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与配角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作者:傅国涌  页数:340  
Tag标签:无  

前言

十年前(1995年),我写过一篇《主角与配角》的文章,这个观点最初是和一位朋友的书信交流中产生的。十年的时光过去了,多少的浮云世变、雨雪沧桑,随着对世事认识的加深,在阅读史书的过程中,我常常想,社会的变革,人类争取自身权利、改变命运的进程尽管干头万绪、错综复杂,但在关键处往往还是离不开个人特别是被历史推到浪尖上的重要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取向等细小的因素,“细节决定成败”成为时代的流行语之后,读史的人也更留意细节了。在找到“主角与配角”这把钥匙之后,我发现在戊戌变法之后的近代重大转型中,许多纷乱的千丝万缕的问题仿佛都迎刃而解了。康有为和孙中山之间、同盟会与光复会之间、袁世凯与同时代的政治人物之间、梁启超与袁世凯、国民党之间……他们的关系,或不能合作、或分分合合,或面里不一,最终演成暗杀者有之、水火不容者有之、兵戎相见者有之,说白了,无非是谁占有这个舞台,谁扮演主角,舞台之争、主角之争背后固然也有不同观点、不同的政见也即不同剧本之争在起作用,骨子里还是缺乏健全的角色意识所致,鲜有人愿意主动、自愿的扮演配角,更不要说堂堂正正地扮演群角。历经艰难、缔造民国的黄兴诚然不是没有缺点的,但他有强烈的配角意识,从未有过取代孙中山的打算,同时又不是那种唯唯诺诺、以主角的是非为是非,坚持自己独立的判断,仅凭这一点他在近代史上就是光华四射的。当然,最具有健全角色意识、不卑不亢的还是年轻的宋教仁,他的死真是近代中国的重大损失。不过,正如黄远生所言,看看后来民国的政治格局,那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枪就是王、没有武力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势,即使他活着,恐怕也难有大的作为。所以幸还是不幸,还是一个问题。但无论如何,像宋教仁和蔡锷这样两个阳光般的人物,曾在我们近代的天幕上流星般划过,足以给我们后世的读史者一些安慰。角色意识的一边倒,主角意识的畸形发达其实根植于我们传统的政治文化深处,不是突然从地上冒出来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羽、刘邦早岁看到秦始皇出巡的架势,情不自禁地发出“彼可取而代也”和“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叹,尽管两人性格不同、感叹方式有异,但根本上是一致的。上个世纪40年代,王芸生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历史上的正统之争,只看见英雄,惟独看不见人民。其实不是没有人民,而是人民中的普遍意识照样是成王败寇,赢家通吃,没有失败者立足之地,所以只容许舞台上一个主角,独自登上高处不胜寒的大舞台,唱“大风歌罢云飞扬”之类的独角戏。明末张献忠、李自成等又一轮主角之争,张献忠在面临失败、无法挽回之际,他的选择是向普通民众开刀,大开杀戒,遍地流血,原因就是自己得不到的、也不想留给别人。到了近代,这一切自然都在发生变化,异域文明投射过来的光与影,康梁长期流亡海外、孙黄宋和章太炎、陶成章等都有海外流亡、学习的背景,近代史上的这些重要角色,来自维新、革命两大阵营的头面人物对世界大势、对近世主流文明并不是无知陌生的,无论是创立民国还是君主立宪、虚君共和,都是对“百代都行秦政制”的一种刷新,一种全新的超越,一种石破天惊的转变。成败固然有很多原因,多少世代累积起来的政治文化心理,国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都不是一夜之间可以改变的,他们固然可以在平地上造起民国的楼阁,选出国会,定出宪法,推出总统,组成内阁,但仅仅拥有这些形式还是不够的。当然形式很重要,民国诞生,这是亚洲地平线上出现的第一个共和国,意义之大毋庸置疑。袁世凯生当转型之际,除了朝鲜,他没去过其他国家,对外来文明的了解极为有限,他是个传统型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他注定了只是一个历史的过渡人物,他的旧瓶已装不下新酒,他只能回到老式的帝王政治的路上去。