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雪球(下)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艾丽斯·施罗德  页数:760  译者:覃扬眉,丁颖颖,张万伟,张春明,张艳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39年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  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  沃伦·巴菲特,我们这个时代硕果仅存的商业领袖和投资大师,甚至在死后还会影响后世50年的伟大人物,终于向我们敞开了他的心扉。这本他生平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以从未有过的视角,揭开了巴菲特的真实人生。许多年来聚光灯下高大的“股神”终于走下神坛,以他最平实的语言、最真诚的心,娓娓道来,讲述了他78年人生中最触动人心的

作者简介

作者:(美)施罗德 译者:覃扬眉 丁颖颖 等艾丽斯·施罗德 曾任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研究报告而与巴菲特结识,而巴菲特也因为赏识她的洞察力、和掌握主题的能力,授权施罗德撰写他的人生故事。生于德州,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学士及MBA学位。拥有会计师执照,目前与丈夫居住在康涅狄格州。

书籍目录

第五部分 华尔街之王43 法老王44 罗斯45 拖车政策46 两难抉择47 不眠之夜48 吮手指及其严重后果49 愤怒的众神50 卵巢彩票51 该死的熊52 饲料事件第六部分 付帐清单53 精灵54 一个分号55 最后一次凯的聚会56 富人统治、富人享受57 传神谕者58 超越自我59 冬天60 冰可乐61 七度火苗62 票根后记资料搜集说明致谢

