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也要叫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张鸣  页数:324  
Tag标签:无  

前言

生命在于浪费笔墨    这些年我写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每到年终,总会可以集成一本或者两本叫书的东西出版。没名的时候,出本书难于上青天,有点名了,不断会有人找你出书。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公平可言,混出来就算熬出来了,混不出来,纵有天大的才华,也是明珠埋在沙子里,不见得有人专门会辛苦地扒开沙子来找。我相信,就人才而论,埋在沙子里的明珠,肯定比那些被人采去放在帽子顶上,或者挂在美女脖子上的多。    我曾经说过,卖文为生是我小时候的梦想,不期望做官,没心情经商或者干点别的发财的事儿,养活自己和家人,大概只能卖文。古代文人管卖文叫做煮字疗饥,字得写出来,还得煮熟,才能一充饥肠。除非名气特别大,一般日子都过得不怎么样。真正过得好的,或者走仕途,或者走商道,不会一个字几个钱地斤斤计较。但凡是卖文的人,无一例外要计较,即使口中不说,心里也嘀咕。卖文卖到今天这个地步,最怕的是人家跟你套交情,然后稿子索走,稿费不论,或者压得很低很低。前几日看明人笔记,说有卖文者,碰上一位世交,仗着交情索取他一篇文字,不给稿酬。那人踌躇半响说道,我这个人没有钱写不出东西来,这样吧,你先拿五两银子放在我的案头,催催精神,等我写完了再还你如何?看到此处,不禁拍案叫绝,真合我心。下次再有套关系少给稿费的,一定照此办理,先让他在案头放上两叠厚厚的人民币再说话。当然,放完了我还不还他,可就两说了。    当然,说归说,真要是朋友逼到墙角了,稿费再低,估计也只能写。中国这方面的现行政策不够完善,稿费起征点奇低不说,网络转载,作者一文莫名。一篇文字,转得漫天都知道,你也就只能拿到最初发在纸媒上的那点钱,待遇跟一点没转载的文字一样。书卖得稍好,盗版就会上来,而且没有人管。据说靠青春写作的人,不怎么怕盗版,因为90后、00后的人,看书如追星,非正版不碰。但我们这些写给成年人看的书,命运就大不一样。读者理性多了,算计之下,还是盗版合适。所以一旦盗版起来,书就死活卖不动了,版税也就没了。因此,当今之世,所谓的卖文为生,也就是活着而已。我的情况稍好,有一个教书的职业,卖文的收入已经足以养家,但讲发财,还是离得太远。    说到底,像我这样的读书人,读书写字,其实就是自己的一种习惯,连爱好都谈不上。社会责任感不能说没有,但并非每篇文字都是责任感驱使出来的,好些文字,其实就是读书读到哪个地方了,忽有所感,不写出来吧,手痒得紧,就这么变成了铅字。这年头,不仅吃这碗饭的人多,而且风紧,意思表达,稍有不慎,撞到枪口上,就换不来银子,只能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即使这样,也有被删掉的危险。    总的来说,祸从口出,写字的人,写出来的字,就是自己的口。古往今来,都是要当心的。这些年写得多了,招人烦,招人恨,我已经很有感觉了,好些人一直在为我担心。只是,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事逼得你不得不说点什么,三缄其口,自己都感觉窝囊。官字两个口,民有一张嘴,大狗叫,小狗也要叫。好些小狗其实连叫的机会可能都没有,我至少还属于能叫的小狗,能叫而不叫,对不起上苍给的这张口。叫的时候,还能换点狗粮回来,知足吧。    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只要没有人像贾府里的小厮们把我捆起来,塞上一嘴的马粪,我多半还是会这样写下去,如果学校当局像某些人期待的那样,解聘了我的教职,我就更得写了,写些不三不四的文字,让在我看来不三不四的家伙不舒服,这就是我选择的生活,现在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几天不写,浑身难受。上天生人,各式各样,像我这样的,大概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浪费笔墨。过去有笔砚,后来有钢笔墨水,现在有电脑键盘,在笔墨的进化中,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张鸣    2011年11月26日,于京北清林苑

