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中国

出版时间:2010/11/1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梁柏力  页数:242  
Tag标签:无  

前言

梁柏力要出版一本题为《被误解的中国》的书,请我写序。我问他:要长的还是短的?长的两三千字,短的几百字。他说要长的。老朋友,他要怎样就怎样。我想到不久前在成都讲的一个要点:文化搞不起,一个发展得很好的经济早晚会塌下来。今天经济发展得大有看头的中国。学术上的发展令人尴尬。学术是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何况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地球一体化,文化的发展不仅重视学术,也要把西方的学问引进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是大难题。不久前美国的一些老人家朋友,震撼于中国的经济奇迹,认为中国的文化复兴已成定局,是更大的奇迹。他们指出人类历史曾经有五个重要的古文化,皆曾雄极一时的:巴比伦、希腊、埃及、罗马帝国、中国。他们指出除了中国,其他的倒下去后没有一个复兴。中国显然是唯一的例外。我认为中国的文化正在复兴没有疑问,但离“定局”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最头痛是学术上的发展太不成话。学术搞不出大成,中国的经济奇迹不可能持久。中国的文化曾经倒了下去吗?我认为是。唐、宋的骄人文化可以不论,元代是倒退,明代是复兴,清代的十七世纪中国的艺术发展了不起。乾隆后期开始走下坡,那是二百多年前。跟着炎黄子孙多灾多难,伟大的古文化变得梦里依稀了。今天回顾,我不认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的、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灾难。将来的历史学者回顾,客观的。

内容概要

在近三十年中国再次崛起的同时,新一代史学家对明清经济和社会的研究,也出现很多新发展。这些史学家提出不少崭新的见解,反驳许多关于中国明清时代的传统观点——像闭关锁国?重农轻商?抑制市场?轻视科技?缺乏产权保障及法治精神等,都被他们质疑或否定,然后对明清历史作出了新的评价。
  这些新经济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对我们了解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有很大帮助。
  ……
  可惜的是,中国新经济社会史的观点,仅于大学学术界中流传,或者应该说是部分大学学术界中流传。再加上很多中国新经济社会史的著作,都是英文写,只有部分被翻译成中文。因此一般人对中国新经济社会史都不大认识,而中小学的中史教科书,也没有提及这些新观点。
  本书的目的,就是把新一代中国史学家近二、三十年的研究硕果,综合起来介绍给大众读者,也即是所有关心中国的过去和将来的读者们,包括学术界和非学术界的人士,希望大家能够用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来看中国。

作者简介

梁柏力  香港出生,1976年美国哈佛大学管理经济学博士,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学士,曾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任教,现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名誉副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兼职副教授,主要研究和教授中国经济史和有关亚洲金融体系的科目。

书籍目录

代序

第一章 中国究竟何时落后于西方?
第二章 明清之际的中国是否“闭关锁国”?
第三章 重农抑商还是官商合作?
第四章 市场经济落后还是资本主义萌芽?
第五章 中国人口为何那么庞大?明清懂得读写的人有多少?
第六章 为什么明清的枪炮那么不济?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发现新大陆?
第七章 为什么工业革命不是首先在中国爆发?
第八章 传统中国只有“人治”,没有“法治”?
第九章 明清的科举制度与西方的“民主帝国”制度
第十章 总结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第十一章 假如欧洲人没有东来?
第十二章 历史新视野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附录 中华民族的智商

章节摘录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对外贸易政策还有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后两者和经济同样重要,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更为重要。由于外贸对小国的重要性超过大国,小国讨价还价的能力便不及大国,因此外贸政策可以被大国利用,作为其达到地缘政治目的、羁縻周边国家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有效工具。。它是一种可以软硬兼施的工具,也是今天所谓的“软实力”的一种。大国的地缘政治目的之一便是争取更多小国和自己通商,而不和敌对国家通商,这样既可增强自己的影响力,亦可削弱敌国的影响力和经济实力。另外,还可通过制定外贸政策来保护本国工业——为了培植国内新兴工业,在一段时期里禁止外国工业产品的输入、限制本国原料的输出。在一般人心目中,亚当•斯密是一位自由市场的信奉者,他自然会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该开放市场,进行自由贸易。但是如果仔细阅读他的著作(《国富论》,我们就会发现,斯密其实认为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要视国情而定。在有些情况下,对外贸易应该加以限制。。斯密并不反对保护主义。他十分欣赏英国在1651年开始制定的《航海律法》。这是一系列保护英国航运业的律法,它们授予英国商船垄断英国进口贸易的权力。斯密认为《航海律法》可能是英国最明智、最具远见的商业律法。斯密赞成限制外国制造品的进口,借以保护国内的新兴工业。他认为这些限制需要被慢慢废除,以免国内工业因遭遇外来竞争而倒闭。他支持报复性的关税,还支持为增加政府收入而设的关税。他认为真正的自由贸易是一个梦想,在现实中是不会出现的。斯密认为国防最为重要。如果某类工业和国防有很大关系,这类工业必须在本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而不可以依赖外国进口。在国防方面,经济效益只是次要的考虑因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被误解的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8条)

