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教程

出版时间:2007-12-1  出版社:经济科学  作者:张培刚  页数:40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发展经济学教程》(修订版)对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学说将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试图兼收并蓄东西方各种经济发展学说之所长,以一种综合的视野和方法开展分析,展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学科体系。本书强调,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应始终坚持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既以农业国工业化为主线展开分析。因为从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看,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基本内容。在内容体系设计上,本书遵循上述思路作了不同于其他发展经济学教程体系的结构安排。全书共设有四篇十九章。采用最新文献,力求反映现代发展理论的新进展。在本书中,作者收集了截致2001年上半年大量的中外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各类发展经济学教材、专著和论文,也包括一些国、际机构的出版物和统计数据。

作者简介

姓名: 张培刚 出生地:湖北黄安
任教专业: 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张培刚
在职情况: 在职
性别: 男
所在院系: 经济学系
出生年月:1913年7月10日
工作单位、职务及职称:
华中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及上海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教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院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
学历:
1934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学位。
1941年—194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部学习,后在该校文理学院研究生部经济系学习,获硕士、博士
学位:1951年秋—1952年夏派往北京马列学院学习一年。
研究方向: 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工商管理学
张培刚 - 个人介绍
著名的“四个一”学生
张培刚在武汉大学的历史上是著名的“四个一”学生:毕业时成绩全院第一;3年一次的庚款留美考试全国第一;第一个拿到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博士;第一个中国人获得哈佛大学最高奖———威尔士论文奖。
1929年张培刚考入武汉大学文预科。学校的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他当年的报名表。这张修业证明显示,张培刚当年只读了一年半的高中跳级考入武大预科。当时国立武汉大学刚刚成立,招生非常严格,当年的文科班只录取了张培刚一个人。
1941年8月张培刚从香港乘船抵达波士顿,进入康桥哈佛大学。他选择了《农业与工业化》为博士论文题目。张培刚在哈佛的图书馆里申请了不足6平方米的空间,他阅读了德文、法文、英文参考书200多本,涉及到的经济学家就不下180余人,包括了当时经济学中有关的主要论著。张培刚用了9个月的时间,1945年10月写下了英文稿的《农业与工业化》。答辩时,张培刚只用了一个小时。
答辩顺利通过,几天后,老师让他改名“peterchandler”填在论文封面,参加威尔士奖的竞争。1949年,他的论文由哈佛大学出版,并成为许多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指定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鸿业教授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就在老师给他的书单上意外地发现这本惟一一个中国人写的书。
1946年,张培刚从哈佛大学毕业时,张伯伦还曾邀请他在哈佛任教。一心想把理论付诸实践的张培刚还是决定回国,应武汉大学邀请担任武大经济系主任。1948年张培刚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担任顾问,他是委员会中位居第四的高级官员,但他却认为这份美差只是个闲职,为了迎接新中国,在解放前夕,张培刚舍弃了600美元的月薪从曼谷再次回到武大。
发展经济学之父
在“文革”中,张培刚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长年与专业无缘,大好年华白白浪费。“文革”结束后,张培刚才在华中这所工科院校里开设了经济学专业,张培刚说,自己一直站了30多年,总算有一张凳子可以坐下歇歇脚了。他先后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5月,张培刚被借调到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担任《政治学辞典》《外国经济史》的主编。随后,他又成为第一批给国家领导主讲“外国经济学”的专家,并与厉以宁合写了《宏观与微观经济学》,最早把西方经济学(即市场经济学)介绍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他通过著作和讲学,全面介绍了西方经济学、西方管理科学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0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把在抽屉下面藏了30年的英文手稿译成了中文,埋没了半个多世纪的这本书终于开始得到人们的认识。那时张培刚已将近70岁。经济学家胡鞍刚定期要给政府部门编写国情报告,他在文章中就经常引用张培刚的理论。胡鞍钢说:“张培刚先生早在1949年写那本书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这些问题,他当时讨论的是三大关系,实际上就是最早我们称之为对外开放的理论。就是农业国必须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从全球化过程中和与工业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资金、技术及支持,应当说后来中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的一个理论,张培刚先生已经都做出了一些铺垫。”
张培刚后被推选为全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等。1989年他写的《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一文力挽狂澜,拯救发展经济学于垂危之际。那时学术界认为发展经济学走向衰落,张老不仅为发展经济学正名,而且扩大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1990年清华大学的梁小民教授把当年刘易斯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增长理论》翻译成中文,相比之下张培刚的理论远在刘易斯之上,刘易斯主张通过工业化来实现经济发展,那是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但是张老的书是把农业作为产业的一个部分,他所要求的不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而是把农业和工业作为整体来发展。后来刘易斯也作了反思,刘易斯说,“过去我太重视工业了,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看来这是错误的。”
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钱纳里来华讲学时说:“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你们中国人,是张培刚先生。这是中国人的骄傲。”1986年,西北大学教授何练成访美后说,哈佛大学一教授在座谈会上说,张培刚才真正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刘易斯、舒尔茨的理论比他提出的要晚好些年,因此他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1998年,张培刚教授的博士点批准下来,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这些学科目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书籍目录

