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私家相册

出版时间:2005-4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师永刚,陈文芬,冯昭,沙林 编,肖全 图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三毛以其特立独行的作品与人格气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她笔下色彩缤纷的异国情调,字里行间的爱心,以及文中时刻迸发出的诙谐、机智,无一不在60、70年代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她最后令人不解的离世,给热爱她的人们留下一个谜。2005年是三毛告别红尘十五周年。陈家首度开口披露三毛生前身后事,包括她自杀的真正原因、生前与王洛宾恋情事件的真相、三毛与荷西分手后曾有的短暂婚史,以及首次公开其数百幅珍藏图片。    三毛是这个时代最后一个波西米亚女人。她以流浪的方式名世,又以决绝的姿态告别红尘。她寻找的世

作者简介

  师永刚,自由作家、《世纪华人画传丛书》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的《宋美龄画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戴安娜画传》等丛书在中国掀起画传热潮。他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成为媒体焦点。研究《读者》杂志的专著,先后以《读者时代》,读者传奇图文版,《读者故事》杂志版三个版本发行,创下媒体研究专著发行超过30多万套的全新记录。

书籍目录

序红尘中的一粒土三毛一流浪的心灵使者三毛的风貌与心灵第一卷三毛画传前传 告别红尘第一章 孙家老二第二章 无歌的女第三章 今生就是这样开始的第四章 恋爱多幕剧第五章 再飞西班牙第六章 沙漠里的中国饭店第七章 撒哈拉大撤退第八章 告别荷西第九章 万水千山走遍三毛年谱第二卷成都,最后的黑白影像我与三毛第三卷三毛台北地图三毛与台北童年自闭复学成名重返台北返大陆去世后记私人公史——《世纪华人私家相册》丛书缘起私家公社《三毛私家相册

章节摘录

  西班牙初识荷西(4)  「飘流过的人,在行为上应该有些长进,没想到又遇感情重创,一次是阴沟里翻船,败得又要寻死。那几个月的日子,不是父母强拉着,总是不会回头了,现在回想起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有遗恨,只幸当时还是父母张开手臂,替我挡住狂风暴雨。」  〈一九七七年,三毛《哭泣的骆驼》〉  西德的苦学使她有所收获,凭着歌德学院的德文学业毕业证书所取得的德文教师资格,使她回到当初破例让她入学的中国文化学院〈现升格为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德文与哲学。  这是一九七一年,三毛芳龄二十八,归国学人,在文化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毛私家相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认识肖全是从电视上,记不得是哪个电视台也记不得是哪档电视节目,只记得肖全柔柔笑笑的模样,他人高高大大但不粗糙,休闲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也是熨帖得如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我的记忆没出错,很愿意把当时的场景放在一个秋日,一个以摄影和女人为主体的怀旧的黄昏,我想,这样,也许更符合彼时这位著名摄影家的心情.话题于是也在这氤氲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我不懂得摄影技术,赞叹和吸引来自肖全对女人的理解和包容,话语里无不包含着怜惜和敬爱.他说:女人是用来疼的.那时的肖全如一个大男孩般盘腿坐在记者面前,眸子里是纯净的一泓.
      
       我的藏书里有这样一本__[三毛私家相册].在它的第二卷里赫然出现的是这样的标题<成都__最后的黑白摄像>.外加小字注明:著名摄影师肖全独家提供三毛成都肖像日记.得到这本是在北京,时间是2007年新年的第一天.缘由不是因为肖全是因为三毛.当时发现这本书完全是被封面上那个真真实实的流浪的率真的辛苦奔波的内心苦寂的三毛感动了...我们热爱的三毛,穿一件棉布质地的坎肩,同样质地的肥肥大大的裤子,肩上的大包裹刚卸下来,疲惫但不懈怠仍是智慧倔强的样子.三毛赤着脚,目光写满忧伤但不失坚定,她就那样随意地自然地坐在地上,旁边就是一把竹椅子,但她不坐.目光越过相机奔向我们不知道的目的地...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脑子里倏然出现了一个人在一档节目里说过的话,他说,他重复那个传奇女子说过的话:肖全,你看!我是多么倔强的女人啊!
      
       急速的翻阅书中有照片的地方,知道那些黑白部分一定是属于肖全的.真的!肖全!只有肖全!用他的相机读懂了三毛.肖全用他的黑白两色诠释了三毛在成都这个驿站的全部的情感,甚至于她的落寞和一生行程的总结:三毛累了,她要休息一下.恰在这时,她遇到了肖全!
      
