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真正统治世界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信  作者:汤姆·伯内特//亚历克斯·盖姆斯|译者:曾贤明  页数:282  译者:曾贤明  
Tag标签:无  

前言

序言9月11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宣布世界新秩序诞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开创了历史的新时期,安全成为该时期至关重要的主题。动荡不安的时代催生了世界新秩序,为确保这种秩序不受破坏,美国必须执行强硬的政策。但这只是表象而已。宣告世界新秩序诞生的那位总统,是乔治•H•W•布什,不是他的儿子乔治•W•布什,而且,那个9月11日是1990年的9月11日,不是2001年9月11日。美国第41任总统老布什—不是第43任总统小布什—向国会宣布:“在这个混乱、震荡的时代,世界新秩序的格局会逐渐形成,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今天,这个与我们所知的世界秩序大相径庭的世界新秩序,正逐渐形成。”他说的世界新秩序,是“冷战”后的单极世界:随着苏联的解体,昔日美苏超级大国并存的世界两极格局已然终结,如今,只有唯一的超级大国雄踞世界。“冷战”时期所拥有并留下来的强大军事和情报资源,不得不重新部署到其他领域。苏联解体为那些国家带来的后果,似乎是社会快速崩溃,有组织犯罪和腐败活动猖獗。对美国而言,以前针对强大夙敌的军事抗衡,其重点已发生变化,他们继而要做的,是提高美国产品在全球其他地方的市场份额,由此,军事对抗演变为经济战。1995年,针对美国情报的未来指向,影响力巨大的纽约智囊团—对外关系委员会(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即CFR)撰写了一份特别报告,报告建议,情报收集设备应该用于工业间谍领域,从而为美国公司带来优势。随后,新的敌人出现了。在这个时期,基地组织针对美国展开的恐怖袭击不断升级,2001年9月11日达到最高点,世界为之震惊:4架美国客机同时被劫持,世人永远不会忘记的“9•11”恐怖袭击事件随后发生了。美国世界贸易中心1号塔和2号塔轰然倒塌,美国第41任总统老布什所倡导的世界新秩序到此终结。然而,这不仅仅是金融市场的崩溃。安然公司和阿根廷这个国家也遭遇破产,其规模之大,涉数之高,都是前所未见的。大量迹象表明,“新世界”全球化从根本上崩溃了。国际新秩序需要更强硬的管理。本书试图阐述谁在主宰世界,并设法给出一些答案。过去,只需成为政府内阁大员,便可达到主宰世界的目的,但这种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要主宰世界,我们还要坐进全球企业董事会的会议室中。那么,在这两个领域随意切换角色的,是哪些人?在本书第一章中,汤姆•伯内特为我们提供了“阴谋论者”所熟知的常见“嫌疑人”名单。从共济会到骷髅会,从光照派到彼尔德伯格俱乐部,他将为我们揭开这些政治性幕后操纵组织的隐秘世界,并逐一加以评述。他假设谁主宰了美国白宫谁就能成为主宰世界的唯一的超级大国,以此来集中探究这个主题。他得出的结论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年开始,一个秘密组织始终掌控着美国,是他们一手创建了国际联盟,并在后来建立了联合国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最强大的力量是货币,有效监管世界金融状况事关全球安全问题。然而,与所有的资金交易一样,不论是最小额的个人支付款,还是涉及国家间和国际的巨额支付款,罪犯滥用支付体系的机会总是有的。盗窃发生的地点,并不仅限于世界各地的阴暗小巷,因为在不为人知的离岸银行的董事会会议室里,这种盗窃犯罪之频发程度,简直如同家常便饭般普遍,而且其数额之大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在监管完全缺失的全球金融市场中,数以亿计的美元蒸发得无影无踪。为了追查这些消失的资金的来龙去脉,最先进的电子监控技术都被派上了用场,这在以前可是用来专门对付苏联及其同盟的。自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这些高端技术正被用来摧毁恐怖分子的筹资活动。要想取得打击恐怖分子筹资活动的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个人自由和隐私权遭到了极大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范围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电子邮件、电话谈话内容无不在其监控范围之内。金融和情报之间联系紧密,因此,在打击恐怖主义时,各国政府也被迫采用了一些下三烂的手段。在本书第二章,亚历克斯•盖姆斯继续跟踪公司犯罪行为、腐朽的政治影响力和金融灾难。不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司破产案(如安然公司),还是迄今涉数最大的财务欺诈案(如世通公司),其动机都是追逐利润:以牺牲普通股东的利益为代价,完全是攫取不劳而获的利润。然而,世通公司随后却成功地改头换面,继续开展业务,并在伊拉克重建项目中拿到利润丰厚的美国政府的合同。美国政府与美国跨国公司之间关系密切,在老布什发动战争的地区,有更多例子可以证明。国防合同是交易规模巨大的业务,因此,“阴谋论者”往往会认为,正是石油和天然气导致美国涉足了地区冲突。然而,美国不是单独行动,美国有同盟,政治同盟、军事同盟都有。七国集团及现在扩大的八国集团—7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外加俄罗斯”,被认为是主导世界经济的经理人。也正因为如此,世人认为它们要对世界贸易体系的不平等现状负责,而这也是八国集团定期召开峰会时引发公众愤怒及游行示威的原因。全球化的整套理念已遭到很多人的讨伐,其中一些主流作家,如内奥米•克莱因、乔治•蒙比尔特、霍华德•津恩和诺姆•乔姆斯基为此受到世人称颂。也有人提到,全球化思潮的起源始于1967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一次秘密会议,当时一个小国的经济重建是在“阴谋论者”眼中的大佬之一—幕后操纵者戴维•洛克菲勒的指引下完成的。“知道内幕的人”对全球化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看法中,乔治•索罗斯的观点最为典型。他不仅是一位极为成功的金融投机家,也完全可能属于一家真正主宰世界的秘密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行事诡秘,明显缺乏责任感,该组织是否真如自己所宣称的那样,正在努力推动“第三世界”贸易的发展,这让很多人忧心忡忡,而且,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往往会让危机进一步恶化。世界上大多数媒体的言论自由都被屈指可数的几家跨国公司控制着。我们能否弄清究竟是谁在主宰世界的真相呢?重大事件的报道已受到那些媒体的幕后操纵者的审查过滤。这些人到底是谁?看看这些媒体巨头公司董事会的董事名单,答案就显而易见了。这些人同属一个秘密组织,这个组织不仅创建了联合国,还就美国情报未来指向撰写了那份1995年的特别报告。

内容概要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所上演的种种阴谋,但我们需要知道世界上的哪些事情“被阴谋”了。  世界就是一场混乱。  战争、阴谋、木偶操纵、血腥的争锋一直都在持续上演。而我们普通人很难看到阴谋背后的故事,更别说去控制它了。但你又可曾想到过这个问题:谁在控制我们生活的世界?谁绑架了这个世界?表面上看来正大光明的事情,究竟又有多少是幕后黑手的操纵?  跨国公司、美国中情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边委员会、基地组织……在争抢世界的阴谋大战中,谁技高一筹?谁的阴谋嘴脸最能欺骗公众?我们所熟知的双边贸易、关税、业务外包,又有多少会让你震惊不已的黑幕?  在本书中,作为阴谋论的鼻祖,汤姆•伯奈特和亚历克斯•盖姆斯凭借锐利的笔锋深刻揭露了世界各个角落所发生的阴谋事件。你会发现,世界竟然如此恐怖!  相信这本能让你极大震惊的书,一定会让你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也一定有助于你看透这个世界所隐藏的一切。

作者简介

汤姆•伯奈特(Thom Burnett),是英国一位安全和军事领域的权威专家所用的笔名。20世纪90年代,曾在英国特种部队服役。如今,他致力于研究和写作。
