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吕思勉  页数:630  字数:72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进入21世纪,中国迎来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经济的崛起,要求中国文化、精神的复兴。回顾几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等一直领先世界,直到19世纪末。在19世纪末年以来兴起的以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民族振兴运动中,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了“世界末日”,几乎被彻底否定。然而,全盘西化并没有带来民族的复兴。痛定思痛之后,一些西化的代表人物纷纷回归,用比较理性、客观的态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19世纪20年代,国内兴起了“国学”热潮。一时间,大批研究传统文化的书籍得以出版。今天,我们面临千年不遇的大变局,民族文化的复兴,是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需要,是中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思想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传统文化的积累和熏陶,中国很难在文化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此,中央领导同志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重视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并坚持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带头示范。温家宝同志说:“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习近平同志说:“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国学经典藏书》根据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为读者展示大师们的著名成果。这些可贵的文化精品,是承续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火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读者从中可以体味大师们的文化追求,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培育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国学经典藏书》立足于:一、为大中学生及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权威、实用、通俗的普及性读本;二、为研究人员提供学术积累和参考资料;三、为广大领导干部提供治国理政的决策参考、修身养性的行动指南。本丛书尽可能地选用最初的版本,以保留学者大师著作的原貌。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原版本中尚存在一些错讹之处,对其中确系误写、错排的个别文字,参照其他版本和部分学者研究成果,确有把握者,予以改正。为了方便年轻的读者,本套丛书采用横排简体字,并作了标点整理。编选这样国学精品,一定尚有疏漏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指正。

内容概要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阅读国学经典,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极高的文化阅读;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知廉耻、明是非、董荣辱、辨善恶;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书籍目录

出版前言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秦代事迹 第一节 始皇治法 第二节 始皇拓土 第三节 秦之失政 第四节 二世之立第三章 秦汉兴亡 第一节 陈涉首事 第二节 刘项亡秦 第三节 诸侯相王 第四节 楚汉兴亡第四章 汉初事迹 第一节 高祖初政 第二节 高祖翦除功臣 第三节 高祖和匈奴 第四节 汉初功臣外戚相诛 第五节 汉初休养生息之治 第六节 封建制度变迁第五章 汉中叶事迹 第一节 汉代社会情形 第二节 儒术之兴 第三节 武帝事四夷一 第四节 武帝事四夷二 第五节 武帝事四夷三 第六节 武帝事四夷四。 