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最后十年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陈长江、 赵桂来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陈长江,赵桂来 著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前言

世纪伟人毛泽东生前并没有留下任何他自己亲笔写就的个人传记或回忆录,这对于许多渴望了解毛泽东的人来说,不无遗憾。毛泽东一生中的每一个时期,都充满了传奇。他的晚年亦不例外。如今很多描写毛泽东晚年事迹的书,往往是根据史料写就的,难免对毛泽东在生活上的点点滴滴无法真实记录,对有些历史事件背后的真实故事也无法阐述。通常,我们只有通过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的回忆录,才能弥补这个遗憾。《毛泽东最后十年》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毛泽东最后十年》一书是为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而写的,它完成于1993年夏,后因诸多因素未能出版。之后的几年里,作者对书稿所涉及的史实又进行了一些核实订正,在内容上做了一些补充,在一些章节上也有了适当的调整。到了1998年,适逢毛主席诞辰一百。五周年之际,这本书终于有幸付梓,与读者见面。此书也是作者对毛泽东同志的缅怀与纪念。书中所述,大部分是曾担任毛主席警卫队长的陈长江同志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其真实性自不待说。由于他独有的经历,使得本书不仅较好地反映了那段历史的某些片断,为有志于研究这段历史者提供了一些重要资料,而且也可以使广大读者从更多的方面去了解一个真实的毛泽东。时光匆匆,转眼又到了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了。自从这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为了满足更多热爱毛泽东同志的读者的要求,同时也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特将此书再版。此次修订再版,笔者订正了原书中的舛讹之处,并在原书的基础上,补充增加了一些内容,使内容更加充分,人物更加丰满。读者从中可以读到一个晚年时期真实的毛泽东,以及在毛泽东同志人生最后十年里,发生在他老人家身边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内容概要

  《毛泽东最后十年——警卫的回忆》一书是为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而写的,它完成于1993年夏,后因诸多因素未能出版。  书中所述,大部分是陈长江同志的亲身经历,使《毛泽东最后十年》不仅较好地反映了那段历史的某些片断,为有志于研究这段历史者提供一些重要资料,而且也可使广大读者从更多的方面了解毛泽东。

作者简介

陈长江,男,1931年9月生,江苏省海安县人。1946年8月参军,1949年3月入党。参加过大小战斗三十多次,多次荣立战功,被评为泰州军分区劳动模范。1950年选调北京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1951年开始进入中南海直接警卫毛泽东主席。历任警卫员、分队长、区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副师职参谋等职。1962年毛泽东主席身边撤销卫士长后,由陈长江同志所带领的警卫中队接替,陈长江同志全权负责毛泽东主席的警卫、日常生活等,寸步不离。特别是“文革”十年期间,毛泽东主席每次巡视全国和接见国内外友人,都由陈长江同志全权负责警卫工作。从建国初期到毛泽东主席逝世,跟随毛泽东主席二十七年,陈长江同志是建国以后警卫毛泽东主席时间最久的警卫队长。1976年以后,陈长江同志又负责警卫过华国锋、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1987年底离休,现在总参干休所休养。

书籍目录

第1章 警卫毛泽东二十七年,最难忘的是“文革”这十年第2章 中南海里贴出了《炮打司令部》大字报第3章 毛泽东走出中南海陷人重围第4章 “八一八”天安门广场的插曲第5章 八次接见红卫兵搞得他精疲力竭第6章 要警卫去辟谣说没有找到那个儿子第7章 去武汉游水未能如愿第8章 不信陈再道要搞“政变第9章 派张春桥去接“打游击”的许司令第10章 不喜欢纪念章 和“红海洋第11章 制止武斗毫不客气第12章 出席中共九大前后的点点滴滴第13章 要稳定农村政策让农民放心第14章 “住在毛泽东身边”的客人们第15章 林彪“一号命令"的风波第16章 上庐山开九届二中全会第17章 夜雾迷漫的庐山第18章 一路高唱《国际歌》南巡第19章 火速调车离杭州第20章 丰台站的部署第21章 惊心动魄的“九一三"之夜第22章 破例出席陈毅追悼会第23章 毛泽东两次休克第24章 毛泽东会见外宾的时刻第25章 江青私闯毛泽东住处第26章 采纳邓小平意见对调八大军区司令第27章 毛泽东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第28章 王洪文在长沙诬告碰了大钉子第29章 衰老的毛泽东在游泳中获得新生第30章 与游泳最后诀别第31章 强忍病痛多次会见外宾第32章 为毛泽东眼疾施行手术第33章 派代表出席周恩来追悼会第34章 最后会见外宾第35章 唐山大地震时刻的毛泽东第36章 在毛泽东遗体边的最后守护后记