历史也不会再给予他多少机会。皇帝梦在经过晚清以来各种思潮、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冲击之后,差不多已经做到了尽头。人心已变,他最后免不了以灰溜溜收场。他那位有文学才华的次子袁克文与野心勃勃的长子袁克定就有不同的态度,以诗“明志”,劝说父亲:“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但对一个终生与权力打交道、对权力有着无穷欲望的人来说,这样的劝说注定是无效的。我想起袁世凯当年被罢官回乡、垂钓洹上时写的那些诗,一方面他固然吟唱着“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的诗句,还拍照送人,演得惟妙惟肖,不过即使看他那幅广为流传的“孤舟蓑笠翁”照上,那双电光四射的眼睛也是掩盖不住他的内心世界,更何况他的诗中更多的是这样的句子:“漳洹犹觉浅,何处问江村”“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在垂钓洹上的日子里,他也没有一刻忘记过“长安”。即使在袁世凯登上总统之位后,舆论从来都没有停止对他的批评,早在“宋案”发生一年前,1912年4月,戴天仇就多次在《《民权报》发表《胆大妄为之袁世凯》、《袁世凯之罪状》《大总统之叛逆》等锋利无比的短评,但这丝毫无损于袁的主角地位,直到他帝制自为,成为众矢之的,最后落得众叛亲离、呼啦拉袁家王朝倒塌。袁世凯当时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似乎是必然的,这里面有中国习惯的心理在起支配作用,自古以来我们的所有社会变动几乎都是武力造成的,即使到了辛亥之际也不例外,包括观察中国问题的外国人也这么看:“唯一真正的保障就是武力,靠武力解决问题。看起来,迄今为止袁是唯一有能力应付全国局面的人。”这几乎是当时举国上下包括外国舆论在内普遍的共识,这一“非袁不可”的心理就建立在袁所掌握的优势武力基础之上。黄兴由于饷械严重缺乏,空有兵权,却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主张通过和谈建立共和,认为自己下不了北伐的动员令,只有切腹以谢天下。主动权因此落在袁世凯之手。孙、黄功成身退,高风清骨,打破了几千年来抓住权力死不放手的积习,开启了全新的政治文明模式。蔡锷反对袁氏家天下,为四万万国民争人格,不为一己图私利。历史的真正主角是他们,而不是那些生前手握重兵、霸占权力舞台、颐指气使,曾经显赫一时的权贵、军阀。在这幕主角之争的历史大戏中,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成与败、悲与欢、生与死、阴谋与热血、光荣与屈辱……中国近代的转型最终未能摆脱旧时王朝崩溃之后逐鹿天下的模式,这真是莫大的悲哀。在无数可以重新认识忧患丛生、风雨仓皇的中国近代史的视角中,我深知以“主角与配角”切入,仅仅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但这毕竟是属于我自己的视角,我喜欢。不同的人读史可以看出不同的景象,我总是不能忘记鲁迅关于(《红楼梦》的那段话:“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老实说,读史也可作如是观。以角色意识为切入点,只是我个人认识近代中国转型的一个视角。在主角意识、配角意识之外,我想提出群角意识,希望更多的人具备健全的群众演员角色意识,这一思路在本书还没有真正展开,这是我必须说明的一点。另外,我还想说明中国社会从一个刀耕火种的封闭式传统农业社会向一个新的开放文明的社会转型,其中有筚路蓝缕之功、甚至更有成效的不光是推动维新变法的康梁、创造民国的孙黄宋等、打倒袁世凯家天下的蔡锷、梁启超、唐继尧等,还有无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各个不同的层面推动了文明的人们,比如缔造了近代出版业的张元济他们,怀抱科学报国、教育报国、实业报国、新闻报国的人们,“五四”一代的陈独秀、胡适、鲁迅他们……历史是由合力构成的,正是他们的努力,使中国有可能告别中世纪,从古代走入近代。近些年来,我对历史的关注点渐渐转移到了他们身上。这已是我下一本书的主题。傅国涌2005年5月3日,莫干山