第七节 武帝事四夷五 第八节 论武帝用兵得失 第九节 武帝求神仙 第十节 武帝刻剥之政 第十一节 巫蛊之祸 第十二节 昭宣时政治情形 第十三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一 第十四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二 第十五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三 第十六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四第六章 汉末事迹 第一节 元帝宽弛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三节 哀帝纵恣第七章 新室始末 第一节 新莽得政 第二节 新室政治上 第三节 新室政治下 第四节 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 新莽败亡第八章 后汉之兴 第一节 更始刘盆子之败 第二节 光武定河北自立 第三节 光武平关中 第四节 光武平群雄上 第五节 光武平群雄下第九章 后汉盛世 第一节 光武明章 之治 第二节 匈奴分裂降附 第三节 后汉定西域 第四节 汉与西南洋交通 第五节 后汉平西羌 第六节 后汉开拓西南 第七节 后汉时东北诸族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 第二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下 第三节 后汉羌乱 第四节 党锢之祸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六节 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节 后汉中叶后内乱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 第一节 何进之败 第二节 董卓之乱 第三节 李催郭汜之乱 第四节 东诸侯相攻 第五节 曹操平定北方上 第六节 曹操平定北方下 第七节 孙氏据江东 第八节 赤壁之战 第九节 刘备入蜀 第十节 曹操平关陇汉中 第十一节 刘备取汉中 第十二节 孙权取荆州第十二章 三国始末 第一节 三国分立 第二节 三国初年和战 第三节 诸葛亮伐魏 第四节 魏氏衰乱 第五节 魏平辽东 第六节 司马氏专魏政 第七节 蜀魏之亡 第八节 孙吴盛衰 第九节 孙吴之亡 第十节 三国时四裔情形第十三章 秦汉时社会组织 第一节 婚制 第二节 族制 第三节 户口增减 第四节 人民移徙 第五节 各地方风气第十四章 秦汉时社会等级 第一节 豪强 第二节 奴客门生部曲 第三节 游侠 第四节 秦汉时君臣之义 第五节 士大夫风气变迁第十五章 秦汉时人民生计情形 第一节 秦汉人訾产蠡测 第二节 秦汉时豪富人 第三节 秦汉时地权不均情形 第四节 汉世禁奢之政 第五节 汉世官私振贷第十六章 秦汉时实业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业 第三节 商业 第四节 钱币第十七章 秦汉时人民生活 第一节 饮食 第二节 仓储漕运籴粜 第三节 衣服 第四节 宫室 第五节 葬埋 第六节 交通第十八章 秦汉政治制度 第一节 政体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 第四节 选举 第五节 赋税 第六节 兵制 第七节 刑法第十九章 秦汉学术 第一节 学校 第二节 文字 第三节 儒家之学 第四节 百家之学 第五节 史学 第六节 文学美术 第七节 自然科学 第八节 经籍第二十章 秦汉宗教 第一节 祠祭之礼 第二节 诸家方术 第三节 五德终始之说 第四节 图谶 第五节 神仙家 第六节 道教之原 第七节 佛教东来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总论自来治史学者,莫不以周、秦之间为史事之一大界,此特就政治言之耳。若就社会组织言,实当以新、汉之间为大界。盖人非役物无以自养,非能群无以役物。邃古之世,人有协力以对物,而无因物以相争,此实人性之本然,亦为治世之大道。然人道之推行,不能不为外物所格。人之相人偶,本可以至于无穷也,而所处之境限之,则争夺相杀之祸,有不能免者矣。争夺相杀之局,不外两端:一恃强力夺人之所有以自奉,或役人劳作以自养。其群之组织,既皆取与战斗相应;见侵夺之群,亦不得不以战斗应之;率天下而惟战斗之务,于是和亲康乐之风,渺焉无存;诛求抑压之事,扇而弥甚;始仅行于群与群之间者,继遂推衍而及于群之内,而小康之世所谓伦纪者立,而人与人相处之道苦矣。又其一为财力。人之役物也,利于分工,而其所以能分工,则由其能协力,此自邃古已然。然协力以役物,仅限于部族之内,至两部族相遇,则非争夺,亦必以交易之道行之,而交易之道,则各求自利。交易愈盛,则分工益密,相与协力之人愈众,所耗之力愈少,所生之利愈多,人之欲利,如水就下,故商业之兴,沛乎莫之能御。然部族之中,各有分职,无所谓为己,亦无所谓为人,有协力以对物,而无因物以相争之风,则自此泯矣。盖商业之兴也,使山陬海澨,不知谁何之人,咸能通功易事,分工协力之途愈广,所生之利愈饶,其利也;而其相交易也,人人以损人利己之道行之,于是损人利己之风,亦遍于山陬海澨,人人之利害若相反,此则其害也。语曰:“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至于人自私其所有,而恃其多财,或善自封殖以相陵轹而其祸有不忍言者矣。由前之说,今人所谓封建势力。由后之说,则今人所谓资本势力也。封建之暴,尤甚于资本,故人必先求去之。晚周以来,盖封建势力日微,而资本势力方兴之会。封建势力,如死灰之不可复然矣,而或不知其不可然而欲然之;资本势力,如洪水之不可遽湮也,而或不知其不可湮而欲湮之;此为晚周至先汉扰攘之由,至新室亡,人咸知其局之不易变,或且以为不可变,言治者但务去泰去甚,以求苟安,不敢作根本变革之想矣。故曰:以社会组织论,实当以新、汉之间为大界也。《汉书。