章节摘录

毛主席再次向大家挥手,表示要走了。大家不约而同地站起来,热烈地鼓掌。也就是在这几天,汪东兴找我们几个干部开会说,前几天给你们讲“三要三不要”,那是有所指的,有人要分裂党,有人不听指挥。现在情况比较复杂。他最后说:“你们要提高警惕,防止有人搞破坏。”我很想知道,是谁在分裂党,是谁不听指挥,又有谁来搞破坏,好心中有数,以有利于防范。然而,长期以来做警卫工作养成的习惯,深知此时此刻不宜提出任何问题,重要的是做好应变准备。不过,显而易见的是我们这次来杭州,确与往日有很大不同。杭州,是毛主席常来的地方。毛主席每在杭州小住,对浙江省委、省公安厅的同志不仅很尊重,很爱护,也很有好感。如今,那些他熟悉的干部都靠边了,整个杭州的警备大权,都是陈励耘管着,而毛主席对这个陈励耘不知为什么,又很厌恶。有一次,陈来毛主席住处看望,毛主席对他表现出异常的反感,毫不客气地当面问他:“你同吴法宪的关系如何?吴法宪在庐山找了几个人,有你陈励耘,还有上海的王维国,还有广州的顾同舟,你们都干了些什么?”把个陈励耘弄得狼狈不堪,支支吾吾。这次外出,毛主席活动的范围较广,接触的人也相当的多,其中,有不少人还是林彪那一伙的。是毛主席长期对敌斗争的丰富经验,使他随时保持异常的警觉,还是他们,包括那个陈励耘在内,过分嚣张,露出了马迹,总之,越到后来,毛主席了解到可疑的情况也就越多,越觉得问题严重,对他们也就更加不信任了。9月8日午夜,我们刚吃过夜餐,毛主席突然叫小商,要他立即通知停在杭州笕桥机场附近铁路专运线上的专列,趁夜转移至杭州和上海之间嘉兴近旁的一个叉道上,离杭州足有百余里。当时以为,我们的三个专列停在一个叉道上,有人认得哪个是毛主席的车,停在那里显得目标过大;或是发现了什么可疑的征候,当然,这都是我们的猜测、分析,到底为什么要把专列连夜远调?毛主席一直没有对任何人讲过。9月10日这一天,就像往日一般,大家该做什么做什么,没有任何特别的安排。这天上午,我们与住地警卫营举行篮球友谊赛。尽管我们去的人不多,警卫任务也比较重,打篮球也还是很有实力的。加之,李指导员,商副队长等干部也上场参与争夺,更增加了信心。两阵对垒,一攻一防,笛声阵阵,掌声不断,我方频频得分。记分牌上显示,我们领先不少。临终场还有几分钟了,对方叫了暂停,在场上李指导员提醒大家说:“莫忘了,不能赢。”大家点头会意。当终场笛声鸣响之后,计分牌上显示,两队得分相当,我队以二分之差居次。场内外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们那些上场的球队员,个个像水洗过的一样。浑身是汗,衣衫尽湿。中午饭吃的是面条,热天吃面条,犹如火上浇油,战士们个个汗流浃背,刚刚换上的衣裤转眼之间就湿淋淋的了。这有什么办法?无非就是湿了就换,换下来再洗。中午刚过,毛主席忽然告诉说:“现在把火车调回来,我们马上就走。”往哪里走?没有说,只是交待说:“不要告诉陈励耘他们,也不要他们送行。”不管去哪里?都需要我们立即进行准备,做到随时可以行动,军人要有这样的素质,尤其是我们这支队伍。可是,大家刚洗的衣服,还在外面晾着没有干,有的还往下淋水呢。有位战士向我提出:“怎么办?”我告诉他们,用雨衣把湿衣服包起来全部带走。我们的警卫部队很快进入登车状态,所带的东西,包括厨房的炊具在内,都已装进车内,一切都在不声不响,有条不紊之中完成了。考虑到复杂的情况和我们并不明了真正敌人是谁?在哪里?为应付发生的意外,我安排前卫车和后卫车分队人员提前进人车站,因为前卫车需提前几分钟开行,后卫车,要控制车站进出口和登车地点。留下三十余人随我跟主席一起行动。一经布置,很快均已就位,做好了开行的准备。毛主席乘一辆小轿车,由汪东兴陪着,我和张耀祠副主任乘一辆小车在前开路,警卫战士乘一辆面包车紧随其后。由于毛主席是突然行动,我们又提前控制登车地点,因而从出发到登车都很顺利。9月10日下午3时,我们的专列离开杭外I车站,向上海方向急驶。毛主席为什么突然下令提前离开杭州,事后我才从汪东兴的回忆中了解到:毛主席在刘庄的工作人员中,有人将陈励耘布置的向他汇报毛主席活动情况的特殊任务,报告了毛主席。在杭州的一位与毛主席交往甚多、友情很深的领导干部,托人给毛主席捎去口信说,有人在装备飞机,还有人指责停在笕桥机场支线上的毛主席专列“碍事”,妨碍他人走路,暗示毛主席“请速离开”。毛主席起初听到,还有些纳闷:这会妨碍谁呀?这些异常情况引起了毛主席的警觉,当机立断,下令离开杭州,虽然他这时还不知道林彪的政变阴谋计划。此次外出,最使人担心、情况最为复杂的是上海这一站了。当日下午6时许,我们的专列顺利驶抵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的吴家花园专运站。.往常,毛主席每到这里都要下去住几天,这已是二十多年来的习惯了。因此,我们按惯例做了毛主席下车的准备。列车停下来了,毛主席却没有下车,而是立即把上海市的党、政、军领导找到火车上来,或开会,或谈话。记得到车上的有马天水、王洪文等,毛主席与他们谈了约一个多小时,这几位就下车回去了。我们在火车上吃晚饭,并安排过夜。汪东兴在晚上八九点钟时,把我们几个找到一起,包括秘书、卫士在内。只见他拿着个小本子,一页一页地翻着,向我们传达了毛主席与上海领导人的谈话内容。那些要点有:毛主席说:“庐山这件事还没有完,还没有解决。”“要谨慎,第一军队要谨慎(指的是南京军区部队);第二地方要谨慎(指的是上海市革委会)。不能骄傲,一骄傲就犯错误。军队要统一,军队要整顿。我就不相信,我们的军队会造反?”汪东兴讲到这里,顿了顿,欲言又止,似乎还有重要的话没有讲出来,就翻到下一页去了。他又传达毛主席的话说:“抓军队工作,无非就是抓路线学习,纠正不正之风,不要搞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要讲团结。军队历来讲雷厉风行的作风,我赞成。但是,解决思想问题不能雷厉风行,一定要摆事实,讲道理。”