 
 

  •   作者从新经济社会史的角度,以搜集到的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方面的数据分析为主要依据,大部分引用国外经典著作及论文,向我们展示了西方社会历史学者对中国古代明清史的分析研究。 从前我们所熟知的明清历史,大多是历史教科书上所说的闭关锁国、外强中干、封建落后,但是梁教授却通过真实的数据论证了明清两代在贸易政策、市场调控、科技发展、产权保障法治精神等在大部分时间做得都比西欧要好一些。 所以对于中国历史,我们有必要摆脱传统中国史学界的思路,旁征博引西方史学的观点,这样做并非否定国内的研究,而是从各个角度,利用各种文化的思维碰撞,分析出一段全面的丰满的历史,来完善我们所知的历史知识,建立客观科学的历史观,这才是研读史学著作的根本目的。历史依然过去,纠结于过去的中国如何强盛或扼腕于近代中国如何衰亡已无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研究中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端正史观,吸取教训,在今天更加努力地去建设自己的祖国。
  •   好书。顶一个。
    想解中国怎么被误解就看一下。
    没有读这本书之前,课本或其他读物给我的认识是中国是一个重农抑商,商人地位很位,实行封闭国策的农业大国。但读完后,完全改变了看法。原来是南宋开始,到明清时期,经济一直都有很好的发展。原来欧洲在18苦心世纪以前也是重农抑商,这应该是封建社会形态同;还有闭门、禁海、贸易保护政策,这是为是保护本国利益。本书对比中外(主要是欧洲)两个地方的情况,使得了解我们很多不为人所知的情况还有为什么曾经领先外国的中国会落后。本人对本快最有体会以前几点:
    一、 欧洲在17.18世纪的经济特别是银行业水平的提高原来得益于战争。为了打仗,各国就通银行操作,发行国倒债;输的国家为了赔偿战争赔款也通过银行发行国倒债等集资。这样促进其发展。
    二、 欧洲的武力的装备,战斗力也是得益于战争。各国为了打胜仗,研发了热武器,枪和大炮。
    而我国进到明清时期偶而打几次、不多,加上主要对象是游牧民族,火枪和大炮的在骑兵快速运动中起到是很显的作用,而欧洲各国当时处于战国时期打仗就多些,打仗主要以步兵为主,攻堡垒,火枪和大炮起到很大杀伤力,就促成发展。
    三、 中国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主要季后风风向,使得它不太可能发现新大陆,哥伦本以为兜个圈之下到达东方,想不到竟然发现新大陆。
    四、 爆发工业革命只发生在英国,是有它的特定条件,一是经济水平相当高,二是手工业发达,三是有大量的燃料(当时煤),而且这个三个条件同时也很集中在一地域。加中国在明清也有,但煤的产地在北方,而经济中心在江南,当时的运输条件很难把大量的煤运动下来。加上人力丰富就走轻工业之路
    五、 明清时期,中国地大,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就小,在经济水平虽然很高之下,但是自由竞争很充分(想不到),以至于没有行成垄断,没有积累大资本,从而没有出现垄断性大资家。所以就不能行成资本主义
    我觉得以上各地方的不同发展都是受到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所制约,有什么样的环境,为了适应该环境 就有相应的措施,就行成不同的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制约的的思想。
  •   好书。顶一个。 想解中国怎么被误解就看一下。 没有读这本书之前,课本或其他读物给我的认识是中国是一个重农抑商,商人地位很位,实行封闭国策的农业大国。但读完后,完全改变了看法。原来是南宋开始,到明清时期,经济一直都有很好的发展。原来欧洲在18苦心世纪以前也是重农抑商,这应该是封建社会形态同;还有闭门、禁海、贸易保护政策,这是为是保护本国利益。本书对比中外(主要是欧洲)两个地方的情况,使得了解我们很多不为人所知的情况还有为什么曾经领先外国的中国会落后。本人对本快最有体会以前几点: 一、 欧洲在17.18世纪的经济特别是银行业水平的提高原来得益于战争。为了打仗,各国就通银行操作,发行国倒债;输的国家为了赔偿战争赔款也通过银行发行国倒债等集资。这样促进其发展。 二、 欧洲的武力的装备,战斗力...
  •   带着猎奇的心理对该书关注了很久。书到手后读着确实耳目一新。是和我们传统的历史观点不同,而且本人觉得该书的观点更客观、更有道理。明清时代的历史被国外误解也同时为我们国人误解。为了不被误解和不误解,我要把它读完。
  •   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明清时代的历史,对于当今的社会发展有借鉴作用。
  •   好书!新视野新观点,应该好好阅读!多出些这样的好书,才有助于大家客观看待历史!
  •   看完了这本书,感觉很好。
    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新观点,对今后的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性。
  •   本书从观点、立意等让人耳目一新,所提供的材料也很有说服力,让世人重新认识世界与中国,的确是一部好作品。
  •   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明清历史
  •   从专业角度分析明清,让普通大众从中汲取更多知识
  •   古代史只是为了告诉你,中国人过去很猛,后来不行了都是帝国主义害的。
    近代史只是为了告诉你,帝国主义多么可恶,中国人民多么善良。
    现当代就是为了告诉你,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所以你们就认命吧。
    国际史就是为了告诉你,帝国主义是王八蛋,社会主义是大救星。

