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波罗游记(上下册)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书籍  作者:马可·波罗  页数:553  译者:余前帆  
Tag标签:无  

前言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是中世纪伟大的旅行家,他是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最早、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游记不仅在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中国和意大利人民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一般来说,所谓游记,多是记述名山大川借景抒情之作。《马可,波罗游记》(以下简称《游记》)则不然,它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是研究世界中世纪史和中国元史的珍贵文献。《游记》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的旅行纪实,以及途经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地区一些国家的情况,不少章节所讲述的内容几乎就是我国元代社会的生动写照,可与我国的史书典籍和文物相互印证和补充。因此,阅读这部《游记》,不仅从中领略到旅游的情趣,而且可以增长历史、地理知识,实为一举多得。马可·波罗的诞生地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商业城市,交通便利。为西欧与东方进行贸易的中心之一。威尼斯的商人久已闻名于世,他们擅做生意,富于冒险精神,莎士比亚的名作《威尼斯商人》就是直接用“威尼斯商人”作为剧名,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威尼斯商人的形象。威尼斯地处亚得里亚海沿岸,原属拜占庭帝国(也叫东罗马帝国),公元10世纪末成为独立的共和国。13世纪初,在威尼斯人的鼓动下,西欧的十字军发动了针对拜占庭帝国的第四次东侵(1202—1204),推翻了拜占庭帝国,威尼斯乘机取得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的商业特权,并占领了爱琴海的许多岛屿,夺取了拜占庭帝国的国际贸易地位,控制了地中海东部的贸易和交通。但此时在意大利西北部、地处利古里亚海沿岸的城邦热那亚共和国也已崛起。热那亚觊觎威尼斯的海上霸权,两个城邦经常发生冲突。1261年,热那亚支持拜占庭帝国复国,从而获得了黑海进出通道的控制权,从此两城积怨更深,战争规模也日益扩大。此时,我国正值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1260-1294年在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号大蒙古国,五传至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不断地向外扩张,相继消灭了金朝和南宋,并向西发动了三次西征,灭亡了西夏、西辽和花剌子模、阿拉伯哈里发王朝,征服了阿速、钦察、俄罗思诸部,建立了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三次西征使被征服的地区和人民遭到很大的破坏和伤亡,但其结果是使亚洲大陆和东欧的大部分地区都在蒙古成吉思汗家族统治之下,客观上打通了中西交通的路线,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我国曾经出版过几种《马可·波罗游记》的中文译本。由于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译本年代离现在过于久远,当时翻译过来的语句大多采用文言文或者半文言、半白话的表述方式,现在阅读起来难免晦涩拗口,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普通读者的需要。而且在当时,获得信息方式不如现在通畅,外国的人名和地名没有统一规范的译名,遇到这类名称时,翻译出来的既不是现代通行的规范译名,也不是中文史料中所记载的名称,比如有的旧译本中将最重要的地名威尼斯翻译为“物搦齐亚”,将人们所熟知的传说人物亚当译作“阿聃”,令现代的读者阅读起来感到莫名其妙。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两种译本,文字上虽然是比较标准的现代汉语,阅读起来相对比较通顺,但是其内容涉及专业知识和历史名称方面,却存在更多的错误,不能让读者从《游记》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关于这两种译本所存在的问题,余士雄编审和党保海博士已分别作过详细的阐述,读者可从书后的《参考文献》中查找相关信息,在此不再赘述。