货殖列传》曰:“昔先王之制,白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于皂隶、抱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隰之宜,教民树种、畜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雚蒲、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草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置网不布于埜泽;鹰隼未击,(矢曾)弋不施于篌隧。既顺时而取物,然犹山不槎蘖,泽不伐天,蟓鱼麛卵,咸有常禁。所以顺时宣气,蕃阜庶物,稽足功用,如此之备也:然后四民因其土宜,各任知力,夙兴夜寐,以治其业,相与通功易事,交利而俱赡,非有征发期会,而远近咸足。故《易》曰:后以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及周室衰,礼法堕。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税,八佾舞于庭,雍彻于堂,其流至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陵夷至乎桓、文之后,礼谊大坏,上下相冒;国异政家殊俗;耆欲不制,僭差亡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伪民背实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取国者为王公,圉夺成家者为雄桀。礼谊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富者木土被文锦,犬马余肉粟,而贫者福褐不完,晗菽饮水。其为编户齐民同列,而以财力相君,虽为仆虏,犹亡愠色。故未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乎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之患。其教自上兴,繇法度之无限也。”此文最能道出东周以后社会之变迁,及其时之人之见解。盖其所称古代之美,一在役物之有其方,一则人与人相处之得其道,此实大同之世所留诒,而非小康之世,世及为礼之大人所能为,《先秦史》已言之。然世运既降为小康,治理之权,既操于所谓大人者之手,人遂误以此等治法,为此大人之所为,拨乱世,反之正,亦惟得位乘时者是望。其实世无不自利之党类,望王公大人及所谓士君子者,以行大平大同之道,正如与虎谋皮。然治不至于大平大同,则终潜伏扰乱之因;其所谓治者,终不过苟安一时,而其决裂亦终不可免;此孔子所以仅许为小康也。先秦诸子,亦非不知此义,然如农家、道家等,徒陈高义,而不知所以致之之方。墨家、法家等,则取救一时之弊,而于根本之计,有所不暇及。儒家、阴阳家等,知治化之当分等级,且知其当以渐而升矣,然又不知世无不自利之党类,即欲进于升平,亦非人民自为谋不可,而欲使在上者为之代谋,遂不免与虎谋皮之诮。此其所以陈义虽高,用心虽苦,而卒不得其当也。参看《先秦史》第十五章 第五节 。秦、汉之世,先秦诸子之言,流风未沫,士盖无不欲以其所学,移易天下者。新室之所为,非王巨君等一二人之私见,而其时有志于治平者之公言也。一击不中,大乱随之,根本之计,自此乃无人敢言,言之亦莫或见听矣。此则资本势力,正当如日方升之时,有非人力之所能为者在也。以民族关系论,两汉、魏、晋之问,亦当画为一大界。自汉以前,为我族征服异族之世,自晋以后,则转为异族所征服矣。盖文明之范围,恒渐扩而大,而社会之病状,亦渐渍益深。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以社会组织论,浅演之群,本较文明之国为安和,所以不相敌者,则因其役物之力大薄之故。然役物之方,传播最易。野蛮之群,与文明之群遇,恒慕效如恐不及焉。及其文明程度,劣足与所谓文明之族相抗衡,则所用之器,利钝之别已微,而群体之中,安和与乖离迥判,而小可以胜大,寡可以敌众,弱可以为强矣。自五胡乱华以后,而沙陀突厥,而契丹,而女真,而蒙古,而满洲,相继入据中原,以少数治多数,皆是道也。侵掠之力,惟骑寇为强。春秋以前,我所遇者皆山戎,至战国始与骑寇遇,《先秦史》亦已言之。战国之世,我与骑寇争,尚不甚烈,秦以后则不然矣。秦、汉之世,盖我恃役物之力之优,以战胜异族,自晋以后,则因社会之病状日深,而转为异族所征服者也。故曰:以民族关系论,汉、晋之间,亦为史事一大界也。第二章 秦代事迹第一节 始皇治法秦王政二十六年,民国纪元前二千一百三十二年,而西历纪元前二百二十一年也。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日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大上皇,制曰:“朕闻大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史公谓:“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秦始皇本纪赞》。案琅邪刻石云:“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自为纪。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其身未殁,诸侯背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合群臣议帝号之言观之,秦之所以自负者可知,史公之言,诚不缪也。