章节摘录

第五部分 华尔街之王43 法老王500名感恩戴德的富翁,穿着礼服,系着领带,走过红地毯,来到纽约豪华的大都会俱乐部,为巴菲特庆祝50岁生日。此时,伯克希尔·哈撒韦每股价值375美元,巴菲特夫妇的资产净值比一年半前翻了一番还要多。因此他们可以轻松地租到这个地方。在来宾中,还有些不太知名的人士,比如演员加里·古柏的女儿。苏珊订购了一个大蛋糕,有六大箱沃伦钟爱的百事可乐那么大。他还让他的老伙计唐·丹利把韦尔森投币机公司(Wilson’s Coin.Operated Machine Company)当年的资产负债表带来了。2巴菲特开始收集他早年商业活动的资料,并把这些东西当做圣物一样,带着一丝崇敬展示给人们看。它们似乎明确地为他做出了证明,重新向人们表明了他所做出的成就。苏珊从旧金山带来了她的乐队,他们站在舞台中央,深情地为她的丈夫献上了一首改编的《舞到布法罗》(Shuffle off to Buffalo):沃伦受够了糖果,手中拿着优惠券……歌词描述了巴菲特最近的商业活动:他收拾好行李,放下了所有一切来到布法罗就是为了买下价格被低估的股票。苏珊的主要节目,平淡无奇却甜蜜悦耳,拉开了一个话题讨论的序幕。巴菲特的家人和朋友开始当着他的面一一列举他所掌控的公司和投资,就像数念珠上的小珠子一样。巴菲特戴着一副黑边眼镜,杂乱的眉毛像常春藤的卷须。他穿着礼服,系着领带,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尴尬了。现在他所打造的全新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正在不断地给念珠上增添新的珠子,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巴菲特更加雄心勃勃地搜寻并买进股票,并且已经摆脱了多年前“烟蒂”型股票和法律诉讼的困扰。“复利”这一伟大的发动机像奴仆一样正在为他的财富辛勤劳作着,他的财富正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飞速增长,公众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身价飞涨。巴菲特的方法仍然没变:评估投资价值,规避风险,保留安全边际,专注,做自己能够胜任的事,让复利发挥实际功效。任何人都可以理解这些简单的方法,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去实施。尽管巴菲特使这一过程看起来毫不费力,但是实际上,在这些背后隐含着大量的工作,需要他和他的员工一起去努力。尽管他的商业帝国逐渐扩展到整个美国,从伊利湖边到洛杉矶的市郊,基维特大厦一直都是中心——这个外表安静、实则充斥着忙碌不停的人们的商业圣殿,其地面却铺着亚麻油布地板,摆满了已经褪色的破旧的钢架结构家具。进行每一项新的投资,人们的工作就会增加不少,但是在总部工作的员工人数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巴菲特仍然在紧靠大门的后面办公,格拉迪丝守在门口。十分富有的比尔·斯科特现在只工作半天,其他时间他要去波尔卡乐队排练。新来的经理迈克·戈德伯格,加强了总部的力量。维恩·麦肯齐负责财务工作。员工们很少离开他们的小办公室,除非是到会议室中秘密开会,而小会议室也只能容纳4个人。在茶水间里没有人聊天。在对《布法罗晚报》的投资一战之后,这里出现了短暂的安逸,麦肯齐这样说道:“从来没有像这样过。”那些想测试一下里克肖塞尔的热力学定律的人发现,太阳确实又好又温暖,但是巴菲特太过于专注了,并且他的头脑反应很快,同他谈话会被“晒黑”的。“我的头脑太累了,”一个朋友说,“我必须等恢复了脑力以后才能去见他。”曾经的一位员工说:“和巴菲特一起工作,就会感觉大脑好像整天都被敲打着一样。”巴菲特精力充沛,激情洋溢,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青年;他似乎记得每一个读过的事实和数据;他能激发人们自愿接受困难的工作,并坚信他们能够创造奇迹;而且巴菲特极能容忍别人的嘲讽和缺点,却不能容忍别人浪费他的钱财。他热切渴望结果,对其他人的能力十分信任,并且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同他是不一样的,因此他长期以来都低估了人们的工作负荷。巴菲特,就像太阳一样,每个人都在围着他转,但是他自己却感觉不到里克肖塞尔的热力学定律。人们说我对他们施加了压力,我从来都没想这么做。有些人喜欢使用压力,我从来不这样,这是我最不愿意做的事情。我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做过,但是却有许多人说我这样做了,那就肯定我是这样的了。在这个腹地之外管理伯克希尔和蓝带印花公司子公司的那些经理们可就太幸运了,因为巴菲特基本上让他们独自经营,他的管理技巧就是找到一些像他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的完美主义者,然后就放任自流了,不过要对他们“卡内基化”——专心、赞扬,以及戴尔·卡内基的其他方法——时不时地敲打一下。对多数人都不必再用其他方法了。20世纪70年代,巴菲特作出的股票交易决定,是在漫长熊市中公然蔑视悲观的情绪,大胆地冒险投注。当时失业大军不断壮大,物价以每年15%的速度飞涨。之所以这一赌注突然取得成功,多亏了孤注一掷的卡特总统,他在1979年任命了一位新的联邦储蓄委员会主席保罗·沃尔克。沃尔克把中央银行的贴现率提高到14%,从而控制了通货膨胀。1981年,新总统罗纳德·里根开始大幅减税,并撤销对商业活动的管制,同时大力支持沃尔克的举措,尽管他的政策引发了许多争议。但之后经济和市场经历了两年半的阵痛,在1982年年底的时候,20世纪80年代的牛市开始突起,股票的价格终于超过了企业利润的增长。70年代末期,巴菲特大部分的投资资金都来源于一个流动的金库,这就是保险和优惠券。尽管国民赔偿公司的业务仍然繁荣兴旺,但蓝带印花公司优惠券的销量却继续萎缩。虽然预付费的优惠券所提供的浮存金在逐渐地减少,但是这些资金所投资的项目却正在收获丰厚的回报。《布法罗晚报》的彻底扭转意味着巴菲特和芒格不用再讨论蓝带印花公司最大的投资是否即将失败。《布法罗晚报》开始稳步实现赢利。在1983年,他们最终同蓝带印花公司商议好了价格,伯克希尔将其全部收购——这是他们从麻烦中摆脱出来的最后一步。巴菲特和芒格现在是共同合伙人了,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成为合伙人——尽管芒格最多也只能算个次要合伙人。巴菲特把芒格选为公司的副董事长,他现在持有伯克希尔2%的股份。芒格也是韦斯科金融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同庞大的伯克希尔相比,韦斯科金融公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兄弟,但却是芒格自己的。它就像伯克希尔·哈撒韦大嘴中的一根意大利面条,只剩一点悬在外面,巴菲特没有吞进去。韦斯科金融公司的股东明白他将来一定会把它吃进去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全都开始哄抬韦斯科金融公司的股价。芒格对巴菲特思想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对他金融方面的影响。他们的想法十分相似,他们在商业活动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巴菲特很容易为一些交易而陶醉,并且立即敲定协议,而芒格有时则会否决这些交易。他们对于股东的态度是一致的。随着并购工作尘埃落定,在1983年的年度报告中,这两人向伯克希尔的股东们阐释了他们的一套操作原则。他们把这些原则称为“所有者导向原则”其他任何的管理层都不会告诉公司股东这些东西的。“尽管我们形式上是公司,但实际上却是合伙人,”他们写道,“我们不把公司看做我们企业资产的最终所有者,相反,我们把它看做股东拥有这些资产的纽带。”这一陈述看起来很简单,却意味着要推翻以前的公司管理原则。现代的公司主管一般都把股东看做一群很讨厌的人,或者很吵闹,或者很安静,可以去取悦也可以忽视,他们当然不是管理者的合伙人或者老板了。“我们不搞财务游戏,”巴菲特和芒格说,“我们不喜欢大量借债。我们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取得长期的最佳收益。”所有这些听起来都很简单,就像是一些陈词滥调——但很少有管理者能够这样坦诚地陈述。同时,巴菲特在那年的年报中也写道:“不管购买的价格多么高,我们也没有兴趣出售伯克希尔旗下任何赚钱的业务,也不愿意出售次一等的业务。”——即使这会影响他们的绩效。“我们只是期盼着他们能够多少赚点钱,我们只是希望他们的管理方和劳工之间关系融洽点儿。”这对加里·莫里森是一个暗示,他刚刚接替伯克希尔的肯·蔡斯的工作,蔡斯在勤勉地工作一生后于1982年退休。此时,巴菲特已经关闭了曼彻斯特的工厂,并且削减了新贝德福德1/3的生产线。纺织行业每年大概只有10分钟的时间是赚钱的,全美一半男西装的衬布是由我们生产的,但是没有人会走进裁缝店说:“我要一件灰色条纹西装,请用伯克希尔的衬布。”我们工厂生产的布成本要比其他工厂高,而资本主义是靠节俭发展起来的。我们从当年的供应商西尔斯公司那里获得奖励,在二战期间为他们供货。我还是西尔斯公司董事长的私人朋友,他们说:你们的产品很不错。而我们会说:那一码加半分钱怎么样·他们回答:你们开玩笑吧。因此,这一行很不好做。莫里森没有去“创造现金”,相反他请求巴菲特给他现金以便升级纺织厂的硬件设施,但巴菲特断然拒绝了。然而,巴菲特仍然坚持保留这些处于困境的纺织厂。因此,让他卖掉其中一家效益丰厚的公司罗克福德银行就更不可能了,对他来说,那就像没有打麻醉药就实施牙齿根管手术一样。但是,他又必须这么做;《银行控股公司法案》(Bank Hold-ing Company Act)规定他必须这么做,只有这样伯克希尔才能继续持有非银行业的股权(尤其是保险业的)。当本·罗斯纳最终从联合零售公司退休时,巴菲特很不情愿让他走。罗斯纳的下属曾经取笑他的管理方式,但十分肯定的是,当他们接管公司后,联合零售公司的业绩迅速下跌。好几个月的时间,维恩·麦肯齐都辛苦地在纽约的制衣区来回奔波,想把该公司兜售出去,累得浑身是汗。最后,他发现一个买主愿意出50万美元,而该公司每年最多也只能为伯克希尔创造200万美元的利润。伯克希尔的一些子公司都是独立运行,因此,很难分清他们是管理得法的公司还是一个仅仅随波逐流的公司。在韦斯科金融公司,卢·文森蒂拒绝被别人掌控,并且成功地向巴菲特和芒格隐瞒了他的老年痴呆症,长达数年之久。“我们并不经常看见他,”巴菲特说,“并且他在尽力使自己振作起来,克服疾病带来的影响。再者,我们也不想看到他患病。查理和我都十分喜欢他,我们不想听到这个噩耗。”“卢·文森蒂十分果断、聪明,并且很诚实和精干,”芒格说,“他所经营的储蓄和借贷公司是加利福尼亚州最后一个采取计算机系统管理存款账户的公司,因为。雇用社区大学的学生兼职手工操作成本仍然很低。你知道当我们看到以后十分吃惊。他是个思想古怪、独立自主的人,为人很好。我们都很喜爱他,发现他的病情后,我们甚至仍然让他继续工作,直到他疾病发作被迫送到医院。他喜欢工作,并且他从来不伤害我们。”