内容概要

  【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契诃夫)】
  本书内容谈及历史、文化、教育、社会、时政等,文字犀利、有趣,思想睿智,观点独特、一针见血。读张鸣的文章既可以作轻松的享受,也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近代史的知识,可以说是读史的捷径。《辛亥:摇晃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颠覆我们传统价值观、重新给历史事件定位的另类学者张鸣;《小狗也要叫》更让我们看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敢讲真话的倔强个性。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应该有反思历史、正视现实的态度!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年幼时最大的理想是做图书管理员,好每天有书看。及长,幻想当作家,变成文学青年。一辈子养过猪,做过兽医,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最后误打误撞,成了大学教历史的老师,众人眼中的学者。一生碰壁无数,头撞南墙不回头,不是墙破,就是我亡。由幼及长,从黑板报算起,写过的文字无数,黑板报都擦了,小说都烧了,所谓的学术文字和随笔评论,留下来的比较多,有些变成铅字,好像有十几本了,均遗憾多多。平时写点时评。年过五十,没有长进,再活五十年也许能好些。著有《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辛亥:摇晃的中国》等作品。

书籍目录

上面来人了!
挤破官门的悲剧
将错就错的历史
领导的宽容与不宽容
清朝是被媒体毁掉的吗?
逃官与逃皇帝
西什库教堂与义和团的热月围攻
辛亥革命留下了什么遗产?
辛亥革命与世纪转型
中国人的膝盖和外国人的膝盖
隆裕皇太后的冬天
冒赈命案背后的赈灾难题
民众信任的时代维度
乾隆年间的西峰老祖活佛案
山寨监狱的今与昔
盛世的后遗症
势利的社会与势利的僧人
馊事中的馊主意
太监学校
廷杖,士大夫的屁股和脸面
蔚县走马观
我的杂文缘
信息费的故事
一个公使夫人眼里的中国
找借口不需要艺术
直线想事的脑袋没福分
不改善教育,何以谈理性?
卢美美的父亲及其迷魂阵
民意缺席的公推遴选
如何面对钉子户?
数据公开,不能徐妃半面
说话干嘛要全面?
校长的堕落是底线的崩溃
阳光拆迁的前提
一连串事故的追问