       于是,把这本书一下子就拥到怀里了,就象和朋友相遇在了遥远的他乡.
      
       时常把这本书放在床头,就象过去,每个寒假和暑假都把三毛的书拿来再读.现在不只是因为三毛,更多的是因了肖全.在不可遏制的爱上他的作品之后,心里时常回想的是他在摄影机前的那个下午到黄昏的娓娓述说.耳边是三毛对他说过的话语:肖全!你看!咱们是通的!
      
  •      其实不是执意要看三毛的书
        或许我更关注的只是她的丈夫而已
        一个人 怎么可以做到这般洒脱 说走就走 说爱就爱
        
        到底我还是在怀疑
        或者说是嫉妒也罢
        
        代序的老先生是位尽责的编辑 细细分析当时的台湾大背景
         女性地位 渴望自由 甚至拿来旧俄的一位千金作比较
        他没有想到 三毛之所以受欢迎 离不开她的丈夫
        
        “在这个世界上 他执著于两件事,一是从少年时期开始的对三毛的爱,二是他对大海的爱”
        
        那种怜惜便细细密密的渗透到心里了
        热爱大海的男人 想必是有着如同璀璨星空般纯净思想的人吧 少年的爱 可遇而不可强求 一切都是上帝眼中 最原始的邂逅
        而自恋的女人 向来都是脆弱的 因为她懂得世界的残酷 时光的肃杀 只有爱自己 更爱自己 才能平息心中那一点点的怨愤
        三毛阿三毛 你是何等的幸运
        
        或者说美化 或者说是对死者的尊重 但若不是荷西那么温柔 你何以用柔弱的笔尖将他反复临摹?
        
        与其笑着说忘记 还不如哭着去追随
        现实远不及小说浪漫 做不到牙一咬眼一闭的弃世 或许那六年的守候只是行尸走肉的还恩 只是机械的重复 只是把心中的伤痕撕了又任其愈合然后又撕
        
        每每看到荷西为三毛哭泣 心中就有种难以言说的难过
        然后轻轻地安慰自已 毕竟他是和自己爱的人爱一起了呀
        然后继续看下一章
        
        无修饰,爱的自然却惊心 他完成的每一件事 似乎都有爱神的丘比特在他耳边轻轻诉说 告诉他 爱就是这样
        三毛阿三毛 你是何等的幸运
        
        脑子里反复出现远方的大海 火红的沙漠 以及那个奔向三毛的男人
      
  •     三毛真的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女子,也许她的故事有过于夸张的地方,但那又怎么样呢,也许荷西没有非常非常爱她,但每个女人的心理对爱情都是有着很深的迷恋的,三毛更是吧!  她的性格最是深深的让我折服,她的内心脆弱而敏感,但又是是如此勇敢,只身一人,在满世界流浪,随性的过着自己的生活,虽然没有心可以停留的地方。  虽然三毛算不上一个美丽的女子,但那又能怎么样呢,三毛一样是美丽的。
  •     很爱这本书,内容和那些照片,记录了那些让我羡慕的一切,那些人,那些事,只属于三毛和她的爱情,她的一生....
      大部分的80后都会知道她,记得是两年前读了这本书,对于小说一直没兴趣的我,只爱上了这本相册
  •     我好羡慕她,有这样的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
      有爱的家庭,是会诞生奇迹的。
      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敏感的心造就了三毛,我觉得她不是个很深刻的人,但是真诚而随性,让人很怕伤害她,不由自主地喜欢她。
      之前看她的视频,觉得她是那种到了100岁还是需要人保护、照顾得小女孩,敏感脆弱有些胆怯,声音细细软软的,有点像林指令,语速低低慢慢的,好像兔子一样,随时准备遇到危险缩回角落。
      她的那些爱情,我想有一半是真的吧。她会爱上她想象的爱情,这很美好,但是后来她出名了,她想象的爱情变得不止属于她一个人的,变成公众的了,于是就悲剧了。。好可惜啊。。
      