后记

2006年10月2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美国股票市场首家股价高达100 000美元的公司。到2007年年末,伯克希尔的股票以每股140000美元交易,以此计算,伯克希尔·哈撒韦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巴伦周刊》杂志调查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巴菲特的个人资产超过600亿美元。10年来,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增长率略高于12%——远远不及巴菲特早些年实现的投资增长率,那时候他的年均回报率高达27%。参天大树只是一个比喻,他总是这样讲;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资本增长也越来越难。但伯克希尔的投资者们对“较低”的回报也非常感激。选择购买市场指数股的投资者们经历了《华尔街日报》所谓的“失落的1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没有什么增长,回落到1999年4月的水平。巴菲特在太阳谷年会上的发言一点点得到证实,1999年股市泡沫过后,目前的状况是几百年来罕有的第三次长期市场衰落。巴菲特依然声称股票是最好的长期投资选择——前提是以合理的价格低成本买进。到2008年初,他依然在买进股票,但是热情有所减退。不论早晚,市场称量器都要赶上市场表决器。与此同时,他继续进行大量并购。继比尔·盖茨和夏洛特·盖曼加入董事会之后,巴菲特又增加了几位新的董事会成员。在2002年致股东的信中,他欢迎股东们拟定自己在董事会的职位。随后收到大量来信,巴菲特当然会一一阅读;他觉得非常有趣,有几个人对自己的提名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唐纳德·基奥和汤姆·墨菲在那一年加入董事会,而没有从自己提名的股东中选择董事会的新成员。显然这样的选择完全是出于个人情感——就是说得好听一些——也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管理方式。响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号召,伯克希尔同意顾及股东的利益,任命董事会成员的时候采取正式程序。2007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董事会又增加了一位女性,雅虎的财务总监苏珊·德克尔,又一次自然降低了董事会的平均年龄。与此同时,巴菲特发现他喜欢这个主意:让人们自己选择在董事会的角色。他一直喜欢人们主动向他提出问题,而不愿意自己占据主动角色。2006年致股东的信中,在比尔·盖茨的推动下,他指出如果卢·辛普森和自己发生什么意外的话,就会危及辛普森的“一流”记录,因而提出公开选拔辛普森的继任者。欢迎各位发送简历,巴菲特说。他和芒格最看重的能力就是深谙风险。全球范围内共有700人应聘接任辛普森的职位。其中的一位这样说明,“大家都说我自私无情”;许多人只是详细、非常详细地讲述自己与巴菲特的共同之处——没有对自己胜任这项工作的能力做出任何说明;还有许多人来信说他们没有相关工作经历,但是愿意师从巴菲特学习、到他的公司实习或者做他的门徒。人们的来信被放在会议室的一个大盒子里面,他都要亲自阅读,而后归类存放。最后,他选择了四位业已非常成功、从事资金管理的人士;他们已经做好接任准备。伯克希尔·哈撒韦完成了许多新的并购。最大的一宗是2006年并购伊斯卡公司,一家以色列高度自动化的金属切削刀具公司,也是伯克希尔并购的首家美国之外的公司。他还为富德龙公司并购了罗素体育用品;而且以70亿美元的保险浮存金收购了承接伦敦劳合社保险业务的Equitas保险。伯克希尔还并购了电子元件分销商TTI。2007年巴菲特投资BNSF铁路公司,引起了铁路股的小幅火暴。巴菲特没有选择的一项投资就是《华尔街日报》。他决意不购买自己最喜欢的报纸的股票,即使2007年媒体大亨鲁珀特·默多克本人表示希望他可以持有该报的股票。一些《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和员工都希望他能够以挽救一份优秀刊物的名义帮助该报走出困境。但是他不会选择为富人的奖杯支付溢价,即便可以成为优秀刊物的救星。很久以前,面对《华盛顿月刊》的时候,巴菲特就毫不留情地决定,不会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钱来支持各类刊物。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他的观点。 2008年,糖果生产商玛氏公司宣布以230亿美元并购箭牌糖类有限公司。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借款65亿美元资助玛氏公司的并购,是在他认可的高盛投资银行家拜伦·特洛特的推动下进行的资助。特洛特曾经负责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几宗并购。他明白巴菲特的想法,巴菲特说他内心铭记着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利益。“我做了70年的品评试验。”巴菲特这样评价自己和箭牌的关系。在他小时候拒绝向弗吉尼娅·麦考布里销售单片口香糖的时候就开始维护箭牌品牌了。决定借款给玛氏公司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打电话告诉凯莉·马奇莫尔·布洛兹,在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上留出一小块地方,为玛氏和箭牌向股东们销售糖果提供方便。股东大会演变为一次糖果和口香糖的迷你盛会。参加人数创下新的纪录:31000人到会。同样在2008年,伯克希尔还并购了Marmon集团,一家生产电子元件、铁路罐车、平台卡车、工业设备和原材料等的小型集团公司,耗资70亿美元。卖掉集团的是普里茨克家族,他们之所以决定解散是为了平息杰伊·普里茨克1999年辞世后引发的家族纠纷,杰伊-普里茨克是巴菲特的偶像。巴菲特目睹了许多家族企业在创始人去世后爆发纠纷。他自己所做的安排已然避开了这一点,为此他感到非常欣慰。在处理完苏珊的遗嘱和对盖茨基金会进行捐赠后,巴菲特家族还是出现了小小的问题。霍伊和苏茜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经营农场、负责捐赠工作。彼得在和罗伯特·雷德福协商,准备将《魂——七度火苗》作为雷德福的桑丹斯度假村的夏季年度盛会。他还与德国和中国的赞助商协商海外演出事项,而且在忙着发行最新的CD专辑《幻想王国》。打破和谐的只有彼得收养的女儿妮科尔·巴菲特。2006年,妮科尔参加了杰米·约翰逊和尼克·库佐的纪录片《百分之一》的拍摄,该纪录片讲述富裕家庭的孩子们的故事。在纪录片中,她极不明智地将自己定位成巴菲特家族中没有被宠坏的孩子。纪录片就在巴菲特向盖茨基金会捐赠之后上演,CNN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进行了后续采访,妮科尔还出现在反映美国社会阶级差别的一期奥普拉访谈节目中。巴菲特对此反应强烈,他直接告诉妮科尔他不承认她是自己的孙女,就是有人直接问到,回答也是否定的。妮科尔对奥普拉说,“我来自美国最富裕的家庭之一,在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中生活是不可思议的。”她说自己“非常坦然地”接受了没有继承财富的事实——显然是指苏珊留给孙子们的那一小笔资金中她没有拿到自己的一份。——但又补充道,“我觉得自己如果可以用那笔钱为他人做点什么是非常有意义的,可是我完全被排除在外了。”采访中表现出一副“卑微的自我”是她的又一个错误。随岳,她写信给巴菲特直接问他为什么不承认她。2006年8月,他回信对她表示祝福,告诉她应该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而且给她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把自己定位成巴菲特家族的成员是一个错误,他写道:如果你那么做,那就是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人们在认识你的时候就会以那个“事实”为基础,而不去考虑你是谁,抑或你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我既没有从法律上也没有从情感上把你作为孙女,我们家里的其他人也没有把你当做他们的侄女或是堂表姊妹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你的母亲不是我的儿媳妇,所以她的孩子不是我的孙女。