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百年回望-从玉门关到老龙头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五洲传播  作者:【英】威廉·林赛  页数:27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万里长城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建筑物,但是由于它绝大部分地处偏僻,人们对它的了解与它的盛名并不相称。    本书是长城保护领域里程碑式的作品,它首次以重摄老照片的方式来讲述长城百年变迁的沧桑故事。作者使用重摄技术,真实、直观地再现了它的过去和现在。这里的大部分作品是威廉·林赛三年间在华北广袤大地上奔走35000公里取得的成果。除了三脚架、相机等摄影器材之外,他总是随身携带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前拍摄的老照片。每到现场,他不仅需要找到老照片拍摄的准确对象,还要不畏艰辛找到最能表现长城今天的真实面貌、反映它今昔变迁对比的最佳视角。    内容丰富多彩是本书的一大特色。72组新老照片对比鲜明,让读者目睹长城百年沧桑;重摄地点的历史回顾,言简意赅却发人深省;早期旅游、探险者用生花之笔描述的长城与今天见证人提供证言相互印证,深入浅出地解释长城何以发生变化。它将引导读者完成一次不同寻常的万里长城全线的旅行——从茫茫戈壁中的玉门关到濒临大海的老龙头。   《万里长城·百年回望——从玉门关到老龙头》只是忠实地记录长城的今昔。正因为忠于事实,忠于历史,本书将启发读者思考怎样做才能最有效地保护长城,才能让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万里长城万世永存。

作者简介

威廉·林赛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地质地理专业。1987年,他独自一人步行考察了长城全线,从嘉峪关到山海关行程2470公里,从1990年起他在中国定居,专门从事长城学研究、长城现场考察、长城文化景观保护等工作。2001年,威廉·林赛创立了国际长城之友协会,该协会与北京市文物局和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开展长城保护项目。威廉·林赛20年如一日,始终满怀激情地从事长城保护工作,其中有1200天用于长城的现场考察。他出版了若干部以长城为主题的著作,包括《独步长城》(伦敦Hodder出版社1989年出版)、《万里长城——亚洲的形象》(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3年出版)等。作为长城保护方面的先驱倡导者和活动家,1998年他荣获中国国务院颁发的友谊奖章,2006年荣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陛下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威廉·林赛与妻子吴琪有两个儿子詹姆斯(12岁)和托马斯(6岁)。

书籍目录

缘起:两个威廉的长城前言罗哲文教授撰作者自序一:长城形象钩沉:地图、绘画和照片二:百年回望,重摄长城三:长城重摄地点长城重摄地点示意图玉门关奧雷尔·斯坦因——汉长城的“发现”者嘉峪关威廉·埃德加·盖尔——万里长城全程探险第一人陕北地区罗伯特·克拉克和亚瑟·索尔比——陕北长城探险的先驱弗雷德里克·克拉普的陕北长城探险河北涞源地区沙飞——中国长城摄影的先驱北京地区约翰·汤姆森——“南口关”最出色的摄影师朱利叶·布雷登:带你漫步长城古北口威廉·帕里什上尉:一位英国军官眼中的长城山海关”斯迈思井牛”: 山海关老龙头一瞥结束语:重摄长城,仍将继续鸣谢与项目的来龙去脉参考书目中国历史年表图片来源和版权