内容概要

本书以独特的“角色意识”审视辛亥前后的典型人物,通过其台前幕后的诸多细节,展现出近代中国的变化轨迹,刻画出生动的角色群像。作者摒弃了“成王败寇”式的传统英雄史观,深入挖掘这场世纪之变的历史渊源,精心剖析辛亥豪杰的境遇与人格,往往片语解纷,于不经意间揭破重重帷幕背后的历史真相。
康有为何至死不见孙中山?黄兴为什么不取代孙中山?宋教仁死在谁的手里?梁启超为什么不敢干革命?手忙脚乱的袁世凯,飘然引退的蔡锷,陶成章死之谜……各路人马纷至沓来。辛亥乱象跃然纸上。

作者简介

傅国涌,自由撰稿人。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传统。著有:《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笔底波澜》、《叶公超传》、《发现廿八都》、《百年寻梦》等

书籍目录

前言 主角与配角:解读近代中国的新视角
 一、“大丈夫当如此也”和“彼可取而代也”
 二、剧本之争还是舞台之争?
 三、“他日革命告成,先生其为帝王乎?抑为民主乎?”
 四、孙黄辞职:“固自高出寻常万万也”
 五、如何进入“依和平秩序竞争之轨道”?
 六、需要健全的角色意识
康有为与孙中山:谁是主角?
 一、康有为要孙中山“拜师”才可结交
 二、康有为“托故不见”孙中山
 三、新加坡事件:康孙合作终成空
 四、在康有为、孙中山之间的自立会群豪
 五、孙、康两派交恶
黄兴与孙中山——配角与主角的最佳模式
 一、“孙氏理想,黄氏实行”
 二、黄兴的配角意识
 三、孙、黄分歧
 四、黄兴的“雄而不英”
 五、世上已无黄克强
同盟会与光复会:革命“正统”之争?
 一、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合与分
 二、章太炎、孙中山的早期关系
 三、章太炎、陶成章与孙中山分歧的开始
 四、陶成章之死和陈其美
 五、“章疯子”不疯
袁世凯:传统型主角的近世标本
 一、“非袁不可”
 二、兵变之谜
 三、“办共和”
 四、将天下变为囊中物
 五、容不下“七嘴八舌”的国会
 六、“非去袁不可”
宋教仁:健全的角色意识
 一、“不如另外早自为计”到同盟会中部总会
 二、“英而不雄”:总理“自许”本为虚
 三、宋教仁与孙中山、胡汉民等的分歧
 四、“以政治为生命”
 五、从革命党到普通政党
 六、宋教仁之死的原因?
 七、到底谁是“宋案” 的真正主使人?
梁启超:进退之间的角色尴尬
 一、革命与保皇之间
 二、梁启超与袁世凯之间
 三、在国民党与袁世凯之间
 四、一篇文章胜过三千毛瑟
 五、在进与退之间
蔡锷:不争主角争人格
 一、袁世凯问莫理循:“蔡锷会统治中国”吗?
 二、蔡锷与袁世凯
 三、蔡锷与唐继尧
 四、“为国民争人格”
 五、飘然引退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916年袁世凯死后一个多月,黎元洪就职,发布召集旧国会的公文,其时国务院尚未成立,南方的军务院就主动宣布撤销,其中以梁启超主张斡旋之力最多,吴贯因的从军日记7月20日记:取消军务院是浙江督军吕公望倡议的,梁启超继起和之,各抚军赞成,所以就取消了。为此有人颇埋怨梁启超。梁本人在(《国体战争躬历谈》中回顾:“当事机极险急之时,袁氏忽然死去,于是黎公遵依约法继任,段将军祺瑞组织内阁以辅之,国势遂大定,此实天之佑我中国也。及约法既复,国会既开,南方军务院即同时撤消。余此次经手事业亦完结矣。……当在天津与蔡君共谋举义时,曾相约日:‘今兹之役若败,则吾侪死之,决不亡命;幸而胜,则吾侪退隐,决不立朝。盖以近年来国中竞争权利之风太盛,吾侪任事者宜以身作则,以矫正之。且吾以为中国今后之大患在学问不昌,道德沦坏,非从社会教育痛下工夫,国势将不可救,故吾愿献身于此,觉其关系视政治为尤重大也。今蔡君既以养病闲居,吾亦将从事于吾历年所经营之教育事业,且愿常为文字以与天下相见,若能有补国家于万一,则吾愿遂矣。”“作官实易损人格”梁启超、蔡锷师生作为稳健派的代表,当时确实赢得了最高的社会声望,远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在这年7月17日的日记中说:人问今日国事大势如何。答曰,很有希望。因此次革命【指护国之役】的中坚人物,不在激烈派,而在稳健派,即从前的守旧派。这情形大似美国初年的情形。……我国今日的现状,顽固官僚派和极端激烈派两派同时失败,所靠者全在稳健派的人物。这班人的守旧思想都为把两派的极端主义所扫除.遂由守旧变为稳健的进取。况且极端两派人的名誉(新如黄兴,旧如袁世凯)皆已失社会之信用,独有这班稳健的人物如梁启超、张謇之流名誉尚好.人心所归。有此中坚,将来势力扩充,大可有为。当胡适对梁启超寄予厚望时,梁启超正想着退出现实政治。6月29日,蔡锷在病中致电梁启超,不赞同他退隐:“吾师负内外重望,为全国之真宰,此时虽不宜投入政治漩涡中,似不可脱然引避,使社会无所宗仰也。”当时的舆论也有批评他不该不负责任的。从7月以来,梁启超多次声明“不党主义”,他还为自己与同人的出处问题多次磋商,最后表示绝不出山。因为当时有关于他要出来“组阁”的传闻,他在8月13日给蹇季常的信中斥之为“全属远道风影之疑”。不过黎元洪确曾于7月1日致电请梁启超为总统府秘书长,他于6日复电婉辞。以后黎多次致书、派人恳请他人京,并从7月起每月津贴二干元。8月间,梁启超曾对记者发表三篇谈话,8月10日那次他谈及自己的出处,他恳切地说:鄙人之政治生涯已二十年,骤然完全脱离,原属不可能之事,但立宪国之政治事业,原不限于政府当局,在野之政治家亦万不可少,对于政府之施政或为相当之应援补助,或为相当之监督匡救,此在野政治家之责任也。鄙人尝持人才经济之说,谓凡人欲自效于国或社会,最宜用其所长,鄙人自问若在言论界补助政府匡救政府,似尚有一日之长,较之出任政局或尤有益也。又国中大多数人民政治智识之缺乏,政治能力之薄弱,实无庸为讳,非亟从社会教育上痛下工夫,则宪政基础终无由确立,此着虽似迂远,然孟子所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畜,终身不得”。鄙人数年来受政界空气之刺激愈深,感此着之必要亦愈切。