此外,以上这些译本中还有一些共同的翻译错误,比如在这些译本中的很多章节说到居民靠土产果实(或水果)为生,笔者阅读时开始不解其意,后来查对英文原书才发现原文为fruitsof the earth。此处应译做农作物或粮食。有鉴于此,笔者应约重新翻译的这部世界名著,力求在文字表达和历史史实两个方面都做到准确无误,并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出版。上文已经说过,本书主要采用的版本是内容相对比较全面的赖麦锡本(R本),英文部分以比较流行的马斯登英译、赖特修订、于1854年出版的英文版本为底本进行了重新编订,参照其他几种版本替换掉一些古旧、过时英语词汇,将一些历史名称的拼写方式改为比较通行的英文拼写形式,如将Grand Khan改为Great Khan,并从F本和Z本中补充进一些R本中所缺失的重要段落和章节,R本中有个别部分所叙述的内容在史实或文字等方面不及其他版本的。则按照其他版本的内容做必要的修改,如第二卷第8章《大汗的宫殿》,即是按照F本的叙述结构重新编订的。《游记》的最初稿本没有分卷章,现在看到的各种版本所列的卷章和标题都是后人添加的。各种抄本在传抄和翻译过程中,由于各抄写者、转译者或编订者对《游记》内容的理解和考虑角度不同,在卷章划分上也有很大差别。有的版本分卷不分章,有的版本在章节划分上过于零散。相比于其他版本,马斯登一赖特版的章节划分比较合理,基本上保持了马可·波罗所述的每项事物或事件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只有个别章节的内容显得略长,也有个别地方将同一内容划分成若干章节。该版本各章的编号后没有标题,而是列出本章的内容大纲。科姆罗夫和鲁高夫等人在对这个版本的《游记》重新编订和改写时,一味按照其他版本的章节划分形式对该版本重新划分章节,致使各章内容变得十分琐碎,如在叙述成吉思汗事迹的几个章节中,有的章节只有一句话,聊聊两行,破坏了内容的完整。而他们按照内容大纲提炼出来的标题,有的层次不清,有的文不对题。为了避免出现以上这些情况,也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对个别内容过长或划分过细的章节进行了重新划分或整合,并重新精简、提炼了各章的标题文字。英文原文每章未分自然段,这会使读者阅读时容易看错行,译者根据内容和现代阅读习惯划分了自然段。在历史名称的翻译方面,如地名、人名和各种事物的名称,本书主要参照我国宋、元、明时期的古籍或中外史料中所记载的名称做为译名,而在古籍或史料中找不到的名称,则采用现代通行的译名或辞书中所列的规范名称来翻译。另外,关于本版本原编者的名字Ramus,一些学者习惯译为“拉木学”,而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所列的词条中,按照地理学界通行的译名。均译作赖麦锡,因此本书采用后一种译法。英译者马斯登在他翻译的《游记》中做了大量注释,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中外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使英译本注释中的很多结论显得过于陈旧。为了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游记》中的内容和史实,本书删去了英译本的注释,而另外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文古籍和中外文史料,以及笔者在翻译中的最新发现,对《游记》中的词汇重新进行了注释。对于古地名,注明所用译名来自何种中文史料,并注明今为何地,如果《游记》中的地名与今地名相同,则注明地名所在的方位:对于重要历史人物,注明其生活年代和主要事迹;对于重要历史事件或传说,简要注明事件的史实或传说的来龙去脉,或者引用古籍和史料中对此事的记载作为印证:对于宗教、民族、古迹,以及特殊的生活事物、动植物或自然现象等各类专业名词。则做简要的知识性的介绍,以便于读者阅读。由于本书为一部中英文对照读物,而非专门的学术研究论著,限于篇幅,对于注释所参考的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不再一一注明出处,而将所参考的研究论文列于书后的《参考文献》中。此外,为了便于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马可·波罗所游历的路线,译者根据《游记》中所记载的地名和叙述的大致顺序,绘制了一幅《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图》,供读者参考。本书的译文、注释和地图中如有谬误或不妥之处,敬请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余前帆2008年6月26日