      ps
      里面有一段李敖的话,我觉得他好失水准!“三毛很友善,但我对她印象欠佳。三毛说她:“不是个喜欢把自己落在框子里去说话的人”,我看却正好相反,我看她整天在兜她的框框,这个框框就是她那个一再重复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白虎星式的克夫、白云乡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国际路线,和白开水式的泛滥感情。如果三毛是个美人,也许她可以以不断的风浪韵事传世,因为这算是美人的特权,但三毛显然不是。。”什么的。
      - -
      
      p's' 很想听她的演说。
      
  •      我不可以说她们给了我多大的影响。没有遇上她们,我的生活也许还是按现在的轨道运行。但是,如果没有遇上她们,我的生活肯定会少了很多东西,例如乐趣、幸福、感悟、宽容、力量等一些抽象性的词语所涵盖的东西。
       从来没有思考过她们两人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赶在这个时代遇上这两名女子,内心已经充满了感恩。不管她们是怀着悲悯的心去行走,还是怀着淡漠的心去行走,她们都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阐释生命本身的卑微与坚韧。力图摆脱某些东西?力图获得某些东西?都不再重要。在行走中,她们的生命绽放得如此动人。
      
      
       ◆三毛•爱
      
       三毛,我是初中迷恋上。初接触她的文字是《梦里花落知多少》,那时,我还在镇上念中学,那个周末,没有骑车,我跟堂姐一起抄小路走着回家,穿过大片的田野以及山岭,是在一片山岭的草地上,我们坐下来休息,堂姐从包包里抽出了那本《梦里花落知多少》,我不记得是哪个版本了,只记得那是很旧的一本书,似乎封面上是个穿着白袍的女子,不属于漂亮的那种,但是动人。
       我们俩就这样坐在草地上,一人拉着书的一边,安静地看起来。不记得看了多久,印象中那时抬起头,不知自己身处何处,脑子开始飘忽,只看到一个扎着两条黑辫子的女子穿着黑乎乎的大袍,坐在秋千上,秋千高高的荡起,女子发出清脆的笑声,露出参差不齐的白牙齿。
       “自由幸福的感觉又回来了,那么真实,不是假的。”
       这便是我第一印象的三毛。从此,爱上这个女子,深深地迷恋。
      开始存钱买她的书,那时候住宿还是自己蒸饭,一个星期是几块钱的伙食费。我买三毛的第一本书是在地摊上买的,厚厚一本12块钱,是那种文集式的,就叫《三毛文集》,很粗糙的纸质以及排版,字很小,密密麻麻的排在纸上。但是,那时候很高兴,一本书翻来覆去地看。
       是她让我的憧憬变得更加广阔,心门似乎也开得更宽了。有种内心充满爱的感觉。
      
       关于三毛的第二个记忆片段,也是在初中的时候。
       那时,与碰同桌,很有才气的一名女子,也爱三毛,爱摄影,还爱憧憬流浪。
       夜晚,别人都睡了,我们两人从宿舍里溜出来,坐在露天的单车棚里,谈三毛,谈流浪,也谈责任。没有茶、没有水、没有星星,只有静立在校道旁的路灯暗淡地亮着,我们的心都不知道飘到何处了去。
       现在想起,那种感觉很幸福。
      
       记忆的第三个片段是在高中。三毛的文字那时已经看了很多遍,可以复述里面的故事,甚至一些很细微的情节了。于是,爱跟人说三毛,那时,睡在我正对面的舍友,我爱说,她爱听,每个中午,别人还在课室学习的时候,我们就在窝在宿舍里。那时,她说我神采飞扬,现在想来,那时候我该是个口沫横飞的形象。现在自己是很少会迷恋什么了,即便迷恋什么也不欲与人说了。似乎再也找不回以前那种感觉。因而,我很庆幸自己是在那个年龄段遇上三毛的。若换着现在才遇上,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了。
      
       现在,我已经很少再去翻阅三毛的东西了,三毛在我心里已经幻化成“爱”的形象。关于三毛的负面东西也是看过很多的,最让我不齿的是那个打着“追求真相”旗号的马中欣的文字,但是即便这样,依然感谢他书中提供的关于三毛的照片。三毛是美的。不管她经历的真真假假,但是她的心是真的。
      
