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乱颤

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少鸿  页数:302  字数:22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描写官场腐败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从“我”——一个保卫科长的角度,由于他特殊的身份和工作条件,得以窥视作为市委秘书长吴大德的种种丑行。文中还设置了两个性格、人生观完全迥异的女科长袁真和吴晓露。作为表姐妹,她们的感情很好,但她们的处事观和行为准则却格格不入。袁真正直清高、精神上有追求,而吴晓露为了往上爬,不惜用肉体作为天梯,从一个打字员一步步顺利地登上了风光的位子,而袁真正因为她坚持独立的人格,不屑混迹于肮脏的讨好、巴结和交易中,尽管文章写得好,被公认为才女,却十多年始终在科长的位子上“晾”着,受到了不应有的冷遇,最后心灰意冷,毅然决然离开了献出十多年青春的机关,放弃了“铁饭碗”,只身到了南方某城市。

作者简介

少鸿,本名陶少鸿,湖南安化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梦土》、《男人的欲望》、《情难独钟》、《骚扰》、《溺水的鱼》,小说集《花冢》、《文艺湘军百家文库·少鸿卷》等,曾获首届毛泽东文学奖、湖南省青年文学奖。现居湖南常德,供职于湖北某市文联。

章节摘录

书摘  袁真遇到了一场意外。  若是知道会发生这样的意外,袁真是断然不会跑到楼顶去的——这里所说的跑只是一种修辞,她其实是以极其缓慢的步速上楼的。那条作为安全通道,很少有人光顾的楼梯里弥漫着油漆与涂料的气味,她的脚步发出瓮声瓮气的回音,让她觉得有人跟在后面,她甚至还回头看了一眼。后面除了空空荡荡的楼梯,当然什么也没有。于是她就慢慢慢慢地爬到了楼梯顶部。那里有一扇通往楼顶的门,那扇门按说是应当被管理人员锁着的,可它却一反常态地敞开着,明亮的天光从那里倾泻进来,让人莫名地生出喜悦。袁真迎着那天光,轻轻地迈了一步,就跨到了楼顶。  楼顶很开阔,楼顶之上秋日的天空更是辽阔无边,而且是那样一种纯粹的淡蓝,蓝得让人想融入其中。袁真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向东端走去。她脚下这幢新落成的办公楼被玻璃墙包裹得严严实实,虽然不高,才十层,但是在莲城鳞次栉比的高楼簇拥下,显得特别打眼。原因很简单,它是这座城市管理者的办公地,是莲城政治生态中的第一高楼,所以它天生就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势。  袁真走到了东端的边缘。她居高临下,看到了院子里的草地和蓊郁的香樟树,她将目光放远,越过一片参差不齐的房顶,眺望远方起伏着的山脉。楼顶的边缘没有护栏,只有一道高及她小腿的象征性的坎,可以说,她处于了某种危险的境地,只要她再往前迈出一步,或者有一阵晕眩,都有可能像一片树叶一般坠下楼去。但是,她显然不在意,或者说她沉浸于某种情绪中而忘记了惧怕。她久久地凝望着不能企及的远方,眼神空虚而迷茫。时近黄昏,太阳躲到一幢高楼背后去了,夕阳的余晖从高空反射下来,使得她秀气而挺拔的鼻子在脸颊上投下了一抹阴影。起风了,有落叶和鸟影在空中翻飞,让她分不清彼此。风如柔软的水擦着,她的身体流过去,令她心旷神怡。为了享受更多风的清爽,她慢慢地抬起了双臂,恍惚之间,觉得自己是一只展开双翅的鹰,正尽情地翱翔于天地之间,让风梳理着羽毛和心情。她眯缝起眼睛,简直要沉醉了,她将一只脚踏到了楼顶边缘的坎上,仿佛想纵身—跃,便乘风归去……  就在这时,楼下的甬道上有人发出了短促的惊叫:“啊,有人跳楼——!”  