  亚历克斯•盖姆斯(Alex Games),记者、作家,长期为《金融时报》撰文。曾担任伦敦《旗帜晚报》(English Standard)报刊副编辑。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部分 第一章 全属阴谋,毫无章法?  世界:一盘散沙  操纵傀儡的大师  骷髅会的秘密  光照派:上帝之眼  阴谋果真存在?  挖掘阴谋真相  丛林的秘密  美国与共济会  谁是真正的掌权者? 第二章 金钱转动世界  滑铁卢战役的赢家——罗斯柴尔德  货币阴谋  美联储阴谋  “上校”与金融大佬  不为人知的银行账户  纽甘–汉德银行  “国际骗子和罪犯银行”  为萨达姆融资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恐怖主义融资 第三章 无孔不入  三叶草计划  破译密电  浩瀚太空中的眼睛  海上水下都不放过  揭开面纱,现出原形  新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犯罪  谁在侵犯个人自由、国家主权? 第四章 新时期的“圆桌骑士”  神秘“调查”机构  对外关系委员会  秘密调查  “遏制政策”的缘起  入主白宫的法门  三边委员会  险恶用心  他们是谁?  真正的幕后主宰者第二部分 第五章 公司阴谋  丑闻的蛛丝马迹  恐怖主义?算了吧!  公司丑闻榜单  瓜分伊拉克  你所不知道的公司阴谋  问题出在哪儿?  肥猫的奶酪  大公司主宰世界? 第六章 不同的声音:我们在抗争  持不同政见者  公司接管  坚强斗士  以电影为武器  思想极端的批评家  诺姆笔下的世界 第七章 自由贸易与奴隶贸易  黑人棉花种植户  业务外包也是魔鬼?  用心险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公司都是自私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恶魔?  关税之战 第八章 全球化的媒体  一切都是为了利润  并购狂热  谁从中受益?  我们要公正!  随军记者的秘密报道  独立报道的代价  绝不仅仅是黑白种族问题  仅仅是死亡事件?  “后9•11恐怖袭击时代”  “左翼”还是“右翼”?结语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全属阴谋,毫无章法?秘密主宰世界的所有嫌疑对象中,彼尔德伯格俱乐部自从创立之日起,就引起了“阴谋论者”的注意,因而是广为人知的世界幕后主宰者嫌疑对象。1954年,这个由知名美国人、欧洲人参与创建的团体成立,团体名称取自当时召开会议的那个小饭店,自那以后,这个团体就一直在秘密地点定期召开会议,就如何主宰世界政治、经济走向等问题作出决策。这个组织的会员和特邀发言嘉宾都声名显赫,开会期间安保人员层层设防,这不免让世人怀疑他们就是主宰世界的秘密阴谋集团。这个俱乐部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其创办人认为,或许大西洋两边的重要人物可以每一年或两年聚会一次,开诚布公地展开非正式讨论,以消除双方会危及大西洋联盟的分歧或误解。1952年,昔日战时的波兰情报官约瑟夫•雷廷杰,向荷兰的伯恩哈德亲王提议召开这种会议。当时,欧洲各国反美情绪不断高涨,“左翼”反美情绪最强烈,普通大众也是如此。与此同时,西方各国又要防止社会主义的威胁,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稳住当时的形势。因为美国为欧洲提供了军事和经济援助,如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施马歇尔计划,很明显,欧洲的反美情绪的确让人犯懵。难道美国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抑或欧洲人的确有让他们愤愤不平的缘由?伯恩哈德亲王同意了这项提议,随后着手展开了一次秘密调研,调研对象涉及他的国际联络人—在欧洲每个国家选取两个持完全相反的政治观点的受访人士。通过这次调研,伯恩哈德亲王和雷廷杰经过分析研究,形成了一份综述报告,然后将报告秘密发给伯恩哈德亲王的美国朋友,邀请他们对此作出回应,但不是时候—1952年不是要求美国方面坦诚相见的最好时机,这是美国的一个选举年。第二年,新总统艾森豪威尔宣誓就职,开始执掌白宫,伯恩哈德亲王立即前往华盛顿,拜访他的老朋友—中央情报局局长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史密斯将伯恩哈德亲王引荐给了总统特别助理C•D•杰克逊,后者又将他介绍给约翰•S•科尔曼,此人是当时刚成立的美国国家贸易政策委员会的委员。面对来自欧洲的批评之声,该委员会获得授权来撰写一份美国方面就该问题的回应报告。受邀撰写的人之一是所有关于世界秘密主宰者的“严肃阴谋论”中提及的关键人物—戴维•洛克菲勒。1954年5月,美欧双方最终在荷兰阿纳姆附近的彼尔德伯格酒店召开会议。在层层安保之下,这些政治家、金融家和学术界人士,避开记者的追踪,召开了3天会议。他们承诺不公开会议讨论的内容,因此,各方都能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当时让欧洲人担忧的是:近20年来,美国保守的共和党第一次赢得了总统选举,当时主政白宫的总统是一位军人。参议员麦卡锡煽动性的激情演说,他的反共追随者过激的焚书行动,已经波及美国驻欧洲各国的大使馆。欧洲人真的惧怕美国变为法西斯国家。过去几十年中,欧洲的批评家见过太多的狂热运动,对这些狂热迹象再熟悉不过了。C•D•杰克逊获得机会就“麦卡锡现象”作出解释。所有这一切,简单归结起来,是言论自由及缺乏政党纪律所致。他为此作出了一个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预测:“不论麦卡锡是死于暗杀者的子弹,还是以普通方式被美国国民所抛弃,我预计,下一次我们召开会议时,他就会从美国人的视野中消失。”如果麦卡锡真的遭人暗杀,那么很不幸,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就难逃参与了此次暗杀阴谋的嫌疑。这个组织又如何能化解嫌疑呢?这个组织可不想成为具有黑手党风格的暗杀组织。风头正劲的麦卡锡随后迅速倒台,这让欧洲人相信,会议召开后,一些有利的结果如期发生了,于是他们便开始筹备年度会议。最近50多年来,其会议模式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将一家酒店全部包下,部署安全人员,严加保护。各国现任及未来首脑每年都来参加会议,媒体据此捕风捉影,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想方设法获得关于该会议的小道消息。要了解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召开的会议探讨的议题是什么,只要把握这个关键点:最好记住他们第一次召开会议的原因是什么。之所以召开那次会议,是因为欧洲人希望借此让美国人听取欧洲人的声音—他们对美国外交和经济政策的讨伐之声。当然,批评之声并不总是来自欧洲一方,有时,美国也很生气。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法英两国试图用武力夺回运河控制权,苏伊士运河危机由此爆发,这引发了美方与法英代表间的敌对情绪,当时关系十分紧张。在彼尔德伯格俱乐部时代,初期双方总能相互妥协,在后来涉及伊拉克战争的会议上,也几乎没有什么分歧,这就是召开彼尔德伯格俱乐部会议的益处。2002年,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召开会议,地点选在毗邻华盛顿的弗吉尼亚州尚蒂伊(Chantilly)。美国准备发动伊拉克战争,欧洲人为此愤怒不已。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向与会代表承诺,美国不会在2002年发动战争。美国人兑现了承诺,但次年,战争却打响了。2004年,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在意大利开会,斯特雷萨的德艾勒斯波罗梅斯五星大酒店成为聚会地点。与会代表对美国军队血腥侵占伊拉克提出强烈抗议。与此相呼应,欧洲国家在联合国决议中反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而且全世界都可以听到欧洲的反对之声。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的会员于是强烈要求,面对未来发生的所有武力冲突,联合国都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彼尔德伯格俱乐部是否设立了一个致力于主宰全球的秘密社团?证据表明,这个俱乐部主要还是一个论坛,一个非常诚恳地批评美国在世界各地开展的商业行为的论坛。但是,如果这个俱乐部不过是一个讨论性质的社团,那么谁又是幕后操纵黑手呢?世界:一盘散沙为了找到谁在主宰世界的答案,我们无须费太多周折,只要将注意力投向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就可以了。联合国是一个国际性机构,它所涉及的问题影响着世界上每个国家。世界各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其他地方。世界上发生的战争一直处于联合国的掌控之下,如有必要,联合国可动用其麾下的武装力量加以遏制,因此,从理论上说,联合国可以达到维持世界和平的目的。联合国的某些成员国,拥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投票权,比如安全理事会的成员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和中国等),但同时,联合国也会给那些实力较弱的国家一些机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诚然,大国具备的否决权是那些小国所不愿看到的,但正是这种否决权维持着大国之间的现实关系。辩论和投票在公众的监督下展开。当萨达姆拒绝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合作时,就是否动用武力推翻伊拉克政权事宜,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展开了辩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覆盖全球的电视报道,让公众见证了联合国会议现场的决策过程。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向世人展示了其非凡的耐心,但最终还是将联合国的保留意见晾在了一边,领导多国部队入侵了伊拉克。或许,联合国本是一个旨在探讨全球管理问题的崇高机构,但是,在维护国际社会稳定的进程中,美国军力雄厚,财力充足,所以,只要挂着星条旗的美国认为涉及自身利益且有必要做的事,它就可以为所欲为。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投票决策的幕后,当美国采用的那些卑鄙伎俩最终被曝光于天下时,又进一步加强了我们的疑虑:联合国管理世界的方式,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情形截然不同?