尽废封建而行郡县,其事确为前此所未有,固无怪秦人之以此自负。君为一群之长,王为一区域中所归往,其称皆由来已旧,战国时又有陵驾诸王之上者,则称为帝,已见《先秦史》第十章 第一节 。秦人之称帝,盖所以顺时俗,又益之以皇,则取更名号耳。皇帝连称,古之所无,而《书·吕刑》有皇帝清问下民之辞,盖汉人之所为也。汉人传古书,尚不斤斤于辞句,说虽传之自古,辞则可以自为。郡县之制,由来已久,亦见《先秦史》第十四章 第一节 ,惟皆与封建并行,尽废封建而行郡县,实自始皇始耳。二十六年,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惟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秦、汉时之县,即古之所谓国,为当时施政之基,郡则有军备,为控制守御而设,亦见《先秦史》第十四章 第一节 。故决废封建之后,遂举分天下以为郡也。三十四年,淳于越非废封建,仍为李斯所驳,且以此招焚书之祸,见下。李斯持废封建之议,可谓甚坚,而始皇亦可谓能终用其谋矣。是岁,又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此犹今之禁藏军火。当时民问兵器本少也。参看第十八章 第六节 。《始皇本纪》但言销兵,《李斯传》则云“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贾生言秦“堕名城”;《始皇本纪赞》。《秦楚之际月表》日“堕坏名城,销锋镝”;《叔孙通传》:通对二世问曰“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严安上书:言秦“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虞,示不复用”;《汉书》本传。则夷城郭实与销锋镝并重。《张耳陈余传》: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则名城亦有未尽毁者,然所毁必不少矣。《宋史·王禹傅传》:禹偁上书,言“大祖、大宗,削平僭伪。当时议者,乃令江、淮诸郡,毁城隍,收兵甲,彻武备者二十余年。书生领州,大郡给二十人,小郡减五人,以充常从。号日长吏,实同旅人;名为郡城,荡若平地”。则宋时犹以此为制驭之方,无怪秦人视此为长治久安之计矣。三十年碣石门刻日“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则当时并有利交通之意,不徒为镇压计也。后人举而笑之,亦过矣。销兵之后,《史记》又称其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此自一统后应有之义,然此等事收效盖微,世或以为推行尽利,则误矣。参看第十九章 第二节 。又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比所以为强干弱枝计也。《刘敬传》:敬使匈奴结和亲。还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宗强;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此策全与始皇同。《汉书·地理志》言:“秦既灭韩,徙天下不轨之徒于南阳。”盖豪杰宗强者,使之去其故居,则其势力减,而又可以实空虚之处。当宗法盛行时,治理之策,固不得不然也。

后记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著名历史学家。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白话本国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吕思勉读史札记》等是吕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吕思勉推崇顾炎武的“闳雅”、钱大昕的“渊博”、戴震的“论证”和章学诚的“辩答”,熟读《二十四史》等传统典籍,析解、分类、排比、考证史料,写下大量札记。吕著史实扎实而精确,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叙述清楚,见解独到而精辟。严耕望评其治学特色为:“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本书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本书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重版.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本书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本次《秦汉史》的新版,以开明书店的初版本为底本,并参照了现有的一些学者的校订成果,改繁体直排为简体横排。除订正了原书的一些讹误之外,其他如习惯用词、概念术语等,均未做改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胡锦涛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温家宝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总之,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习近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秦汉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6条)

 
 