    这本书有利于我们知道中国近代衰败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外界
  •   这本书的视角独特,展示的同一时期中国和世界的状况,比较真实的看到我们在那个时期处在什么状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是什么状态,让我感觉“世界从不独立,历史从未远离”,对于我们了解现代世界,把握未来有很重要的积极意思。
  •   澄清了很多对中国传统的误解,有说服力,可以用来很好地反击传统文化虚无主义,给复兴中华文化增强了信心
  •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历史,很值得一读
  •   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过去...
  •   准备仔细读一下,看似一本历史书,但是不是历史书,帮你客观的分析很多没注意的中国近代情况!
  •   书中的很多观点与我在多年受教育生涯中所学到的知识并不符合,出现了一些颠覆我的传统观点的东西,但是细一品味,还确实是那么回事。
  •   书的内容都是论文,材料新,值得一看。
  •   买来之后,真的没想到是这么厚的书,我还以为是个小薄本,而且封面设计的很有中国风,这个价钱真的很值
  •   香港学者写的,参考文献很详细,但内容依然易懂,有大家风范。
  •   观点新颖,就是字体小了一点!
  •   此书观点独特,值得一读
  •   不同的角度解读了历史,很不错
  •   还没看,应该是一本挺好的书吧,对我这种历史盲应该很有用处。
  •   传播史老师推荐的,应该还可以。
  •   非常推荐,可以从很多角度来了解我们的近代史,
  •   这本书一直很想买,纠结了很久,刚巧活动就入了,性价比很好
  •   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历史比我们所见的要丰富,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不一样的一面,也许是更为接近真实的一面
  •   澄清了很多历史谬误,值得借鉴参考!
  •   历史都是浮云,我们的世界真假难辩,深入
  •   一本好书,视野广阔,内容丰富,值得购买
  •   老师推荐我看的,应该不错,很期待!
  •   确实需要重新读史
  •   写的不错,也引人入胜,增加知识。
  •   很好的一本书,印证了我的一些想法,也纠正了一些我的想法,结构很好,值得推荐
  •   超级便宜买的,可以慢慢看了
  •   送货很酷啊,包装精美,但是内容和我想的有差距,这是作者的问题,与当当无关!
  •   1840年后 中华屡遭欺负 当今富强也应回头思考落后根源与进步原由
  •   不错,挺好的,虽然还没看,但是大概翻了一下,感觉还可以
  •   老师推荐的!!好看!!
  •   没看完。字偏小了,看完需要勇气
  •   书收到了!感觉很好!以后慢慢的品味吧!
  •   非常好。虽然每篇有点短,并象杂集,但归集的非常好,开阔。
  •   送给在当兵的朋友解闷的,还不错,适合一般的知识普及。
  •   颠覆了不少理论,十分有趣,值得推荐
  •   这本书不断引经据典,是我所见畅销书中引用比较详尽的一本书。其中大部分是引用的国外经典,所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以明清为例,是因为国外专门研究中国的学者在这个方面说法不一。但是,通过梁柏力的分析,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出些共同之处。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当局者已经很难再发现一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但是综合论述下国外的见解,还是十分有收获的。的确,我们需要时不时地跳出已有的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重新审视一下。
  •   本书角度新颖,数据\证据充分,从各方面验证了明请时期的中国与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其实差距并不大,而且纠正了传统上认为中国落后且未能进入资本主义的诸多错误观点,如中国传统上重农抑商其实在西方列强历史上都存在;中国的封建帝制君主权力过大,老百姓没有享受到经济\政治上的自由权利,其实西方未必比我们民主;科举制度阻碍科学进步;火器的发展为什么在中国长期停滞不前等等.而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主要是一些客观外在环境决定了,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   书从经济角度分析了我们以前对旧中国的一些定语,比如闭关锁国等。也从经济角度分析了中国卫生么会落后,英国为什么会强大。单单把这个归咎于新大陆的发现,个人觉得应该还有别的原因,比如政治。