       ◆安妮•力量
      
       安妮,我是不可以用迷恋这个词的。想不到该用怎样的一个词。感觉自己是看着她从偏执逐渐走向平静的,与以前偏执的她相比,我是更喜欢现在平和的安妮。
       于我,对安妮,或者更应该用“佩服”“欣赏”等词。感觉她是一个内心充满的力量的人,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可能。
       她的文字是给了我很多的安慰的。若说三毛的文字给了我很多的憧憬,那安妮的文字就给我很多实质上的东西,让我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三毛让我记住的是一些细微的生活情节,像电影一样,情景会在脑中播放;而安妮,让我记住的是一些简单但有充满哲思的话语,想起的时候,会给人安慰与力量。
      
       初遇上安妮,是在高中,但是是在高三,那个似乎大家都很压抑的高三。
       傍晚与朋友一起散步。两人本来就只想着出去逛逛的,没有想到逛书摊,也没有想到要买书。
       不知道怎样就在书摊前面蹲了下来,随手拿起的就是安妮的一本文集,封面接近白色的淡淡的蓝,淡蓝的封面上是一道斜斜的阶梯,一女子斜着身子坐在阶梯上,女子扎起的卷发,长长地灯笼裤,小背心,纤瘦。
       是一本翻版的书。
       买回安妮的第一本书就是这么本印刷质量不太好的文集。那时安妮还没有写《莲花》,也还没有《素年锦时》。那时候的文字是偏执的,写的是痛、是恨、是不断地纠缠,如同我高三那段时间的心情。
      开始,朋友不让买,我拿过来要给钱,朋友又把它拿走。说,不希望我如同这样的生活,不希望有如这样的心境。
       最后我还是坚持买了下来。
       那时,并不喜欢她,特别不喜欢书里所描述的生活,那让我感到不安以及恐惧。可是又忍不住沉溺其中。那样的文字将人内心的阴暗表露无遗,我之所以沉溺而又不安,该也是因为在文字里看到自己内心的阴暗吧。但是,又正是那种不安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还在生活着,不至于麻木不仁。
       读安妮的文字,不会掉眼泪,从没试过在她的文字里掉眼泪,或者是看文字的时候已经过了掉眼泪的年龄?只是她的文字让人痛、让人警醒,让人直面自己。
       早期的作品中,我是最喜欢《七月与安生》这个故事的,里面的文字也喜欢。读起来,让人的心安静坦然。
       而《清醒记》、《莲花》、《素年锦时》,我是上了大学后才看的,尤爱《莲花》,感觉那是一本特别有力量的书。
       后来,买回了《莲花》与《素年锦时》,会时不时拿出来看看,随便翻开一页就可以看下去。那样的文字适合低声朗读,也适合安静地阅读。
       在这样的阅读中,逐渐看清自己,感觉到安慰以及力量。
      
      
       Ps:最近不知为何,一直想着这两名女子,特别是三毛,这个曾经让我如此迷恋的女子,这个一辈子都在行走的女子……想起在大学图书馆里看到过的《三毛私家相册》,那一张张美好的照片,很是怀念。一直想着买一本《三毛私家相册》,辗转几个网站却找不到原版,深感遗憾,写下此文。
      
  •     照片很丰富,尤其喜欢看三毛小时候的照片,天真可爱的,严肃冷淡的。
      只是不愿意看到书中照片旁边的批注,编者似乎总想从三毛的神情里挖出什么预兆和隐情,一种让人讨厌的预言者的姿态。“你看,这照片里就能看出她以后会怎样怎样……”看出来又如何?
      或许我潜意识里只喜欢那个在撒哈拉沙漠里快乐生活着的她,而总忽略掉她消极灰暗的一面吧……
  •     《三毛私家相册》是目前国内较权威的一部已逝女作家三毛的最新传记,也是国内惟一得到三毛家人授权的传记。三毛家人提供了40张独家照片,同时作者发动了11位之前拍过三毛的摄影师,共提供不同时期的专业图片300多张。   这本书得到了三毛家人亲述的关于三毛与荷西、三毛与王洛宾的有关传闻的真实情况。三毛的七段感情也得到了她的家人的印证。最重要的是这本书首次披露了三毛之死的真相及与王洛宾的关系。
  •     我很少有珍藏东西的习惯,不管是什么。
      我会把它们记在心里。某些东西,对我来说,拥有就已足够,没必要睹物思人、思情。
      曾经的那么多东西,自己买的也好,别人送的也罢。全都无保留了,至少不会随身携带,或者放在属于自己屋子里的某个显眼的地方,竟然不会有一席之地。
      那份情,我记在心里,就足够了。不需要用外在的东西证明,我对谁还曾经留恋。
      我一直这样认为。
      只有这本书,《三毛私家相册》,是我唯一一本舍不得送人也下定决心竭尽全力要之跟随我一辈子的书。
      几乎是一气呵成地读完这本书。
      用尽全部的感情与共鸣。
      我写道:如果能够像三毛那样生活,我宁愿少活二十年!
      学妹借这本书的时候,我几经犹豫,却还是借给。舍不得借,也不想要别人看到我在这本书上留下的文字。
      看完之后,学妹用不可思议的语气跟我说,学姐,我真没想到你那么个性,那么叛逆。
      是啊,谁能知道我内心?
      清楚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学不会物理化学,一点儿都听不懂,又怕老师看出没有在认真听讲,于是假装听课记笔记,其实在课本上写满了忧郁的文字,诉说着自己经历过的真的假的忧伤与哀怨。
      还写道:三毛,如果有人像你,是幸,还是不幸?
      再写:如果我死在某些人前面,请帮我保管好这本书,保管好我的心情。
      不是强加给自己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只是彼此曾经的相似,抑或延续到以后。
      如果不曾经历过迷茫,请别看这本书。
      如果一直快乐,请别看这本书。
      如果你追寻的东西不是在路上,请别看这本书。
      如果你不热爱生活,请不要看这本书。
      如果你爱三毛,请看这本书。
      