惊叫者是个中年女子,她一边叫一边用一只食指颤抖地指着楼顶,而原本夹在她腋下的文件已散落一地。她的惊叫是有道理的,从她的角度看,站在楼顶作展翅欲飞状的袁真就处在纵身鱼跃的刹那。惊叫声恐怖而尖锐,霎时刺疼了许多机关干部的神经,他们纷纷跑过来,向天空仰起他们平时难得一仰的头颈。那一张张原本矜持的脸,此时显露出了个陛化的神色,有的惊愕,有的讶异,有的紧张,有的兴奋。他们都下意识地瞪大了双眼,去辨认楼顶那个轻生者的面容。都是在一个大院里供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哪有不认识的理?一个熟悉的名字便跳在了他们的脑际。好几个人同时掏出了手机,从这一刻起,市委新办公楼有人跳楼的重大新闻就开始向莲城的各个角落流传。与此同时,楼下的人越聚越多,他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却又都压抑着喉咙,似乎怕惊动楼顶那个看上去摇摇摇欲坠的身影。  而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的袁真,对楼下发生的一切懵然无知。她仍眯着眼,享受着清风、远山和属于她自己的那份迷茫与宁静。直到一阵警笛的呜叫由远而近,她才睁大眼睛往楼下望去。她困惑得很,楼下麇集了那么多人,如同一大群蚂蚁,在干什么呢?她移动了一小步,立刻觑见下面的那些人骚动了一下。及至看清那些人都朝她仰着一片蘑菇似的面孔时,她更是迷惑不解了:看我干吗?我有什么好看的?她微微地蹙起了纤细的眉头。  这时,一个严厉的男声在她身后响起:“袁真,你不要这样!”  袁真一回头,便看见了市委秘书长吴大德神色紧张的国字脸。吴大德向她走了几步,就停下了。吴大德身后跟着的一群人也停下了。他们的脸一律焦虑不安,五官都拥挤在一起。吴大德向她扬了扬手,痛心疾首地道:“你还年轻啊!”  袁真茫然地眨眨眼,不知秘书长所言何意。她一时无法理解眼下的情景。  吴大德放低声音,急切地说:“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可以向组织上提嘛!”  袁真莫明其妙:“我没要求啊。”  “我知道你有想法,你的才能,你的工作成绩,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刚才我不是向你说明了吗?这次提拔,不是你不够条件,实在是名额有限,职数有限。你的级别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可是,你也不要为此想不开啊!”吴大德用右手背拍打着左手掌心,苦口婆心地说。  袁真愣住了,直到这时,她才明白她陷入了什么样的尴尬。她恍若挨了一巴掌,血往脸上一涌,脑子里嗡嗡作响。她一时说不出话,下意识地往楼下瞟了一眼。  吴大德叫道:“你千万不要冲动,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提拔的事,组织上可以重新考虑的!”  袁真恍如置身一个荒诞的梦境,没有一点真实感,她咬了咬了嘴唇,疼感告诉她,一切都真实地进行着。她稍稍冷静下来,脸上的红色悄悄褪去了,但胸膛里憋了一股气。既然不是梦,她就要作出某种反应。她乜了吴大德一眼,说:“你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不这样,就可以考虑提拔我?”  “嗯,可以这样理解!当然,也不是我说了算,提副处级是要市委常委讨论通过的,可是我可以帮你说话;其实最主要的是得到推荐,这你也晓得的,在我分管的范围内,提谁不提谁,我还是可以说了算的。你的事,包在我身上了好不好?我以我的党性作保证!”  吴大德右手有力地拍打着胸脯。拍打胸脯是他常用的肢体语言。袁真却被这个动作惹恼了,脸胀得通红:“你们是不是都认为,我得不到提拔就应该想不开?就应该从这里跳下去?”    P1-4