  •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阅读国学经典,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极高的文化阅读;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阅读国学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阅读国学经典,可以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知廉耻、明是非、董荣辱、辨善恶;阅读国学经典,可以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   这套国学丛书的印刷、装帧和纸张其实还不错的。
  •   汉武帝东征西讨,所开拓者颇广,后世盛时之疆域,于此已略具规模,读史者或称道之。然汉人之议论,则于武帝多致讥评。何哉?予谓是时之开拓,乃中国之国力为之,即微武帝,亦必有起而收其功者,而武帝轻举寡虑,喜怒任情,用人以私,使中国之国力,为之大耗,实功不掩其罪也。汉世大敌,莫如匈奴。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县,已见第四章第三节。又是时匈奴,殊无民族意识。试观军臣单于以嗜汉物,几堕马邑之权,然仍乐关市可知。贾生五饵之策,欲以车服坏其目,饮食坏其口,音声坏其耳,宫室坏其腹,荣宠坏其心。非处士之大言,其效诚有可期者也。使武帝而有深谋远虑,当时之匈奴,实可不大烦兵力而服。即谓不然,而征伐之际,能多用信臣宿将,其所耗费,必可大减,而所成就,反将远胜,此无可疑者也。《史记》言卫青仅以和柔自媚于上。霍去病则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大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事多类此。此等人可以为将乎?较之李广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者何如?李广利之再征大宛也,出敦煌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马三万匹,军还,入玉门关万余人,马千余匹而已。史言后行非乏食,战死不甚多,而将吏贪,不爱卒,侵牟之,以此物故者众,其不恤士卒,亦去病之类也。天子尝欲教去病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此去病不学无术之明征,亦汉武以三军之众,轻授诸不知兵法之将之铁证。世顾或以是为美谈,此真势利小人之见。彼卫、霍之所以制胜者,乃由其所将常选,而诸宿将所将,常不逮之耳,非其能也。汉去封建之世近,士好冒险以立功名;不知义理,徒为愚忠;皆与后世绝异。即以李广之事论之。广与程不识,俱为边郡名将,匈奴畏之久矣。又尝俱为卫尉,天子知其能亦久矣。征胡而择大将,非广、不识辈而谁?乃汉武之所任者,始则卫、霍,后则李广利也。以淑房之亲,加诸功臣宿将之上,不亦令战士短气矣乎?元狩四年之役,武帝本令去病当单于,故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焉。至于卫青,任之本不甚重。《史记·李将军列传》云:“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此非实录。既以为老弗许矣,岂又以为前部乎?“及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在,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此实显违上令。其云“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乃诬罔之辞。上既不令青当单于,又自以广为前将军,安得有此言乎?广既失道,青又逼迫令自杀,违旨而贼重臣,其罪大矣,天子弗能正。广子敢,怨青之恨其父,击伤之,青匿讳之,盖其事实有不堪宣露者,而去病又射杀敢。上乃为讳,云鹿触杀之。尚不如郑庄公之于颍考叔,能令卒出貑,行出犬、鸡,以诅贼之者也,可以持刑政乎?李氏之于卫、霍,盖有不共戴天之仇二焉。纵不敢以此怨怼其君,亦不足为之尽力矣,而陵犹愿以步卒五千,为涉单于庭,既败,司马迁推言陵之功,则以为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之腐刑。所终始右护者,琐琐姻娅而已,而又收族陵家,此真所谓淫刑以逞,视臣如草芥者。无为戎首,不亦宜乎?而司马迁犹惜陵生降隤其家声;陇西士大夫,犹以李氏为愧。专制之世,士大夫之见解,固非吾侪小人所能忖度矣。得此等将帅而用之,所费士马如此,而匈奴犹终武帝之世不能平,可谓能用兵乎?
  •   大家讲史:秦汉史 ,这一期的历史一直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看看大家对此有什么样的解析,很期待~
  •   要有点文言文基础,否则看不了,经典作品
  •   经典且廉价。 但封面破损。
  •   吕思勉先生的书,内容没的说,装帧也很喜欢。非常经典!
  •   简单看了一下,还没仔细阅读
  •   大家之作,应该好好阅读
  •   书很好 价格好便宜 因为看了大秦帝国 对秦汉的历史开始感兴趣
  •   一部好书、很厚重的历史书,定价本就不高,可是卖很便宜,不知道是作家的可悲、历史的可悲、还是时代的可悲?!