  •      读到这本书, 纯属机缘巧合. 周日高中同学聚会完后, 到一个久未碰面的好友家里做客. 晚饭很丰盛, 尝到很久没吃过的徽菜. 吃完聊起最近看的书, 她说最近又在读红楼, 和中学时读感受很不一样. 刚好周六也在看, 心上想的也是跟以前看的差别很大. 以前对林一味的爱, 对薛一味的厌, 直到看到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时, 才由衷的喜欢上了薛. 不管是说什么, 总要先做一番学问,还说: "学问中便是正事.若不拿学问提着, 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深以为然. 而对于黛玉, 自然还是爱的. 爱她的小性儿, 爱恼人, 只有这些才成就了黛玉.
      
       后来又说到张爱玲和三毛. 她说不时总要把那本私家相册翻出来看, 只有这样, 才能在无味的生活中找寻理想. 是的, 三毛有幻想, 而又有勇气去付诸实践, 这样才有了这一生的灿烂. 她说三毛的离开有种时代的悲哀, 那种女子也可一生流浪, 并过的精彩的时代, 就这样随着她的离去而离去.
      
       于是跟她借了书, 这几日上海温度高的吓人. 然后沉浸在三毛的生平和照片里, 我却难得的平静. 封面上的那张照片, 述尽她一生的故事. 从幼时的休学, 到遇恩师学画, 再到偶然发表的处女作, 为了初恋的一个承诺而逼自己远行, 感情受伤后再次远行, 与荷西在沙漠的生活, 以及荷西死后她的寂寞. 中学时也陆续读过她的很多书, 像<撒哈拉的故事>, <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 <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但细读三毛的生平, 还只是第一次. 翻看她的照片, 那个倔强的女子, 毅然只身四处流浪.她曾是多少女生的梦啊
  •      何同學塞來一本書,呵,三毛私家相冊,中信出版社...
      
       最近看中信出版的讀物頗多,有信賴感...至於三毛,我從未讀過她的作品,一個字也沒有...倒是久聞大名...她驚天動地的愛情...猶記某人說,世上再沒有第二個荷西,能把一顆破碎的心粘合...
      
       看著她一幀又一幀的圖像...她不漂亮...但是十分吸引你細細地探究她的面部表情...她是有品味的...
      
       這個女人給我的感覺,不是她對自由的詮釋,而是她,通過相片,我所看到的---------真性情...
      
       女人當如是...
      
