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系列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作者:舒风  页数:232  字数:185000  

前言

邵力子先生1882年出生在浙江省绍兴。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经历了民族革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他追随历史车轮的轨迹,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人民的利益,作出了贡献。    邵力子先生素有“和平老人”的称号。这是人们赞赏他一贯坚持国共两党真诚合作,用和平方法解决一切争端的主张而给予他的称号,是对他的称颂。    在国共两党的多次谈判及合作中,邵力子先生和周恩来同志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1925年夏,上海法租界工部局下令驱逐邵力子先生出境时,他便毅然投奔广州,参与黄埔军校的组织领导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周恩来交往甚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邵力子先生对于维护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及准备出师北伐起了积极的作用。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在这次合作期间,国共两党曾进行过多次谈判:周恩来和邵力子,一位代表中国共产党,一位代表中国国民党,两个人在谈判桌上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在两党谈判中,他们两位进一步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也增进了友谊。    1949年4月,邵力子参加了南京政府的和平谈判代表团。经过半个月的协商、讨论,最后形成八条二十四款的《国内和平协定》。但是南京政府拒绝签字,最终导致和谈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作战,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当局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时处北平的南京政府代表团讨论何时返回南京“复命”时,邵力子先生已经认识到国民党的腐败、没落、注定要彻底失败,首先发言表示,坚决不再南返。在两种中国之命运的决断时刻,邵力子先生坚决站到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方面。从此,他开始了一生中崭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邵力子先生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但他心情舒畅,老当益壮,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外交活动,参与协商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工作。他的思想适应时代的进步不断前进,他对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共领导人的崇敬之情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恩来和邵力子之间的友谊也更加深厚。    周恩来与邵力子的交往,肝胆相照,赤诚相见。    周恩来与邵力子的友谊是真诚的、纯洁的,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

内容概要

  加入共产党又退出,加入国民党又退出,一生沉浮又号称“和平老人”——邵力子一身浓缩了中国近现代史中复杂的党派关系。但在其一生,他又与周恩来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本书以统一战线中周恩来和邵力子的党派、私人交往为视角,利用丰富的史料和历史细节,为读者解开了一段少为人知的历史……