后记

这是一部描写官场腐败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从“我”——一个保卫科长的角度,由于他特殊的身份和工作条件,得以窥视作为市委秘书长吴大德的种种丑行。文中设置了两个性格、人生观完全迥异的女科长袁真和吴晓露。作为表姐妹,她们的感情很好,但她们的处事观和行为准则却格格不入。袁真正直清高、精神上有追求,而吴晓露为了往上爬,不惜用肉体作为天梯,从一个打字员一步步顺利地登上了风光的位子,而袁真正因为她坚持独立的人格,不屑混迹于肮脏的讨好、巴结和交易中,尽管文章写得好,被公认为才女,却十多年始终在科长的位子上“晾”着,受到了不应有的冷遇,最后心灰意冷,毅然决然离开了献出十多年青春的机关,放弃了“铁饭碗”,只身到了南方某城市。文中“我”的角色设置也十分独特,精巧。由于“我”对前任女友吴晓露的好奇心理,用了违法的手段在市委秘书长吴大德办公室的套间休息室里安装了微型探头。因此,他可以随时窥视到吴大德与吴晓露不可告人的丑行与交易。文中还设置了另一条辅线:以方为雄、刘玉香和“我”这些在机关里当了多年科长的小公务员们,为了能得到提拔,如何违心地出卖人格、甚至不惜花钱买官。文中一步一步地将故事推向高潮,一层层地将人性剥离。许多细节令人心痛,精彩之至,对当下官场的腐败和人们空虚的心灵以及强烈的权利欲望都作了深刻、毫不留情的鞭挞,层层深入、痛快淋漓,令读者欲罢不能。但是,文中有多处不宜出版的地方,如,关于买官的部分,文中写到了买官行情的具体数字:五万、十万、二十万等,均让作者删去,改为虚数。还有不少不适度的语言,如:把所有机关得以提拔的干部一棍子打死,说他们“不是婊子就是流氓”,“我们的干部成天在想什么”、“制度性腐败”等等这些过激的、打倒一大片的言辞均已删去,进行了细致的修改,还有一些性描写也已淡化、删改。现在要着重提到两个问题: 一是,女科长刘玉香与袁真的丈夫方为雄的一段对话: “……我问你,你还想不想挪个位子?” “当然想,可这与你有什么关系?” “我有办法啊!你忘了我说过的话?大家互相帮助,是件很好的事嘛。” “你有什么办法?”方为雄怀疑地看着她。“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个人。” “什么人?” “幺老板。” “什么幺老板?” “老板的外甥。” “哪个老板的外甥?” “当然是莲城的老板。” “你说清楚,莲城的哪个老板?” “你真糊涂啊?就是管莲城的老板,整个莲城都是他说了算的那个老板 !” “你是说市委严书记?” “除了他还有谁?他外甥能量很大,也很精明,不用 通过他就能把事情搞掂。……” 以上这段话直指市委第一把手严书记。一般来说,在小说中第一把手最好不要出问题,因为他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一个组织和一个领导班子的整体形象。因此,这段文字应删去,改为“这你就不用管了!总之是个通天的人物。”“通天?”这样将具体人物隐在背后,既不会违反有关出版规定,在艺术上又富有神秘色彩。二是,小说的结局令人很不舒服。腐败分子吴大德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官却越做越大,而朴实、善良和正直的好人,如袁真、“我”以及吴晓露的丈夫娄刚的遭遇却令人心酸。建议加一个尾声,让吴大德“双规”。为了不影响结构和不过多增加篇幅,可在文末让“我”给远在南方某城市的袁真打电话,告知袁真,吴大德被“双规”的消息。这样从结构上看并不受影响,而且显得更加完整,正义也得到了伸张,对广大读者来说,在感情上也易于接受。本书总体上很好,写出了当下有些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和人们内心对这些腐败分子的不满和痛恨,对现实起着针砭的作用;从艺术上看,结构较为严谨,对人性的剖析深刻有力,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入木三分,尤其对袁真这个人物,作为一个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坚持自我、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知识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十分成功的。此书若加上适当的宣传,一定会有很好的社会反响和市场前景。安然 2006年9月12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  官场小说表述了人民对于政治的知情权和监察权的强烈诉求,但不要媚俗的官场小说而要标高的官场小说。《花枝乱颤》属于后者,且有新的开拓。袁真身上的浩然正气上承中国士大夫的清流,远接西、万现代思想的独立精神,表达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精神期待。因为这种精神期待,人民才会在生活中获得希望。    ——著名评论家贺少俊