章节摘录

书摘早晨10点,一大批乘客下船,登上营房右面陡峭的沙丘.迎接我们的是一位身穿白纽扣制服的中国人和一小队士兵。他们礼貌周全地说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游览长城。于是我们就很快走过城堡旁的斜坡登上长城,来到一个边长大约60英尺、青砖铺地的长方形平台.从其显而易见的古旧面貌和保存状况看,这座建筑物可能就是长城的终点.伸入海里的那段较低的长城已经是一堆被海沙掩埋一半的废墟,可能是由于海浪年复一年地拍打,这段较晚修建的长城看来不那么结实。    置身于平台的我们,首先注意到这里有三块黑色大石碑,其中两块贴墙立着,另一块已经脱离底座。这底座像是躺在地上的神龛,上面雕着一些古怪的花纹.一块立着的石碑上刻有这样一句话:“天开海岳”,另一块石碑上的字是“沧海一粟”。第二决石碑上的文字究竟何所指,我们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也许是指渤海湾平静的海水?还是说长城尽管规模巨大,与造世主的创造相比却微不足道?由于此次造访长城的时间有限,地面上那决石碑上雕刻的长文只好留待以后破解。    告别平台后,接着拾级而上,来到这城堡的顶部.途中经过一段下坡,那座相当破旧的营房式建筑就在坡上。我们在城上行走时候,发现大约800码长的一段已经破烂不堪,头里那部分简直与一堵沙墙差不多。这段长城已经破碎,每隔一段就有一座有沦为废墟的敌楼。    从距这一段大约一英里处起,长城的状况有所好转。这里的长城宽39英尺,平台覆盖着绿苔,上面长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这堵大墙面对鞑靼方向,基础是精心打磨的岩块,青砖砌就的墙面向上形成坡度,墙高35英尺,胸墙高7英尺、厚18英寸,每隔8至13英尺就有一个不大的射孔。    长城两侧每隔200至500码就有一座52英尺高、占地45平方英尺的敌楼。我们研究了其中一座。这座敌楼有通往长城的大石拱形通道,通道6.5英尺高,3.5英尺宽。拱道的建筑方式相当出色,中国建造拱门、拱道,早就不用拱顶石了。拱道内右边有通往楼顶的阶梯。敌楼是平顶,与长城一样有胸墙。楼体用拱石勾心斗角建成,两决拱石之间是射孔,每边有三个面朝外的射孔。从形制看,任何一种火炮都不可能从这些射孔朝外面开火,因为它们是供弓箭手和持长矛的士兵使用的。面对中国的这一面没有胸墙,不过一些较为低矮的敌楼上有胸墙。这类敌楼夹在面对鞑靼方向的敌楼中间,而且也不是拱形建筑。    这座敌楼,是长城登陆后的第二座.从这里开始,长城先向正北后向西北蜿蜒爬行,其中大约三英里长的一段穿越高低不平的原野,看来已经崩塌。长城在这里突然向西南转弯,从一个叫做“山海卫”的大城镇旁穿过,接着向上,像是一条巨大的龙,在平均高约3000英尺山脊上爬行,忽而向上,忽而朝下,最后在这山脉的顶峰上消失。    长城穿越的原野景色宜人,大地从海边开始缓慢升高,直到山脚下。这里到处是绿树,关内这部分看来人口稠密,关外那部分也是平川,不过地形有些高低不平。纵目远望,耕作精细的土地尽收眼底,其间有不少村庄,村里的房子外表很像我们国家的公共马车。在这个地区,穿过长城的唯一城门是距海边三英里的山海关。我们本想造访这座城门,却由于当地人阻挡未能如愿。在长城闲逛时,我们注意到有一队中国士兵骑马从山海关城门出来,朝着老龙头的方向前进。我们猜想,这些士兵可能只是在我们离开前最后看我们一眼,因此就没太注意他们的意图。然而,只走了一英里半就被三名中国官员拦住了,对我们说山海卫都统已经来到老龙头,他希望我们不要再往前走。于是我们只好遵命走下长城,穿过田野回到老龙头。在老龙头,我们看到了这位将军和他的一人群随从,既有官员也有士兵,熙熙攘攘,令人心烦。这个阵容当然也打破了我们抄录第三块碑文的行动,碑文很长,肯定包含许多有趣的信息,可惜做不到了。尽管不无遗憾,对于能够多少看到这里的长城,我们还是感到庆幸的。假如这位将军早到一会儿,我们能不能上岸恐怕都难说了。我们回到船上,对于此行的成果颇为满意,因为今天看到的长城恐怕之前任何欧洲人都没有见过。此外,根据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这一带仍没有开放,因此也许再过许多年后,才可能有其他英国人前来观赏这里的长城。下午3时,我们的船拔锚起航。天还没黑,中国的万里长城就从我们的视野消失了。                        P242-P243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孔繁峙    这是长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已悄然逝去的一段历史记忆,尽管它不是长城最初时高大而完整的历史雄姿,但是,它却将长城的昨天与今天合为一体,使人们有幸目賭长城在一个世纪以前的历女真容。经过今天科学保护时代的岁月,长城还将以其特有的历史向貌延续至明天乃至永远的未来。    王雪农    本书是威廉·林赛在亲身考察、了解长城的情况下,以西方学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构思的一个“中国长城保护研究课题”,是一个面对普通民众和长城研究者、管理者两个层面的专业课题。    成大林    本书像一面镜子,使我们反观毁誉参半的长城修筑史和它的现状;它又像是为长城宣读的“悼词”,传递着我们心中的哀痛和永不能忘怀的记忆;它也在向我们发问:你会不会献出一份力量阻止它成为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万里长城百年回望-从玉门关到老龙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记录长城的历史,一个美国人持续关注中国的长城并拍摄留下了那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珍贵呀。这是此书的第二版,较第一版增加了4个印张,内容也有所增加,不过成了平装本了,减少了该书的厚重感,可惜呀。
  •   新老照片的对比充分展示了长城百年来发生的变化,具有非常实用的资料价值,值得收藏!
  •   作者利用这么多年在收集、拍摄所下的功夫真是令人敬佩。我想这本书也是了解长城,从而保护长城的佳作。
  •   希望别再犯同样的错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