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传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田本相  页数:5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田本相,曾任北京广播学院语言文学部副主任、副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文化部研究系列高评委委员、副主任。现为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华文戏剧节委员会主席。主要学术专著有:《曹禺剧作论》、《田汉评传》、《电视文化学》等。主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新时期戏剧述论》、《世界艺术史丛书》(六卷本)等。

作者简介

田本相,曾任北京广播学院语言文学部副主任、副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文化部研究系列高评委委员、副主任。现为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华文戏剧节委员会主席。主要学术专著有:《曹禺剧作论》、《田汉评传》、《电视文化学》等。主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新时期戏剧述论》、《世界艺术史丛书》(六卷本)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童年的苦闷第二章 小戏迷第三章 “窭人之子”第四章 初试锋芒第五章 诗的迷恋第六章 在南开新剧团里第七章 绽露表演才华第八章 大学生活第九章 人生的探索第十章 转学清华第十一章 虎虎生气第十二章 《雷雨》的诞生第十三章 重返天津第十四章 《日出》问世第十五章 执教剧校第十六章 《原野》的创作第十七章 流亡路上第十八章 江安岁月第十九章 海内存知己第二十章 登上峰巅第二十一章 同巴金的友谊第二十二章 再上舞台第二十三章 两部史剧的夭折第二十四章 赴美讲学第二十五章 盼望艳阳天第二十六章 “一片新的天地”  第二十七章 试写新生活第二十八章 日本之行第二十九章 寒凝大地《胆剑篇》  第三十章 “从大地狱里逃出来”第三十一章 枯木逢春第三十二章 七十高龄渡重洋第三十三章 曹禺热第三十四章 “把你心灵中的宝贝交出来”后记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童年的苦闷日本的一位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曾写过一部名叫《苦闷的象征》的书。他说,艺术是苦闷的表现,文艺是苦闷的象征。当然,这种看法不无偏颇之处。如果说苦闷对艺术创造是相当重要的,也不是毫无道理。这点,对曹禺来说,倒多少有点真实性。他曾对我说:“你要写我的传,应该把我的心情苦闷写出来。”的确,曹禺从小就有着不少的苦闷,好像生来就是一粒苦闷的种子。他上中学时,才不过十几岁,他的父亲就对他说:“你小小的年纪,哪里来的这么多苦闷?”连自己的父亲都不能理解儿子的内心苦闷,说来都会使局外人感到奇怪。从曹禺的家境来说,他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住的是小洋房;家里有各种佣人:拉车的、做饭的、看门的、打杂的,还有保姆等等,生活优裕得很。按理说,是不该有什么可愁的可苦闷的;但是,他偏偏却有着许多苦闷。他对我说:“我也不知道我会有那么多苦闷,可那时我的确是苦闷的啊!”家庭生活的优裕,不但没有给他增添欢乐,反而成为他痛苦的渊薮了。也许有人会说,可能曹禺先天就带有忧郁的血质,以致从小就忧心忡忡,心怀苦恼。这自然是说不通的。尽管曹禺的父亲不能理解儿子的苦闷,但要理解曹禺的苦闷,还得从曹禺的父亲的苦闷谈起。原来,曹禺的父亲也是一个苦闷膺胸的人。曹禺在戏剧创作上是个天才。可是,你要从他那里去了解他的父亲,了解他的家世,他却不能给你一个详细的回答。似乎他很健忘,他说不清楚他祖先的事情。他对他父亲的脾气和性格,有很深的了解,但他却说不清楚他父亲的确切履历,这也多少反映了曹禺的个性。他对他家的有些事是漫不经心的,甚至是很生疏的。并不是家里人未曾对他讲过万家的家族史,而是他从不记忆这些“家庭琐事”。他不是故意不记,而是他的大脑不储存这些信息。因此,当人们问起他的家世时,有许多事他说不清楚,讲不出个来龙去脉,年月更是模糊不清,或者是不知道。对于这种尴尬的场面,他总是摇着头,喟叹一番,而终于说不出一个究竟来。有时,这使来访者格外扫兴,但的确是无可奈何的。譬如他童年时代曾有一段十分重要的经历,他说他六七岁或者八九岁时曾随父亲到过宣化,但究竟是几岁,他始终说不出个究竟来。除非你调查弄来一些事实材料,再问他,那也许会从他的记忆库存中又引起一些回忆,但也不是每件事都能说个明白的。要么,他就干脆说,这件事你去问某某吧。但是,有的事他的记忆却十分清晰,连细节都记得十分真切具体。他念过的书,有的至今都能倒背如流,如美国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说,他还能用英文背下来。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说起曹禺的家世,亏得还有几篇资料,还有他的同族的一位长辈万枚子的回忆记录,使我们对他的家族史有个粗略的了解。这对了解曹禺,特别是了解他的父亲是很有帮助的。曹禺的父亲,名叫万德尊,字宗石,原籍湖北省潜江县人。他一辈子都梦想光宗耀祖,实现万家祖辈代代相传的理想。但是,他闯荡一生,却没有实现祖宗的理想和愿望而恨恨死去了。