编辑推荐

《花枝乱颤》是一部描写官场腐败的现实主义小说,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写出了当下有些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和人们内心对这些腐败分子的不满和痛恨,对现实起着针砭的作用;从艺术上看,结构较为严谨,对人性的剖析深刻有力,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入木三分,尤其对袁真这个人物,作为一个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坚持自我、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知识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十分成功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花枝乱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袁真有点精神洁癖,在机关干了这么多年,她只是熟悉了官场,却不懂政治。她对贪污、腐化沾染了官场恶习的人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看到就恶心,躲的老远,哪怕是自己的丈夫。但这样她守得内心平静的同时,也失去了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她不能最大限度的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她也不懂利用组织内部矛盾为自己谋得服务人民的权利。吴晓露的确是魅力非凡,作为一个让男人们着迷的女人,她的魅力却不仅仅是她的性感,更是她的善解人意,温柔体贴,聪明灵力和她做的一手好菜。她本来可以做一个好女人可是她误入歧途,她树立了一个错误的人生目标,超越表姐当大官。她毫无政治理想,本不该到机关工作的!
  •   一本探讨女性心灵选择的小说,主人公精神的富有意义远大于对物质的追求。呵呵,值得一看!
  •   好书一本!正版很好!很赞!好书!好东西!
  •   感觉很一般~~~看完都不记得有什么东西~
  •   看后很后悔,没意思,作者也不够大气,看了浪费时间。
  •   在我看过的书中,这本的书写手法是比较特别的,以一个配角的角度,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深刻细腻,入木三分,是较好看的一部官场小说..
  •   很一般,呵呵。没有特别吸引人。
  •   内容难以吸引人,买了也得看,凑合着看完了。。。
  •   郁闷得很,我讨厌这种中国式办公室腐败政治。。。找错类型了,这个不算我喜欢的书
  •     细节描写会有动人之处,但总的读下来感觉俗套的东西还是有点多。政治舞台上的东西也许走过的人写起来会更精彩,可惜有政治神经的人,多半心思不静,没法把这份喧闹静静的沉淀在黑白之间~
  •   故事内容也就是俗套,作者把这样一个故事也表述的比较平庸,也就是闲来翻翻
  •   这是一本让我读了后,半夜还会起床再看上几页的书。
  •   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东西。
  •   简直就是瞎编乱造,哪个领导也不会像作者写的那么白痴而且毫无遮拦,唯一可以入眼的就是人物对话还算自然,和王跃文比起来,真是寒鸦与鸾凤!
  •   沧浪之水,是混是浊,我想决定因素,不在水的本身
  •   讲的机关单位里的勾心斗角,作者写得还不错。
  •   不错哦!值得买来看看!
  •   做为阅读的小说可以,但是做好职场的经验分享差了些
  •   书到了 几天就看完了 唉 现在的官场真是那样的吗 太吓人了 那么多从大学生想考公务员 如果都是你们黑暗 还不如不考呢 不过小说归小说 艺术嘛 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是说小说 前半部分感觉写的叫平缓 高潮不是很多 从“我”寄了那张光盘以后可以说是情节起伏跌宕 高潮一个接一个 不过娄刚“死”得太不值了... 阅读更多
  •     《花枝乱颤》其实是一部很俗套的官场小说。如果从小说的本质来说,写的并不够好。小说在叙事的基础上,明确了什么是善,恶,美,丑,也就是明确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而并非提供一个叙事基础上的伦理空间供我们思考,而是把生活中的种种悖论变成了传统道德伦理下的定论。
      