内容概要

人类史上西方人感知东方的第一部著作,它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皇帝、国王、公爵、骑士、议员和其他一切人民,想要知道世界上各民族的差异和东方各国、省及一切地方的不同,一定要看这本书……波罗先生在书中明白说出何者为他所亲见,何者为他所亲闻,读这本书的人,应信其真。

作者简介

作者:(意大利)马可·波罗 (Polo.M) 译者:余前帆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记》,《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16世纪意大利收藏家、地理学家赖麦锡(Ramusio)说,马可·波罗在1299年写完《游记》,“几个月后,这部书已在意大利境内随处可见”(注:Lach,p.35.)。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各种文字的119种版本。《马可·波罗游记》在把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莫里斯·科利思(MauriceCollis)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是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

书籍目录

引言  第1章  尼古拉·波罗和马费奥·波罗兄弟俩自君士坦丁堡启程开始世界之旅  第2章  波罗兄弟接受邀请前往觐见大汗  第3章  大汗任命波罗兄弟俩为出使教皇的信使  第4章  波罗兄弟俩携马可回到大汗朝廷  第5章  波罗兄弟和马可觐见大汗  第6章  波罗兄弟和马可恳求大汗恩准他们回国  第7章  波罗兄弟和马可辞别大汗回国第一卷  从小亚美尼亚到上都大汗朝廷的沿途见闻录  第1章  小亚美尼亚和拉亚苏兹港  第2章  突厥蛮尼亚地区  第3章  大亚美尼亚和诺亚方舟所停泊的高山  第4章  谷儿只地区和铁门关  第5章  毛夕里地区和曲儿忒人  第6章  报达大城  第7章  报达哈里发之死  第8章  移山奇迹  第9章  庄严的桃里寺城  第10章  圣巴扫马修道院  第11章  波斯国及三王来朝  第12章  波斯的八个王国  第13章  亚兹德城  第14章  起儿漫王国  第15章  卡赫努季城和鲁巴尔地区  第16章  忽里模子城和那里刮的热风  第17章  起儿漫和库赫博南之间的大沙漠  第18章  库赫博南及其物产  第19章  从库赫博南至图恩加恩地区的行程  第20章  山中老人和他训练的刺客  第21章  富饶的平原和撒普儿干城  第22章  巴里黑城,  第23章  塔里寒寨堡和盐山  第24章  讫瑟摩地区  第25章  巴达哈伤地区  第26章  白沙瓦地区  第27章  怯失迷儿地区  第28章  哇罕地区以及三天的山路  第29章  可失哈耳城  第30章  撒麻耳干城和施洗圣约翰教堂的神奇石柱  第31章  鸦儿看地区  第32章  忽炭城  第33章  媲摩地区  第34章  阁鄙地区  第35章  罗不镇  第36章  唐兀地区和沙州城  第37章  哈密力州  第38章  畏兀儿地区和哈剌火州城  第39章  曲先塔林城  第40章  肃州  第41章  甘州城  第42章  亦集乃城  第43章  哈刺和林及鞑靼王国的起源  第44章  成吉思汗——第一位鞑靼汗  第45章  六位鞑靼皇帝及他们的葬礼  第46章  鞑靼人的游牧生活  第47章  鞑靼人的神祗和鞑靼服饰  第48章  鞑靼人的战争法则  第49章  鞑靼法律和天亡子女的冥婚  第50章  八剌忽草原和大泽  第51章  西凉国和西宁州地区  第52章  宁夏地区和阿拉筛城  第53章  约翰长老后嗣统治的天德地区  第54章  察罕脑儿城  第55章  上都城中大汗的宏伟宫殿和在此举行的法事第二卷  关于忽必烈大汗的丰功伟绩以及西部和南方各地的见闻录  第1章  当朝皇帝忽必烈汗的丰功伟业  第2章  大汗与皇叔乃颜的战争  第3章  大汗处决乃颜  第4章  大汗班师回到汗八里城以及对基督徒的敬意  第5章  立战功者所受的奖赏  第6章  大汗的威仪以及每年一度的选妃  第7章  大汗四位皇后所生的皇子  第8章  大汗的宫殿  第9章  汗八里城附近兴建的大都新城以及城市治安  第10章  阿合马的暴政与反抗他的密谋  第11章  大汗的禁卫军  第12章  大汗举行的大宴仪式  第13章  大汗的寿辰  第14章  