知道了万家的家世,就懂得万德尊的苦闷了。据说,在明朝的万历年问,江西省南昌府九龙街石门限万庄,有个叫万邦的武官,因为当时天下扰攘不安,他便宦游到今天的湖北省潜江县定居下来。这样,万邦就成为万氏的支脉在潜江的始祖了。万邦娶妻杨氏,万家的子孙便在这块土地上一代一代地繁衍生长。最初的几代没有什么可考的事迹。到了万邦的八世孙万廷琇出生,其时正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万家开始有些起色。嘉庆五年(1800年),廷琇的长子时叙出生,时叙字悖五,号珏田。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廷琇恩贡,候选州判。时叙不如父亲,只做了郡禀生,后来又做了私塾先生。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一月间,时叙给一个病人看病,大概是误诊了,造成死亡事故,遂自缢身死。从万廷琇开始了万家的奋斗史,那就是靠读书而人仕途。但是,这条道总不能如意,于是,便一次又一次名落孙山,依然不能振兴门庭。这样,万家的奋斗史就成为失败史。时叙的儿子际云是道光三年(1823年)十月八日出生的。际云榜名骏,字矞卿,号祥五,娶妻魏氏。际云本有发迹之望。咸丰九年(1859年),际云恩科中试本省乡试举人,同治元年(1862年)会试考取觉罗官学汉教习,敕授文林郎,拣发甘肃知县。谁能料到际云却碰到了晦气的命运,于赴任途中,因受随行同伴眼疾传染,突然双目失明。只得回家重操祖先遗业,又当起私塾先生。际云的长子名启,又名启文,字紫邮。自幼为教私塾的父亲笔录讲义,后来也以授课为业。启文先娶妻杨氏,杨氏聋哑,后又娶徐氏为妻。同治十二年(1873年),启文与杨氏生一子,名德尊,字宗石,这就是曹禺的父亲。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私塾先生在乡村表面上受人尊敬,实际上却是地位寒微,生活贫困自不待言,也为官宦财主人家所不齿,饱尝着世态炎凉的苦涩酸辛。这样,一代又一代苦读而不得发迹的家族命运,使万德尊从小就深刻地体验着一个贫穷人家的艰难和耻辱,万家的失败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因此,他从小就下定决心,凭着苦读进入仕途,光宗耀祖,振兴家业。在乡里,德尊有“神童之誉”。天资聪颖,又很用功,15岁便考中秀才,一时传为佳话。稍后,便毅然离开家乡。到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求学。德尊一面刻苦攻读,一面养家糊口。书院每月发四两银子的津贴,他省出一半来寄给父亲,接济家用。他常说他是“窭人之子”,“窭人”是湖北潜江土话,就是穷人。他是多么想摆脱“窭人”的命运啊!贫苦的家境,光宗耀祖的思想促使德尊探寻一条发迹的道路。那时,可走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读书应试的科举道路。这条路,他家一代一代的人走过了,这是一条风波险恶而希望渺茫的路。到头来都碰了壁,还得去做私塾先生,真是太令人心酸了。一条是靠亲友的介绍去当学徒,去经商,去做幕友。但是,万家没有得力亲朋故旧可攀。这条路实际上是被堵塞了。清朝末年,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留学外国之风也开始兴起。留学外国似乎是一条新路,但这是一条陌生而令人生畏的道路。突然,这样的机遇摆在德尊面前了。面对这样一个前程未卜、不知吉凶福祸的机会,使他踌躇起来。在那时的人们看来,出国学洋务是很不光彩的。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才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洋人,是一条歪门邪路。生活是逼人的。一个人走什么道路,有时并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德尊看到科举道路的渺茫,经商又无门径的时候,他以为学洋务也许是个机会,能够实现夙愿。于是,便下定决心到国外去闯荡一番,去争得一个好前程。好在还有他的舅舅与他作伴同行,也多少增添了他的勇气。光绪十年(1904年)六月,万德尊以官费留学生的身份抵达日本东京。先入日本振武学校就读,毕业后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这所陆军学校是很有些名气的,在日本也算是较老的军官学校了。和德尊一起的中国同学有后来成为军阀的阎锡山,还有黄国梁等。鲁迅是光绪八年(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的,鲁迅说:“清光绪中,曾有康有为者变过法,不成,作为反动,是义和团起事,而八国联军遂入京,这年代很容易记,是恰在一千九百年,十九世纪的结末。于是满清官民,又要维新了,维新有老谱,照例是派官出洋去考察,和派学生出洋去留学。我便是那时被两江总督派赴日本的人们之中的一个。”万德尊也是在这种“又要维新”的潮流中去日本的。万德尊于1909年初学成回国。回国后,便被委以军职。不过,他没有再回到湖北,而是到了天津。据说,当时直隶总督端方对德尊颇为器重,任命他为直隶卫队的标统。标统,按现在的军职来说,相当一个团长。从万家的家谱来看,他的官位也不算高,但终于跻身于官僚行列之中,较之当私塾先生不知要强了多少倍。按说,他该心满意足了吧?不,他总觉得他不该当武官,也许他就不该去习武。他那文人的习性改不过来,他喜欢舞文弄墨。因此,他当了标统不但未能使他如愿以偿,反而常有怀才不遇之感,在内心深处交织着苦恼和忧郁。万德尊当官的年代,正是满清政府面临覆灭的前夜。种种腐败相已暴露无遗。1909年1月,清改年号为宣统。