作者简介

舒风,1935年生,河北省晋州市人。1960年8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北京景山学校、中国曲艺家协会、国家科委(现国家科技部)人力资源研究所、国家人事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报刊社等单位工作。历任《中国人才》杂志副主编、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著有《周恩来与张治中》《周恩来与邵力子》《培根》《曼德拉》《贝多》《伏尔泰》《托尔斯泰》《马·.吐温《人比山高》《孙武与孙膑》等十数部人物传记和《列宁人才思想研究》《潇洒人生》《把握住今天》《你怎样消费时间》《家庭人际关系》《国外婚恋漫话》等多部著述。此外,还主编有《人才问题新思考》《新秀文论荟萃》《你怎样成才》《敢峰教育文选》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结识于第一次国共合作
一、创办上海大学
二、“五卅”中的邵力子
三、黄埔相见
四、恳切交谈
五、拜访李大钊和冯玉祥
六、邵力子接任政治部主任
七、深受学生欢迎的两位教官
第二章 北伐开始各分西东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二、北上莫斯科
三、出席共产国际会议
四、斯大林接见邵力子,周恩来领导工人起义
五、蒋介石悬赏通缉周恩来
六、邵力子隐居南京,蒋介石被迫下野
七、身在“曹营”心在“汉”
第三章 “西安事变”两人重逢
一、邵力子从甘肃到陕西
二、张学良奉命“剿共”
三、张学良杨虎城联合抗日
四、肤施会谈,联共抗日
五、张学良怒查省党部
六、华清池蒋介石被扣
七、“三位一体”逼蒋抗日
八、邵力子溪口陪读
第四章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一、邵力子出任国民党宣传部部长
 二、出版《鲁迅全集》和《毛泽东自传》
 三、参加庐山谈判
 四、创办《新华日报》
 五、乡情·友情·爱国情
 六、反对溶共,营救同志
 七、维护合作,团结抗日
第五章 重庆谈判与政协会议
一、两党淡判,波澜起伏
二、寸土不让,极力折中
三、张澜质问,邵公受窘
四、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五、折冲樽俎,实现和平
六、周恩来虎穴奋战
七、邵力子有求必应
第六章 北平和谈前后
 一、如梦方醒,恬然悔悟
 二、邵力子直抒胸臆
 三、“和平”最受欢迎
 四、“我很想留下来”
 五、邵老未雨绸缪,周公质问文白
 六、路只有一条,“向人民靠拢”
 七、“最后定稿”,不容改动
 八、国民党拒绝签字,代表团留居北平
第七章 精诚合作,和平建国
 一、积极投入新政权建设
 二、慰问治淮大军
 三、“国内建设急需人才”
 四、“不反共,我们欢迎”
 五、提倡计划生育
 六、为台湾回归而奔走呼号
 七、“胡子”与“濂溪”间的桥梁
 八、在整风、反右和“文化大革命”
结束语
后记
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共产国际的决定,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实行国共合作。代表们经过充分讨论,通过了“三大”宣言和《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宣言”和“决议案”的主要内容是:①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推动国民革命运动;②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是致力于国民革命运动;③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行国共合作。    1923年10月19日,孙中山任命廖仲恺、李大钊、汪精卫、张继、戴季陶五人组成国民党改组委员会。25日,廖仲恺召集了100余人参加了国民党特别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孙中山给大会的专函。经过充分讨论,大家同意改组国民党,并制订了改组计划。    中共“三大”后,党的一些领导人加入了国民党,并全力投人国民党的改组工作。为了帮助孙中山筹备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大钊、谭平山与瞿秋自在广州成立了指导小组。同时瞿秋白、谭平山与胡汉民等人还共同草拟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草案。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共李大钊、陈独秀、谭平山、沈定一、毛泽东、瞿秋白、李立三、张国焘等23人亦作为国民党代表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宣言”和“决议”。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确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政治纲领。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22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中国代表团的30多名成员中,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和其他革命团体的成员。会议通过了关于共产党与民主革命派合作的决议,进一步重申了反帝统一战线的思想。会议期间,列宁抱病接见了中国代表团的部分成员,其中有共产党代表张国焘、国民党代表张秋白和工人代表邓培。列宁询问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后,提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否可以合作”的问题。    1922年5月,陈独秀根据共产国际的意见和客观形势的需要,在《广东群报》上发表了《共产党在目前劳动运动中应取的态度》。在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公开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6月1日,李大钊、邓中夏、黄日葵等共产党人,在提交少年中国学会的一项提案中,再次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这时,国民党人于右任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力主国共合作,他认为“合则两益,离则两损”。    1922年下半年,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表维辛斯基、马林等人,按照列宁的指示精神,同意实行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也有这种意向。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一些党员,由于思想观念和志趣的一致,在办教育和办报纸刊物等具体工作方面,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合作。    1922年10月初,上海私立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师生在革命思潮影响下,因不满学校的办学方针、混乱的管理制度和低劣的教学质量,驱逐了办学无方的校长,提出彻底改变东南高师“经营式之学店”的要求。同月中旬,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派了10名学生代表,到《民国日报》编辑部去找邵力子,希望他能支持学生们的改革要求,并为东南高师聘请一位德高望重的校长。    为什么东南高师的学生们会求助于邵力子先生呢?这是因为邵力子先生是一位极其热心的人。他当时正担任《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的主笔,并经常撰写短评、随感录之类的文章。他在文章中主持正义,为群众鸣不平或解答疑难问题。社会各界青年,不管是在婚姻恋爱方面,还是在求职、交友、处世方面有了难以排鳃的困难和苦闷,都愿意找他倾诉或找他面陈求教,或写信直抒胸臆。邵力子先生成了当时青年的朋友。    邵力子当即答应了学生代表们的要求:“我动员于右任先生当你们的校长可以吗?”    学生们自然高兴地说:“当然可以!”“我们欢迎!”    有的学生代表说:“于右任先生做我们的校长,您做我们学校的副校长吧!’,    于是所有的代表都齐声说:“欢迎邵先生做我们的副校长!”    学生们为什么欢迎于右任和邵力子两人做他们学校的正副校长呢?这是因为他们两人,不仅致力于新闻事业,创办过《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生活日报》、《民立报》等报纸,还致力于教育事业。1905年9月,邵力子和于右任协助教育家马相伯创办了“复旦公学”。后来改成复旦大学,邵力子曾出任国文系主任。1910年,邵力子先生经于右任推荐还曾在西安“陕西高等学堂”教过西洋史。于右任和邵力子二位先生在教育界的威望是很高的。    于右任和邵力子经过慎重思考,他们又找了李大钊等共产党的领导人商议,决定把“东南高师”改办成一所综合性大学,并取名为上海大学。上海大学表面是一所私立大学,实际上是国共两党合办,为国民革命培养干部的学校。于是他们二人很痛快地答应了东南高师学生们的请求,决定出任该校的校长和副校长之职。    lO月23日,于右任、邵力子两人出席了“上海大学”成立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生动的演说,受到学校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几天以后,于右任和邵力子又邀请李大钊和张继等在四马路的“同心楼饭店”共进午餐。席问,很自然地又谈到上海大学的办学宗旨。    邵力子向李大钊诸位敬过酒之后说:“咱们‘上大’应着力为国民革命多培养一些专门人才,避免类似俄国革命成功后,搞建设缺乏技术人才的状况再次发生。”    李大钊说:“邵先生讲的话是很有远见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后,最感困苦的是没有无产阶级自己的专门技术家,列宁不得不在旧有的、资产阶级专家中寻求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其问不知经受了多少困难和危险。”    于右任先生说:“社会改革家,不只是唤醒群众的觉悟,还要用知识、技术去培养人才。”P1-3

后记

《统战人物传记系列》是本社列入国家“九五”规划的重点图书。初版时,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同志亲自作序,并指出:“编撰和出版这套丛书,既具有重要文化价值,更可以发挥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作用。”丛书自出版以来,不仅成为统一战线工作者的案头书,更受到众史学工作者和读者的欢迎。从统一战线的视角、采用纪实的手法,聚焦钩沉老一辈革命家与爱国民主人士的历史交集、人生交往,以丰沛的细节再现中国近现代史的演进历程,本套书属于首创,是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项富有开拓性意义的重要成果。    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特别是为满足今日青少年学习历史、汲取智慧、健康成长的需要,本社决定修订再版此书。在此,我们向给予此书诸多支持的作者们、读者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华文出版社    2012年5月

编辑推荐

“统战人物传记系列”自出版以来,不仅成为统一战线工作者的案头书,更受到众史学工作者和读者的欢迎。从统一战线的视角、采用纪实的手法,聚焦钩沉老一辈革命家与爱国民主人士的历史交集、人生交往,以丰沛的细节再现中国近现代史的演进历程,本套书属于首创,是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项富有开拓性意义的重要成果。    这本《周恩来与邵力子》(作者舒风)是其中一册,以统一战线中周恩来和邵力子的党派、私人交往为视角,利用丰富的史料和历史细节,为读者解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中……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物传记系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是统战人物传记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人物邵力子先生被称“和平老人”,邵老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参加过共产党,又退出了,他加入过国民党后又退出,但他一生都和周恩来都有交往,而且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