      不过,在我以往的道德标准中,高风亮节,洁身自好的就是好人。贪污贿赂,用肉体与金钱买卖交易的人就是坏人。然而不知不觉中,我却产生了怀疑。不是对好坏的怀疑,而是对人生的质疑。当个体意识,行为及感受与所谓的传统的公意道德发生抵触时,我们该怎样判断,怎么选择?社会本不是由一种单一的伦理道德支配的。
      
      就在这种思想的盘缠中,我依旧抱着保守的伦理道德感判断着一个本来就模糊的世界。
      
      首先,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喜欢小说里的女主人公袁真。然而她的洁身自好,最终被社会排挤,不得已远走异地。可惜作者并没有给她一个最终的归宿,或许作者也迷茫其中,不知道这样一种所谓的高尚的道德价值感该归属于哪里。但作者明确地表态了,这种道德观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仕途的天平上,是绝对贬值的。那么人们内心为之赞美的,追求的,仰慕的,为什么得不到一个完满而宁静的归属?是袁真不识时务么?是大家果真迷失了为人之根本么?还是社会中适应着另一套与道德无关的游戏规则?
      
      袁真厌恶自己殷勤于仕途的丈夫,最后选择离婚。她顶撞道貌岸然的领导,因此在主任科员的位置上十多年得不到提拔。她略感到敬畏以至倾心的于达远书记,最终在她的内心世界里也画上了“是吗?”一个大大问号。这一切现象不得不让我对袁真一类人的人生态度提出了疑问。
      
      其次,来看看吴晓露,袁真的表妹。她用肉体搭建了通往高官厚禄的阶梯,当然这种落入俗套的小说,肯定是给了这种人一个不好的结局。但我觉得她是个绝对分得清里外的人。对丈夫娄刚的爱,对表姐袁真的关怀,尽管这样一个功利色彩浓重的角色,但在亲情面前却保持着鲜有的真实。虽然这种真实只局限在小说的叙述范围内,或许虚假会延伸到小说叙事之外,但仅从小说的情节来看,她是一颗心来面对亲情的。可见作者在塑造这样一个不择手段的莲城“名姐”时,内心是较女性化的。
      
      面对袁真与吴晓露的不同命运,我一直在想,人生的任何一种选择是不是都要付出代价,任何一种人生的选择都是有风险的。不管高尚的,卑劣的,低贱的,平庸的,其命运构成却是如此相似的。都要承受一种价值感的代价,风险不偏袒“坏人”,同样尾随着“好人”。因此任何一种人,任何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在这个社会里,都逃不过类似的命运安排。
      
      或许多数人会感觉,我不要多洁身自好,也不要多同流合污,我只要安稳地生活,直至终老。那么这种人的代价,便是永远生活在夹缝中的,上不着天,下不落地,找不到自我价值的承载。同样有着悲哀。这也是多数市井小说为之描画的另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
      
      再次,我想说说于达远。这个人物的塑造似乎从一开始出场,作者就把他树为“另类”,一股凛然正气之风从大洋彼岸随之而来(他是“海归”)。但我的心却一直悬之又悬,我似乎感觉到我内心的不安与动荡与作者的笔触几乎是一致的,因为作者也同样没有给于达远一个结果。反而,在枫树坳小学的落成仪式上,以及后面对他的种种描述中,都给人似乎他被“污染”了的感觉。但他究竟会不会在“污染”中依然“清白”,我只能提心吊胆地诚惶诚恐地观望,甚至祈求,他的“本色”不要“变”,他的“理想”不要“变”。似乎这样才可以填平袁真内心深处那个疑问的缺口。但或许我错了,我是天真的,还对官场中的于达远抱有一线希望。而袁真呢,她是清醒的,她的离开,足够表明她坚决的态度。
      
