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谋略全书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作者:卫生保  页数:307  

前言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和谋略奇书之称,与“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一起,并称为我国军事史上的“双璧”。故古书有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一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所谓“三十六计”就是对战的策略,“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三十六计》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内容概要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和谋略奇书之称,与“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一起,并称为我国军事史上的“双璧”。故古书有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    《三十六计》虽说是一部军事著作,但其蕴涵的有关智谋的丰富内容,历来被人们所重视,早已超出了军事斗争的范畴,在政治、经济和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套 胜战计     胜战计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所谓胜战,是在我强敌弱的条件下,谋算对手势力的变化。作战时,要弄清对手是防备周全、集中强大、情况分明,还是初陷困境、危机四伏、指挥无度,分清敌我情况后,要区别对待。此篇计策要求在战前先有胜利的条件、胜利的方案和胜利的把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第二套 敌战计    敌战计是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之计谋。所谓敌战,就是与敌人面对面的对抗作战。战争是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与较量,要想取得胜利,不仅要提高自己军队的战斗力,还要削弱敌方的战斗力。与敌人对阵的时候,既要求有胆识,又要求能够审时度势。运用这套计法可以迷惑对手,用假象使对方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使之中自己的圈套,从而达到自己的真正目的与企图。迷惑对方使我方获利的方法有多种,最主要的是要利用种种假象令敌人觉得有利可图,而后陷入我方的包围圈。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第三套 攻战计第四套 混战计第五套 并战计第六套 败战计

章节摘录

  第一套 胜战计  胜战计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所谓胜战,是在我强敌弱的条件下,谋算对手势力的变化。作战时,要弄清对手是防备周全、集中强大、情况分明,还是初陷困境、危机四伏、指挥无度,分清敌我情况后,要区别对待。此篇计策要求在战前先有胜利的条件、胜利的方案和胜利的把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兵法原文置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斗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就是说非常公开的行动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阴谋。  ③太:极,极大。此句意同上。

编辑推荐

  《三十六计》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  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十六计谋略全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很不错的书,小故事容易易懂,趣味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   书到达的比较快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