就在十几年前,联合国的行事方式与现在还大相径庭。当时,鉴于萨达姆非法武装占领科威特,联合国努力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希望采取军事行动解放科威特。乔治•H•W•布什(老布什)为此发表演说,强调打赢这场战争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大意义,并召集多国部队参战。那段时期,随着苏联的四分五裂,“冷战”时期的两极世界格局随之崩塌,国际旧秩序也不复存在。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就得扮演国际警察的角色,但美国不会单枪匹马地干。美国允许其他国家抓住“良机”,搭上这趟(通往胜利的)顺风车,在国际舞台上与美国共享这一伟大荣誉—大败真正的流氓国家。在美国强大武力的快速攻击下,邪恶成性的萨达姆派出的军队被赶出了科威特。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美国当时仍允许萨达姆继续在伊拉克执政,掌控伊拉克。2003年,小布什入主白宫时,在新一代高科技武器装备的淫威之下,这个“错误”的外交政策才被纠正—萨达姆被推翻了。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对伊拉克展开的两次军事行动,国际社会的态度各有不同,这件事表明,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变化。本•拉登发动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就美国而言,无异于收到了一只被割掉的、还在滴血的鼻子,美国对此反应强横—以暴制暴,因此它被世人视为旨在建立帝国霸权的强权国家。无可非议的报复行动旋即展开,目标直指窝藏基地组织罪犯的阿富汗,而现在,目标逐步扩展到新的世界版图的其他一些动荡不安的热点地区。美国一心报复,嗜杀成性,虽然联合国倾其全力采取各项措施阻止美国的行动,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联合国唯一感到欣慰的是,美国武装占领伊拉克后,并没有发现伊拉克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美国正是以此为“正义”的理由武装入侵伊拉克的。难道美国及一小撮儿同盟被某些看不见的力量所欺骗了?难道是这些行事诡秘的幕后之手,为了自身利益决意要铲除萨达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真的与军事行动毫无关系?当历史的演进混乱无序时,“阴谋论者”就介入了,试图为我们揭示影响历史进程的真正力量。毫无疑问,这些力量都是不为人知的幕后力量的面纱。攻打伊拉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为了争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地区的控制权吗?抑或纯粹在于身为儿子的小布什要一鼓作气完成父亲老布什未完成的使命?如果答案非此即彼,或鉴于布什家族的石油利益两者都是,那么承认这个真相有这么难吗?“不错,为了石油我们才这么干,而且,我希望父亲因此而自豪。”之所以不承认真相,是因为政治家永远不会将国际关系降格为孩童般的简单逻辑推理。国际背景下的政治家可都是“外交官”,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两面派的,口是心非的”。他们总有两副面孔,一副面孔是秀给外国人看的,另一副是展示给国人的。他们虽然口头这么说,但实际上往往另有所指。“阴谋论者”对这点心知肚明,所以,他们一般不会相信政治家所说的话,会将所有政治家视为口是心非的两面派,而不仅仅是从事对外关系工作的人。20世纪80年代,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曾经被普遍认为是前苏联间谍活动的温床,间谍活动的宗旨是在自己受到外交豁免权保护的美国国境之内来颠覆美国这个敌人。美国民兵运动组织以《警卫团法案》(Posse Comitatus Act)为借口声称要携带武器,时刻准备抵御美国国境内的联合国的敌人的突袭。随着苏联解体,联合国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支持美国发动战争,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对美国的抑制程度想必也在不断减弱,但这家“阴谋论组织”仍一点都不放心,在后来发生的战争中,他们又发现了新的证据,进一步加重了他们对联合国的疑心。这里之所以以该组织为例,是为了反映他们对世界新秩序中面临的危险所持有的比较极端的看法。他们似乎忘了一个事实:他们自己的祖国,正是联合国成员国中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如果说有哪个国家企图主宰整个世界,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美国,而不会是其他国家。在这个民兵组织看来,联邦政府受到了外国势力的控制,而外国势力攻陷美国要展开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禁止美国公民私人拥有武器,由此可见,这个组织的所作所为与联邦政府的客观情况可谓格格不入。《美国宪法》赋予了美国公民携带武器的权利,因此,这是他们会用生命捍卫的权利。由于面临出现的恐怖主义的威胁,或许,这个民兵组织再也不会以其“阴谋论者”的视角,认为联合国还会给美国带来种种“威胁”了吧。在宣扬世界新秩序理念的时候,老布什将解放科威特的丰功伟绩献给了那些创建联合国的前辈—并不是将这个荣耀献给联合国本身,而是献给那些创建联合国的前辈,这可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我认为,老布什所指的那些前辈,的确就是世界新秩序的“设计师”,而且,在联合国成立60多年后,至今我们仍能受到他们的影响。然而,这些前辈并不是联合国的成员国,他们就是唯一法力无边的幕后阴谋集团:他们出身豪门,拥有无人能及的权势。那么,他们就是幕后的操纵大师吗?操纵傀儡的大师世人普遍认为,政客都是傀儡。政客受其操纵者控制,而这些操纵者,就像戏台上操纵木偶的大师,是隐藏在戏台之后的,观众无法直接看到他们。然而,被扯动的绳子仍然是可见的。有些观众对这些绳子不予理会,认定真的是戏台上的木偶自己在动,如此一来,他们就能专心欣赏木偶戏了。但也有一些人无法对那些舞动的绳子置之不理,反而在琢磨那些幕后木偶大师的真正面目,结果,较之看戏,他们花在琢磨上的时间和精力更多。“阴谋论者”正好与这些人类似:没法对眼前的绳子不予理睬。事实上,有些时候,即使不存在这些绳子,他们还是会去寻找线索的。在这些人眼中,政客或多或少地成了他们臆测的目标。他们是舞台上的明星,也就是熟记编剧所写的剧本台词的演员。他们公开活动,但在背后,却有幕后操纵团体秘密地为他们撑腰。很明显,这些操纵者都心甘情愿地避开聚光灯,居于幕后,这一点也让“阴谋论者”十分好奇。这些操纵者为什么不走出来,提高知名度?他们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木偶操纵大师要采用什么手段才能让木偶达到他或她本人要求的表演效果呢?他们自己为什么要隐藏起来呢?形象太丑,不适合表演?缺乏面对公众的信心?抑或,之所以身居幕后控制,是因为他们有自知之明—只有那些傀儡才有能力开展他们本身无法完成的活动?当全球超级大国将一个相对而言不为人知的花生种植园主选为总统时,随后又将曾经在好莱坞B级片中打拼的演员送上总统位置时,“阴谋论者”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探究那些行动的线索。吉米•卡特让我们知道了三边委员会(第七章将详细涉及)的影响力,罗纳德•里根的表演则出神入化,简直与木偶皮诺曹不相上下,竟然把我们给弄糊涂了:他的幕后真的有线吗?不论美国总统是谁,他担任的都是地球上最有权势的职位。既然如此,如果有人或组织一心想主宰全球,那么,这个人或组织就应该有能力控制美国总统。骷髅会的秘密在2004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就有不为人知的幕后力量在发挥作用,进而将他们青睐的候选人送进白宫。当乔治•W•布什与约翰•克里一决高低争取当选总统时,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在开动巨大的政党宣传机器,以实现各自的竞选目标。然而,在康涅狄格州位于纽黑文的耶鲁大学校园内的一间类似地下室的建筑物内,一个非常古老、鲜为人知的秘密社团却满怀信心,深信他们的人会赢得大选。事实上,在追求权力和影响力的道路上,让人颇感神秘的骷髅会是不太可能失败的,因为这两个总统候选人都已迈进这个组织的大门。小布什于1968年加入骷髅会,约翰•克里则于1966年加入该组织。得益于“阴谋论者”对这个社团的曝光,民众获悉,前任总统老布什也是这个社团的成员,结果,大家对这个用心险恶、权势强大的耶鲁社团越来越关注。所以,小布什与骷髅会的这层关系,事实上,完全谈不上是什么秘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一家人中的父亲和儿子都曾被选为一国的最高领导人,这是极为罕见的,但在骷髅会的隐秘世界中,这种情形并不罕见,因为耶鲁教育的家庭传统确保其下一代会被选为组织的“目标发展会员”,“目标发展会员”随后会收到该组织的正式邀请函—印有骷髅和两个交叉骨头图案的会徽和用黑蜡封装、用黑色丝带系着的邀请函。老布什的父亲,即小布什的祖父,普雷斯科特•布什也是骷髅会成员。1918年5月,在俄克拉何马州的希尔堡,从阿帕切领袖坟墓中盗取杰罗尼莫骷髅的事件,就与此人有关。全球各地的大学社团干的这类不光彩的恶作剧层出不穷,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分地曲解这种行为的含义。当然,除非很碰巧,你就是阿帕切人或一个“阴谋论者”。迄今为止,骷髅会对美国政治施加的巨大影响力,在布什家族所拥有的权势中得到了最佳印证。过去,也有一些例子可以佐证骷髅会所拥有的影响力。