章节摘录

将错就错的历史 时至今日,恐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其实百年前的变革,中国还是走英国道路更好些。英国体制和美国体制,同为代议制,都是民主制度,本无高下之分。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两千多年帝制的国家,保留君主制的外壳,恐怕更为适宜。都说中国是个伦理型的国度,传统伦理三纲五常,忠孝仁义,君主是其中一个关键性因素。一旦没有了君主,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都会摇晃。从伦理型国度转为法制型国家,需要一个很长的转型时期,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辛亥革命的当口,考虑到转型平稳需要的人,在中国并不多。只有袁世凯和他的某些幕僚,再就是接近英国公使的某些外交界人士。革命党人自不必说,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美国式的合众政府,虽然组成同盟会的前光复会中人,其实只在意排满,实行种族革命,但革命资格最老的兴中会的理想,他们都是接受的。国内外的立宪派人士,很多人之所以力主立宪,倒也不见得认为共和制就不行。在他们的心中,其实也承认美国体制的先进性。康有为模仿公羊三世建构的进化三世说,君主专制是据乱世,君主立宪是小康世,民主共和则是大同世。之所以要主张君主立宪,是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乐意改革,乐意配合,从而可以减少变革的阻力,避免革命暴力带来的破坏。如果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当清政府倒行逆施,大肆收权,把所有的权力和资源,都收揽到满清贵族手里,被激得勃然大怒的立宪派,正好赶上了革命党人的革命,自然会愤而支持革命,这个时候,满人的皇位,就无论如何都保不住了。现成的皇帝不中了,在汉人中另找一个,谈何容易。所以,君主立宪,就自然没戏了。当时的名记者黄远生说,革命党很多人都有制度迷信,认为只要民主共和的招牌挂在了城门上,国家就可以魔幻般地立致富强。其实,不止革命党,立宪党人也未必就没有这样的迷信。既然已经革命了,该破坏都破坏了,还不如建一个更先进的制度。 共和制在今天看来,有点冒进,但在当时,就是大势所趋。即使中国需要一个皇帝,也一时半会找不到这个皇帝。建立美国式的临时政府,不仅革命党高兴,立宪派也欣然同意,连袁世凯也是犹豫了一阵,也只好认账。即使更为保守的汉人官僚们,在当时也没有表现出对清朝的留恋。革命进行中,没有人抵抗,也没有人殉节。就连一些中兴名臣的后代,比如曾左李的后人,也大不了就是放弃职位,一走了之,绝没有人为对他们深恩厚泽的朝廷尽点心力的意思。真正留恋清朝的遗老遗少,是在民国建立之后才出现的——因为他们发现了民国事没办好,从国家到社会的秩序,比晚清还要乱。更重要的是,民国由于国家力量太弱,没办法吸收这些遗老遗少,他们没有位置了。 历史恐怕永远没办法实践“正好”两个字,选取一条后人看来合适的道路走,走得又那么恰如其分。如果有所谓的恰如其分,像某些美国史学家论美国的开国史一样,恐怕都是后人编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选择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选择了国人不适应的共和制,但中国人其实却只能将错就错。 某些坚定的君主立宪主义者,比如杨度,认为辛亥既然选错了,就应该修正回来。但在强人袁世凯手里,即使宣称君主立宪制,真正落到实处,君主没问题,但立宪就很难说,顶多回到新政时的清朝,实行二元君主制。所以,同样是君主立宪的倡导者,梁启超就不同意这样的修正,写出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的雄文,专门跟洪宪帝制捣乱,而他的学生蔡锷,则直接举起了反袁的义旗。事实证明,在相当一部分知识界人士已经信仰进化论的历史观的前提下,回到君主立宪,就等于开历史的倒车,就是复辟。即使袁世凯这样的强人,也依然搞不成,不仅搞不成,而且身败名裂。民主共和思想虽然未必已经深入人心,但掌握话语权的人,却不肯从民主共和后退半步,沉默的大多数,在当时,没有说话。 专制不成,共和也不成,这是中国的现实。没有了君主,社会伦理在摇晃,整个社会也跟着摇晃。无论民国的北洋时期还是国民党时期,统治者最大的困惑,是无法建立一个基于民主制度下的秩序,哪怕是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做了一首的督军,如果不兼任下面一个师的师长,很快就会被人架空,最终赶走。同样,师长如果不兼任下面一个旅的旅长,命运也相类似。每次战争,对阵的大人物的失败,往往都非战之过也,大多是因为属下的背叛。国民党时期这种情况,也没有太大的转机,各个派别的战争,招降纳叛依然是主旋律。曹汝霖回忆,说是袁世凯当总统之初,召开最高国务会议,经常有人迟到,一迟到就是很长时间。原因很简单,这些大佬们通宵聚赌。但身为总统的袁世凯,就是不敢动硬的,将几个首要分子给免了。没有了君主,效忠就出了问题。体制的严整和秩序感,就难以建立。袁世凯之后第二个强人蒋介石,一身奋斗的目标,就是重建秩序,但秩序一直都没有建立起来。借捧孙中山,树立个人崇拜,效果不佳。借法西斯主义,鼓吹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更是没有用。最后的失败,与其说对手强大,不如说是因为内部的分崩离析。 在民主制度下,建立民主的秩序,也不是没有人尝试。北洋时期的两次国会选举,一些省份的联省自治,省宪的制定和选举,国民党时期的立宪国大,其实不能说都是假民主,假选举。很多政治强人,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陈炯明、赵恒惕甚至蒋介石,都不能说对民主共和完全没有感觉,他们一度也是想过尝试实践这个制度来的。可惜,他们的尝试,都因为各种原因,中途夭折。