后记

在撰写书稿《毛泽东最后十年》的过程中,孙美玉、张随枝、董保存、晓白等同志都曾给过热情宝贵的帮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李捷等同志进行了审阅,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宋守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胡建华等同志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对以上各位,笔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水平所限,所述内容、观点也仅限于个人的了解和认识,不准确和错误之处肯定会有,诚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不胜感谢。

编辑推荐

在《毛泽东最后十年》中,你将读到:中南海里贴出了《炮打司令部》人字报;八次接见红卫兵搞得他精疲力竭;要警卫去辟谣说没有找到那个儿子;派张春桥去接“打游击”的许司令;出席中共九人前后的点点滴滴;“住在毛泽东身边”的客人们;林彪“一号命令”的风波;夜雾迷漫的庐山;惊心动魄的“九·一三”之夜;衰老的毛泽东在游泳中获得新生;唐山人地震时刻的毛泽东。亲随毛泽东27年,记录最真实原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警卫队长陈长江同志跟随毛泽东主席27年,用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告诉读者,在“文革”十年里,毛主席在生活、工作、学习和巡视各地上的点滴往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毛泽东最后十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有以下感受: 1.书名起得不妥。本书只不过从一个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的角度叙述了主席晚年生活的某些片段,用现在这样一个书名就显得太大了。若用类似“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这样的书名更妥当。 2.本书的内容没有太多新意,其内容从别的文字资料中也能查到。 3.如果说作者撰写此书想寄托对主席的怀念,似乎这种感情也没有太表现出来。 作者在执笔时受到了本身身份的限制。
  •   感觉凑合,内容没有希望的好
  •   泛读尚可,营养不足。
  •   书还不错运输途中把书的脚都碰坏了
  •   第一次在贵店购书,很好!书的内容好,作为传记类的书刊,读者最需要的是对主人公的记实。而不是作者的若干评价,这本书基本作到了,(固然由于现实的创作环境因素,不可能作到尽善尽美,但已经不易了,)配送货物包装安全,速度出乎意料非常快。打折书外观略有瑕疵不影响形象,很满意。书店老板诚信经营,为读者顾客,尽心尽力,这里再次谢谢了,希望发扬光大,尽快拓展书店业务,进更多的有思想深度的好书,以后会经常光顾的,再次谢谢。
  •   书好,内容真实,值得收藏
  •   记录了在毛主席身边的一些事,但是加了好多没有用的评论,尤其一些毁噫之词,很是不喜欢。
  •   以为很好,其实没什么意思,重大事件一笔带过,如果不熟悉毛主席的一生和当年的情况,根本看不懂,建议大家别买!
  •   总的来说一般般,没啥新意!!!作者感情色彩重不很客观!!!
  •   如果你想知道建国后最动荡的年代,请看《毛泽东最后十年》
  •   从生活细节中还是能看出来主席最后十年的心路,既矛盾也决绝,还是有价值一读的。时间点作者纪录的都非常清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