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剧崛起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邵清风  

内容概要

《浙剧崛起:浙江电视剧30年(1978-2010年)》是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基地”规划课题成果、浙江省广播电视艺术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国家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资助项目、浙江省戏剧影视文学重点建设专业资助、浙江省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学科建设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

 
邵清风,女,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文学硕士,供职于浙江传媒学院,从事影视艺术以及文化产业相关研究,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参与编著的专著和教材有《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实训教材》、《影视作品解读》、《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艺术教育刨新研究》和《贝因美密码》等。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全国领先的短篇剧时期——1978~1985年
第一章 1978~1985年浙江电视剧概述
第一节 全国领先的电视剧创作
第二节 独特的浙江风格
第二章 电视剧本体特征的探索
第一节 美学风格多元化的探索和实践
第二节 精英话语与大众趣味的博弈和共存
第三节 电视剧手法和语言的探索
第三章 “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电视剧生产运营
第一节 产业化程度极低的电视剧生产
第二节 电视剧市场化运作的初试水
第四章 该阶段重要作品介绍
第一节 洞房
第二节 鲁迅
第三节 女记者的画外音
第四节 新闻启示录
第五节 大地震
第六节 济公
附:浙江省1978~1985年电视剧制作一览
第二编 沉寂中的转型——1986~1990年
第一章 1986~1990年浙江电视剧概述
第一节 暂时走入低谷的浙江电视剧创作
第二节 浙剧风格的延续和转型
第二章 娱乐化、通俗化冲击下的浙江电视剧
第一节 关于电视剧文化属性的大讨论
第二节 难以为继的浙剧优势
第三节 “金鹰”的困境
第三章 浙江电视剧市场化运营的尝试
第一节 电视剧市场属性逐渐明确
第二节 逐步走向市场的浙江电视剧
第四章 该阶段重要作品介绍
第一节 九斤姑娘
第二节你为谁辩护
附:浙江省1986~1990年电视剧制作一览
第三编 浙江电视剧的中兴——1991~1997年
第四编 影视浙军的迅速崛起——1998~2004年
第五编 走向腾飞的浙江电视剧——2005~2010年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另外,如三味书屋里孩子的读书声,担水扁担的“咯吱咯吱”的颤悠声,都体现了导演在音响运用上的追求。同时,《鲁迅》一剧很善于运用音响来表现影片的节奏,与镜头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如廿五婶逼小鲁迅分家的那场戏,先是诸家策划于一室,朗朗放笑,笑声拖到小鲁迅家,突然“滴答滴答”的钟声切入,大家静极了,心里各有各的算盘。这声响节奏上的变化,先闹后静,对比鲜明,接着鲁母说:“要改姓,我可从来没想过——即便是为了银子!”廿五婶受奚落语塞,接着又爆发出一阵喧闹,逼迫小鲁迅就范。这段戏借助音响的动静结合,处理得有板有眼,极具节奏感。这个阶段浙江其他的电视剧在声音运用上也都作出了自己的探索,比如《女记者的画外音》-剧就大量运用了富有激情的画外音贯穿全剧,画外音成了整部剧最重要的叙事载体,甚至成为了这部剧的灵魂。如此重视声音作用的做法在当时是不多见的,极具创新精神。另外,关于电视剧的假定性和非假定性,浙江电视剧创作也作出了独特的探索。一般认为,电视单本剧时期,电视剧主要效仿舞台艺术,具有较强的假定性,当新时期电视剧复兴之后,由于单机摄影、实景拍摄的制作方法,假定性逐渐消失,而电影那种假定性较弱、比较追求逼真的特征则日渐突出。这应该说是比较准确地描述了电视剧发展的情况,但是浙江电视剧在假定性这个问题上却作出了自己不同的探索:-是大量戏曲电视剧的拍摄,《桃子风波》是全国第一部戏曲电视剧,之后浙江又摄制了很多越剧、甬剧等传统戏曲的电视剧,由于戏曲本身鲜明的假定性特征,在电视剧中保留了一定的假定性元素;二是一些具有探索性、实验性的电视剧的创作,例如《新闻启示录》这部电视剧,就有着舞台戏剧那种“明知人演戏,偏信戏中人”的与观众“约定俗成”默契的一面。

编辑推荐

《浙剧崛起:浙江电视剧30年(1978-2010年)》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浙剧崛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