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准备遵从民主制度的原则行事之时,每每碰壁,转过来,玩起传统的权术,却一路畅通。历史的吊诡,总是令人在感动无奈之余,扼腕叹息。 将错就错很难,也很别扭,但又不得不将错就错。历史给中国人留下的选择,总是最难的题。显然,做最难做的题,必须得有更多的智慧和更多的耐心。但是,在丛林时代,列强环窥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古老而且文化悠久的大国之民,实在又很难有这样的耐心。急于翻身富强的欲望,每每驱使人们在受挫之际,就要改弦更张,寻找更为便捷的道路,抄小路走向富强。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了150多年,而中国人做跨越式发展的梦,至少做了一百年,现在梦醒了没有,也很难说。多少代的当政者,都没有太多的耐心,即使台上的想有耐心,台下的人也不会同意。总有人倾向于用更激进的变革甚至革命来迅速改变中国面貌,一个革命完了,下一个就在等着了。 将错就错之后,国民的启蒙和教育,任务就更加艰巨。但是,肯做这样工作的知识分子,却不多见。革命后的一段时间,很多人居然认为,既然革命成功,启蒙就不需要了。原来各地雨后春笋般的俗话报,白话报,读报亭,都消失了。为了启蒙而兴盛的小说戏剧,上演的文明戏,都退潮了。这样的启蒙,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从新开始,但规模却远没有晚清那么大,而且由于白话文运动走错了方向,以至于启蒙的效果并不大好。中国需要更多的教育家,但偏多革命家。直到今天,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文化,跟民主宪政的要求还是差得很远。 辛亥革命之后,共和制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百年,但是中国的转型却一直没有完成。将错就错一百年,我们也没有把这个错顺过来。君主立宪,早就不可能了,当年找不到一个皇帝,今天更是找不到。唯一的选择,是沿着民主共和的道路往前走。题目再难,也得做,耐心去做,有智慧地做。这是中国人的天命,无论如何是没有办法逃避的。被安排的孩子们走到哪里,都会发现一些被安排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家境都不错,老爸或者老妈大抵有本事。这样人家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安排好了一切,幼儿园,小学,中学,如果考大学,专业肯定是家长选的。如果出国,一切也由家长定。有更夸张的,三岁四岁,就给安排成了公务员,长大之后,绝不担心找不到工作。没这样夸张的,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家长肯定也给找好了工作。当然,找的时候,一般不问孩子的意愿,只看社会的评价。工作安排好了,接下来就是安排配偶。到了这个阶段,多少会顾及一下孩子的想法,但安排相亲,必须听老爸老妈的,一个一个相下来,总得有一个成了东床佳婿或者佳媳。自然,房子早就给买好了,剩下的事就是结婚生子,连结婚仪式甚至孩子满月酒,都是老爸老妈安排停当。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一辈子都给家长安排了,一旦到了家长不行了,孩子也步入中年了,即使想要自主,也心有余力不足了。 一辈子给家长安排的孩子,也有反抗的,反抗成功,也有能自己飞出去的,有的还小有成就。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试图反抗而不成,挣扎一下,发现外面的世界还挺残酷,自己的翅膀又很软,只好乖乖回到父母的怀抱里。也有的孩子,干脆不想反抗,很享受地接受父母的安排,有时候还不时地炫耀一下,炫耀父母给予他们的一切。被安排的孩子,彼此碰到了,还要比拼比拼,从皮鞋到挎包,从汽车到房子。 一辈子,或者一辈子的多数时间,都被家长安排了,等于是一辈子都是家长替他们活了。一辈子没有过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想法,就是有,也没有用,得老老实实按照父母设计的路线图,亦步亦趋。时间长了,连想法都没有了。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幸福,但实际上很不幸。他们的一生,无非是父母的复制品,或者父母意愿的实践者。就一个生命个体而言,他们等于是行尸走肉,一个吃好喝好,生活优裕的行尸走肉。 很多中国的家长,都想这样安排自己的孩子。不能这样安排,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财力不够,权势不大。没有办法,才让孩子自己去奔。而多数中国的孩子,也习惯于接受这样的安排。每逢高考咨询,都看见一群群的家长,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奔走打听,结果却让自己考得很好的孩子报考了一些明显是忽悠人的专业,而孩子,只是听从安排而已。一直读到大四,还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读这个专业。现在,这样的咨询,已经扩大到了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当然还有出国留学。 似乎,在我们富有爱心的家长们眼里,孩子根本就不是人,没有独立的意志和意愿。有能力,就一辈子给孩子安排好,没能力,也安排一半。从来不考虑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精神和能力,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能,让孩子自己去飞,飞出一个广阔的天地。而是拼了命用自己的翅膀,尽可能把孩子像小鸡一样,拢到自己的怀里,恨不得让他们一辈子都不断奶,做自己怀里的小乖乖,方才称心如意。 