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转型模式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张建君  页数:200  

前言

  中国30年的改革实践,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经济转型道路,创造了经济转型的中国奇迹;形成了世界瞩目的中国模式。在中国转型经济发展问题上,国外中国经济崩溃论和国内中国经济崛起论的观点长期尖锐对立,中国转型经济的实践并没有按照西方的理论逻辑发生危机或者崩溃,而是长期保持了较快较好的经济增长;说明转型问题包含着现有经济学所不能完全解释的新内容和新规律。因此,从理论上总结和概括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阐释和说明中国经济平稳转型的内在逻辑,是中国模式实现和平崛起的迫切理论需要。这对转型深化期的中国经济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平稳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价值,是当前中国经济学界理论研究最为重要的前沿课题之一。  张建君博士的《论中国经济转型模式》一书,就是研究中国转型经济上述前沿课题的一部力作。本书集中探讨了中国经济平稳转型的实践模式及其内在理论逻辑,对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实践历程和发展趋势具有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这本专著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作为作者的博士生导师,我知道,作者的博士论文曾得到了论文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们的一致好评,称其为具有“独创性见解”、“新的分析视角”、“是一篇比较优秀的博士论文”等。值得肯定的是,张建君博士提出的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观点和“双主题阶段转换式”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概括,都是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据此进行的理论研究,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分析框架和内在理论逻辑。可以说,为中国转型经济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新见解、新观点以及颇具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首先,在如何认识中国经济体制模式平稳转型的内在理论依据和转型逻辑路径问题上,作者提出了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新的理论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存在层次性制度安排,不但构成了中国经济平稳转型的内在逻辑依据,而且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实践和理论通道。

内容概要

从国外的文献来看,转轨(Transition)和转型(Transformation)有不同的英文单词,但在国内外早期的研究中并没有严格的内涵区分,二者基本上可以相互取代,指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这种情况在国内学术界反映的更充分,转轨和转型往往是同一个英文单词Transition的不同译法,有时Transition也被译为“过渡”,但有时Transformation也被译为“转轨”。随着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转轨和转型、转轨经济学(Transition Economics)和转型经济学(Transformation Economics)在国内外开始被明确区分。转轨和转型(转轨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研究主题的差异;理论基础的差异;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不同。本文界定的经济转型包括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制度创新等三层涵义。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提出是与明确目标下社会经济体制有序转变、经济绩效良好、社会生活稳定变迁的改革过程相联系;是对这一经济转型过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研究,既是对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践模式的概括和总结过程,也是对中国经济转型目标模式具体内涵和体制特征认识明确化的过程。全文共分六部分探讨了上述主题。