媒体关注与评论

傅国涌在尘封的史料中勤奋爬梳,揭示了近代中国不少历史真相,以新的视角给读者新的启发,实现了学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傅国涌的文字之所以可信,在于他的理性、道义和人格力量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在一个弯弯曲曲的年代,傅国涌是一个忠诚正直的人。  ——北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傅国涌的写作堪称独树一帜,他总将庞杂的史料钩沉与高度的现实关切水乳交融,平静的史家调子里,暗淌着壮怀激烈的焦灼与隐痛,他使用史料的方式是轻柔自然的,没有学问家的卖弄和硬;语言也是简洁温暖的,以确切为限但觉不粗陋。  ——评论家李静

编辑推荐

《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康有为何至死不见孙中山?黄兴为什么不取代孙中山?宋教仁死在谁的手里?梁启超为什么不敢干革命?手忙脚乱的袁世凯,飘然引退的蔡锷,陶成章死之谜……从子民到公民,从专制到民主,这场革命究竟唱的是一出什么戏?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谁是群角?谁是看客?角色解读革命史,发现历史罗生门!《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中,各路人马纷至沓来。辛亥乱象跃然纸上。《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由傅国涌编著。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主角意识发达,配角意识薄弱这是我观察辛亥革命成败得失的视角。当然更重要的是群角意识的匮乏,这是破解百年历史的一把钥匙。——傅国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主角与配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辛亥革命的题材很多,傅国泳选取的角度很独特,放在大历史上也都是适合。我们正是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才导致争权夺利。
  •   写辛亥前后的典型人物。
  •   历史作品的写作有了社会学的意识,再加上作者的文学才华,才会趣味盎然
  •   观察一段历史的角度,决定了这一段历史的解读。主角与配角,定位与失位,僭越与退却,历史就这样进行了,也这样模糊了……
  •   傅老师的民国初期史的专著很有深度
  •   这位作者写的书都好看
  •   另外,这本书的纸张很好
  •   送书的速度很快,书的质量也很不错哦
  •   傅先生的书读了不少,挺喜欢。
  •   给女儿买的,还没看呢
  •   我已经有了早一个云南出版社的版本,这是重复购买。实在没看出哪里有不同,感觉有点亏。里面对黄兴的描述评价感觉与真实历史少有所不同,存疑。但傅国涌的文笔是过得硬,没看过的推荐购买。
  •   虽然作者的视角和分析的逻辑性值得赞扬和敬佩,但很多文字还是不太好理解。而且很多观点,也只是延续当时其他人的观点。
  •   去借来看吧,还是可以一看的
  •   粗略看了一下,感觉很不错。
  •   和旧版本没有区别.没有内容的增删.
  •     近代史上的“主角争夺战”
      ——读傅国涌《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
      