元正日的白月节庆典  第15章  冬季进献朝廷的野味  第16章  大汗行猎所驱使的豹子、老虎和猎鹰  第17章  担当大汗驯犬师的两兄弟  第18章  大汗行猎  第19章  大汗在一年中不同季节的生活方式  第20章  汗八里城及其众多的人口与商业  第21章  大汗发行的纸币  第22章  掌管军务的十二名官人和掌管国务的另外十二名官人  第23章  备有驿马和铺卒的驿站  第24章  皇帝对各地灾荒之年的赈恤  第25章  道路两旁敕栽的树木  第26章  汉地酿制的米酒和用作燃料的黑色石块  第27章  大汗济寒赈贫  第28章  汗八里城的占星师  第29章  汉人的宗教和一些风俗  第30章  汉地腹里与桑干河  第31章  涿州城  第32章  真定城  第33章  太原府王国  第34章  绛州寨堡以及约翰长老如何对待金王  第35章  波澜壮阔的黄河  第36章  京兆府城  第37章  汉地与蛮子的边界  第38章  成都府和大江  第39章  吐蕃地区  第40章  建都地区  第41章  合刺章  大区及其首府押赤  第42章  合剌章  地区的边远地带  第43章  金齿地区和永昌城  第44章  大汗如何征服缅国和朋加剌国  第45章  杳无人烟的地方和缅王国  第46章  缅城和金银双塔  第47章  朋加刺地区  第48章  景咙国  第49章  阿焚地区  第50章  秃老蛮  第51章  叙州城  第52章  河问府城  第53章  长芦城  第54章  陵州城  第55章  东平府城  第56章  汉地和蛮子地区的大家闺秀  第57章  神像及其神谕  第58章  济州城  第59章  徐州、邳州和宿迁城  第60章  雄伟的黄河及淮安州城和安东州城  第61章  壮丽的蛮子地区及大汗征服该地的手段  第62章  淮安州城  第63章  宝应镇和高邮城  第64章  泰州城和通州城  第65章  马可·波罗治理的扬州城  第66章  汴梁地区  第67章  尼古拉和马费奥兄弟助攻襄阳城  第68章  真州城和广阔无际的大江  第69章  瓜洲城  第70章  镇江府城  第71章  常州城  第72章  苏州城和吴江州城  第73章  宏伟壮丽的杭州城  第74章  关于杭州城的更多情况  第75章  大汗的岁入  第76章  太平州城及其他城镇  第77章  福建王国  第78章  建宁府城  第79章  侯官城  第80章  福州城  第81章  福州的基督徒如何争取到自己的权利  第82章  泉州港与德化城第三卷  秦海、日本大岛、南印度。以及印度海的沿岸和岛屿  第1章  印度及用来航海的船舶类型  第2章  日本岛及大汗对该岛的进攻  第3章  日本人膜拜的众多偶像以及贪食人肉的风俗  第4章  秦海和海南湾  第5章  占城国  第6章  爪哇岛  第7章  孙陀岛、昆仑岛和罗斛国  第8章  盘檀岛和麻里予儿王国  第9章  小爪哇岛和第一个王国法而剌  第10章  第二个王国不斯麻  第11章  第三个王国苏木都剌  第12章  第四个王国那孤儿  第13章  第五个王国南巫里  第14章  第六个王国班卒  第15章  翠蓝屿和安得蛮岛  第16章  锡兰岛  第17章  释迦牟尼佛的事迹  第18章  马八儿地区  第19章  关于马八儿地区的更多情况  第20章  圣多马遗体的奉安之地  第21章  拔肥离王国  第22章  来来地区  第23章  伽一城  第24章  俱蓝王国  第25章  甘埋里  第26章  下里王国  第27章  八罗孛  第28章  胡茶辣王国  第29章  靼拿王国  第30章  甘琶逸王国  第31章  须文那王国  第32章  木俱兰王国  第33章  男人岛和女人岛  第34章  速古苔刺岛  第35章  马达加斯加大岛  第36章  层拔罗岛  第37章  称为阿比西尼亚的第二印度或中印度  第38章  阿丹地区  第39章  希赫尔城  第40章  佐法儿城  第41章  伽力吉城  第42章  忽里模子第四卷  鞑靼王公之间的战争及北方各国概况  第1章  大突厥及海都大王反对大汗的战争  第2章  海都大王彪悍的女儿  第3章  阿八哈派遣儿子阿鲁浑带兵作战  第4章  阿合马与阿鲁浑之间的战争  第5章  阿鲁浑被解救并处死阿合马  第6章  乞合都和拜都先后篡夺王位  第7章  统治遥远北方的鞑靼宗王  第8章  那些被称做黑暗区域的地方  第9章  俄罗斯地区和那里的人民  第10章  列兹吉亚地区和君士坦丁堡海峡  第11章  西鞑靼人的君主  第12章  旭烈兀与别儿哥之间的战争  第13章  脱脱和那海之间的战争  第14章  结束语