耶鲁大学那个被其会员称为“墓地”的建筑物,也曾对白宫产生过同等程度的影响,这点在下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但是,如果我们要探究一个组织在幕后是如何操纵的,我们肯定不能把老布什和小布什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看待,因为在他们两人的总统任期中间,还有民主党人比尔•克林顿为期8年的执政时间。既然如此,骷髅会幕后操纵的阴谋如何自圆其说呢?不错,克林顿毕业于耶鲁大学,但他不是骷髅会会员,也没有加入耶鲁校园内的其他任何秘密社团,如几乎具有同样的影响力的卷轴及钥匙社团(Scroll and Key)。拥有耶鲁大学背景事实上更容易获得影响力,会是这样吗?如果我们把另外一位耶鲁大学的毕业生—杰拉尔德•福特也考虑进来,那么,这就更能说明问题了。30年的时间里,位居美国及世界政治权力最高职位的6位总统中,就有4人毕业于耶鲁大学。这是否能说明耶鲁大学也与阴谋脱不了干系呢?不能。原因很简单—耶鲁大学没有任何隐秘性可言。与此相对的是,在很大程度上,骷髅会有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1876年9月29日,一个自称为“锉刀和指甲社团”(The Order of File and Claw)的竞争性团体闯入那个“墓地”之后,骷髅会的诸多秘密才大白于天下。他们发现这间房子上有用丝绸装饰的门牌号码—322,墙上有个五角星图案。西墙上有雕刻的墓穴,墓穴上雕有年代久远的文字和图画。画中,有一块石板,石板上面是4个人体骷髅,此外,还有一顶小丑戴的系铃帽、一些数学方面的用具、一本打开的书、一个乞丐的破包和一个皇室的王冠。在墓穴上方用罗马字母雕刻着如下文字:“乞丐和国王,谁是白痴?谁是智者?”在墓穴下方,用哥特语雕刻着这样的句子:“不论乞丐还是国王,最后的归宿都是死亡。”墓穴图案的旁边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德国分会D.50. D•C•希尔曼赠”。研究表明,D•C•希尔曼是一位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于1852年成为该会会员,全名为丹尼尔•科伊特•希尔曼,他曾前往欧洲,在柏林大学研究哲学。回美国后,希尔曼于1856年将骷髅会注册为“拉塞尔信托协会”,威廉 •H•拉塞尔担任主席,他自己则掌管财务。1832年骷髅会成立时,拉塞尔就是最早的创始人之一。正是在那次对“墓地”的非法闯入之后,骷髅会的历史才开始为人所知。这个组织是德国一所大学社团的分会,拉塞尔在耶鲁大学就读之前,曾一直在德国学习。拉塞尔在德国期间,与那家德国社团的领导人建立了联系,他返回耶鲁大学时,正是这家德国社团授权他建立分会的。于是,他与其他14个耶鲁大学的同学一起创建了颅骨及骨骼会,后来改名为“骷髅会”,会员数量定为15的惯例也被一代代的骷髅会会员保留下来。每年都有15位大三学生被骷髅会选为“目标发展会员”,并在“墓地”正式加入该会。大家相信,在任何时候,骷髅会都有大约600个会员在世。在那个“墓地”被非法闯入的同一年,也就是1876年,骷髅会的创始人之一阿方索•塔夫脱成为拉瑟福德•B•海斯总统内阁的国防部长。他的儿子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于1878年成为骷髅会会员,并步其父亲的后尘,从1904年至1908年担任国防部长,随后,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于190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1911年,他选择骷髅会会友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出任自己的国防部长。史汀生一生效力过7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威廉•塔夫脱、伍德罗•威尔逊、柯立芝、赫伯特•胡佛、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哈里•S•杜鲁门。而且,他也是后两位总统(罗斯福和杜鲁门)的国防部长。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外界常常发现老布什总统在查阅他的偶像、同属骷髅会会员的史汀生的自传,似乎在从中寻求灵感。史汀生的特别助理、“曼哈顿计划”中研发原子弹的关键人物,也是骷髅会会员,名叫霍利斯特•邦迪(Hollister Bundy),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威廉,一个叫麦乔治,他们分别于1939年和1940年成为骷髅会会员。之后他们出任中央情报局、国防部门要职,继而成为肯尼迪总统和约翰逊总统的特别助理。罗恩•罗森鲍姆是一位没有被骷髅会选为“目标发展会员”的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作为乔治•W•布什同班同学的他,在最近几十年里一直在跟踪调查骷髅会。据报道,骷髅会会员会举行裸体泥地摔跤活动,并在打开的棺材中忏悔曾经有过的手淫行为。这些报道无疑只会加重罗森鲍姆的疑虑—骷髅会的整个仪式中有很多内容是非常邪恶的。据推测,骷髅会会徽上镌刻的神秘数字“322”及在“墓地”中使用这个数字作为该组织密室的门牌号,是有所指的—要么指希腊伟大的雄辩家和爱国者狄摩西尼(Demosthenes)去世的年份(公元前322年),以此纪念骷髅会的成立,要么暗指其鲜为人知的起源地—德国。在保存于耶鲁大学图书馆的有关拉塞尔信托协会的古老文件中,罗森鲍姆发现了骷髅会出版的一个册子,这个册子描述了“墓地”内部的情形及其历史。根据这个小册子的说法,数字“322”应被解读为骷髅会的创始时间—19世纪开始的第32年(即1832年),最后一个“2”应被解读为该会是那个德国社团的第二分会。不论事实真相如何,我们不得不考虑“墓地”内部房间的号码标示情况—完全由黑色丝绸装饰、号码标示为“322”的房间。罗森鲍姆推测,骷髅会和德国社团的联系不是个好兆头,或许,这个社团与令人谈之色变的光照派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联系。光照派:上帝之眼在对那些被认为主宰世界的秘密组织的所有研究中,光照派这个名字,是其他任何人都想隶属或与之产生联系的唯一组织。这个巴伐利亚的学者社团,具有让人难以置信的魔力,因而深深地吸引着现代的“阴谋论者”,这是为什么呢?罗伯特•谢伊与罗伯特•安东•威尔逊合著的《光照派三部曲》(The Illuminatus! Trilogy),是适合“多疑的偏执狂阅读的虚构故事”,然而,该书却成了20世纪70~80年代畅销的经典著作。这部著作之所以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该书讲述真实的历史,而是因为它属于科幻小说之列。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至今,我们仍然痴迷于这类作品,这从丹•布朗所著的《天使与魔鬼》受到的追捧中可见一斑。《天使与魔鬼》可视为丹•布朗写出的超级畅销书《达•芬奇密码》的前传。或许,我们现在该穿越时空,了解一下光照派的历史了。光照派创始于1776年,与美利坚合众国宣布独立的年份相同。这个事实备受世人关注,似乎这两个事件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有些“阴谋论者”将面值1美元的钞票上的13级金字塔,解读为光照派会员的13个等级;将钞票上的“全视之眼”①解读为光照派的标志。印在美钞上的金字塔底部的拉丁文的年代是1776年,“Novus Ordo Seclorum”的意思是“光照派世俗新秩序”。不错,光照派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但是这些联系是后来才产生的。“1776年”这个年代太早。同理,罗森鲍姆关于光照派与骷髅会在19世纪30年代存在联系的推论,时间上则太晚。延续至今的共济会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相对而言,光照派的存在犹如昙花一现,持续时间很短。他们融入共济会,随后踪迹全无。18世纪末期,他们的启蒙思想完全被压制了。如果大家对光照派所具有的影响力持怀疑态度,那么只要研究一下光照派的领袖亚当•魏斯豪普特博士其人,便能打消疑虑了。他执教于巴伐利亚因格尔施塔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ngolstadt),教授教会法,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将非天主教的书籍引入耶稣教义占主导地位的图书馆,将启蒙运动所涉及的科学研究课程纳入大学的教学大纲之中。然而在当时,耶稣教义主宰着社会思想,为此他十分沮丧,感到绝望,被迫考虑以其他方式来传播知识,于是他想到借助共济会来达到目的。然而很不幸,魏斯豪普特并没有足够的财力加入共济会,因为在当时成为共济会会员是有钱人的游戏,那时候的共济会对会员的财力要求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共济会已经广泛地为外界所知,已是公开的秘密。于是魏斯豪普特便冒充共济会创立者,创立自己的社团,会员只分三个等级。1776年5月1日,光照派创立,当时仅有5名会员,会员的三个等级分别被称为“Novice”、“Minerval”和“Illuminated Minerval”。Minerval级别的会员负责招募新会员,要求目标会员的年龄在20~25岁之间,并保守其同级别会员身份的秘密。Novice级别的会员接到的指示是,详细撰写关于自身情况的报告,内容包括自己所拥有的书籍详单。在共济会见习的两年内,他们负责发现共济会的敌人,努力招募Novice级别的会员,之后,他们会有机会晋升,进而成为Minerval级别的会员。只有成为Minerval级别的会员后,他们才能被引见给同级别的其他会员,才能有资格出席光照派的会议。在光照派成立之初的4年中,会员人数增加到60人左右。魏斯豪普特终于弄到了足够的资金,有了资格加入共济会。