    马克思是对的,政治经济学,而不把经济单单剥离出来研究。
  •   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和今天 ,还好。
  •   近年来,海外中国研究成果很多,尤其是其理论方法多有新意,值得借鉴,而且不少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许多传统的知识或认识,但过去这方面的著作都是针对研究者的,面对大众的基于学术前沿的普及型读物罕见,本书的价值就在这里。
  •   我国前朝前代历来喜欢写史,但是在经济上却从来就是一笔糊涂账,这里面的缘由不得而知,但是不管咋说,现在和过去一样中国的经济依然是南强北弱。这好像从中国大一统后没有改变过。
  •   从很多方面,明清时代的中国并不比18世纪的英国差,但为什么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
  •     在大多数关于明清两个朝代的记载中,负面的东西比较多。一个时代不可能只有负面的东西而全无正面的东西供人学习的,至少这本书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写出一个不同的明清时代,让人从多角度了解那个时代。
      
  •   不厚的书,但字很小,内容很饱满。如果送来的书不是那么脏的话,可能我不会对它的印刷那么挑剔。每个章节前的概要页以及每页的页眉印刷总让我有种喷墨机很不给力的感受,线条不够明朗清晰。纸质普通,不过环保起见,我也不是很在意这个。不过直观而言,这个装帧实在对不起封底的定价。速读了一些,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新的看待历史的切入点,不再是陈词滥调,但是有种讲得不是很透彻的感觉,就好像把问题掀开一角,然后就转移阵地,有些章节我觉得有点连"good bye"都没打好的感觉。不过这本书给人提供了一个跳出框框看问题的范例。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如何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如何延续我们的文明及发扬我们的文化,如何面对不足,真正以史为鉴。只要勤快一点,思考总是能做到的。但是心有所得以后,要如何让这份心得真正为民族文明发挥作用而不是讨论讨论就算,那就需要更多的勤奋和毅力,还有勇气和行动力了。每章后的参考书目倒是很有价值,是很好的书单。
  •   过去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不同以往的解读,多角度看中国历史。
  •   引用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来证明中国那时候其实和国外差不多,和当今的世界的有些东西是类似的。 如贸易保护主义。
  •   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国外学者对中国历史的不同看法,很有启发
  •   对于历史我们似乎知道不少了,有了一些常识,可是那些熟知的东西是不是就是不可动摇的,是不是还可以再讨论、再认识。当然可以!如果你有这种重新认识过去的精神,那这本书就是你必看的书。主我们不断重审我们的认识,不断坚持自己科学的探索精神,只才能不断进步!
  •   比较浅显易懂,有新颖的历史地理观点,值得一读
  •   数据翔实是此书的最大优点。这书虽然题目很炫,但感觉更适合学术研究用。只是想了解一下的读者恐怕会感觉太平。
  •   从另一个角度对历史的解读 不错的书
  •   见解很独到,封面很精美
  •   历史真的相似
  •   从历史纵向来对比论述挺有特色,就是字体太小,看起来不舒服。
  •   值得购买阅读!
    视野开阔!
  •   内容还没有看,也不知道 到底好看不,不过感觉 应该还不错
  •   正准备看,封面我挺喜欢的,内容应该不会差吧。呵呵。。。
  •   用事实说话,很详实
  •   书纸质还不错,特价买的确实值得
  •   内容合我口味,就是字小了点,看起来有点累。
  •   关点很新颖,就是内容有点枯燥
  •   没有读完。但是总体感觉不错
  •   可以看看,能发现一些以前以为是千真万确而其实是不确定的东西,呵呵,好绕哦。
  •   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人为什么会中庸
  •   质量还好,就是字偏小点,封面设计不好,纸质不错,但看起来不舒服
  •   书还没看 但是给我的感觉书有点旧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感觉好像是书店架子上的那种书 不像新书
  •   在以明清历史为追忆内容的各类图书里,见过自我感觉良好的,却没见过自我感觉这么良好的。
  •   差一点被评论误到,促销时买的。一看,对我来说好书一本,观点先不说,就贫作者引用的书目,起码是个读书人。有对比,有引用,从别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我来说真叫做开阔了眼镜,好说 好书