      
  •     
       去了季风一趟,看到三毛的像册,翻翻看看的,鼻子好酸。
       想到她,心里就非常难受。这种感觉,有点像怀念过去的恋情,稍微有些不同的是,她是没有破灭的,只是不能企及了.
       看到她的大照片,我想到自己是那么认同她的一切,想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归根结底是受到了她的影响,想到我那么看重爱情,那么希望流浪,那么不时地喜欢波西米亚,那么感怀深入骨髓的爱情,那么相信有顷城的爱情,那么相信靠写字,可以完满一个人的一生,还有那些不用去介怀的事情,那些永远要坚持的浪漫理想.我想啊想啊,捧着她的像册,要哭起来.我觉得我背叛了她,我不再坚持黑色的头发了,我追求金钱,放弃旅行,我爱一个人会有很多犹豫,我那么动摇那么世俗那么地背叛了她!
       她原来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其实是没有的,我的理想不是我的,我的理想就是她.
       我看到她坐在沙漠中,裙踞飘飘,一脸的淡然和自如,我想她终究是那么遥远了,连她受的伤害,都那么遥远了,我穷其一生都不能企及了---我曾经以为我可以的.
       我为你流了不该流的泪,就像你选择了你不该选择的方式离开,我们都有坚持和放弃的时候,你的痛苦,种在我心里.
      
  •      1943.3.26生,1991.1.4自缢。
      
         我之所以取三毛这个笔名。。。就是一个口袋里只有三毛钱的小人物——这是我。
          
         三毛,不足月的孩子,从小便显得精灵、倔强、任性。话虽不多,却喜欢发问;喜欢书本、农作物,不爱洋娃娃、新衣裳。可以不哭不闹,默默独处。不允许同伴捏蚂蚁。苹果挂在树上,她问:是不是很痛苦?
      
         有一次骑自行车不当心,双膝跌得见了骨头,她说:“咦,烂肉裹的一层油原来就是脂肪,好看好看!”
      
          一般性的快乐往往可以言传。真正的深刻的快乐,没有可能使得他人意会。快乐和悲伤都是寂寞。
      
         刚休学时,三毛被父母转进美国学校,送去学插花,学钢琴,学国画,跟名家黄君璧习山水,跟邵幼轩习花鸟。她喜欢看书,她父亲就教她背唐诗宋词,看《古文观止》,读英文小说。还是没有一件事能使她打开内心的枷锁。一直到她遇上这一生最重要的拐点——年轻的画家顾福生。
      
         荷西对三毛说:“Echo,你等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要娶你。”
      
         在荷西走后,她不快乐,因为没有爱的人。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锁上我的记忆,锁上我的忧伤,永远不再想你,我已不再想你,怎么能再想你?只剩我搁浅的心,在千年的孤影里。
      
         我是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
      
         我的一生,到处都走遍了,该做过的事都做过了,我已没有什么路好走了。
      
         
      
          
  •     三毛的世界
      
      (许多年前,一则只有百余字的“台湾作家三毛自杀身亡”的消息令我伤感万分,我写下了这首诗。三毛,我用心去感受你,知你,爱你,我用笨拙的诗句送你。三毛,安息。)
      
      走的,是荷西
      留下的,是你
      加那利群岛的风总是不断掀起你
      如瀑的长发
      你风中飘扬的影子很像一则童话
      童话中有一丛浓密的胡须
      有一颗苦苦的橄榄
      
      你再不愿意照镜子
      你的眼睛中有太多的渴望太多的相思
      相思是一只不死鸟
      啼叫着大胡子的声音:
      我的 我的撒-哈-拉-之-心
      
      于是你便沿着声音铺成的路
      深情地骑上骆驼
      去赴一场
      死亡的约会
      
      本文原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2b0ee0100ayen.html
  •     
      
      书还没有看
      因为我还在考虑应不应该看
      我知道三毛为什么吸引着我
      是她的神秘
      很想珍惜这分距离感
      但又很好奇 怎么办
      
      
  •     在序里有说到,“她的写作对西方文学叙述观念而言,具有很强的‘自剖自白性’(comfession),这种掏心掏肝的写作方式,在满足了读者的同时,实质上却是把痛苦丢给了自己。”觉得说得很在理。
      
      散文不算文学。她也不曾写过真正意义上的纯诗。也就是说,她未能迈向作者向作品、现实向虚构的过渡。艺术有时毁灭人,有时超度人。可惜对于三毛来说,这两种境界都未曾达到。她只是以自己活生生的人去与读者交流,并被认同。她说“不真实的事情,我写不来”,她说“我的写作生活就是我的爱情生活”“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爱情观”。——这在佛家是不是叫“我执”?作为基督徒,她也未能把自己全身心地交托给主,以至于迷恋着自我,自己担负着痛苦。
      