1777年,他加入慕尼黑的“西奥多优秀律师会社”(Theodore of Good Counsel),很明显,此举是为了弄清这个会社更高级别的会员才知晓的秘密。一旦成为这些会社高级别的会员,他就能获得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了,进而可以模仿这些会社的级别设置,将其引入光照派。魏斯豪普特知道,他的社团与那些由来已久的会社存在竞争关系,所以他才着手对这些会社实施渗透战术。到1779年,情形的发展令人吃惊,从现在来看,那家慕尼黑的会社已由光照派主导了,以至于其他的会社都将这家慕尼黑会社视为新生的光照派的分会。然而,光照派仍然毫无进展,这种情形直到1780年才彻底改观。那一年,光照派将一个知名的共济会会员发展过来,此人是德国北部的一个外交家巴伦•阿道夫•克尼格。克尼格问及魏斯豪普特光照派的高级别会员制度时,魏斯豪普特显得十分尴尬,只得坦白相告,光照派没有什么高级别会员制度。在光照派发展的最初4年中,声名显赫的魏斯豪普特,竟然没能为他自己创建的会社设置一系列的仪式。此人的素养与能力如何,在这件事中或许能有所反映吧。按道理说,他是欧洲“最开明”的有识之士们的领袖,可是他居然没能为他自己创建的秘密社团设置不为人知的“秘密”。巴伦采用了高明得多的营销推广计划,那就是放弃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转而集中力量将发展目标定位于那些年龄更大、颇具影响力的专业人士。也就是说,他将他的共济会会友圈定为发展目标。巴伦的社交网络庞大,对共济会非常了解,结果,光照派逐步发展,影响力巨大,是过去完全不能比的。巴伦对共济会的高级会员等级制度十分熟悉,因此也能为光照派拟定类似的等级制度。他扩大了光照派的结构体系,把共济会的初始等级引入光照派等级体系,比光照派等级高一级,于是,光照派会员晋升体系就变成Novice、Minerval、Illuminatus Minor,加上共济会的三个级别(Apprentice、Fellow、Master),还有Illuminatus Major、Illuminatus Dirigens、Prince、Priest、Magus、King。(注意,这就是光照派会员仅有的12个等级的由来,而不是有人所言的13个等级。)然而,巴伦最终还是没有时间拟定最后两级的相关制度。光照派的领袖也常常以大法官成员自居,这点是众所周知的。魏斯豪普特想方设法将光照派管教成实施独裁统治的社团,而克尼格发现,光照派内部高级别的会员对此大为不满。因为社团内部派系分立,局面失控,所以光照派规模难以扩大。于是,克尼格出手重组,这受到了光照派内部高层领袖的欢迎,但却招致了魏斯豪普特的怨恨。1781年7月9日,光照派内部高层会员投票,决定采纳克尼格所倡导的重组建议,这事实上为光照派开创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这对于魏斯豪普特而言,无异于一记重拳—他遭受了重创。德国共济会毫不设防,门户洞开,因而成了光照派渗透、分化的极好对象,于是,光照派所倡导的有关启蒙思想的新教义开始影响共济会。而在克尼格大力分化共济会会员之前,炼金术和魔法在法国共济会中颇为盛行,这些会员自然对这些秘籍顶礼膜拜—如今看来,实在是幼稚。魔法的影响逐渐减小,接下来,科学大行其道。以前,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是“所罗门圣殿”;如今,极具革命性意义的政治思想(民主和平等)成了人们探讨的中心议题。在克尼格的带领下,光照派从德国的精英阶层发展了近3 000个新会员,规模逐渐壮大。在与德国共济会发展会员的竞争中,光照派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因为光照派成功地将德国共济会两个元老级的人物招至麾下,他们是不伦瑞克的费迪南德公爵和赫斯的卡尔亲王。全面控制共济会所需的一切准备工作似乎都已就绪,这时,魏斯豪普特与克尼格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1784年4月,冲突最终全面爆发,克尼格退出光照派,自此以后,光照派势力迅速衰减。后来,在几个月之内,巴伐利亚国王卡尔•西奥多接连颁布几道法令,取缔了巴伐利亚所有的秘密社团和兄弟会。不久,魏斯豪普特及其社团成员才弄明白,原来他们对德国共济会的影响力根本就没有转化为现实的政治影响力。于是,他们高调宣称他们不应受到任何迫害,但这一点也不管用,其处境仍然不利,而且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当局更加恼怒。又过了一年,1785年的3月,西奥多国王再次下达取缔令,目标直指光照派。光照派所有资金悉数充公,一半被用来分发给穷人,另一半则奖给那些提供线索的告密者。给告密者提供奖赏,这招儿非常管用。光照派以前的许多会员纷纷站出来,揭发检举对其领袖不利的证据。事发之时,克尼格及时行动,竟然成功出逃,而魏斯豪普特的表现则多少反映了其懦弱的本性,在第二道取缔令颁布的前两个星期,他就已经仓皇逃走。对于突然放弃自己创建的社团,他给出的借口是不可信的。在此,我们有必要清楚地讲出来。按他的说法,魏斯豪普特想从因格尔施塔特大学的图书馆管理员处拿到几本书,以作为课堂授课之用,而管理员拒绝购买这些书,他为此和那位管理员发生争吵,这场冲突致使这位光照派领袖一气之下出走,穿越巴伐利亚边界,侥幸逃脱当局迫害。卡尔•西奥多政府在处理光照派的问题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铁血手腕。政府的目标是全盘铲除这个秘密社团,它的确如愿以偿。必须要说明的是,巴伐利亚政府对光照派提起了十分严厉的法律诉讼,与流亡他国的魏斯豪普特持续撰写光照派的宣传册是分不开的。在巴伐利亚发现的魏斯豪普特撰写的其他文书,内容则与其流亡国外时所写的完全不同。根据这些文书的描述,光照派是一个预谋筹备世界性革命,推翻各国政府和宗教,并选择采用毒药、伪造文书手段达到目标的社团。于是,政府再次颁布法令,批准对那些被认定为有罪的人执行死刑,严防光照派日后继续招募会员危害政府。同时,西奥多政府还给其他政府发出了通告,要求他们驱逐光照派流亡会员。1787年,光照派已不复存在。阴谋果真存在?当然,“阴谋论者”的探索欲不会就此削减。如果一家秘密社团的目标是主宰世界,那么,光照派堪称这种秘密社团的典型。诚然,他们惹上的大多数麻烦,都是咎由自取。然而,在关系社团危亡的关键时刻,其领袖人物完全没有就地反击的决心,这实在让人震惊。如果一个组织意欲主宰全球,那么,这个组织首先就得具备驾驭自己的机构的能力。显而易见,光照派没能掌控自己的社团。而就放眼全球、主宰世界而言,光照派也不具备这种野心,因为它曾经关注的,仅仅是巴伐利亚,仅仅是试图统治巴伐利亚而已。后来的评论家散布了光照派“阴谋主宰全球”的谎言,说他们如何对其他政府构成巨大威胁,对此评论家尽可任意评述。“阴谋论”不是新近出现的理论,光照派这个例子很快就印证了这一点。不久,历史事实很快就会被其他多疑的偏执狂提出的版本所取代,他们认为光照派有重塑世界格局的野心。1797年,有一本著作问世。该著作的作者是爱丁堡大学一位自然哲学教授,名为约翰•鲁滨逊。该著作的名称可谓啰唆冗长:《共济会、光照派及读书会召开的秘密会议—密谋推翻欧洲所有宗教和政府的证据》。该书一经问世,旋即畅销,而且该书得出的结论也十分大胆:光照派的确是推动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幕后秘密组织。不错,鲁滨逊本人是共济会会员,但他熟悉的英国分会却毫无作为,成为英国分会会员不过是他们“出席上层的交际活动,并借此打发一两个小时时间的借口”而已。而他所拜会的欧洲分会,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他们展开极具变革意义的辩论,这也让他欣然参与其中。鲁滨逊认为,他已经找到相关证据,可以证明遭受卡尔•西奥多残酷镇压的光照派,将自身成功地伪装起来,进而发展成其他的秘密社团,并因此而逃过了那次劫难。正如此人著作的标题所显示的那样,他是在间接表明,看似清白无辜的读书会也卷入了阴谋之中。根据鲁滨逊的说法,被称为“德国工会”的读书会,不是别的什么组织,而正是再生的光照派。读书会?某些读书俱乐部的会员是历史事件的幕后操纵者,谁会相信呢?魏斯豪普特与因格尔施塔特大学的图书管理员发生争吵,从这点判断,大家都明白,为了在耶稣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巴伐利亚传播当时最新的启蒙思想,书籍对于肩负传播思想使命的光照派领袖是何等重要,如果因此就认定,一群由书呆子组成的团体,竟然能够精心策划法国大革命,谁会相信呢?鲁滨逊关于光照派的信息,来源于巴伐利亚政府的审判文卷及其他流通在外的不怀好意的小册子。鲁滨逊坦言,他的德文水平远远没达到精通的程度,而且,他最初是想写一本批驳共济会“阴谋论”的书,但后来却因光照派改变了写作初衷。他的书中出现了不少错误,如关于光照派的成立年份,他就犯了不该犯的大错—本该是1776年,却写成了1775年。鲁滨逊这样写道:“他们的首要目标是,不用辛苦工作就能轻松积聚财富,扩大影响力和势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就想废除基督教;之后,生活放荡、恣意挥霍的生活方式,就会吸引所有邪恶之人,进而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然后再利用他们去推翻欧洲所有的民选政府;此后,他们就会考虑下一步的征服计划,将他们的颠覆目标扩展至全球其他地方,直至全球陷入空前的大混乱状态。”在鲁滨逊看来,他们对于道德标准的颠覆,以提议接纳女会员为最严重。“光照派的整个组织机制让我震惊,但没有什么比接纳女会员更骇人听闻的了。”魏斯豪普特与他的光照派会员哈维尔•兹沃克的弟媳之间,就存在通奸关系。他们之间往来的书信可以证明这一点。原来,他们往来的书信并没有被付之一炬,而是被保留了下来,最后落入巴伐利亚公诉人之手。很明显,这种通奸的事实说明,魏斯豪普特其人毫无道德感,行为伤风败俗。如果鲁滨逊的德文水平更高的话,那么,他就不会仅仅是震惊了,他会勃然大怒。与魏斯豪普特有染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正是他自己的弟媳。鲁滨逊想努力证明光照派与法国共济会总部之间有关联,并想方设法通过这层关系进一步论证光照派与雅各宾党—正是他们推动了1789年最激进、最血腥的行动—也有联系。