章节摘录

CHAPTER4 How the Two Brothers Returnedto the Great Khan andTookMarco with ThemIn the meantime the election of a Pope was retarded by so many obstacles, that theyremained two years in Venice, continually expecting its accomplishment; when at length,becoming apprehensive that the Great Khan might be displeased at their delay, or mightsuppose it was not their intention to revisit his country, they judged it expedient to returnto Acre, and on this occasion they took with them young Marco Polo. Under the sanctionof the legate they made a visit to Jerusalem, and there provided themselves with some ofthe oil belonging to the lamp of the holy sepulcher, conformably to the directions of theGreat Khan. As soon as they were furnished with his letters addressed to that princebearing testimony to the fidelity with which they had endeavored to execute hiscommission, and explaining to tin that the Pope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had not as yetbeen chosen, they proceeded to the before-mentioned port of Laiassus.Scarcely however had they taken their departure, when the legate received messengersfrom Italy, dispatched by the College of Cardinals, announcing his own elevation to thepapal chair; and he thereupon assumed the name of Gregory the Tenth. Considering thathe was now in a situation that enabled him fully to satisfy the wishes of the Tartar.第4章 波罗兄弟俩携马可回到大汗朝廷由于种种阻力,新教皇的选举久拖未决。波罗兄弟在威尼斯等待了两年。天天期盼早日选出新教皇。他们还担心大汗对他们的迟迟不归而心怀不满,甚至可能怀疑他们无意回去复命,最终决定先回到阿卡再作打算。这次他们还带上年轻的马可·波罗同行。来到阿卡后,他们征得教皇大使的特许,前往耶路撒冷,遵照大汗的嘱托,从圣墓的灯中取来少许圣油。他们还请求大使致函大汗,证明他们忠实执行了大汗的敕令。并在信函中说明基督教会还没有选出新教皇的情况。随后,他们就立即启程前往前章所说的拉亚苏兹港。然而就在他们动身不久,驻阿卡城大使就迎接到意大利枢机主教团派来的信使,宣布他已被选举为新一任的罗马教皇,尊号为格列高利十世新教皇认为现在以自己的。

编辑推荐

马可·波罗是13世纪杰出的旅行家,他由西向东前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一走就是25年,《马可·波罗游记(上下册)(中英对照)》是他的游记,讲述了关于东方的奇闻。《马可·波罗游记(上下册)(中英对照)》不但是研究历史者的灯塔,为人们对元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幅生动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画卷,同时也成为了一部地理学的重要指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克·波罗游记(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替我哥买得,他说很好。
  •   印刷质量不错,孩子很喜欢
  •   老师推荐的寒假读物,孩子很喜欢!
  •   不错,便宜又方便
  •   买给女儿看的,让她了解过去的事情。
  •   孩子们很喜欢,但运输时间有些长
  •   比起很多在图书馆查到版本的游记要全面多了,基本较为完整。
  •   孩子看了,可能对当时的历史不太了解,兴趣不大。我在看,重温一下,此书以前没有系统的读过。
  •   不错,挺好的,我很喜欢这套书
  •   英汉对照,翻译得不错,英语汉语都受益啦
  •   好,只是字小了一点点,中英对照版。
  •   此书总体来讲还不错,尤其是对学习英文的同志,可以对照中文翻译更好的理解英文。
  •   名气蛮大,读过也就这样了,也许西方人读比较有意义
  •   网页说明中居然不注明是中英文对照版。
  •   过去看过,很好···
  •   这本书翻译得似乎不完整。但是排版、装帧还行。如果你买来是摆在书柜了,应该算本好书;如果是用来阅读,还是买别的版本吧...
  •   说是上下册,收到只有上册
  •   有点贵了 我以为是精装点的效果 结果书页纸有点翻印的感觉
  •   很惊讶于马可波罗的细腻观察. 所写字里行间, 好像真的也可以看到他当时眼中的景象. 另外, 不知是旅人本身如此, 还是代笔的穏重(当然也可能是翻译者的详实, 尤其注释), 书中的叙述平直, 毫无华丽夸张, 很像电视的播报新闻或记录片旁白, 但都很令人信服, 想来这也是本书问世后得以影响那么多欧洲人, 激发他们探险雄心的原因吧.当初买这套中英对照的上下集, 是怕中文有些翻译看不懂, 必到时可找英文关鉴字; 原想意思意思看两篇就算了事, 没想到英文也很有趣. 两种语言相互对照下, 也更了解本书译者确实下了功夫, 虽不是逐字写出, 但成篇流畅信逹雅兼备, 也很对得起这书价了.
  •   整体质量不错,书中有删节,有些翻译略微欠妥,双语比较新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