后记

《曹禺传》于1988年出版之后,得到一些专家、读者的首肯。但是,自1995年后,似乎再没有印刷了。想起当年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田耕和责任编辑李志强同志,他们对这套传记丛书出版之热情,以及他们对待作者的关怀,至今仍使我深深感谢着他们。我一直认为编辑是一个崇高的事业。他们就是燃烧着的蜡烛,把自己的一生贡献他人。所以,他们是永远值得尊敬的。在十月文艺出版社终于决定不再继续合同的情况下,是由于我的老同学张小鼎同志的推荐,东方出版社的鲁静同志找到我,使这本书得以再版。让我向他们致谢!曹禺先生去世十年了。在当前戏剧依然处于困境的状态下,他的戏仍然在支撑着残缺孱弱的舞台,仍然为新老观众所喜爱。2010年,即将迎来曹禺先生的百年诞辰,这本书的再版,也将是我对他的纪念。此次再版,除了对个别文字进行必要的修正之外,一切照旧。任何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就让他“依然故我”吧!

编辑推荐

《曹禺传》的再版,也将是我对他的纪念。此次再版,除了对个别文字进行必要的修正之外,一切照旧。任何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就让他“依然故我”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曹禺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作者是曹禺研究专家,他还写过一本曹禺访谈录,可结合在一起看。
  •   曹禺的才华不可多得也就更想知道他的人生经历
  •   名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了解历史
  •   还不错,单位要买的书,正版。
  •   内容很好 让人感动!
  •   还没来得及仔细阅读
  •   书很好,可惜封面太脏了,影响心情
  •   不少范范的表象,未能描出正真的历史和曹禺。
  •   只看了一下标题,内容还未看,觉得书中内容挺全的,可以作为资料来储备。
  •   我觉得《曹禺研究》会比这个好很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