尽管回信采用非常客气的话语,但妮科尔毕竟还是触痛了他的软肋——他的身份和全家的身份。或许他愿意重新考虑一下信的内容,那封信着实给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妮科尔或许做得不对,但她似乎是无辜的。拒绝承认妮科尔的信没有让她有所收敛,相反她又开始接受一些采访,仿佛巴菲特就是埃比尼泽·斯克罗吉;而且《纽约邮报》的花边专栏也就此事进行了报道(《巴菲特的亲戚:你被解雇了!》),称巴菲特因妮科尔参加纪录片的录制而对她采取报复。对于一位一生辛苦、从不排挤他人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带着伤痛的讽刺——但是,或许某一天故事还是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巴菲特可以与B夫人重归于好;或许随着时问的推移,他可以和所有他愿意和好的人们不计前嫌,握手言欢。 2008年,可口可乐的股票走出低谷,上涨45%,达到每股58美元。在CE0内维尔·伊斯戴尔管理下公司利润稳步增长。他解除了美国司法部的调查,耗资两亿美元结束了一场种族偏见引起的歧视诉讼。巴菲特于2006年2月退出可口可乐董事会,他参加的最后一次股东大会是激进分子的又一次狂欢大会,但没有发生针对性的搏斗。2007年的股东大会在平淡中结束,伊斯戴尔宣布自己将选择退休。新任CEO穆塔尔·肯特负责公司成功转入非可乐饮料的生产,可口可乐在非可乐饮料推出方面一直滞后,而且是选择了战略性的推迟。我一直和盖茨讲火腿三明治一定会推动可口可乐的销售,事实证明非常成功,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策略的成功,多年前我们可能都不会走出困境,获得新生。通用再保险公司是伯克希尔的另一个爱惹是生非的孩子,“9·11”事件之后得益于保险市场的火暴,2007年的年度报告显示利润创下新的纪录,税前营业利润达22亿美元,而且挽回了过去的损失,相比巴菲特并购时的情况,资产负债表已经明显优化。1998年末拥有140亿美元浮存金,10年后拥有230亿美元浮存金和125亿美元资本;员工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公司得到了彻底扭转。。从2001年起,通用再保险公司的年均资本回报率达13.4%;如果没有“一系列影响名声的遗留问题”,这一数字可能还会更高,CE0乔·布兰登在给巴菲特的信中这样描述。那些“遗留问题”包括前些年高达23亿美元的保险和再保险损失,以及处理公司的金融衍生产品、通用再保险证券所损耗的4.12亿美元。无论如何,通用再保险公司没有重蹈所罗门公司的覆辙,恢复了形象。巴菲特终于在2007年致股东的信中表示了自己对通用再保险公司和高层经理们的赞赏,他做了这样的描述,“他们以一流的工作态度取得了一流的业绩”,“终于恢复了公司过去的荣誉”。然而,通用再保险公司依然存在一个大的遗留问题。2001年管理改组之前干的最后一件蠢事,类似于所罗门公司的丑闻,违背了巴菲特绝不“损失公司名声”的原则。事实证明,这一事件让巴菲特全面认识了全新的执法环境,要求被告完全悔改和积极配合,原告可以随意对待被告公司。完全悔改和积极配合现在是最低标准——部分原因是所罗门公司所致。任何没有完全忏悔和积极配合的行为——例如公司为自己或员工辩护——都可以算做起诉的理由。 2004年,纽约总检察长埃利奥特·斯皮策开始调查保险行业的“有限”再保险业务之时,通用再保险公司就卷入了法律和监管问题。“有限”再保险的概念存在已有多年,简单说就是一种客户的融资或会计再保险——或者支撑资本,或者提高收入总额/延长赢利期限。有限再保险尽管合法、某种意义上讲也合理,但其普遍存在的弊端还是导致会计准则制定者花几十年的时间对其进行控制。到华尔街工作之前,我就是参与控制有限再保险的人员之一,在进行会计准则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担任项目经理一职。我参与起草了如何进行有限再保险定义的规则。离开FASB后,我做了财务分析师。在普惠公司工作期间,我负责报道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之时通用再保险的股票,第一次与沃伦见面是谈论并购事宜,后来一直负责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沃伦此前从来没有接待过华尔街的分析师,但对我破例。他对《纽约时报》说他喜欢我的思维方式和我写的报道。 2003年,我开始创作本书之时,通用再保险公司和阿吉特·贾恩领导下的伯克希尔再保险公司都因销售有限再保险而要求接受特别调查,有限再保险业务涉嫌导致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两年后,通用再保险公司被控与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医疗事故保险公司——美国互惠保险公司的破产关联,参与诈骗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客户。尽管美国司法部进行了广泛的指控调查,但没有发现关于通用再保险公司或其员工的任何指控。同年,埃利奥特·斯皮策进行的保险行业调查推进了伯克希尔的法律调查工作,芒格、托尔斯和奥尔森通过调查发现,6位员工包括通用再保险公司前任CE0罗恩·弗格森和前财务总监伊丽莎白·蒙拉德,与客户AIG共谋唆使会计诈骗。涉嫌诈骗的办法就是通过再保险交易欺骗投资者和华尔街的分析师(包括我本人),将5亿美元储备金转入AIG,以粉饰AIG的资产负债表。2005年6月,其中的两位同谋理查德·内皮尔和约翰·霍兹沃斯进行了辩诉和起诉作证,其他5人——4位通用再保险公司的高管、一位AIG的高管——被控共谋和诈骗勒索。审判于2008年1月和2月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联邦法院进行,原告利用电话录音资料证明被告采用华丽的词语反复商谈交易,引起广泛关注。被告声称“巴菲特参与”,说巴菲特同意那些交易模式,而且参与确定了交易价格。巴菲特没有被控有任何错误行为,原告声明与他无关。通用再保险公司的CE0约瑟夫·布兰登,在此案中被列入未起诉之共谋共犯,被告律师频繁提到他了解交易内幕。他没有申请豁免权就与联邦检察官协作工作。被告还称通用再保险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塔德·蒙特罗斯也是未起诉之共谋共犯。他们三人都没有就此案作证。我本人也受传讯,以事实见证人和专家的身份证实2000年年初,我了解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之时,“确确实实”没有对AIG做手脚以进行“强势买进”。在法院再三盘问之下,我证实自己与所有被告熟识。他们中的几位是我比较了解的人,但我一直认为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人。我还证实自己和沃伦的关系,说明我正在创作本书,还有从1992年开始和乔-布兰登就是很熟的朋友。传讯中没有提到塔德,但我和他也非常熟悉。 2008年2月,5位被告全部被宣判有罪。本书即将印刷的时候,他们就要面临审判;审判结果最重的可能要被判终身监禁,但事情也许不会那么严重。宣判有罪的被告称他们将继续上诉。目前,我依然在受传讯,涉及纽约总检察长办公室对AIG的前CE0汉克·格林伯格提起的控诉一案。此时,伯克希尔·哈撒韦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司法部的纠葛都没有终结。2008年4月,通用再保险公司的乔·布兰登辞职帮助解决公司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纠葛。至此,我已不便对此案进行更多评论。然而,沃伦·巴菲特的个性已了然于本书。希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对他是否会参与此案,是否会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客户共谋唆使诈骗有自己的看法。最后要说的是,发起此次调查的纽约州州长埃利奥特·斯皮策,在AIG的审判宣布被告有罪仅仅一个月后也辞去了州长职务。后来披露他曾经庇护一个名为皇家俱乐部的三陪娼妓组织。