  •   看起来费劲,文化水平低呀
  •   在看历史的同时,还能学习文言,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书。
  •   读了之后,对于只知道大概的历史也清楚了不少,总而言之,受益匪浅
  •   电视上铺天盖地的穿越,戏说,对历史真的太恶搞了,还是静下心来读一读这些吧。
  •   还没读,储备中,看起来难度有点大,不是问题;
  •   文言文,看着很累,但受教颇丰,尤其是总论作得太棒了。
  •   作者饱读史书,下笔举重若轻,值得购买。
  •   很低的价格买了一本很好的哈苏
  •   书不错,是文言文的,再次拾起文言知识
  •   帮我同学买了两本,虽然包装的不是很到位,纸张,纸背都比较简朴,不是金装版的但是内容真的很到位,好厚的一本,有两斤重,百万字的大书却只买十几块钱,不买都亏了。吕思勉的书非常注重史料的运用,故事性不强,但学术性很好,很专业的专业书,但要小心使用,太重了,容易毁坏。
  •   挺好的,学术专业性强,不错
  •   还没有看啊,但是看作者就不会错,书有点皱了,不过还是非常满意,好了,到十个字了
  •   不错的书,5分。
  •   大家之作 活动便宜就买了
  •   很详细。。。但是有点枯燥
  •   早就喜欢吕大师了
  •   打折的时候买的,挺划得来
  •   描写全面适合专业认识参考
  •   很实惠,很好的书
  •   很不错的书,待细看
  •   当当买书,第一选择~
  •   这种好书才10元钱,可惜可惜。
  •   不多言了,对中国史的第一部就是吕大的,不说了。
  •   很好 正版 喜欢
  •   吕思勉的名作,值得推荐。
  •   书很好 价格好便宜
  •   想不到如此大作竟然这么便宜.
  •   书的内容不错,只是装订不好,掉叶!!
  •   民国大师吕思勉,本本精品!
  •   国学经典藏书系列图书,都是大师级的史学家著的,喜欢历史的多读一读。
  •   第一章 总论  自来治史学者,莫不以周、秦之间为史事之一大界,此特就政治言之耳。若就社会组织言,实当以新、汉之间为大界。盖人非役物无以自养,非能群无以役物。邃古之世,人有协力以对物,而无因物以相争,此实人性之本然,亦为治世之大道。然人道之推行,不能不为外物所格。人之相人偶,本可以至于无穷也,而所处之境限之,则争夺相杀之祸,有不能免者矣。争夺相杀之局,不外两端:一恃强力夺人之所有以自奉,或役人劳作以自养。其群之组织,既皆取与战斗相应;见侵夺之群,亦不得不以战斗应之;率天下而惟战斗之务,于是和亲康乐之风,渺焉无存;诛求抑压之事,扇而弥甚;始仅行于群与群之间者,继遂推衍而及于群之内,而小康之世所谓伦纪者立,而人与人相处之道苦矣。又其一为财力。人之役物也,利于分工,而其所以能分工,则由其能协力,此自邃古已然。然协力以役物,仅限于部族之内,至两部族相遇,则非争夺,亦必以交易之道行之,而交易之道,则各求自利。交易愈盛,则分工益密,相与协力之人愈众,所耗之力愈少,所生之利愈多,人之欲利,如水就下,故商业之兴,沛乎莫之能御。然部族之中,各有分职,无所谓为己,亦无所谓为人,有协力以对物,而无因物以相争之风,则自此泯矣。盖商业之兴也,使山陬海澨,不知谁何之人,咸能通功易事,分工协力之途愈广,所生之利愈饶,其利也;而其相交易也,人人以损人利己之道行之,于是损人利己之风,亦遍于山陬海澨,人人之利害若相反,此则其害也。语曰:“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至于人自私其所有,而恃其多财,或善自封殖以相陵轹而其祸有不忍言者矣。由前之说,今人所谓封建势力。由后之说,则今人所谓资本势力也。封建之暴,尤甚于资本,故人必先求去之。晚周以来,盖封建势力日微,而资本势力方兴之会。封建势力,如死灰之不可复然矣,而或不知其不可然而欲然之;资本势力,如洪水之不可遽湮也,而或不知其不可湮而欲湮之;此为晚周至先汉扰攘之由,至新室亡,人咸知其局之不易变,或且以为不可变,言治者但务去泰去甚,以求苟安,不敢作根本变革之想矣。故曰:以社会组织论,实当以新、汉之间为大界也。  《汉书。