      杨津涛
      
       主角与配角是戏曲舞台上的概念,两者间本来是分工合作的关系,既不能没有红花,也少不了绿叶,只有其中之一,那是无法构成一部好戏的。在传统相声中有《论捧逗》的段子,逗哏的总觉得自己是场上的主角,捧哏的无足轻重,于是惹恼了捧哏的搭档,逗哏者这才发觉,没有配合的相声,自己是说不下去的。在现代小品中也有一出经典,那就是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恰如本书同名的《主角与配角》,因为长相寒碜被分配演叛徒的陈佩斯不服气,非要抢朱时茂那个正义的主角来演。结果我们都不知道,两个人换位了,但陈佩斯却也没能演好这个主角。
       戏曲舞台如此,历史舞台也概莫能外。傅国涌先生的《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借助这组舞台概念,用它们来诠释中国近代史上的幕幕纷争,可谓是别出心裁。本书探究了康有为与孙中山、黄兴与孙中山、同盟会与光复会的恩怨纠葛,以及在历史大背景下,袁世凯、宋教仁、梁启超、蔡锷诸人对各自角色的选择。当我们以“主角与配角”的观念重新审视历史,就会发现在错综复杂的近代史中有了一条清晰的线索。近代史的历程仿佛就是一场“主角争夺战”。
       在辛亥革命前的晚清,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先有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与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派之争,他们之间固然在政见上有分歧,对中国前途抱有不同的看法,然而那又何尝不是历史主角之争?若清廷实行君主立宪,那康有为、梁启超不难从流亡者变身为朝中显贵,施展平生抱负。如果推翻清朝,建立起共和国,那么革命党人就是开国元勋,同样主宰中国。在日本期间,立宪派与革命党曾多次洽谈合作事宜,但谈判最终破裂,其中与各自的“主角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即使在某一个阵营内部,主角与配角的地位分配也不是那么一成不变的。立宪(保皇)一派本是以康有为为首,但是在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曾经倾向革命,一度想取乃师以代之。到了民国建立,康有为依旧一意保皇,梁启超则赞成民国,从此真的取代老师,成了这一派的当然领袖。在革命党阵营,同盟会与光复会的领导权之争,从1905年同盟会建立直到1912年光复会领袖陶成章遇刺,才最终告一段落。至于同盟会内部,章太炎曾两度组织“倒孙”,欲推黄兴为总理。同一阵营内对主角的争夺,无疑会削弱自身的力量。傅国涌先生说,黄兴与孙中山乃是“配角与主角的最佳模式”,因为在功绩与威望上都不逊于孙的黄兴从未想过取而代之。只是在近代史上,黄兴这样的人太少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此时晚清的一切博弈都有了结果,革命党成为胜利者,立宪派则倒戈,做了革命党的同盟者。但是未来民国政坛上的主角既不是南京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也不是此时归国的立宪派领袖梁启超,而是北京的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当武昌首义打响后,袁世凯重新出山,由清廷首脑变为民国元首。
       袁世凯继任为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黄兴宣布功成身退;梁启超则整合立宪派势力,组织进步党,期望从旁协助袁世凯,建设民国。此时出来与袁世凯竞争主角位置的人是宋教仁,但这位对民主政治充满信心的年轻人,很快不明不白地遇刺身亡。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怒而起兵,但“二次革命”只是昙花一现,旋即失败。
       1913年的时候,袁世凯是中国政坛唯一的主角,国内不再有任何的挑战者。只是好的形势被浪费,袁总统毅然跳下火坑,当起了袁皇帝。这个时候,本来无缘主角地位、已在北京困居两年的蔡锷,与之前甘居配角的梁启超,共同兴师讨袁,成了一时间的时代主角。但是在梁、蔡师徒心中,从没有想长久地充当主角,他们所争的不是权势,而是四万万同胞的人格,因而相约护国之役“若败,则吾侪死之,决不亡命;幸而胜,则吾侪退隐,决不立朝。”这是让人钦佩的主角意识。
       在历史上,无论是陈佩斯要抢朱时茂的戏,还是捧哏的要抛开逗哏的,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一旦错位,都将使历史愈发曲折。在傅先生看来,中国自古以来存在的都是畸形的主角意识,人人都要争主角,那必然导致天下大乱,项羽那“彼可取而代之”、刘邦那“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叹,都在昭示着这一点。因而要捋顺中国未来的历史,健全的配角意识必不可少。
       今年8月,笔者在北京单向街书店听傅先生讲座的时候,就他说《主角与配角》一书再版的时候,会将旧版所省略的注释补充上。看到新版的注释,凡文集、日记、报刊、书信,以及年谱无所不有。有了这些旁征博引的注释,才足以管窥傅先生严谨的治学功底。在充足史料的佐证下,这一本《主角与配角》表现的立意,正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解释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的新思路。诚如作者自己在后记中说的那样,“主角与配角”是一把解读近代史的钥匙。
      