编辑推荐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下)》是唯一一本巴菲特本人授权的"官方"传记。第一次揭开了巴菲特的真实人生,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和普通人一样遭遇过挫折和失败的巴菲特,如何在投资和商业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和财富。"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滚雪球(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1条)

 
 

  •   在朋友推荐下买的。就是内页的纸质量不太好
  •   要学好价值投资必看····
  •   我看过的最好的传记书
  •   书到了以后发现,封面磨损的非常厉害,有些失望!
  •   纸质有点发黄,其余还好。
  •   商品是看好的才买的,所以商品没问题。网站客服,书店客服都可以,就是承诺没有做到。说什么时候到,没到。呵呵。这点不如当当
  •   介绍巴菲特很经典的书
  •   我买的是上下两册,但是下册明显比上册的纸张要 好很多!
  •   直接读巨人的思想,要比借着他的名胡编乱造的书强多了
  •   作为股神的粉,这本书在我眼里必然是怎么看都是好的~书很整齐,很满意
  •   不错,性价比高,推荐
  •   非常好的书,学习巴菲特
  •   留给自己闲时来看的书~
  •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下)
  •   书编写很好正版的
  •   质量挺不错,物流很给力
  •   一本早都想买的书
  •   书不错既然有上下两册,为什么不是套装呢
  •   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说明价值投资的理念
  •   很不错的,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     道理什么时候看都是对的,理论之树长青吗,但是现实操作就没那么幸运,总是会碰到叶黄花落的时候,总会有意外出现。比如太湿的雪可能会冻成冰,变成圆溜溜的冰球,动作稍慢一犹豫,冰球就从你手中滑走了——该抄底时恐惧犹豫,机会转瞬即逝;或者坡不是很平坦,半途中坡地上一个大坑把雪球陷进去,上不上下不下,牢牢套住;又或者你太贪心,雪球滚的太大,惯性太大,刹不住车,大到你无法掌控,结果轰然滚落坡底,重又碎成雪块——该出手时不出手,到手的利润化为空。这些状况老股民应该都深有体会,甚至是亲身经历。
         
        就在我写这个东西时传来巴菲特2008年投资账面亏损达到115亿美元的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股神也难逃金融危机的打击。巴菲特坦承:我至少做出一个重大的投资错误,还有几个小一些的,但也造成了伤害。他还自我调侃地说:“当市场需要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决策迅速采取行动的时候,我还在啃自己的拇指。”
         
        巴菲特应该是成功者了,尚且有走眼失手的时候,何况别人,更不要把他的经验照搬到我们国家来,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国情,中国的股市更是特色非常,照搬可能会赔死你。中国没有百年企业可供你投资,都是几年河东几年河西,你要与它发生感情永相厮守你就会活得很痛苦。中国的股市不规范,内幕太多,政策干预太多,投机性太大,你如果不顺势而为太过贪心你也会死得很惨。
         
        炒股并不是智商高的人就一定获利高,智商有时候不如情商更关键。如果更简单的总结一下炒股秘诀,无非四个字:高抛低吸。但是有多少人做到?据统计股市里20%的人是赚钱的,60%是亏本的,还有20%是持平的。而赚钱的20%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掌握了内幕消息的阶层和他们的亲属,真正的散户赚钱的比例更是少而又少。
         
        我资质平平,炒股10多年,总体是赚钱的,唯一的原则是不要太贪心。07年炒股赚钱的人很多,但出来的人很少,我把本金拿出来买了房,只留下利润在里面继续炒,08年整个股市平均亏损70%,我也损失2/3,但是好的是我只是减少盈利而没亏本金。房价下跌10%,总体还是赚的,至少租金不用付了,也不用付贷款利息。当然这样的操作发不了大财,只能赚点小钱。很多可以赚大钱的股票都不能善始善终,真能从头到尾守住的不是运气好,比如我哥,9千块钱买了900股锦州六陆,跌了一阵还亏了几千块,停牌半年给套在里面,想出都出不来。谁知因祸得福,重新复牌之后改名叫东北证券,乌鸡变凤凰了,10送12,每股60多,最高到过74.88元,一下赚了10多万,不过08年又给砸进去不少;还有一种就是在操控股票的,比如黄光裕兄弟操纵的那个ST金泰,40多个涨停板,好像后来又回到起点了。
      
  •     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他和他夫人的故事。 一个首富的妻子,究竟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读完终于明白,绫罗散尽,生活就只是生活而已
  •     有时候,让我觉得有组织的说话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叙述得过于精确,读者会丧失揣测写作者情绪变化的乐趣。写这个句子的时候我点起了一根烟,敲下那个词语的时候我的细胞战栗了一下。每一个词组都有在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之外的意义。对于你,它们只是句子,对于我,它们都带着我指尖的烟灰,我生命印记的体温。
      
      所以,我静静地写下“我不喜欢沃伦.巴菲特”这个标题之后,你看着有些诧异。然后我开始了阐述:不喜欢是个被动句式,我并没有说我讨厌沃伦.巴菲特。而沃伦.巴菲特在此不止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人,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的精确意义是:我对于沃伦.巴菲特所代表的保守、金钱至上、呆滞的生活方式存在距离感。他们总让我联想起做爱保持一成不变的传教士体位。
      
      你看,阅读是一件多么需要想象力的事情!写作也是。高明的诗人可以用一个精悍的句子表达一个宇宙。词语在他们的笔下,是一条条活力四射的生命。狮子在咆哮、鹰在翱翔、流水在潺潺作响。
      
      想起大家都读过的一首诗——《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幅画的作者如果是个聪明人,看到这首诗应该羞愧不已。在他的笔下,画只是画而已,他没能看到山破土而出时的天崩地裂,水一泄汪洋时的澎湃壮阔,春光逝去时的落花寥寥,鸟见生人时的胆战心惊。
      
      这本书的作者也应羞愧。作者把巴菲特的生活细节给复制成一部纪录片,以满足伪价值投资者们的窥私欲。好让每个人谈论巴菲特时,总是抽象地谈论“复利”、“滚雪球”、“安全边际”、“价值投资”。似乎巴菲特就是一个“喜欢可乐汉堡龟缩在奥马哈的城堡而天上总是掉馅饼到他头上的幸运儿”。似乎只要他也热爱汉堡、可乐、保守、跟老婆分居、对亲人无情、不停地飚那些价值投资的词汇,他也会穷得只剩下钱一样。
      
      这样的人,充其量只是又一个“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巴菲特”假冒伪劣复制品。
      
      所以,我应该修正一下,我不喜欢沃伦.巴菲特,只是我不喜欢那个在媒体头条报道中漂浮着的巴菲特而已。至于真实生活中的巴菲特,我无从感受他舌尖喜怡糖果的甜蜜,樱桃味可乐的冰凉,所以无法发表评论。
      各位,我忍不住赘述一句。传奇不可以复制,复制的不再传奇。(投资亦如是)
      你所做的应该恰如我,点一根烟,弹弹烟灰。继续我狗屁但活色生香的生活。
      