货殖列传》曰:“昔先王之制,白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于皂隶、抱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隰之宜,教民树种、畜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雚蒲、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草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置网不布于埜泽;鹰隼未击,(矢曾)弋不施于篌隧。既顺时而取物,然犹山不槎蘖,泽不伐天,蟓鱼麛卵,咸有常禁。所以顺时宣气,蕃阜庶物,稽足功用,如此之备也:然后四民因其土宜,各任知力,夙兴夜寐,以治其业,相与通功易事,交利而俱赡,非有征发期会,而远近咸足。故《易》曰:后以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及周室衰,礼法堕。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税,八佾舞于庭,雍彻于堂,其流至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陵夷至乎桓、文之后,礼谊大坏,上下相冒;国异政家殊俗;耆欲不制,僭差亡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伪民背实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取国者为王公,圉夺成家者为雄桀。礼谊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富者木土被文锦,犬马余肉粟,而贫者福褐不完,晗菽饮水。其为编户齐民同列,而以财力相君,虽为仆虏,犹亡愠色。故未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乎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之患。其教自上兴,繇法度之无限也。”此文最能道出东周以后社会之变迁,及其时之人之见解。盖其所称古代之美,一在役物之有其方,一则人与人相处之得其道,此实大同之世所留诒,而非小康之世,世及为礼之大人所能为,《先秦史》已言之。然世运既降为小康,治理之权,既操于所谓大人者之手,人遂误以此等治法,为此大人之所为,拨乱世,反之正,亦惟得位乘时者是望。其实世无不自利之党类,望王公大人及所谓士君子者,以行大平大同之道,正如与虎谋皮。然治不至于大平大同,则终潜伏扰乱之因;其所谓治者,终不过苟安一时,而其决裂亦终不可免;此孔子所以仅许为小康也。先秦诸子,亦非不知此义,然如农家、道家等,徒陈高义,而不知所以致之之方。墨家、法家等,则取救一时之弊,而于根本之计,有所不暇及。儒家、阴阳家等,知治化之当分等级,且知其当以渐而升矣,然又不知世无不自利之党类,即欲进于升平,亦非人民自为谋不可,而欲使在上者为之代谋,遂不免与虎谋皮之诮。此其所以陈义虽高,用心虽苦,而卒不得其当也。参看《先秦史》第十五章第五节。秦、汉之世,先秦诸子之言,流风未沫,士盖无不欲以其所学,移易天下者。新室之所为,非王巨君等一二人之私见,而其时有志于治平者之公言也。一击不中,大乱随之,根本之计,自此乃无人敢言,言之亦莫或见听矣。此则资本势力,正当如日方升之时,有非人力之所能为者在也。  以民族关系论,两汉、魏、晋之问,亦当画为一大界。自汉以前,为我族征服异族之世,自晋以后,则转为异族所征服矣。盖文明之范围,恒渐扩而大,而社会之病状,亦渐渍益深。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以社会组织论,浅演之群,本较文明之国为安和,所以不相敌者,则因其役物之力大薄之故。然役物之方,传播最易。野蛮之群,与文明之群遇,恒慕效如恐不及焉。及其文明程度,劣足与所谓文明之族相抗衡,则所用之器,利钝之别已微,而群体之中,安和与乖离迥判,而小可以胜大,寡可以敌众,弱可以为强矣。自五胡乱华以后,而沙陀突厥,而契丹,而女真,而蒙古,而满洲,相继入据中原,以少数治多数,皆是道也。侵掠之力,惟骑寇为强。春秋以前,我所遇者皆山戎,至战国始与骑寇遇,《先秦史》亦已言之。战国之世,我与骑寇争,尚不甚烈,秦以后则不然矣。秦、汉之世,盖我恃役物之力之优,以战胜异族,自晋以后,则因社会之病状日深,而转为异族所征服者也。故曰:以民族关系论,汉、晋之间,亦为史事一大界也。