      也正是她对于生命的这种热爱与投入,年少时的我们是多么热爱她呀。觉得她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人生的亲切与热度。现在阅历渐长,也终于可以回过头来,解开当时的疑惑,她这样热情的人,竟为何悲观自杀。
      
      此番又发现,原来安妮宝贝的一些行头是自三毛这里继承来的:麻花辫、棉布大裙、伤痛、旅行。
      只是安妮是不再在撒哈拉沙漠上随风奔跑的女子,她已是都市中电脑前幻想的安妮。怪不得,波希米亚大花裙变成了白色棉布裙,骆驼头盖骨变成了青草味香水。
      
      再也没有三毛。(看看杨二车娜姆)
      现在任何景观优美之处,都有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
      飞机每天带无数人来往各地。
      辽远的歌声已经被快节奏替代。
      一切都是标签。
      都市、都市。
      波希米亚已经消失。
      
      此书的编辑似乎还有匆忙之处,比如有时忘了排版的地脚,重复的照片(特别是亲吻熊猫的照片出现了四次),叙事顺序的错乱。封三还把“皇冠”写成了“黄冠”。
  •     同意楼上说的,我爱三毛,并不是因为觉得文章写得好
      我是爱她那个人本身,她的真性情,还有她身上的流浪气息
      真希望自己这一一生也能够像三毛一样,走尽世界各地,终身尽性。
      这本书,说不上好,不过我发现里面还有些不错的照片,所以还是值得
      看一下的。
  •      这是本比较详细的了解三毛世界的书,有不错的照片,最重要是我喜欢这本书的纸质。很讨厌以前一个人所谓的:三毛揭密。的那个人。不为什么,就是讨厌。
  •     一看到关于三毛的书,我马上就会两眼放光,这是从初中就形成的习惯。对于一个女人的人生可以丰富到什么程度,三毛一直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答复。
      
      喜欢她的文字,也许,并不是因为渴求那样流浪的生活,也许不是为那始终不能放下的爱情所感动,我想我只是没有能够拥有那样的生活,并且一直仰视曾经沧海难为水式的爱情。
      
      不过也许看过所有三毛的书,所以我觉得这本纪念册除了有很多从来没有在三毛著作里出现的照片以外,大多数真的都只是在重复那些三毛在书中所描述的故事。 所以,如果你是三毛迷,看过所有三毛的著作,那么我并不推荐这本书;但是如果你对三毛和她的故事并不了解,那么你可以看看这本书,因为它对三毛的所有著作都有引用和介绍,是本不错的三毛迷入门书。
      
  •     是姐姐给我看的 我不是很了解三毛 但看了这本书讲着她的生活和她的爱情让觉得她走了留下的还是她自己的思想 没有什么后悔 值得
  •     我喜欢三毛,不是因为她的作品,确切的说,我还没有认真看过她的一部作品,但是,她的经历,她那行走的人生,她的执着,真实,还有她结束生命的方式,已经足够了,我欣赏。
  •     那一幅幅是十五年前 甚至是更多年前 留下的光影
      落在相纸上的时候 她从很多年前的窗子里 街上 荒漠里 爱人的身边
      看着我 这个她离世后好些年 才开始读她的我
      
      她离世的时候 1991年 我还在念小学
      无忧无虑的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
      陪伴我的是安徒生 格林兄弟 以及皮皮鲁 鲁西西
      
      已经记不太清 第一次读三毛 是在什么时候了
      但记得第一本书 是《闹学记》
      已经好些时候 没有再读她的文字 但却从没有淡忘
      她象一扇窗子 给我们带来外面世界的精彩
      
      这本私家相册的出版 象温柔而伤感的钩子 又一下子勾起了对她的回忆
      真实的东西最打动人 喜欢三毛这样个人传记式的散文
      字字句句 流露的是她的真性情
      对于若干不怀好意之人 对她的诋毁 愤愤不平
      
      书中有一句说
      当三毛自杀 有一种大时代的伤感
      那样热烈追求真挚爱情 或者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时代
      是否已随她而去
      