书籍目录

中英文摘要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意义及概念界定 1.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的“两条主线”    1.2.2  国外经济转型研究的“三派观点”    1.2.3  简要的小结 1.3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3.1 体制模式与改革方案设计的改革探索期    1.3.2 体制转轨与改革重点突破的转轨明确期    1.3.3 体制初步确立与改革攻坚的转型深化期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1.4.1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小结    1.4.2  国内外文献研究的优势及不足    1.4.3 选题研究的理论重点和难点  1.5 选题研究的基本思路、理论创新及方法  1.5.1 基本思路  1.5.2 理论创新  1.5.3 研究方法第2章 市场经济范式与转型研究的理论框架  2.1 思想基础与主流脉络:范式提出    2.1.1“凯恩斯一萨缪尔森范式”和“哈耶克一萨克斯范式”的提出    2.1.2  “马克思一列宁范式”的提出  2.2 核心理论与分析框架:框架梳理    2.2.1 “马克思一列宁范式”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2.2.2 “凯恩斯一萨缪尔森范式”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2.2.3 “哈耶克一萨克斯范式”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2.3 理论层次与制度假设:范式比较   2.3.1  市场运行机制的基本前提假设和终极认识不同   2.3.2 对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职能关系的认识不同   2.3.3 经济运行机制主要分析方法的理论层次不同   2.3.4  市场经济基本社会制度假设的不同   2.3.5 理论范式的硬核不同   2.3.6 所有制及社会秩序观念认识的不同 2.4 同一主题与不同道路:范式联系   2.4.1 对经济运行机制的共同认识   2.4.2 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及影响因素认识的异中之同   2.4.3 共同的福利社会思想   2.4.4 生产社会化发展趋势的共同认识   2.4.5 三大范式研究中必须提到的人物 2.5 理论范式与社会实践:模式改良   2.5.1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改良道路   2.5.2 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综合改艮   2.5.3 市场经济改良道路的中国启示 2.6 中国经济转型分析的基本框架   2.6.1 转型目标明确   2.6.2 制度约束刚性   2.6.3 改革形式灵活   2.6.4 阶段性推进第3章 制度层次性、双重转型难题与中国道路 3.1 市场经济制度的层次性  3.1.1 微观制度安排的三层次分析   3.1.2 中观制度安排的三层次分析   3.1.3 宏观制度安排的三层次分析 3.2 经济转型的次序性问题    3.2.1 经济转型次序性问题的理论探讨    3.2.2 制度层次性决定改革的次序性  3.3 经济转型的速度问题 ……第4章 经济转型的不同模式、绩效比较及实证分析第5章 转型深化期的实践难题及改革抉择第6章 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特征与前景展望参考文献外文人名及术语索引后记图表目录

章节摘录

  2.2核心理论与分析框架:框架梳理  三大理论范式对市场经济分析的主要框架和思想分别源自马克思、凯恩斯和哈耶克,他们的思想成为三大范式最基本的理论研究框架,事实上也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最为重要的理论源泉;因此,分析框架的不同也主要可以通过马克思、凯恩斯和哈耶克对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解差异来比较。  2.2.1 “马克思一列宁范式”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前提假设是完全自由竞争。其理论分析的框架是:(1)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价格决定于价值,供求机制与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关系,市场价格决定于市场价值;(3)国民收入等于消费加投资,或者国民收入等于工资加剩余价值;社会再生产的总量平衡决定于产业的结构和比例平衡;(4)价值规律决定优胜劣汰,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相对人口过剩,社会总供求失衡产生社会的两极分化和经济危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价值规律及其发挥作用的形式。第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及影响因素。基本前提假设:两火阶级工人和资本家,工人有消费但不储蓄,资本家拥有全部的剩余价值,是唯一的投资主体。(1)货币资本(即投资)是发动整个经济过程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投资决定于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率;(2)消费决定于工资和剩余价值,有效需求决定于工资水平;(3)商品和货币在价值和价格上的一致是经济稳定的基础,市场经济容易形成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的金融危机现象。第三,经济运行机制分析的主要方法是:(1)市场经济综合平衡的总供给一总需求均衡分析方法;(2)国民经济在生产、消费及不同部类合理结构和比例上的经济结构分析方法。第四,市场经济的体制安排。基本前提假设,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客观要求内生于市场经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私有制的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被取代的必然性;(2)解决危机的出路只有废除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也就是只有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革命。马克思的后继者列宁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的现实,提出了与生产资料大规模社会化或者集团占有相联系的垄断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范式,使资本主义垄断竞争和垄断理论范式成为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框架的重要发展。

编辑推荐

  该书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实质及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市场经济内在结构和层次性的分析、以及进一步改革方向的论述具有创新价值。  张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教授  该书有自身的创新,对转轨和改革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有自身独创性见解。尤其是对中国未来转型的有关问题的分析,较为全面,而且有自己独有的见解。在基本观点及具体问题上保持了一致性,逻辑始终贯彻到底。  魏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经济学教授  该书提出和论证的“双主题阶段转换式”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特征,这种对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概括是作者的主要创新之处。文中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探讨,包含了作者自己的独创的视角和理论分析。  陈德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教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中国经济转型模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