  •   秦汉史(图文版)》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秦汉史(图文版)》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吕思勉推崇顾炎武的“闳雅”、钱大昕的“渊博”、戴震的“论证”和章学诚的“辩答”,熟读《二十四史》等传统典籍,析解、分类、排比、考证史料,写下大量札记。吕著史实扎实而精确,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叙述清楚,见解独到而精辟。严耕望评其治学特色为:“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显示更多显示更少
  •   吕思勉是个很不错的史学家,我们买了他的中国通史、秦汉史、隋唐史,魏晋史,感觉都不错。只是这本书的质量有点小问题,书太厚,一碰,中间就裂开了。
  •   吕思勉讲的秦汉史,水平不错。
  •   书很好,就是秦史讲的比较少。
  •   深入浅出,讲解了秦汉时期的历史
  •   非常喜欢,大部头,了解更多更详细的秦汉
  •   编辑可能是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的加入了很多拙劣的图片,蛇足啊蛇足!
  •   这套书很不错,能够从中获益不少,性价比的确很高。
  •   写得相当不错,有广度,有深度,性价比高,值得一看!
  •   书好厚的说,买的很值得。
  •   我觉得很不错,内容都不错
  •   物有所值。但好象专业性强了一点,有时间看看。
  •   应该白话文的陈述,标注古用词分析解析就行。
  •   从内容和价格来看,这都是一本好书。
  •   非好棒,做活动时习的,超值
  •   文言体看得终究有些累,幸好是横版的。
  •   吕的著作一定要顶。5折抢的一套。
  •   对大师的作品,我们只有瞻仰的份儿,岂敢妄加评论。书的装祯,纸张也还不错,价格也还算公道。可是开头那几篇讲话却大杀风景,对大师缺乏起码的尊重,百年后大师还是大师,可是那几位十年之后会在哪里呢?鄙视出版者的无知与无聊
  •   个个胶装不好,没多久,胶就裂了,变成上下两部了。书是好书,纸质相当好,内容也是经典。唯一缺点就是胶裂了。
  •   就是有些地方是闻言,看不懂没注释
  •   刚翻开,胶就脱了,也终于明白为何2折了。吕思勉的书内容是非常好,在当当买了那么多年这次买特价书好郁闷。除了脱胶,2本特价书封面都好脏好皱折。真是无语。当然权当买旧书了,内容是不错的。
  •   内容不容易看懂,象历史书没有趣味性。
  •   买过一本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换本试试看
  •   低价打折品,没有更多的苟责~
  •   看不大懂!可能我读书少啊,惭愧
  •   散架了。
  •   还是应该买上海古籍出版的,看起来更专业些
  •   冲着大师的名字买的,怎奈水平有限看着比较吃力。
  •   书单装帧太差
  •   第一次买到如此质量的书,是新书不错,刚刚一翻开一半,书非常爽脆地一分为二,一看,书胶已经裂开了,失望之极。
  •   书的作者不错,除此之外都很差,书开胶,印刷差劲,怒
  •   此书文言文很多,像我这样的笨蛋,读起来有点费劲,没有点工地的朋友注意了
  •   这本书如何好不用我多说啦,但这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装订水平实在有待提高。还没看就散架了,严重影响阅读啊。提醒出版商要本着对好书作者的敬意,对买书人和读者的尊重,负责任的工作。
  •   比想象中要厚,拿在手里很沉。个人感觉装订不是很好,有点儿散的感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