  •     主角还是配角,这是一个问题
      
      杨翼飞
      
      不论是改良派与革命派、康有为与孙中山之争,还是帝制与共和、袁世凯与宋教仁之争,清末民初那段纷纷扰扰错综复杂的乱局离我们已有百年之遥了。那些往事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其间的人物风流似乎也越来越模糊,然而,正是那乱象纷呈的近代大转型决定了今日中国之形态。
      傅国涌从“主角与配角”入手,为我们解读清末民初的纷纷乱象。其实,主角之争,就是利益之争,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近现代中国。这些也算是“枭雄”的人物,争的就是独占胜利之果。不容他人做配角或群演,自己也不愿做配角或群演,是群体心理问题,是政治文化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做配角或者群演,下场必然是死路一条。容许他人做配角或者群演,下场就可能成为他人的阶下囚。这是大一统的专制集权制度的必然,谁让天下只有一个皇帝。专制制度塑造了“绝对的主角文化”和怀有畸形“主角意识”的人,“绝对的主角文化”和怀有畸形“主角意识”的人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专制制度。置身其中,想做配角或群演亦不可得。
      相同的经济形态和相似的王朝更替当然不可能形塑崭新的角色意识。所幸的是中国最终走向了近代,敞开了大门,虽然是被迫的。新的文明因子的注入使古老的民族开始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宋教仁、黄克强、蔡松坡……他们的出现开始震撼和涤荡古老的已经充满腐臭和死气的官僚文化。他们或者拥有健全的角色意识,或者甘当配角和群演,从他们身上,我们嗅到的是在宪政和法治框架下和平争斗以“剧本”取胜的近代政治气息。这正是我们这个玩了几千年政治的老大民族最为缺乏的——我们所长的是腥风血雨成王败寇斩草除根,也正是近代中国甚至现代中国的希望之所在。然而,不幸的是,拥有这样健康的角色意识的人太少了,甚至连改良派和革命党都不能例外,更遑论袁世凯冯国璋这些从晚清官场厮杀出来的旧官僚。最终的结果,中华民国这个亚洲第一共和国刚刚诞生便被扼杀,中华民族也一次次错失走向一个宪政自由国家的机会,甚至几乎因此而亡国灭种。
      78年之后的中国再次向世界敞开国门,这一次中国已经被逼到了崩溃的边缘。也正因此,中国这次的学习才更为认真和彻底。巨大的经济进步,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再想独占利益赢者通吃已经越来越难,我们开始被迫学会妥协和合作,容许配角和群演的存在,甚至开始甘当配角和群演。但是,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政治文化心理和思维意识,又岂是旦夕之间可以改变的?尤其在政治领域,中国的体制仍有大量的地方需要改进,也正是在政治领域,健康的角色意识至今仍然难产。
      改良还是革命,帝制还是共和,历史已经做出了解答。但是,主角还是配角,发展还是就此停滞,需要中国人用行动做出解答。
      2007年4月27日于武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