几乎在同时,另一本探讨“阴谋论”的著作在法国问世,书名是《雅各宾主义历史回忆录》,作者是奥古斯丁•巴吕埃尔神甫。该书的观点似乎与鲁滨逊的推测不谋而合。显而易见,这两本书各自独立撰写,却同样认为光照派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正是这个事实给了他们两人信心,更加认定“阴谋论”确实存在。这两位作者都给美利坚合众国提出了严肃警告。鲁滨逊指出,光照派在1786年消失之前,就已经成立了很多分会,为此他列出了光照派分会一览表,其中有5个在施特拉斯堡,4个在波恩,14个在澳大利亚,8个在英格兰,两个在爱尔兰,还有好几个散布在美国。巴吕埃尔这样写道:与瘟疫随风肆虐传播一样,他们(光照派)战无不胜的军团也在感染美洲。他们的传教士已将他们的教条灌输给顺从而又勤劳的黑人。圣多明戈和瓜德罗普岛已经变成当地居民的巨大停尸房。北美洲的兄弟会会员数量之大,令人惊奇,就连费城和波士顿也在颤抖:他们害怕逐渐形成的宪法会被迫让位,屈居于那个权势非凡的会社的教义之下。这个兄弟会被当局禁止而被迫转入地下,但是,以这个兄弟会的传教士人数之多,他们仍然能从会员中筹集捐款,影响会员,将他们变成狂热的爱尔兰式的叛乱分子,进而将起义转化为他们所言称的“革命”,从而在美国完成他们雄心勃勃的使命。上帝知道,即便在遭受挫折之后,美利坚合众国也可能无法弄清共和政体同样面临着君主政体的威胁。大西洋固然浩瀚无边,但在光照派策划的全球阴谋的威胁下,大西洋防线根本不值得一提。这两本书在美国的传播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他们认为,光照派正着手阴谋推翻乔治•华盛顿和约翰•亚当斯领导的政府。1798年,不少人指控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光照派的领袖,大恐慌情绪由此在新英格兰全面爆发。这种“阴谋论”之集大成者,非杰迪代亚•莫尔斯神甫莫属。他在马萨诸塞州查尔斯镇的第一教堂担任牧师,出版过3本布道著作,在报刊发表文章若干,大力宣扬、捍卫他所认为的“阴谋论”。还有两位重量级学术大师也加入了他们的阵营,力挺“阴谋论”。一位是哈佛神学教授戴维•塔潘神甫,另一位是耶鲁大学神学院院长蒂莫西•德怀特神甫。7月4日在纽黑文举行的独立庆祝仪式上,德怀特号召美国人民站出来,与那个秘密社团作斗争,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他们的女儿沦为“供光照派玩乐的小妾”。G•W•斯奈德神甫曾将鲁滨逊的著作送给乔治•华盛顿总统,华盛顿给他回了一封信,日期为1798年9月25日,内容是:“有关光照派,我曾听说过他们极为邪恶的、危险的阴谋和教条,但在你愿意将其送给我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本书。光照派教义是否已在美国传播,我无意去质疑,但是如果确有其事,那么,我非但不担心,反而希望如此,对此没有人比我更满意。”众所周知,乔治•华盛顿是共济会会员,因此,他对大敌光照派的评述的确耐人寻味。1789年2月4日,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在4月30日举行的就职典礼上,总统宣誓主持人罗伯特•利文斯顿是共济会纽约总会的会长,宣誓使用的《圣经》来自纽约圣约翰1号教堂。1793年9月18日,共济会举行国会大厦奠基仪式,整个盛会简直就像在公开展示共济会的影响力。华盛顿和他的共济会幕僚,身穿各自教堂的华丽套装,沿着行进队伍大步前进。然而,杰斐逊对巴吕埃尔的推测却不以为然。巴吕埃尔的推测与“疯子的胡言乱语毫无二致”。杰斐逊对魏斯豪普特的看法发人深省:“魏斯豪普特似乎是一个极为热心的慈善家。”魏斯豪普特认为,使人性臻于完善是耶稣基督的目标,耶稣的教义是热爱上帝,博爱邻居。面对德怀特神甫之流对杰斐逊的指控,杰斐逊旗下的共和党人办的报刊则指其荒唐可笑。新英格兰历来就有对清教徒巫婆进行审判的传统,那段时期仍然被描绘成政教合一统治人民的地方,以此确保当地居民的顺从和被蒙在鼓里。毫无疑问,对光照派捕风捉影的推测,和过去追查巫婆的情形如出一辙,共和党人可不想看到这种愚昧的情形再次上演。“阴谋论”成功地卷土重来,吸引了新英格兰的“政治神甫”,如蒂莫西•德怀特。他被刻画成“主教”,一方面压制人民的自由,一方面保护享受政府税收支持的公理教堂。1800年,杰斐逊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此后,“光照派阴谋论”逐渐从联邦政府的宣传中消失。挖掘阴谋真相不可思议的是,1886年,一个叫蒂莫西•德怀特的人,也被选为耶鲁大学神学院院长。此人也是神学教授。他就是上文所提及的德怀特之孙。历史不断重演,这就是明证吗?肯定不是!此人是骷髅会会员,1849年入会,是丹尼尔•希尔曼的“墓地”—322房间—雕刻图案的捐赠人、骷髅会财务主管的同僚。罗恩•罗森鲍姆认为,骷髅会是光照派的一个分会。以光照派的阴谋为线索来探究真相,我们该如何理解他的推测呢?“墓地”标示为“322”的房间,肯定印证了这家秘密社团的德国起源,但这就能说明它是光照派的分会吗?正如前文所述,1786年,在卡尔•西奥多的无情打压之下,光照派已被彻底摧毁,而所谓光照派的阴谋,是鲁滨逊和巴吕埃尔于1798年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来的。鉴于骷髅会创始人威廉•拉塞尔在1832年曾造访德国柏林大学,我们是否该相信,光照派至少直到1832年才彻底消失呢?抑或,由于丹尼尔•希尔曼和蒂莫西•德怀特在19世纪50年代早期才到访该学府,光照派是否至少苟延残喘到了那个时期呢?1997年9月,罗森鲍姆在《Esquire》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给出了他相信这其中必有联系的原因。他发现骷髅会的口号—“乞丐和国王,谁是白痴?谁是智者?不论乞丐还是国王,最后的归宿都是死亡”—与光照派Regent(Prince)级别的会员的仪式中所采用的说法极为相似。在这种仪式的尾声部分,带有剑和王冠的骷髅,会放置在光照派会员的脚下。仪式主持人会问会员,骷髅属于国王、贵族,还是乞丐?当被问及的会员犹豫不决无法作答之时,主持人会告诉会员,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质。罗森鲍姆将这两句相似的说法视为铁证,以此印证骷髅会和光照派之间的渊源。然而,前文已经述及,光照派的会员等级,是由克尼格创建的。因为他对德国共济会的体制非常了解,所以是在借鉴这种体制后才如法炮制了光照派的等级体系。如果说骷髅会真与德国的会社有历史渊源的话,那么这种渊源完全可能指的是德国共济会的总体思想,而不是与光照派的某种具体的联系。促使骷髅会的创始人对德国如此着迷的又是什么因素呢?情形极有可能是这样的:与其说这与被明令禁止的秘密社团的诸多秘密有关,还不如说这与当时德国哲学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事实有关。骷髅会的创始人都曾钻研哲学,都在德国柏林大学深造过几年。很多著作都探讨过黑格尔对现代哲学的巨大影响。黑格尔之前的康德,影响力也同样巨大。黑格尔一直担任柏林大学的教授,直至1831年离世,也正是这一年,威廉•拉塞尔抵达德国。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正如他过去所强调的那样,宣扬个人的最高义务在于安守职责,做国家的好公民。这种思想对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当然,这与发展秘密精英会社(如骷髅会)的思想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不再是启迪人们思想的圣地,此后光照派与该国的联系将会因此中断。由于阴暗心理作祟,某些“阴谋论者”甚至认为,骷髅会会发展成纳粹的秘密巢穴。然而,这种可能性甚小。死人骷髅的符号,虽在德国十分常见,但这种符号也常见于海盗船上悬挂的旗帜,暗指在公海上打劫是风险极高的行动,这点更为世人熟知。回顾当时的状况,我们知道,威廉•拉塞尔的叔叔塞缪尔•拉塞尔,于1823年成立以自己的姓命名的公司—拉塞尔公司,此公司从土耳其收购鸦片,进而走私贩卖到中国,家族从此大发其财。这是巧合吗?2004年,小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其骷髅会会友约翰•克里败北。从“阴谋论者”的视角来看,这表明了在此后4年之内,骷髅会将继续保持其强大的影响力。如果有人问,这种影响将以何种形式存在,那么无人能给出具体答案。骷髅会先前的会员手握重权时,骷髅会到底在做些什么呢?设法指导美国的对外关系政策?在以丝绸装饰的房间内,有没有穿着长袍、精心策划世界未来走向的邪恶专家?一想到这个情景,我就觉得可笑。骷髅会在1966年(约翰•克里于1966年入会)和1968年(乔治•W•布什在1968年入会)对其会员产生过影响,但可能的情形是,这种影响力持续的时间很短。会员只有住在校园或校园附近,才有可能每周到访“墓地”一次。众所周知,形势允许的话,小布什在晚上9点就已上床休息。为了与他的骷髅会会员共商大事,难道小布什要带着手电前往“墓地”?谁会相信呢?如果小布什总统对骷髅会如此忠心不二,那么,骷髅会仪式也应该会有趣而宏大得多。丛林的秘密大多数秘密社团都会举行外人难以理解的仪式,对于会员而言,举行的仪式也充满神秘色彩,等级低的会员是无法理解的,只有在晋升几个等级之后才能弄懂其中的含义。有时,他们举行的仪式毫无规则可言,会员完全摸不着头脑,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仪式,只是一次场面宏大的闹剧罢了。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北75英里处,有一个被称为“波西米亚丛林”的地方,很多名人聚在那里参加夏令营,他们所举行的臭名昭著的假冒德鲁伊教①的仪式,即为此类仪式的典型。这些人身穿连帽长袍,排成队列,前往巨大的猫头鹰雕像前狂欢。不仅如此,这些“丛林会员”常常还会听到严肃的发言人在所谓的“湖边”发表的演说。在1995年所拍摄的一张著名的照片上,当时先后成为总统的老布什和小布什父子俩,身着便装,正在向参加夏令营的同仁发表“湖边演说”。