  •     爱丽丝·施罗德希望在《滚雪球》中让“作为公众人物的巴菲特与生活中的巴菲特相互和解”,尽管这本被誉为“2009年最重要的图书”里有很多段落让巴菲特感到不适。
      在成为专职作者前,会计师科班出身的爱丽丝·施罗德是摩根士丹利颇受好评的明星级保险业分析师及董事总经理,但她的影响力仅限于特定的圈子。《滚雪球》出版后,施罗德的名字越来越多的和巴菲特联系在一起,这本被亚马逊誉为“2009年最重要的图书”让她成为一个明星式的人物。
      
      “滚雪球”的过程
      
      衰老是所有人都敌不过的敌人,即便是 “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巴菲特也会老,也会回忆。书店里从来不缺少关于巴菲特的书籍,无论是投资指南还是财富人生,呈现出的都是一个活着的传奇。但巴菲特向朋友抱怨,没有一本书是他自己认可的,而他希望有这样一本书来记载自己。于是,2003年的一天,巴菲特做了一个与投资无关的重要决定——授权爱丽丝·施罗德成为他的传记作者。
      对向来不喜欢华尔街分析师的巴菲特而言,施罗德是个例外。因为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研究报告,施罗德与巴菲特结识,她分析师般的写作风格赢得了巴菲特的喜爱,此后两人成为忘年交。
      巴菲特在电话里非常简明扼要:“亲爱的施罗德,我希望你能来写这本书,我想我并不擅长写作。”
      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施罗德放下了摩根斯坦利的工作,花费大量时间对巴菲特跟踪观察,翻阅众多他未曾公开的私人信件,并对其周围的亲朋好友实地采访。而巴菲特也主动地向她提供了一份确认两人合作关系的信,表示在采访时她可以向受访者出示。
      施罗德期望通过她写的传记达到一种“作为公众人物的巴菲特与生活中的巴菲特相互和解”的效果。
      “巴菲特对我说,如果听到有关他故事的不同版本,任何时候都应该采纳那个谄媚程度低的。对于这一点,他表现得勇气可嘉。”施罗德说。
      2005年秋天,施罗德的作品代理人大卫·布莱克向纽约多个出版商提交了一份160页的出版建议书。班坦姆图书公司的出版人阿普尔·鲍姆和兰登书屋出版人吉纳·森特雷罗迅速做出回复。此后,两人被要求分别飞往奥马哈与巴菲特面谈。
      “巴菲特要求出版社保证在推广这本书时,不做不实的声明,把他宣传成半个作者。”施罗德说。最终,班坦姆图书公司以720万美元的稿酬获得了巴菲特传记在北美地区的出版权。
      不过巴菲特本人事后的表现,并不如他此前的决定痛快利落。那些有关他曾经失败、人之为人的动情段落,让“股神”颇有不适。
      施罗德承认,巴菲特看到手稿中的某些内容时,他觉得“与想象中自己的形象相去甚远,有些章节读起来甚至充满痛苦”。但他还是遵守了最初的承诺——施罗德拥有书全部的编辑权。
      “书中所有重要材料都有多个消息来源。”施罗德补充道。
      然而,传记《滚雪球》出版后,作为传主的巴菲特并未就此书接受任何采访,“他的表现就像是这本书不存在”。
      巴菲特的一名助理澄清道:“巴菲特因对书中的内容不满而减少推广支持的说法并不属实。至少,这本传记会在2009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销售,销量应该不错。”
      最近,施罗德应邀参加了一次巴菲特的宴会。席间,两人相谈甚欢。巴菲特谈笑风生的神情仿佛在告诉众人,他已经不怎么介意施罗德的“揭老底”了,因为“他90%的朋友告诉他,喜欢我的这本书,而且他们认为巴菲特本人也应该喜欢这本书”。看来,两人一度尴尬的关系逐渐进入恢复期。
      
      让巴菲特不适的段落
      
      通过《滚雪球》,施罗德让人们看到了巴菲特作为人而非“神”的一面——这个美国老头儿热爱垃圾食品:薯片、糖果、可乐、汉堡,对子女严格,一生都爱他的妻子苏珊,但与另一个女人阿斯特丽德共同生活。
      施罗德认为,正是那段“自1977年,苏珊如何离开他并与他分居的段落”,让巴菲特“不舒服”。而“两人分居之后,各自都有了新的感情伙伴”。
      1952年,巴菲特与苏珊结婚。1977年,两人分居,苏珊搬至旧金山,但始终没有离婚。可以说,巴菲特的婚姻关系是非常规的,正是苏珊安排了自己的一位女朋友阿斯特丽德与巴菲特共同生活。三人长达27年(1977年—2004年)的“婚姻”关系维持至苏珊去世。
      起初,施罗德对此表示怀疑,她认为巴菲特和苏珊维持表面的婚姻不过是做给外界看。直到她亲眼见到巴菲特每天都给苏珊打电话。“情感上,他依然对妻子非常依赖。即使两人不住在一起,但他们的一生还是紧密地联系着。”
      “我的本意是希望读者能明白,巴菲特是在家庭方面做出巨大牺牲的情形下,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在他人生中的很多时候,陪伴孩子的时间是不多的,因此他的妻子感到过孤独,觉得自己被忽视了。”施罗德说。
      其实,巴菲特的三人婚姻以前也被公开讨论过。1995年,曾为《华尔街日报》记者的罗杰·洛温斯坦出版的《巴菲特:一位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一书中就提到了这段匪夷所思的关系。只是,这次巴菲特没有料到施罗德会找到并采访那么多了解苏珊生平的人。当然,如果说她这么做是为了达到“巴菲特的公众形象与私人角色和解”的效果,巴菲特或许可以谅解?
      “距离我开始写书后6个月,苏珊被诊断患有口腔癌。当时,我在奥马哈他的办公室里,见到他给医生打电话,讨论苏珊的病情,询问如何带她就诊、做手术。对巴菲特来说,这是很动情感伤的一段日子。当时巴菲特告诉我,那会儿,他总是哭,需要人安慰、交谈。而且200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业务展开得也不是特别好,只收购了一些小企业的股票。当时,巴菲特因为家庭原因,对股市也没有做特别多的关注。不过,那年的股市也不乐观,对巴菲特的投资业务来讲,没有过多的关注可能反而是件好事。”施罗德说。
      苏珊的去世令巴菲特非常忧伤,有两个月的时间,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不过,和大多数人一样,他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来。性格中的刚强最终让巴菲特走出痛苦,而且让他学会了适应和超越。“苏珊在家中的角色空缺后,巴菲特不自觉地替代了妻子的位置。”——正如巴菲特的妹妹伯蒂所言,苏珊似乎把她的力量、情感和慷慨都留给了巴菲特。而他的内心世界似乎在突然间开阔了许多。他开始处理过去一直由苏珊负责的一些情感方面的问题,开始更多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事情。
      
      “我愿意做专职作家”
      
