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村纪事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闫俊玲、 张洪兴 华文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闫俊玲,张洪兴  页数:264  
Tag标签:无  

前言

南阳出作家。这个深居于中原腹地的小地方,根深蒂固的文化氛围,使得文学创作的传统得以蔓延,出现了许多全国闻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南阳作家群现象”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    闫俊玲是邓州市文联主席,在默默写作多年后,已磨炼出了一副好手笔,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另一种痛》、《赤脚行走的月光》等。作品也多次入选年度优秀散文选集并获得多种奖项。    《台湾村纪事》是闫俊玲的新作,经过两年的长期采访和辛勤创作终于面世了。读她这本书,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一群普通人和历史、和土地、和远祖以及和当下中国的故事,读来既让人沉痛、感动,又显出勃勃的生机和永恒的情谊。30年与360年,大陆和台湾、中原和宝岛、汉族和高山族、战乱与和平、亲情和乡愁、分别与重逢……融合的其实是海峡两岸来自远祖的精神联系,也是这些普通人的家国情怀。书中人物的故事,有精神矛盾,有人生悲喜,有世态炎凉,有我们人陛坚强与脆弱、痛苦与感动、困顿与焦虑、思念与自语。    作者写的《台湾村纪事》,通过该村30年的发展变化,尤其是通过一个个人物的历史记忆和生活变化,把大陆30年来的改革开放写了出来。作者采写的一个个小故事让人难忘,让人感受到民风民俗、时代变迁。通过故事题材多元化,语言风格多元化,地域文化多元化的创作特色,让人听到时代前进的步履。    文中浓郁的家国情怀打动人心。家国情怀,实际上是指一个小人物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何产生关联,最后如何达到那种小家与大国难分难舍的地步,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有了家才能有国,反过来说,没有国也就没有家。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触,书写了台湾村的历史和亲情、乡情、民族情。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文中的主人公其实又是有良知、有抱负的普通中国人对中华民族苦难的体验,也是他们对一个国家、一片热土的深深依恋。    文章里浓郁的沧桑感让人难忘。乡土,是一个作家的心灵家园。这些颇见精短之美的纪实文章,有当事人的一番对话,有时过境迁后的嘲讽,有喟叹、有惆怅,且作品有着极强的现场感。写的是平常人,讲的是平常事,语言朴实,娓娓道来。    中华同根。两岸的文化是相通的。两岸今天已经从长期的国共对峙、军事纠葛中走过来,对于现在年轻的一代,两岸间存在的区别更小。我的《帝王三部曲》在台湾很畅销,台湾的读友会专门为我组织了读友见面会,在我的台湾行中,我体会到两岸文化,一点一滴都是那样的相似。人们渴望和平,渴盼亲情的心理都是一样的。    在战争中,一群台湾人永远地告别了家乡,此后的一次次寻找和省亲就是重温母亲的气息。随着岁月的增加,这样的回家想必是越来越少了,就像河水,一旦出发,就不知要流向那里去。人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这样?    台湾海峡,自古横亘在亚欧大陆和台湾宝岛之间;数百年来,这道2500米的海峡,曾经阻隔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异乡游子殷切的乡情,华发老母思儿的呼唤……这些年来,情势已经改观。这本书正是改变曾经的“阻隔”、沟通两岸的一份珍贵见证;希望在海峡两岸的交流中,能涌现出更多的人和作品,为两岸和睦相亲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内容概要

  以调研素材为基础,《台湾村纪事》记录了一座村庄、一群乡民的历史见证和倾情诉说。以台湾村为镜子,本书折射出这片古老大地的起伏变幻、勃勃生机。  《台湾村纪事》以翔实的资料记录了邓州“台湾村”30年来的众多人与事,刻画了“台湾村”在时代发展中的不同面貌。同时,《台湾村纪事》从局部展现了整个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变迁,生动呈现了中国民众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不停与时代交融的场景,折射出改革开放的伟大与沧桑,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真实的经典缩影。 

作者简介

闫俊玲,汉族,现任邓州市文联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文学院首届高级作家研修班毕业。曾任邓州市政协委员、邓州消息报社副总编辑、邓州市文化局副局长、邓州市文联副主席等职。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千余篇,著有散文集《另一种痛》《赤脚行走的月光》和《闫俊玲散文选》等,多部作品获奖。