我知道,我们每对夫妻只有一个孩子,没人想有个闪失。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在任何情形下,都会有风险。每个孩子都是有别于父母的独立生命,让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是父母的义务。替孩子活一辈子,看起来富有爱心,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戕害,以爱为名的戕害。 为什么要有大学? 当欧洲的中世纪末期出现大学的时候,大学无非是神学院的变种。当欧洲步入现代之际,洪堡的改革,不仅让大学世俗化,而且种下了职业化的种子。虽然,此时的大学,依然强调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完善。但只要大学走下神坛,就势必要跟社会融合,回应社会的需要。尽管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文理学院当家,并没有根据社会的分工,设置专业。但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毕竟都进入了社会,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职业。毕业生固然有从事所学“专业”的,但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的职业,跟专业并没有直接关系,他们从大学得到的只是学养和素质。 当然,随着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大学仅仅作为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基地,是远远不能符合社会需要了。必须在基本的文理教育之外,有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随着工、商、农、医和法科的兴盛,大学逐渐面目皆非,越来越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多。一度存在的社会主义阵营,走得最远,在这些国家,大学基本上都变成了苏联式的专业学院。除了一些政治课学习之外,就是通过狭窄的专业口径,迅速把学生培养成可以从事某一专业的技术人才,很类似一台大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 无疑,走到苏式学院的境地,大学的职业化实际上异化了,从培养人,变成制造国家机器的零件。这就是所谓苏式大学和美式大学的分野,好听一点的说,是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不同。从本质上讲,前者的目的是国家,而后者的目的是个人,反映的是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其实,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从长远看,更符合国家的利益。冷战时代苏美竞争苏联的失败,实际上也是苏式教育的失败。 当今的世界,意识形态已经退位。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所谓对立,除了一点残存的意识形态碎片之外,实际上是利益之争。即使从国家利益的考量,中国大学的变革,理应回归美式教育的方向。但是,在中国,基于党派利益的所谓意识形态顾虑,却使得这样的变革,半途而废,只学了一点皮相的内容。在官僚政治的主导下,中国的大学,不仅没有了培养人的目标,连以往的国家目标,也变得模糊。大学的规模在迅速扩展,但大学生的素质却在急速下降,甚至连几所顶尖的所谓“研究型”大学也是如此。有些大学,专业设置完全跟着市场走,市场热什么,就设置什么专业,有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几乎就是社会和市场某种职位的转义比如市场营销,劳动人事,甚至纪检和城管。但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既没有人格素养,也没有专业技能。上不着天,下不挨地,悬在半空,百无一用。 人的培养,无疑是大学的目的。大学里出来的,应该是综合发展,人格健全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也得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寻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所以,大学肯定会有职业化的内涵,传统的文理学院,注定没有工程、医疗和法学商科兴盛。但是,大学却不是职业技术学院,不应把技术培训作为主要的内容,大学的职业化成分,只是为学生日后的职业训练打基础,让他们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具有科学化做事的素质,与人合作的基本能力。在很多情况下,人大学里学什么专业,不见得就非得是为了日后从事跟这个专业有关的工作,仅仅是满足自己对某些知识和理论的爱好。所以,凡是只能从事技术培训的大学,都应该回归本位,改成技术学院或者学校。那些连技术培训都做不好的大学,就应该撤销。所谓研究型大学,如果连本科生都培养不好,就应该退回去,撤掉自己众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老老实实办专科和本科。 中国的大学,正在在非常迅速的发展中迷失自己。丢掉了苏式的学院,也没有得到美式的大学,仅仅沦落为一个为利益集团牟利的场所,一种官办垄断市场里的学店。这样的大学,其实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如果非要定义的话,有两个中国字庶几近之:累赘。