      完成《滚雪球》后,施罗德转行成为职业作家。目前,她的身份是彭博社的专栏作者。
      “和巴菲特相处的经历促使了我职业的转变。他鼓励我写书,鼓励我当作家。巴菲特喜欢我写书的方式,我也愿意做专业作家。现在,我可以充分发挥我曾是分析师的优势,把它运用到写作当中。写作不仅让我对股票买卖发表看法,也让我更多地了解到人的故事,人生体验,以及人的心理活动。做专业作家时,我的人生体验范围更加宽广。”
      如今,爱丽丝的名字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和巴菲特连在了一起。从投资银行的低调生活转变为聚光灯下的高调,施罗德享受着这份巴菲特给她“新工作”。除了“会收到更多的电子邮件”这一点外,这份工作堪称完美。
      “我接受采访,回答和他有关的问题,巴菲特是知道的,而且我现在收到的信件更多,接受的采访也更多。不过,我不会回答那些本应问巴菲特的问题。我写这本书时,巴菲特就说,我可以接受任何采访,和人们谈论他。他希望我明白,这永远是一份给我的工作。我可以花上余生的时间来接受有关他的采访。巴菲特喜欢别人写他的故事,喜欢别人采访谈论有关他的故事。书是写完了,但我的工作远远还没有做完。”
      
      爱丽丝·施罗德
      中国依然是“价值投资”的最佳地点
      
      过去的2008年是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4年来业绩最糟的一年。根据伯克希尔股票账面价值和标准普尔指数显示,该公司股价下挫45%。巴菲特的个人资产也从2008年的620亿美元锐减至今年的370亿美元。在2009年2月发布的“致全体股东信”中,巴菲特开诚布公地写道:“2008年我们的市值缩水了115亿美元。”面对颓势,哈撒韦公司的股东们“既困惑又遍体鳞伤”,每个人“仿佛都是闯入羽毛球比赛现场惊慌失措的小鸟”。
      即便是巴菲特2008年抄底得意之作的两只股票,高盛与通用电器,它们的表现在2009年也并不是很好。高盛的股指较之巴菲特注资时只是略有增长,而通用电器则让巴菲特损失惨重。
      难道巴菲特错了?施罗德并不这样认为,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中,足够好的企业总会有业绩回升的一天。
       《新周刊》:高盛和通用电器目前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都不如人意,巴菲特毅然出手购买它们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施罗德:巴菲特告诉过我,在一场危机中,现金加勇气是无价的组合。意思是,如果你有没被占用的现金,并且你是勇敢的,在金融危机时,你会变得非常富有。在巴菲特的一生中,曾有三次这样的时刻。2008年抄底是第三次。而且因为巴菲特一向讲求决策,动作彻底。当高盛、通用面临危机时,他出手了。只要巴菲特认定这家企业彼时廉价的股票未来价格一定是向上走的,他就会对这支股票进行投资。而世界上任何企业,就像经济体一样,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只要它足够好、足够强,这家企业的业绩一定会上升。
      《新周刊》: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中,即便某些股票暂时表现不佳,但如果从几十年的长远时间来看,它们仍会带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人们都能理解“价值投资”,但能做到的却很少。
      施罗德:因为很多人在投资时,会受到情绪的干扰。这是运用‘价值投资’的大忌。
      《新周刊》:巴菲特通常只会购买自己熟知产业的股票,但他去年购买了中国比亚迪公司的股份,这好像有悖于他的投资原则。
      施罗德:在入股比亚迪的问题上,巴菲特听从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芒格的建议。芒格对能源业非常了解,他很看好对这支股票所做的投资。当时,他们还展示了一辆比亚迪的节能车。车是由一位比亚迪的高管开出来的,巴菲特的一位朋友坐在车里。芒格对比亚迪公司评价很高,他认为,这家中国公司的老总王传福是一位爱迪生加杰克·韦尔奇式的人物——他既能解决科技问题,也能处理其他所有需要完成的事情。正因为有了芒格的支持,巴菲特才下定决心购入了比亚迪10%的股份。不过,他是否会像持有四年再抛售中石油一般对待比亚迪,没人知道。
      《新周刊》:中国经济也处在转型期,巴菲特会把钱投在中国哪些行业?
      施罗德:巴菲特一直认为,中国是最重要的、值得投资的国家。中国有很好的教育体系,而且有一批科技企业在成长。所以巴菲特相信,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前景非常好,科技类公司的股票前景也会非常好。
      《新周刊》:那你个人的看法和巴菲特一致吗?
      施罗德:我比较谨慎一点。尽管2009年年初,中国股市曾回升了48%,但是如果在短期内,股市上涨过快,投资者要小心谨慎。最终投资者应该观察的是个股价值,而不是整个股票市场的价值。
      
      http://www.neweekly.com.cn/index/newsview.php?id=607
      
      《新周刊》301期
      
  •      世界经济都在狂呼“去杠杆化”,可是,巴爷却一直还是稳稳当当的坐在全球股市的杠杆上,巴爷的力量有多大?引得天价的午餐吃完了再吃晚餐,吃顿饭,财富故事会就能得以上榜?诸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没办法,谁让巴爷的裸泳都游得比一般人好看呢?巴爷对可口可乐,箭牌的长期持有,被诸多股民奉为神话。当然了,这些股票不持有,美国人也就彻底跨了,可以不AA,可是老美不能不可乐啊!
       巴爷,是哥也是传说!!!
  •     很多描写巴菲特的书都在神化他的传奇,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你才能了解一个真实的巴菲特。
      你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菲特。看过之后会为你解开层层谜团,想复制他的成功也许并非
      易事,但是却可以给你一个重新思考这个世界、重新思考自我的全新角度。
      
      一直很偏爱这种人物传记类的书籍,这套书也很详细全面的描写了巴菲特的一生,读起来很过瘾。
      当你知道了巴菲特的特质,了解了他的家庭,了解他所成长的那个年代背景,你才明白为什么巴菲特是
      巴菲特,而你不是。请别带着一点点地功利心去读这本书,别奢望在这本书里找到投资的法宝,你只需
      把他当成一本好玩的小说,为你讲述一个激灵古怪的小孩儿的成长历程。。。
      
      你明白任何成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武林秘籍可以传授,却有方法和思路可以借鉴,并且这种方法和思路不仅仅可以
      应用在投资上,宇宙万物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正所谓的道法自然。
      
  •     终于看完了这本上下两本将近700页的书。当然这是一本投机和投资爱好者必读的书,但里面并没有讲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也没有关于这个雪球是如何一步步滚起来的逻辑严谨的叙述。
      
      作者更多的是写巴菲特从一个小男孩到世界首富的成长过程,和对钱的态度的变化。从积累每一美分到老年的裸捐,感觉像一个武功高手练就一身内功接近人生终点在一下子散掉。
      
      当巴菲特老年后家人朋友一个个慢慢离去,有一种曲终人散的寂寥,让人觉得不论你有多少钱,作为人都是很脆弱的.70多岁时他刚经历癌症化疗的老婆在一次短暂的度假中中风了,在漆黑的夜晚,救护车要缓缓的在山路中开几十里才能到医院。他老婆已经没有意识,安静而苍白的躺在那,而他只能默默的坐在车里,仿佛蜿蜒的山路永远到不了头。最后他老婆还是死于脑溢血。
      