书籍目录

1982年(一)涂征的发现(二)果真就是一个“台湾村”!(三)依那思罗的故事(四)周家的荣光(五)陈朝虎:我是高山族1983年许二虎:“终于可以经常吃面条烧饼了!”1984年(一)妇女主任讲避孕(二)奶奶的遗憾1985年(一)废旧塑料变成了宝(1)(二)许二虎:“我家也有了电视机”(三)小学老师过了教师节(四)来自台湾的信1986年(一)近乡情更怯(二)嫁个吃国库粮的1987年(一)张丽家两天没有盐(二)许二虎发财了(三)容谦的伤心事儿……

章节摘录

郑成功的军队开始收复台湾。1661年,依那思罗兄弟虽然只有十多岁,也毅然告别乡亲,参加了郑成功的军队。兄弟俩在战斗中作战勇敢,屡立战功。1662年2月,荷兰入侵者签了降书,全部撤离台湾。眼看战争就要结束,兄弟俩商定,依那思罗继续留在部队,依那吐拉则回家乡侍亲,这样可做到忠孝两全。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高山族人被称为台湾土番,在同荷兰人打仗时,很少有人注意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而在战争结束后,民族间的歧视则渐渐凸显了出来,汉族人、客家人称高山族人为“外化之民”“野蛮民族”“高石少族”等,侮辱、歧视高山族同胞的感情,谩骂虐待高山族士兵的事件屡有发生。当时,依那思罗在右武威将军周全斌的部下饱受折磨。由于部队薪火不足,周全斌把“土番”兵从各队伍中分离出来,让番族士兵们吞食生鱼、生虾。有一次,周全斌脚上生了脓疮,他竟听从军医的原始疗法,让依那思罗为他“吮疮吸脓”,依那思罗宁死不从,撞在了大帐内的柱子上,昏了过去,醒来后被周全斌狠踢了一通。当时,依那思罗人已在大陆,他决定渡海回台。当他正要不顾一切渡水回乡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声战马的嘶鸣。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迄今为止,为一个国家、一座文化名城、一段历史写编年史的不在少数,为一个小小村庄作编年史,恐怕鲜有人为之。《台湾村纪事》便是一部敢为天下先的乡村编年史。此书语言平实、生动,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台湾村纪事》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作品。    ——周大新    读《台湾村纪事》这本书,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一群普通人和历史、和土地、和远祖以及和当下中国的故事,读来既让人沉痛、感动,又显出勃勃的生机和永恒的情谊。    ——二月河    《台湾村纪事》选题具有开创性,是一个富有时代性、意义深远的好选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纪实故事,还具有传奇性,有令人感动的内容在内。《台湾村纪事》的讲述置身于时间与空间的交叉穿梭之中,从30年到360年、从台湾到大陆、从汉族到高山族,在这些跨越中,海峡两岸的关系若隐若现。    ——闫晶明(《文艺报》主编)    《台湾村纪事》不仅披露了一段秘史,见证了祖国大陆和宝岛台湾关系的演变,而且见证了一个乡村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变迁与民族融合……其中“妇女主任讲避孕”写出底层中国的幽默与真实。    ——柳建伟

编辑推荐

《台湾村纪事》编辑推荐:他们是一群相对特殊的群体:先祖来自宝岛台湾的阿里山在这片土地上有着300年的繁衍历史1982年起才逐渐公开他们的身份……他们又是并不特殊的群体:与改革开放35年来的脉搏共振从历史迷失到身份恢复、从贫穷到富裕从离乡到回乡、从封闭到开放……

名人推荐

迄今为止,为一个国家、一座文化名城、一段历史写编年史的不在少数,为一个小小村庄作编年史,恐怕鲜有人为之。《台湾村纪事》便是一部敢为天下先的乡村编年史。此书语言平实、生动,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台湾村纪事》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作品。——周大新读《台湾村纪事》这本书,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一群普通人和历史、和土地、和远祖以及和当下中国的故事,读来既让人沉痛、感动,又显出勃勃的生机和永恒的情谊。——二月河《台湾村纪事》选题具有开创性,是一个富有时代性、意义深远的好选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纪实故事,还具有传奇性,有令人感动的内容在内。《台湾村纪事》的讲述置身于时间与空间的交叉穿梭之中,从30年到360年、从台湾到大陆、从汉族到高山族,在这些跨越中,海峡两岸的关系若隐若现。——闫晶明(《文艺报》主编)《台湾村纪事》不仅披露了一段秘史,见证了祖国大陆和宝岛台湾关系的演变,而且见证了一个乡村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变迁与民族融合……其中“妇女主任讲避孕”写出底层中国的幽默与真实。——柳建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台湾村纪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