修订版序言第1篇 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第1章 导论1.1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2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3 发展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1.4 本章小结1.5进一步阅读导引1.6 思考题第2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1 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2.2 经济增长、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2.3 以人为本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2.4 发展水平的度量2.5 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6 本章小结2.7 进一步阅读导引2.8 思考题第3章 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3.1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3.2 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发展理论3.3 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3.4 激进主义的经经发展理论3.5 新制度主义经济发展理论3.6 简评3.7 本章小结3.8 进一步阅读导引3.9 思考题第4章 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发动因素4.1 现代经济增长的性质与特征4.2 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4.3 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4.4 经济发展的发动因素4.5 本章小结4.6 进一步阅读导引4.7 思考题第2篇 制度因素与政府作用第5章 制度与经济发展5.1 关于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5.2 经济增长的源泉:制度的重要性5.3 制度变迁理论5.4 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产权、市场、国家与意识形态5.5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5.6 本章小结5.7 进一步阅读导引5.8 思考题第6章 计划、市场与体制转型6.1 发展中国家经济计划的基本原理6.2 计划失败与重新恢复对市场的偏好6.3 计划、市场与体制选择6.4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6.5 本章小结6.6 进一步阅读导引6.7 思考题第7章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1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7.2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职能7.3 政府失效与寻租问题7.4 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7.5 本章小结7.6 进一步阅读导引7.7 思考题第3篇 发展要素与国际条件第8章 人口、自然资源与环境8.1 人口与经济发展8.2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8.3 环境退化与环境保护8.4 可持续发展战略8.5 本章小结8.6 进一步阅读导引8.7 思考题第9章 资本形成9.1 资本形成的作用9.2 资本形成的来源9.3 资本形成的方式9.4 资本形成的效率9.5 本章小结9.6 进一步阅读导引9.7 思考题第10章 基础设施10.1 基础设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0.2 基础设施的发展战略10.3 基础设施的投资10.4 基础设施的经营和管理10.5 本章小结10.6 进一步阅读导引10.7 思考题第11章 人力资本11.1 人力资本的含义与作用11.2 营养和健康与人力资本的形成11.3 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形成11.4 教育深化与智力外流11.5 人力资本形成的战略选择11.6 本章小结11.7 进一步阅读导引11.8 思考题第12章 技术进步12.1 技术进步的含义与类型12.2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论分析12.3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测度12.4 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12.5 技术转移与技术引进12.6 本章小结12.7 进一步阅读导引12.8 思考题第13章 对外贸易13.1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关于贸易与发展关系的观点13.2 关于解说发展中国家贸易的理论13.3 发展中国家与新贸易理论13.4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与政策13.5 本章小结13.6 进一步阅读导引13.7 思考题第14章 外资利用14.1 双缺口模型14.2 资本的跨国流动特征和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条件14.3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14.4 外国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14.5 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利用外资的总结14.6 本章小结14.7 进一步阅读导引14.8 思考题第4篇 结构转换与城乡发展第15章 产业结构的变动15.1 工业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15.2 结构转换与总量增长的关系15.3 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形态与机制15.4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兴起15.5 本章小结15.6 进一步阅读导引15.7 思考题第16章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转型16.1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6.2 传统农业的特征与改造16.3 传统农业的转型16.4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6.5 本章小结16.6 进一步阅读导引16.7 思考题第17章 乡村经济结构转变与乡村社会发展17.1 乡村土地制度17.2 乡村发展的微观基础17.3 乡村工业、乡村金融与乡村贸易17.4 政府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17.5 本章小结17.6 进一步阅读导引17.7 思考题第18章 城市化与乡一城人口流动18.1 城市化的动因与机制18.2 人口流动模型18.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实践与问题18.4 中国城市化问题18.5 反思与展望18.6 本章小结18.7 进一步阅读导引18.8 思考题第19章 区域经济发展19.1 区位因素与区域经济发展19.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19.3 多元经济与大国区域经济发展19.4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9.5 本章小结19.6 进一步阅读导引19.7 思考题英汉人名对照参考文献修订版后记

编辑推荐

  《发展经济学教程》(修订版)注重发展原理与政策分析相结合,密切联系实际,并作适当的导引。众所周知,发展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生命力在于其理论能否有效制定发展政策。因此,本书特别强调一般原理与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发展经济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