      然而,预知于达远这样一个人的命运,风险似乎还是太大。因此作者只能借助一条短信:“也许你已对我有了成见,但我自己知道,我还是我自己。”来安排结局。“约束”这样一个我们为之希望的“灵魂”。“自慰”我们挫败的内心。然而这一丝微弱的希望,在袁真回复于达远的短信“是吗?”的疑问声中,让我感觉越来越遥远。
      
      最后,我想说说第一人称的叙事者——“我”,保卫科长徐向阳。这是一个让我感觉很滑稽的角色。也是模糊世界里的模糊角色,你很难准确地感觉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通篇里有关他的言语,他的旁白,他的幻觉,他的举动,都是如此的夸张而荒诞。时而让我竟觉得他的叙述是多余的,他的一切都像“擦边球”,包括他的人。但是,你不能无视他,因为他确是存在的,虽然处于边缘;你不能忽略他,因为没有他的窥视,事情就不会完整地呈现于我们面前;你不能漠视他,因为他似乎正是处于“夹缝”中的那一群人的代表。他这一笔的确重彩不了官场的迷乱,但少他的一笔,似乎就缺少了区别于袁真,区别于吴晓露,区别于吴大德,也区别于于达远的另一种人的气息。他唯唯诺诺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用偷窥来抚平自己内心的失衡感,他这种报复行为却在无意识的光盘丢失中被“嘲解”了。他难以在翻云覆雨的官场里追求自我的尊严与价值,他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虽然他的自我感受有着强烈的好恶偏差,然而他对此却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承受并接纳一个又一个结局。
      
      “在得到吴大德被双规的确切消息后,我拨通了袁真的手机。我兴奋地冲着远在天边的袁真大喊:“袁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吴大德双规了!快回来吧!”袁真一时没有作声。但恍惚之中我分明看见,远方的她静静地笑了。她的笑容一如既往,像阳光一样灿烂透明,虽然遥隔千山万水,却照亮了我的内心。”
      
      这是整部小说的结尾,以“我”给袁真发去的短信结束,以“我”感受中的“正义之魂”被“招回”而告终。然而,在我看来,这个结尾是相当的“多此一举”。有“弃恶扬善”的倾向,有“画蛇添足”的嫌疑。类似小学生作文套用的“抒情型”尾语。然而,“我”那种内心被袁真的笑容所照亮所温暖的感觉,却渺小了“我”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也渺小了那种被“正义”的微笑所抚爱所遍照的独一无二的“我”的灵魂。“我”的“道德与价值感”的追随依附于袁真的“善”来战胜了吴大德的“恶”。然而在道德法庭早已被勾销的今天,任何一种审判,包括任何一种审判的结果都是不复存在的。
      
  •     没有看原著,只是听了40集的小说连播。总地来说不错。
      
      从人生的角度看,袁真的态度和言行无疑是好的,虽然会有在常人看来的落魄和痛苦,但她没有丧失为人之根本。
      
      而她的表妹,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其实是真正的空虚和落魄。
      
      问题是:现今的社会,有几个会从人生的角度去看待每一天和每一件事呢?
      
      这个名字不好,但为了吸引眼球,吸引大多数人,也算可以理解。
      
      
  •     两个表姐妹由于性格或欲望的不同,面对官场的诱惑,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而导致各自生活的改变. 本书作者在机关里工作过, 所以内容比较写实.情节安排合理,紧凑.结尾出乎意料.
  •     过分想象,结尾很仓促。很有赶工的迹象。
      
      不是太推荐别人去看,但是前面写得还行。
      
      如果你想要一个完整的故事,可惜这本书不适合你。
      
      
  •   只要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就好
    如同现在的狗血言情剧 看中别人钱财而结婚的人下场一定很惨
    如果嫁给打款下场又好的一般都是事先不知道他有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