编辑推荐

《小狗也要叫》编辑推荐:读张鸣的文章既可以作轻松的享受,也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近代史的知识,可以说是读史的捷径。《辛亥:摇晃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另类学者张鸣。《小狗也要叫》让我们看到一个敢说真话的学者张鸣。从细节着笔,文风犀利,通俗可读,有知识性,有历史的纵深感,也有作者特有的黑色幽默气质。《小狗也要叫》作者上一部作品《辛亥:摇晃的中国》至今实际销量已逾20万册;作者张鸣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学者、近代史专家之一;陈丹青、梁文道、易中天、李零、秦晖、吴思等国内知名学者鼎力推荐。《小狗也要叫》内容谈及历史、文化、教育、社会、时政等,文字犀利、有趣,思想睿智,观点独特、一针见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狗也要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3条)

 
 

  •   看过张鸣先生的文字,一本叫历史的空白处,还有一本叫辛亥摇晃的中国,文字读来令人轻松易懂,是我等屁民也能侧面了解历史的另一面,而不难理解。看张先生的文字其实不在乎内容具体如何,关键是好像他就坐在你对面更你聊天一样,这种感觉使人轻松。
    如今很多文字作者,要不唯恐不一鸣惊人,文字辛辣难懂,故能玄虚,让读者觉得水平很高,要不就是胡说八道,满篇假话,颠覆一切,觉得自己就是改革新派。这两派在目前中国文化圈还很盛行,何时都能恢复岛张先生的语言风格和求实态度,这才是真正走向和谐文化的道路!
  •   张鸣的东西看过不少,谈得不一定正确、全面、有用,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勇敢的思考这个国家。
  •   喜欢张鸣教授的重读近代史,所以买本杂文集来看看。
  •   书是不错的,就是封面的印刷不死太好,但是张鸣的书写的都不错
  •   面对许多的事情,我们可能是官媒怎样说,我们就怎样信,自已失去了思考能力,向张鸣教授学习吧,真正的公知!
  •   张鸣的书挺不错的
  •   张鸣的东东都蛮不错滴~
  •   时评的书,虽然不如作者关于历史方面尤其是近代史方面的书籍,但也很犀利。
  •   小狗也要叫(签名本) 不错 书的品质好 内涵有 还有签名呢!
  •   帮朋友买的书,小狗也要用上帝赋予本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   本来还以为是本杂书,买回来一翻才知道是讲辛亥革命的书,写的非常好,很好看。
  •   时评而已,没有作者其他书好,毕竟作者专业搞历史的
  •   书的一些时评都是对于一些比较新的时事,观点很独到公正。作者是一个敢讲敢想的人!还有作者签名,不错!
  •   这是一本时评和史评的合集,非常有意思。尤其是史评部分,将近代的掌故娓娓道来。当然,所有历史掌故,似乎都与当今世界有着一丝丝联络。因此,史评成为时评的纵深,而时评成为史评的延伸。
  •   嗯,买的时候没注意是签名本,拿回来看到还吓了一跳。很惊讶,内容还是可以的
  •   很喜欢的一位学者,睿智,勇敢,诚实文中的见解也引人深思
  •   文风一如既往的犀利
  •   犀利的作者
  •   好书,确实值得一读。
  •   张大师高产,读多了,有些疲倦了。
  •   读起来热血沸腾,酣畅淋漓
  •   什么时候,想张老师这样的人很多,并且能够自由发表言论,或许中国将进入新的时代.
  •   再多写两句就好了
  •   书皮一层土,翻来里面大都短小,喜欢精悍吧,未看待续
  •   很好,就是没见过长得这个样子的签名
  •   张老师随笔 不错
  •   写者真诚,读者痛快。
  •   张老师的书,有趣味却洞见深刻
  •   叫右铭:只吠人影,不吠犬声,吠的就是个性。
  •   书很好但是好脏啊
  •   好书,推荐,人性的回归
  •   这么多名家推荐一定错不了
  •   好书,教给一些常识。
  •   不错的书籍,等优惠了再入手
  •   可能因为要签名,所以没有塑封,到货时有点脏
  •   这是最近大爱的作家!
  •   一直想看看张铭的书。
  •   能有这样的书,不错了,知足了
  •   内容新颖,视角独到,喜欢。
  •   很喜欢,闲来读读有益
  •   还没有看,但印刷可以,帮老公买的
  •   有些就事论事
  •   费超 不服哦
  •   过瘾过瘾,都看一下
  •   有两处印刷错误
  •   哈哈,有意思
  •   是真签名
  •   给男朋友买的,自己没看。不过真的有签名唉
  •   即使有老生常谈和重复,但整体还是值得一看。
  •   针砭时事,入木三分。
  •   老公很喜欢呢
  •   原来看过张教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觉得学到了很多
    于是想再读读张教授的作品
    这本书关注很久了,一直到有活动,于是就买回来了。