      我不愿多言 关于永恒 三毛都不愿意寻找了
      她 选择了另一种永恒 诀别 以鸟的姿态
      
      一段时间 她似乎无奈着 做的不是自己
      快乐 坚强 不过是自我催眠
      
      只有在撒哈拉的日子 她是最快乐的
      和荷西那个大胡子男人在一起 过着自己想要的日子
      
      她把所有的梦想和爱都给予了他 他是她心灵的救生圈
      他怀抱着她的梦想 陪伴她找寻希望和快乐
      
      沙漠里 他们飞扬的身影 他们的嬉皮笑脸
      他们不同文化的冲突 都是快乐
      
      很想要她翻译的一本书 《娃娃看天下》
      她说 这是她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整整8个月时间 吃完晚饭 我先生和我就把电视关掉
      门也锁起来不许人进来 开个小灯 他坐在我对面 开始翻译
      8个月 译了1000页 是啊 这有多宝贵
      
      她说 她的人生观 就是爱情观
      
      快乐 却总是短暂
      书封面 在旧成都某处的她
      沉沉的望着远处 沉重的悲凄
      
      亲爱的三毛 在你的天堂 是否又重遇了荷西
      O 我无意触摸你的记忆 只是偶然的风 吹散了浮萍 泛起了涟漪
      安息吧 ECHO
  •   如果一直快乐,请别看这本书。
  •   我习惯于珍藏一些东西,过些日子,回头再看,
  •   你看那么多片子还不写影评~~真实浪费了才华呀!
    文艺女青年
  •   能看不一定能写。。。能写的基本不看。。。
  •   三毛,找时间看看她的书。
  •   一个坚强的女子。
  •   好仁不好学④,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5);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7);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读她的文集,可以随时拿起,不论今夕何年。
    出世而真诚,看着舒服。
    真性情令人心动
  •   记得那是读她的书。
    温暖的感觉与眼泪一起流过。
  •   唉,太过纯粹的女子,一旦爱上了,容易渗入骨髓。。。
    每当看她写到荷西去世后的日子,眼泪就止不住啊。。。
  •   男人也当如是~
  •   呵呵 如果揭开面纱 你会喜欢上神秘在文字里的和她的世界呢?
    我喜欢三毛 或许是因为她书里人生的亦真亦幻吧,她的人生就像是旅途,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还有荷西和她“沙漠与海洋”的爱
  •   三毛也曾经装饰了我的梦,在那个似乎还不知道梦是什么的年代
    三毛的行走在如今看来还是那样传奇,却已经有更多的人追随而去
    也许这是一种生活,很多人心里所追寻的生活
    而三毛只不过是在为数不多的只想不做的人群里大胆的实现了
  •   你都没读过在这里说什么~
  •   我也觉得如此,只是把三毛写的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   很好的评价~喜欢三毛的日子,不需要他人的参与
  •   哈哈,我也是,在还不那么懂她的年纪就喜欢她,就想要去了解她,总觉得,她很近人,也很深,什么阶段的人都可以从她身上得到很多。。
  •   谢谢啊~不然买了就会失落了
  •   看了那个娃娃看天下,感觉不出她独有的味道
  •   我前几个月买回这本书来看了。
    看三毛的书是初中的时候,《雨季不再来》,《哭泣的骆驼》还有很多!!最难忘的是看到她写荷西之死。
    但是现在大了,再看这本书,却真的体会到她那一种性情女子!
    看这书的封面,很有沧桑之感。朋友看了,说怎么用这么一张相片,像乞丐。我倒觉得停不错的。
    里面看到他的几次爱情挫折,真的,如果不是因为父母,她早就该去荷西团圆了。
    我个人认为,她这一生很丰富,尽管她还没有活到50岁,但是,没有白活!!但是通过她,我觉得她的父母的伟大,她家人对她的支持,真的是造就了她这一生!!
  •   我最有感触的是你的一句 他怀抱着她的梦想
    可能现在的我正遇上 梦想和他 的矛盾中吧
    怀抱 呵呵说的真好~~!
  •   说怎么用这么一张相片,像乞丐。
    这话说得。。
    我觉得看得到很多东西。。。。
    。。。。。。。。
  •   1991年,我也在上小学。
    其实读的第一本三毛的书是姑姑的《万水千山走遍》,因为小不懂这本泛黄的小册子有什么好看,一直搁置在哪里。有一天翻开,迷恋的一发不可收拾。
    已是初中了,同班的女孩子找上海的奶奶寄来了三毛全集,我们俩每日都痴痴的看,很短时间就看完了三毛的全部作品。
    喜欢《雨季不再来》,也喜欢《梦里花落知多少》,最喜欢《撒哈拉的故事》。
    可惜,君生我未生,知君已不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