根据“阴谋论者”的说法,自赫伯特•胡佛以来的每一位共和党总统,都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而且多数民主党总统也在其中。胡佛在自传中曾描述过他在波西米亚丛林的所见所闻:1927年,当“丛林会员”得知柯立芝宣布不会竞选总统时,数以百计的会员来到他的宿营地,要求他宣布再次竞选美国总统。第二年,当共和党将他选为总统候选人的消息传出时,他也在波西米亚丛林。1964年,纳尔逊•洛克菲勒在波西米亚丛林遭到冷遇,于是他决定放弃争取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1967年,理查德•尼克松和罗纳德•里根同在波西米亚丛林宿营,并达成协议:罗纳德•里根将不参与总统竞选。波西米亚丛林是政客与实业家、金融家及娱乐界明星社交的度假营地,具体地点在相对安全的、纪念大学社团的主题公园之内。很明显,这些极有权势的大人物,十分怀念他们昔日加入的大学社团。“阴谋论者”宣称,涉及军工联合体的一些重大决定,就是在波西米亚丛林中作出的。他们给出的证据是,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即为波西米亚丛林的会员。将热核武器系统的诞生,与在加利福尼亚丛林这群酒后发疯、随地小便的会员联系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太过牵强,令人难以置信。这些会员围绕猫头鹰举行的仪式非常神秘,而且会员都装模作样地为之献身,所以“阴谋论者”无法从这些难以解开的谜团中跳出来,因而就很少探究这个夏令营的真正起源,对谁在真正掌控此类聚会,也就毫不知情了。波西米亚丛林,起源于1872年在旧金山成立的波西米亚俱乐部,创始人是一群记者,他们想把该地作为深夜狂饮的聚会地点。由于马克•吐温、布雷特•哈特、杰克•伦敦这类人常常在波西米亚丛林豪饮,不久,这个聚会引起了多数非会员的兴趣,可以想见,富裕的商人会乐此不疲地为这些人埋单,让他们痛快地狂欢。最终,记者被完全排除在外,随后,该俱乐部买进2 700英亩的红杉林,将之打造成企业家的休闲度假地。这种聚会的参与者都是手握重权的人物,他们想一醉方休;想打扮得和妓女一样,弄个假乳房,还穿上网格丝袜;想像社团中的小丑一般发泄怒气,举止疯狂,滑稽可笑。作为有组织的聚会,其行为之怪异、疯狂,再没有其他活动比之更甚了。作为秘密掌控美国对内和对外政策的幕后黑手,俱乐部得为自己准备一堆供自己火葬用的柴火。该俱乐部用《圣经》中的摩洛神指代猫头鹰,可以想象,认为世界新秩序危险重重的福音派基督徒们,对此是极为震惊的。因为在《旧约圣经》中,摩洛神是亚扪人的一种神,在耶路撒冷的南边建有以小孩为祭品的祭坛。然而,除了这个名字之外,在波西米亚俱乐部的仪式中,没有任何元素能反映出与亚扪人的神有关的迹象。正如“Grove”(树林)一词所暗示的那样,这种仪式大致上与德鲁伊教有关,因为德鲁伊教与树林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用“返璞归真”来解释会员不在为之提供的移动卫生间中方便而频频在丛林中公开小便。在那些年里,他们举行的仪式激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最终,2000年7月,他们的仪式被“阴谋论者”拍摄到了,此人是节目主持人亚历克斯•琼斯,他立刻就将拍摄的影像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了。原来,所谓的“火葬之夜”,不过是在夜间上演的户外戏剧而已,他们把装运Dull Care雕像的平底船划过那个人工湖,最后将那个雕像焚烧。不论Dull Care到底指代什么,它都被认为是美的头号敌人而遭到谴责。显而易见,这属于异教徒的仪式,但并没有很多“阴谋论者”所警告的那样邪恶。他们没有绑架小孩,更谈不上把小孩作为祭品为猫头鹰献祭。遭精神控制的性奴隶,一如有些一手材料所述及的那样,被控制后会在波西米亚丛林为会员表演,这也是无中生有的,这不过是那些主流“阴谋论者”利用胁迫退教的“忏悔”这类题材而作出的有关色情的臆想罢了。毫无疑问,波西米亚俱乐部发生的种种情况,似乎给人以欲盖弥彰的感觉,所以,这也为“阴谋论者”提供了作出上述反常之臆测的素材,而且面对“阴谋论者”就他们每年在丛林度假的骇人听闻的描述,该俱乐部的某些会员甚至一反常态地乐在其中。据此,我们是否能严肃地认为,波西米亚丛林聚会的组织者,对白宫的决策过程(进而对世界)始终发挥着影响力呢?这可信吗?美国与共济会如果有人问:“德鲁伊教的教徒到底在加利福尼亚干了些什么?”我们应该意识到,现代的德鲁伊教是共济会的一个分支。突然之间,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了。大家对共济会奇怪的握手方式和仪式十分熟悉,因此也就能快速接受这样的可能性:在满是尿臭味的波西米亚丛林里,共济会会员喝得酩酊大醉,同时也在达成种种商业交易。美国与共济会的关系,可追溯至很久以前,美国殖民地脱离大英帝国而独立也与新英格兰的共济会分会发挥的作用分不开。1776年《独立宣言》的5位起草人中,有两人是共济会会员,他们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和罗伯特•利文斯通。还有一位可能也是共济会会员,但没有得到确认,他是罗杰•谢尔曼。签署《独立宣言》的人中,有9个是共济会会员,包括乔治•华盛顿和约翰•汉考克,还有一个签署人据说曾是共济会会员。1787年召开的美国宪政大会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所有共和政体的国家所面临的危险,因此要竭尽所能防止独裁者或独裁王朝存在的可能性。为此,宪政大会设计了两大原则,而这两大原则都源自共济会管理分会组织的理念。第一大原则是,权力的拥有者是总统职位,而非总统其人。每隔一定时期,就会再次进行选举,时任总统就要被他人替代。这种情形与共济会选举会长和总会会长的方式完全相同。如果大家认为他们不再胜任当前职位,那么,他们将遭到弹劾或被废黜。因此,暴力、血腥革命从此便再无必要。第二个原则是,在行政长官(即总统)和立法系统(国会两院)之间平等分配权力,并让彼此相互制衡,以维持权力之均势,正如共济会总会和分会的权力分配体系。★ ★ ★ ★ ★以上所提及的秘密社团和组织,只是“阴谋论者”眼中最常见的一部分嫌疑对象而已。就隐秘性而言,大量的社团对它们的活动和信仰毫不隐瞒。有些社团已经存在几百年,而其他的则如昙花一现便消失了。毫无疑问,那些新生的社团希望,在其创建者作古之后,它们的社团还会继续存在,但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是超乎想象的。“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世界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两个超级大国独霸全球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如今美国独大,是世界的霸主。欧洲和中国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局面,但是,美国军事实力强大,其影响所及,可主宰全球—只有帝国开创者才具备这种实力。美国以何种方式施加影响,对于在该时期成长起来的史学家而言,这将是十分有趣的一课。当“阴谋论者”觉察到操纵政治傀儡后面的那些隐形之手时,他们便能看清本质,从而集中精力查找“美国之手”。有人可能会认为,大英帝国衰落之后,英国女王通过帝国衰落之后残存的秘密权力机制,仍然主宰着全球。这种想法简直荒唐至极。英国皇室是“外星爬行动物的变体”的论断,如戴维•艾克宣称的那样,则纯粹是胡说八道。“阴谋论”的确涉及广泛的信仰体系,但这些说法要么是“阴谋论”中的幽默喜剧,要么属于科幻喜剧。认为外国势力影响美国政策的任何说法,也可能只是不现实的臆测。某些秘密社团的确起源于其他国家,但这也只是一个年轻国家在其立国之前寻找其秘密的历史传统罢了。美国共济会起源于欧洲,这并非必然意味着共济会欧洲总会就会持续地对其年轻的分会会员施加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清楚地表明,美国共济会会员心甘情愿地放弃他们最初的誓言,并与欧洲的兄弟分会一战。如今,共济会会员遍布全世界,但不可避免的是,其影响力一直在弱化。要想主宰世界,其权势就要不断扩大,但现在的事实却相反。毫无疑问,在共济会成立早期,共济会的秘密及其神秘之处,只有极少数高级会员知晓。而如今,情况大不同了,共济会会员所要求具备的素质在不断下降,尽管会员人数在不断增加,但可以料想的是,其密谋的影响力却日益衰减。如果大家想看看美国第33级共济会会员的真实情形,那么只要去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共济会圣殿就可以了。在世界政治中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是第33级共济会会员的最后一个人是杰拉德•福特。参议员鲍勃•多尔曾为此努力,但归于失败。如果不是这样,像他们那样位居高位、有可能主宰世界的人又可能是谁呢?是高尔夫球手阿诺德•帕尔默吗?抑或是《宋飞正传》中的那位演员?和大多数秘密组织的变迁一样,任何组织各个时期的情形也会完全不同。关于共济会授予会员第33级资格的情形,那可是发生在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总统任期之内。当时,一个共济会会员掌控着美国,而另一个会员,J•埃德加•胡佛则负责国内之安全,这似乎可以说明共济会会员是掌握美国大权的人。然而,这种情形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但在当时,共济会会员33级的等级制度却在发挥影响,这一点通过某种永久的证据就可以印证—1美元钞票的背面,就有表示共济会的设计图案。“阴谋论者”称,设计在钞票的显著位置上的“全视之眼”和13级金字塔,就是共济会的标志。这无疑是对的。然而,钞票背面的拉丁字母—Novus Ordo Seclorum—所蕴涵的意思,“阴谋论者”认为指代“世界新秩序”,这就错了。事实上,这句拉丁文翻译过来应为“世俗新秩序”。在“全视之眼”上方的额外拉丁文—Annuit Coeptis—的意思是“宣布……的诞生”。