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古城

出版时间:2011-5-1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内容概要

由县政协倡议,太谷县晋商商都策划传媒部搜集、整理、编印的《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县政协本着 “让世界了解太谷  让太谷走向世界”的宗旨,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开发古城旅游宣传上做的一件大好事。《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的出版发行为社会各界了解太谷打开了又一扇窗口。
太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白燕遗址的发掘,说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在太谷这块土地上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从遗存堆积的土层判断,竟然涵盖了三期文化的整个阶段,即众所周知的第一阶段仰韶文化的末期,第二阶段龙山文化的全部,以及夏商文化的初始。也就是说至少在5000年前,我们太谷的祖先就已经以拓荒者的勇气和智慧,开始了对人类文明的探索。
太谷曾三迁其址。对箕子的研究表明,太谷县最早叫“箕”。“箕”地是一个小方国,是商朝时胥余的封地。“箕国”的都城那时就在白燕王村一带,被称作“箕城”。太谷在春秋时属晋。晋侯以阳地赐大夫处父为食邑,始有阳邑之称。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县城西迁至白塔村,民间有“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之说,也就是现在的太谷城,距今已有1400多年。
太谷古城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街巷整齐,宅院讲究。“太谷城是真有名,鼓楼盖在街中心”,鼓楼作为太谷古城的标志性建筑,雄距古城中心。太谷旧城共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以鼓楼为中心,辐射东、南、西三条大街。多数街巷横平竖直,使得整座古城建筑规范齐整,进退有节。早在上个世纪以前,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 太谷城内尚有8000余间老宅子,古城旧貌依稀可见,特别是150余处四合院保存基本完好,价值有待开发。
太谷是晋商文明的发祥地,被称为中国晋商之都、中国的华尔街、金太谷。民国十五年教育厅编辑处发行的《商业课本》第一册,书中第二十三课专门介绍了太谷:“太谷是山西全省的第一个商区。在商业界的势力,可以左右全省金融,城内商号栉比,又多为批发庄,她的支庄,遍布于全国。”正如商业课本中所言,太谷商业历史悠久,早在宋金时代就已经有人开始从事商业活动,乾隆年间,太谷就有170余个商号,分号不知其数,太谷商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全国各地。
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农工商部奏定商会章程,通行各省勒令照办。当时,各省商会组织一般均设立在省会城市,而山西督府组建山西省总商会,地点却设在太谷,北洸“三多堂”掌门人曹润堂被众商公推为首届会长,成为商界的领袖人物。直到辛亥革命后,山西总商会才迁入省府太原。由此可见太谷在晋商群体中的地位和影响。
太谷是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现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分别为祁太秧歌(太谷秧歌)、龟龄集;省级保护项目4个,分别为定坤丹、太谷饼、形意拳和绞活龙。
太谷历来重视教育、名人辈出。文有中华文化第一子之称的箕子;武有中国四大名拳之一形意拳的创始人车毅斋和太极拳北派始祖王宗岳;仕有民国四大家族之一、财政部长孔祥熙;学有唐朝四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商有晋商首富、曹氏商业帝国的开创者曹三喜…… 如今的“太谷教育”在山西乃至全国更是声名显赫,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
太谷是我国著名秧歌太谷秧歌的发祥地。太谷秧歌曲调优美动听,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成为享誉晋中、吕梁、太原等地的优秀地方剧种。更得郭兰英、王爱爱等名家演唱。目前的太谷秧歌上了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并得到有效推广,走向全国。
太谷还是中国武术之乡。五代后,后唐李嗣昭(县内韩氏子)以养子从晋王李克用,战梁军于含山,力斩三千首级,以胆勇过人名世。元代,武村人高福,官至龙虎卫上将军,精武技,有战功。明代武状元安国,镇边四载,功绩显著。清代,郭村人张凌霞,上安人牛天畀,咸阳村人陈圣矩,俱为武进士,屡有战功。圣矩之子陈礼、孙陈德文皆以英勇称著。光绪十四年(1888)形意专家车永宏,以剑术击败日人而名震中外。太谷的武术拳种主要有少林洪拳、形意拳、太极拳、二郎拳、八卦掌。
本书共分十五个部分,内容从历史、古城、晋商、文化、名人、教育、旅游等多个方面诠释了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的历史人文以及发展现状。可以说,这是一部较全面反应太谷历史文化的文史资料,是太谷对外宣传的好书。本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对太谷古城的城市品牌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