  •   适合教授抄袭或者讲课,不适合读者
    自我陶醉的作者
  •   比较干巴、枯燥,要不是对这个题目有兴趣,简直不想读下去。
  •   本书是当下流行的奇谈怪论,反潮流的作品.中国的落后,始于明末,原因之论述已然滥嘝.却偏要说当时如何先进,并不落后.那么试问如此先进的社会,为什么被西方轻轻一碰,就轰然崩溃了呢?
  •   这本书的观点确实不一般,标新立异,所以买了,看了之后大失所望,感觉基本上是骗人的书,虽然书中列举了不少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看似证据确凿,其实不值一驳,因为只列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推理根本一点都不严密。
    例一:“另外还有一种看法,就是中国人不懂得运用推演逻辑,因而没有科学,但这是缺乏说服力的。推演逻辑是一个民族的基本生存工具,任何不懂推演逻辑的民族,很快便会被大自然或其他民族消灭,不可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P139)——太平洋岛国上的原始部落,该如何解释?
    例二:“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文字狱’,针对的是文学、政治和历史方面的创作,没有影响科技知识的传播。相反,正是因为出现‘文字狱’,很多清朝书商转而出版政治不敏感的医学书籍。”(P139)——那时候哪里有什么科技?“医书”跟“医学”书籍,还是有一点差距的吧。
    例三:“……意思是特权阶级的民主。这种民主政权只让属于统治阶层的人民——他们很多时候只占人口的极小部分——享有选举权及参选权,其他人民没有政治权利,有些更遭受残酷的压迫。……大英帝国与低税收、小政府、凭科举取士、社会流动性极高、社会权力结构是金字塔状的大清帝国相比,究竟哪一个更专制,哪一个更开放?相信不少读者会同意,是英帝国比清帝国更专制,清帝国比英帝国更开放。”——英帝国至少还有小范围的民主吧。恐怕只有脑子进水的读者才会同意这样的胡说八道。
    不要指望从中得到启发,但可以买回去当作反面教材,看看颠倒黑白可以到什么程度。
  •   貌似旁征博引、考据翔实,实则生搬硬套、填字凑数;貌似有理有据、颠覆成见,实则强辞夺理,以偏概全。书中一些论证过程不说严谨,简直是随心所为,就是一些证据的引用,也有以讹传讹的。
    只看了一半,要不是看到张五常作序推荐,我是不会买来看的。
    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它的唯一的价值,可能是一些经济史方面的资料,不用费劲去找别的专门参考书了吧。
  •   原以为很有新意,却是仅对历史提了几个不同看法, 却没有符合逻辑的翔实数据来支撑。不值得
  •   I LOVE BOOK,可是这BOOK的印刷质量让人O__O"…
  •   这本书实在不值得一看,翻了翻就后悔买它了。整本书中,作者的文字也就占1/3 .书中观点好像是在为集权专制辩护。
  •   看了附录,作者满脑子种族主义思想。拿个破智商试验充数。看了前三章,啥新颖观点也没有。太差劲了。稍懂历史的都知道18世纪中国绝对能与西方对抗,还用你说。太后悔了。薄薄的240页,竟然定了42元。--------------哎。后悔了。看书名还以为多么有见地呢。
  •   读史使人明志,这本书从明清看今天,有不少启发,推荐
  •   帮助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的中国,很有启发。
  •   这本书同万历十五年一样,都是为数不多的以经济的观点来解析历史,当然可能作者的分量没有黄仁宇那么牛,不过本书相对来说则更多的借古喻今,相比万历十五年,更有借鉴意义。
  •   这本书说明清时代,我们中国什么方面都比西方好。作者是个完全的自大自恋狂和民族主义者。偏偏“什么都比西方先进的中国”却被比她什么都落后的西方打败了?所谓的新社会经济史完全是自欺欺人!
  •   对于外国研究成果很好的展示给了国人,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好的图书。中国很多学者为了让自己的观点独到,就用外国人的研究成果,不翻译过来,但是作为自己的成果,真的令人汗颜。这就让我们国内的一些盗版研究倒塌了。
  •   推荐。有必要去了解一下。
  •   公正、客观,对认识自身民族和西方世界有帮助。
  •   中国的历史就是在五四以后被民族自卑感支配下被误解的。
  •   公正 客观 内容丰富 想了解中国传统历史的必看
  •   没有想象的好,不建议购买
  •   纸质包装都挺好的 不错~~内容也不错~
  •   能够给人思考和启迪的书,作者严谨认真对待学问,值得学习。可以对比大陆作者的书有多浮躁。
  •   一般般的赶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