金字塔底部的文字“MDCCLXXVI”也是拉丁文,翻译过来即为1776(年)。而13级金字塔所代表的含义,并不是某些鲜为人知的阴谋,而是指在1776年签署《独立宣言》的最初13个殖民地。虽然在美元于1935年面世时,也同样与共济会高级会员、后来成为副总统的亨利•华莱士(Henry Wallace)有关,是他建议在美元上印上此图案的,但美元的设计图案所指,可谓清晰而具体—纪念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1美元钞票上的文字“Novus Ordo Seclorum”完全是旨在提醒每一个美国人,要坚守他们这个新国家的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美利坚合众国要彻底从大英帝国的统治下挣脱出来重获自由,同时也要从教会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不论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立国先驱,还是罗斯福总统,都没有任何想要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渴求。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愿望是在很久之后才出现的。谁是真正的掌权者?因为这些社团涉及诸多神秘的仪式以及隐秘的会所,这自然容易让人联想到邪恶的阴谋。所以,上述我们所提及的秘密组织,就成为“阴谋论者”捕风捉影、大肆渲染的素材。于是,政府中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也牵扯到了这些秘密活动中。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不少总统也不能幸免。这绝对不是基督徒的高层会晤,至少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基督徒的高层聚会。在过去基督徒遭受极端迫害的时期,出于必要,他们不得不秘密聚会,于是罗马天主教很容易就能指控他们实施邪恶的阴谋,如食人和饮血。然而,在好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基督教教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信仰,基督徒所举行的仪式涉及的神秘符号的意义也在逐渐减弱,只是他们对仪式中以死亡为主题的渴望依然存在。此时,共济会介入,充分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引入《圣经》中涉及谋杀、死亡及复活的仪式。骷髅会也举行与此类似的仪式。而那些“阴谋论者”,因为对幕后隐藏的权力之手笃信不疑,所以就利用那些身穿带帽长袍的人大做文章,展开极富吸引力的叙述。秘密的幕后操纵者就像古代的神甫,他们保守着惊天的秘密,也因为如此,他们拥有极大智慧和权力。带帽长袍至今仍然存在,但这些服装往往是学生大学毕业时穿的学士服。从耶鲁大学及同类知名大学里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就滑铁卢之战而言,内森•罗斯柴尔德则为同在伦敦的债权商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表演。内森已提前获得拿破仑战败的消息,但他的一举一动似乎在昭示着,那个来自科西嘉岛的暴君事实上已战胜。流露在他脸上的表情,显然是收到坏消息时的绝望,伦敦债权人信以为真,开始狂抛英国政府债券,但内森的代理人旋即以极低价格迅速吃进。当官方消息姗姗来迟,宣告威灵顿大败拿破仑时,英国债权价格疾速反弹。就在内森的同行银行家意识到自己被欺骗时,内森已踪迹全无,不知去向。    ——《谁在真正统治世界》6月21日晚11点,威灵顿勋爵的信使亨利•珀西终于到达了伦敦,消息是拿破仑大军在8个小时的苦战后被彻底打败了,损失了1/3的士兵,法国完了! 这个消息比内森的情报晚了整整一天!而内森在这一天之内,狂赚了20倍的金钱,超过拿破仑和威灵顿在几十年战争中所得到的财富的总和!滑铁卢一战使内森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从而主导了英国日后的公债发行,英格兰银行被内森所控制。    ——《货币战争》

编辑推荐

《谁在真正统治世界》编辑推荐:《货币战争》重要参考书。美联储阴谋重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心险恶?金融阴谋、政治阴谋、军事阴谋、公司阴谋、媒体阴谋……世界陷入阴谋旋涡?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全面揭露骷髅会、共济会,光照派等阴谋组织鲜为人知的阴谋手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谁在真正统治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4条)

 
 

  •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所上演的种种阴谋,但我们需要知道世界上的哪些事情“被阴谋”了。世界就是一场混乱。战争、阴谋、木偶操纵、血腥的争锋一直都在持续上演。而我们普通人很难看到阴谋背后的故事,更别说去控制它了。但你又可曾想到过这个问题:谁在控制我们生活的世界?谁绑架了这个世界?表面上看来正大光明的事情,究竟又有多少是幕后黑手的操纵?
  •   谁在真正统治世界,谁也不知道,阴谋论
  •   有一帮精英要统治世界,他们设计了各种策略,支配了人们的行为和头脑。这就是阴谋论的基本论调。但这些精英都是什么人?本书给了一些基本的介绍。
  •   世界到底是谁在统治?阴谋论的说法不可全信但是是一个观察社会的新视角。
  •   阴谋论的一本书,可以看看这个世界从阴谋的角度是何样的
  •   阴谋论是真是假没人知道,但总体也就这意思。
  •   这本很好,描写了共济会在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大事的作用,可以作为研究世界大事的参考.
  •   谁在真正统治世界?
  •   万恶的邪教---共济会!制造战争的罪魁祸首!!!
  •   又知道了点所谓内幕,这个当参考书不错,但整体上作者也在回避,似乎怕得罪人,不敢下结论;也可能资料有限,不足以下结论。
  •   读后有恍然大悟之感,推荐。
  •   书的质量很好,我还会再买的
  •   感谢当当,让我以几块钱的价格买了心仪已久的书。当当太好了,太崇拜了。感谢当当。
  •   书不错,非常值得读,永久受益。
  •   替同事购买,个人认为价格上没有特别的优势,内容应该还行
  •   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看了感觉很刺激
  •   写出了读者的心声,让人拍手称快。
  •   还没有读,不过质量真的很好,很喜欢。
  •   看起来应该不错是是是是
  •   分析谁在真正统治世界
  •   大家都应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   塑料包装 挺严实的
  •   连这些都能出书
  •   朋友很满意!~
  •   具体的内容还没有看,不过朋友力荐,应该不错吧!
  •   印刷很好,字体大写和纸张质量刚好合适阅读。

    对于尚未成为阴谋论者的同学来说,此书绝对是个很好的启蒙,对于已然成为阴谋论者若干年的人来说,有助于你进一步了解世界背后的 运作规则,比如为什么欧美中国的经济政策之间有如此微妙的或呼应会对峙的的特点等。但是对于已经习惯阴谋论的人来说,又不免有点点浅显,不够过瘾
  •   对于此类阴谋论,就像迷信一样,你信则真,不信则假,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真相永远都不会知道。所以,权当茶余饭后,聊天的资本
  •   阴谋论厉害
  •   给了人们线索去思考谁在真正统治世界。
  •   强者统治世界
  •   没有什么秘辛、秘史,只有比较中肯的分析,对影响世界的几个领域的力量源进行客观分析,告诉读者是什么力量在影响、驱动世界。
  •   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
  •   正品书,物流快。
  •   一般 的书,买了也不吃亏就是了
  •   朋友推荐的书。可以看看
  •   高端大气,内容比较复杂
  •   好奇心
  •   做信息参考使用!
  •   书质量不错,给别人捎的
  •   听完凤凰卫视的介绍,一直以为是一本很不一样的书,特地去买来看,结果发现被忽悠了,看的过程让人想睡觉。谁在真正统治这个世界,其实谁都不是。从头到尾,发现并没有结果,只是经济决定一切。验证了马克思的观点。
  •   老公要是的另外一本. 现在的书为什么名字都起得差不多呢. 李鬼也!
  •   还可以吧。。。.内容过得去,看看。。。
  •   **书,堆砌
  •   何新的2010年新作《谁统治着世界:神秘共济会与新战争揭秘》,可惜是在香港出版,其内容是中国人自己写的,可读性可能比翻译的要好些,可惜,中国大陆不能出版,不知为何?不过,何新的文笔之好是出了名的,等啥时候有了简体版大陆出版了,再买一本他的。
  •   拿来送人的,不过发现图表有点多,会不会让人看晕了。
  •   本书没有价值,对于理解螺丝柴尔德家族的人来讲,这就是片子图书。
  •   挺好的。印刷质量不错。
  •   感觉挺好,对货币战争的补充
  •   此书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若无看到此书还真不知世界有这么阴险的事
  •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   书不错,质量好,速度给力
  •   一套系列书籍
  •   了解一下吧。
  •   很久没看书 参观一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