师。大师不可能与常人的思路是一样的,往往能在一般投资者认为机会不多的地方寻找到机会。其实,倒不是这些投资大师刻意要做得与一般人不一样,实际的原因可能是:如果某些行业都被投资者认为有大机会,那么,这个行业中的公司很可能就是被大幅炒高的。至少对投资大师来说,这些公司不可能以比较合理的价格买得到,而且风险极大。如2000年前后全球网络股大幅炒作之时,这些公司的市盈率往往高达几百倍、上千倍,甚至到最后不讲市盈率而只讲市梦率。但事后的事实证明,类似这样的炒作是一个巨大的网络泡沫,投资者损失惨重。  相反,由于大多数投资者认为不景气的行业中不可能有大牛股,倒反而更有可能存在大机会。而且,就买入者而言,也能够以合适的价格从容地买到合适的股票。事实也证明,在美国,在非快速增长型行业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一陕速增长型公司”,而这些公司当初都不被一般投资者所看好,从而给了投资大师从容买入潜力股的大好机会。  以下是美国非快速增长型行业中出现快速增长型公司的具体事例:啤酒行业是一个增长缓慢的行业,但通过占有市场份额以及吸引竞争对手的客户,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已经成为一家快速增长型公司;酒店行业的年增长率仅仅只有2%,但通过占有行业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马里奥特的年增长率却在10年中年均达到20%;另外,快餐业的塔可钟(Tacobell)公司、百货业的沃尔玛公司以及服装零售业的盖普(TheGap)司,也均成为在一个并不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得到快速增长的公司。  3)风险特点  高增长和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同样,快速增长型公司也相应地较其他类似的公司有更大的风险。彼得·林奇特别提到那些刚成立不久、被过分吹嘘而又存在资金短缺的公司。他认为,类似这样的公司风险会更大。这样的公司一旦遇到困难,很可能的结果就是按《破产法》相关条款申请破产保护。  在这种类型公司中,还有一类公司最终没有破产,并摆脱了困境,但活过来后变成了缓慢增长型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其股价也会急剧下跌,同样存在着股价大幅下跌的投资风险。  第三种情况则是快速增长型公司在经过了快速增长后增长速度放慢,规模小的公司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而规模大的公司则也会面临迅速衰退的风险。  2.快速增长型公司投资要点  彼得·林奇认为,如果资产组合比较小,投资者只需选对这类公司中的一两个股票就可以大发一笔,这一点其实对中小投资者尤其重要。  在这类公司中,林奇所寻找的是那种资产负债表良好,且又有巨额利润的公司。这其中关健的问题是,你必须要计算出这些公司的增长期何时结束,以及为增长所付出的资金代价究竟是多少。  3.寻找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型公司  按彼得·林奇的说法,快速增长型公司属于年增长率在20%~25%的公司。同样,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后,我们把快速增长型公司的年增长率具体设定为100%~130%。为了排除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我们把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设定为近3年的平均值。  根据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100%~130%指标,我们在目前的全部上市公司中找到了35家符合条件的公司,具体见第九章表9—4。  根据三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指标,在我们所选出的这些公司中,以林奇所指的规模而言,这些公司都只能算是小公司。

编辑推荐

  彼得·林奇选股方法在中国股市应用实战教程。  投资需要好公司,更需要好股票。  可投资的6类公司;理想公司的13个特点;读懂公司的13项重要数据;需回避的5种公司;市场中最愚蠢的12种认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寻找中国股市的超级大牛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