      可能正是因为意识到人无论如何富有也不会不朽,所以巴菲特决定把他大部分财产在活着的时候不着痕迹的捐掉,完成小我到大我,小爱到大爱的转变。
      
      从这一点上巴菲特是一个真正的伟人,而不只是一个伟大的资本家
  •     巴菲特和芒格的传记,以前都看过,他俩的那点儿事儿,也都知道。买了滚雪球跟之前的比较来看,感觉作者写的很用心,编排的叙事方式也很有意思,把传记写的很细致,能让人更全面地了解股神是什么样的人。总体来说是很不多的,力荐买来读!
      PS:写了那么多页,想不细致都难啊~~~
  •     这本书实在是有点让人失望,特别是读完了巴菲特传后在阅读此书,不免让人觉得Buffet太多地方有老生常谈和重复的嫌疑。巴菲特确实是商业天才,应该说他是个特例是个个案更合适,他的投资理念只要稍微熟知一点股票和经济的人都知道,其实真的是特别简单的一件事情,可是偏偏实行起来难上加难,而且滚雪球,滚出来的丰厚的利润,只不过若是单从这一点来看待巴菲特这个人和他的投资技巧未免片面。一句话,这本书并没有让我觉得比《巴菲特传》更加吸引人,只能说还行了!
  •     一开始就没打算从中学习老巴的啥投资学技能,只是想看看一个真实的老巴.结果我的目的达到了,还算挺满意的,虽然很多私生活部分看得很泛泛,但对于很多之前孤立耳闻的事件有了一个放在系统中的认识.
      比如B夫人,大家听说的都是老巴怎么在一瞬间决定了一比超值的家具商场生意,但在书中却让我对B夫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尊敬.
      在这本书中,他不再是一个神,只是作为美国人,从他作为切入点,了解了一些历史的事件,比如所罗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以及很多之前当成童话故事般阅读的事件.
      
  •     当然不是指这本书,而是巴菲特亲自写的东西。
      
      一本书,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了(上)。从整体上讲,不如《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写作的角度不同,作者的水平也有异。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读遍所有关于他的书,可能也只能见其冰山一角。以巴菲特城府之深,他不会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他的投资秘诀的。所以只能从了解他这个人开始,再从相关的各种有关资料中去感悟。说实在的,这有点难。
      
      读这本书,最好伴着道琼斯半个世纪的走势、他从1957年开始的给合伙人的信及后来给股东的信一起看。读巴菲特本人的字会更快的接近他。看看他最早12年的投资,与道琼斯指数以及几个大型基金的业绩比较,简直就是奇迹。那段时间,他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投资事业的,他那段时间的年龄是25到36岁!
      
      我始终认为,他的奇迹是伴随的美国资本市场的奇迹的。现在眼看着道琼斯指数已经跌破了跨度达十几年的颈线位,谁知道这是不是对起始于80年代初的二十几年大牛市的一个彻底清算呢?如果这样的话,巴菲特会不会也变成他曾经揶揄过的池塘里的鸭子呢?!只希望巴菲特的神话能够完满收场,让资本市场永远充满了对他的颂歌!
      
      即使从它最初的投资看,那样的增长奇迹不知道谁还曾见过!
  •     又一个自命不凡的有着阴险目的的小崽子,,,先拿句雪球的比喻开个禅宗般的头,,然后开始八卦他老祖母的爆料^-^,,,,这种所谓励志印刷品啥时候能彻底被净身!!!!赔了就赔了呗!!都老的掉渣子了还出书,,出你奶奶个熊昂
  •   哈 你只是不喜欢这本书
  •   厄~但我对巴菲特也没有特别的钟爱,但他是每一个搞投资必须谈论的一个阴影
  •   “这句话的精确意义是:我对于沃伦.巴菲特所代表的保守、金钱至上、呆滞的生活方式存在距离感。”
    我被震撼了,尽管,我仍在努力使自己更巴菲特一些~~
  •   这个书的作者在塑造给巴菲特一种正面的形象,不真实阿
  •   传奇不可以复制,复制的不再传奇.你所做的应该恰如我,点一根烟,弹弹烟灰。继续我狗屁但活色生香的生活。
    我就坚持那么点功夫了。除了我不抽烟。。。
  •   一千万个人 一千万个巴菲特
  •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   刚看了几个章节,巴菲特的神话与他的家庭教育还是有很大关系,赚钱得从娃娃抓起~
  •   没看过这本书,但是巴菲特做人是属于绝对小气的那种,对亲属也是这样,没你说的那么伟大啦
    具体你可以看看《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这本书。
  •   网站有BUG,我发布回复后继续刷新页面就会把我刚才回复的重复提交。。。
  •   热泪盈眶
  •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这本书,只是作者自己去找资料写的而已。这本《滚雪球》是艾丽斯·施罗德跟巴菲特和他的亲人朋友接触5年,2000多个小时的对话,写出来的,这才是真实的版本。
  •   在看中,因为有些文化不同,我读得有点障碍。
    另外我 其实是冲着金融的角度去看的,更多的这是一本小说,我有点被骗的感觉
    总体来说书给我的感觉是手感好。。。。。。
  •   “另外我 其实是冲着金融的角度去看的,更多的这是一本小说,我有点被骗的感觉 ”
    同感啊。
  •   从另外各角度去看巴菲特,我很喜欢这种方式。
  •   不喜欢,看不下去不知道为什么
  •   这本书就当成小说看好了,巴菲特、格林厄姆的投资理念说白了很简单,但要去研究的话就很玄了,可以看看《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什么的...
  •   你说的巴早期的12年(25岁到36岁)业绩最好,好像主要是指他那个时候年富力强,用的时间最多;其次是那12个股指也在“起飞阶段”。不知你有没有考虑这个(至少部分)是因为那时他的资金相对比较小(比之于他后来资金规模更大时),所以收益率相对比较高?
    巴变成“池塘里的鸭子”应该是肯定不会的(至少08年的几个投资都很智慧),但的确有可能这种“成长性股”(依赖成长型经济)的办法在未来的时间内不如过去(和现在)好用。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认为现在欧美市场,因为PE等的盛行,很多好一点的公司在上市时(以及其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价格就高估(不像A股估得这么高,但也比1950S,1960S的美股估值高),所以买的时候就比较贵,自己“买入并持有”策略的效果不如从前来得好,总之,一般人还是不要学巴菲特的好(即使你有这个耐心和修为,也不得不考虑如果起始资金量不够大,也赚不了多少钱的事实)。
  •   最近这禽兽又出来勒勒,说美国经济已经跳崖了!!世界人民要问:为嘛你这老孩子还不跳,世界人民期待中....强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