    还是签名版呢 我不久前才发现

    内容很针砭时弊,分 时评 和 随笔 两部分
    目前我看到随笔了

    时评呢,很犀利 让我看到很多黑暗的一面,获益匪浅啊

    但是我发现有个别错字,我想,应该是出版社的问题 太不小心了

    但是总体还是很喜欢的 ,这样的书 休闲时读一读 ,又学到很多东西

    封面很有趣呢
  •   著名学者张鸣的新著,沿用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见底独特、笔力老辣。全书内容均由短小精悍的历史杂文组成,篇幅虽短、意味深长。
  •   张鸣的时评加随笔,还是很有趣的。
  •   张鸣老师的一本作品,期待有好的发现
  •   正在看,最近都在看张鸣的书
  •   官字两张口,民字一张口,大狗小狗都要叫
  •   看到书名,猜内容.等读完了,再写感受.
  •   时评都是过去几年的事了,读了没多大意义,后面的随笔还好
  •   很有见解的一本书,值得一看。语言很犀利啊,一针见血!
  •   买这本书时,没仔细看介绍,冲着这么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推荐就买了。一个字:值.
  •   学术著作之外的闲散文字,值得一看。
  •   本以为是小说什么的 却是事实评论 杂文 翻了几页 感觉不错
  •   对于女孩子来说,看这本书会更加了解时政
  •   有些书总是字体偏小、行距偏大,不知道出版社是怎么想的。张老师的书内容自然是不错的。
  •   特价时买的,内容还没看。
  •   我还想说两句(不能少于5个字,10个字及以上才送积分
  •   说出了很多普通人的心里话。
  •   当当什么时候能不卖旧书啊 感觉好旧。。真有点失望。。
  •   速度很快的,书的质量也可以。
  •   到处翻也没找到签名,不过书不错
  •   定价稍高。。。杂文~内容看着还是不错
  •   想象不同一般
  •   还行,就是字体有点小。
  •   确实有签名!
  •   是签名版的,但是质量一般般,还没细读
  •   有签名,大家可以买来收藏
    1.这是一部发自心灵的杂文集; 2.这里没有歌功颂德,但发人深思; 3.如果你是想多深层次地了解我们自己,那么你该好好读读此书。
  •   总的来说,物有所值
  •   张鸣的书靠的是平时的点点滴滴。
  •   张鸣这个杂文集一般,勉强及格,给60分吧。
  •   这本书被评为是知识分子近代史的另类解读。书当然是好书,不过读起来需要认真、耐心
  •   时评和随笔集,文章很一般,这位学者为了完成出版社的人物写了这些文字,内容有些失望。但是书籍质量还好,厚厚一本。
  •   对于作者的有些时评还是不错的,可以学点东西
  •   看了是陈丹青推荐的才买的。原来没看过。翻了翻,还行。文采一般,意见挺好。
  •   不能凑点文字就开印啊!
  •   此作者的文笔风格未必适合每一个人的口味,但我自身还是蛮喜欢的!够干脆利落!
  •   内容倒是没怎么看 就是不太喜欢短篇
  •   杂文合集,很多时文,可以一看。
  •   是签名
  •   虽然张鸣老师的书还不错但我想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值得买的书虽然很应景但缺乏深度
  •   有一部分疑似好像为旧作拼凑而成
  •   封皮就有褶皱,、封皮就像一本书的脸,脸不好谁还有心情看书啊、我买的是一本新书,不是二手的!再看内容,字体偏小,看起来不舒服
  •   没意思,一些口水话来回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