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评传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第1版 (2008年1月1日)  作者:桑逢康  页数:256  字数:22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郭沫若既是文学家又是历史学家,兼具学者、诗人、剧作家等多重身份。同时他还是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与政治活动家,作为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先驱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对于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无论在其生前还是身后,人们对之关注的程度都是可想而知的。  本书就是为适应读者“认知郭沫若”的需要而撰写的,并且采用了叙述和评论相结合的手法,从文学活动、政治活动乃至个人感情经历等多个方面,展示郭沫若波澜起伏复杂曲折漫长壮丽的一生。

作者简介

桑逢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现代文学研究,兼及传记文学与小说创作。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学术著作《郭沫若人格》《茅盾的小说艺术》《现代文学大师品评》,长篇传记《荣氏财团》《感伤的行旅——郁达夫传》《郭沫若和他的三位夫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海棠香国第二章 结婚受难第三章 东渡扶桑第四章 创造狂飙第五章 守星待旦第六章 投笔从戎第七章 安娜与安琳第八章 “我是中国人!”第九章 别妇抛雏第十章 一面旗帜第十一章 于氏姊妹第十二章 与鲁迅、胡适之关系第十三章 雄鸡一唱天下白第十四章 十年动乱是与非第十五章 “泰山之神”附录 一、郭沫若生平简介 二、郭沫若创作年表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结婚受难  1912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二十一岁的郭沫若奉父母之命,和苏溪张家的姑娘琼华结婚。人们都说这是“天作之合”,又正值元宵佳节,所以赶来祝贺的宾客和看热闹的闲人特别多,沙湾镇街中的“郭鸣兴达号”门里门外喜气洋洋,笑语喧喧。  “是郭家的老八娶亲吗?”  “人家在省城读书,恭敬点,应该叫八老师!”  “正月十五吃汤圆,管保这门亲事和汤圆心子一样甜,两口子像汤圆一样圆圆满满。”  结婚的仪式一切都依照沿用已久的旧俗,郭开贞身着长袍和对襟马褂,头上戴一顶便帽。脸上的表情有些呆滞,看不出是欢喜还是苦闷。  “结婚?这回……”  提起郭开贞的婚事,说来话长。本来他在十岁以前就订了婚的,按乡里人的习俗,婚姻大事早早就得订下来。可是郭开贞十四岁那年还在读小学时,女方便夭折了,这门亲事也就不了了之,年少的郭开贞对此自然更是无所谓喜也无所谓悲。后来,县视学王畏岩先生遣人到郭家替女儿说亲,论年龄郭开贞最相当,偏偏他五哥的未婚妻刚刚亡故。郭王两家商量的结果,王师蕴小姐最终成了郭开贞的五嫂。不幸的是,这位五嫂产后仅仅三个月便吐血亡故了,郭开贞每每想起她来,便不免发出一种追怀的怅惘。他自此以后便不愿从速订婚,自小学而本府中学而晋省读书,在这几年当中每有婚事提说,他都以“不忙”二字推却了,父母在这点上也很能体谅他,并未加以强迫。  ……

编辑推荐

  《郭沫若评传》采用了叙述和评论相结合的手法,从文学活动、政治活动乃至个人感情经历等多个方面,展示郭沫若波澜起伏复杂曲折漫长壮丽的一生。他是现代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著的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郭沫若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郭沫若是一位中国文学、历史的大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于这样的定论已经成为历史的结论了。而在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对于郭沫若先生一生的负面评论主要集中要他1938年离开日本妻儿到中国参加抗战,不到半年就与当时的漂亮女演员,他在日本的情人的妹妹同居并结婚生子。从道德层面许多读者对于这样的事件耿耿于怀。而从政治层面又对他在文革中肉麻歌颂江青,又写诗批判邓小平说他是墙头草。对于他在中国历史研究上、文学创作上的贡献是没有异议的。以上的结论在本书中都有详细记述,同时在网络上也有热闹的山寨版评论.在中国可能再没有一位别的前人国家领导人受到如此是非极端的议论了。桑先生的笔墨是非常细腻的,对于许多历史事件,特别是在社会上引起热闹的有关郭老私人感情生活以及文革中的表现都给予了详细的评论。总的感觉桑先生是在替郭老这些负面事件上“背书”和“纠偏”。桑先生总是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和评论。不过,有一点我觉得疑惑的是,桑先生在描写38年他突然离开妻儿到中国前,在家中与妻儿惜别中,既不能让他们知道,又内心很内疚和痛苦。当时的情节作者写的很详细,想象力也很丰富,读来确实很容易被感动。但是,这样的情节与郭老到中国后不到半年与一叫于立群的女演员同居、结婚生6个孩子,与日本妻子安娜11年不联系、不寄生活费,被一般人看来绝情举动真的一点也无法合理解释。如果说与当时离开日本妻儿是处于政治考量而不得不隐瞒他们,那么总不能不到半年就在中国公开找了个抗战夫人吧。也许今天的人真的无法理解上辈子老一代人的思想,不过,作者作文研究员在这些方面的记述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作者可能考虑到郭老今天的成就,所以总是替他的美化或者隐瞒一些事情。桑先生在本书中没有对他的后代作个交代,也没有去记述后代眼中的父亲。我在网络上读到,郭老有个交郭博的儿子在一次纪念父亲的会议上说,父亲对于家庭是个罪人。也有消息说郭老两个妻子的孩子也很少走动。当然,今天我们去读郭老的作品,对于他的学识应该是仰视的角度去吸收,不过了解一下他个人生活的心理历程对于读他的作品也是有帮助的。桑先生在本书中对于这方面的记述是很客观的,特别是在介绍郭老的历史剧《蔡文姬》结合郭老个人情感的经历做了精辟的分析,分析的很得体。在后记中,桑先生也写到只有20万子来写郭老,真的很难为他,他希望今后在与读者讨论郭老,说那一定是沉重、有趣的。确实读了这本书,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对郭老一生有个浓缩版的了解,至于读者自己心中的评论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