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智道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柯尊全  页数:228  字数:200000  

内容概要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既有大江东去,由千古风流人物导演的用人喜剧,也有权奸弄臣导致的用人悲剧。《中国古代智道丛书:用人智道》通过详细阐述中国历史上用人问题上求才、辨能的技道形成、完善、丰富、弘扬的过程,说明了只有推行任人惟贤的用人智道,国家、民族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

作者简介

  柯尊全,生于1966年,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职博士生。曾在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业务、人事管理工作,现为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编审、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先后策划编辑出版了大量时政读物、学术专著,其中多种图书发行10万册以上,荣获省部级以上图书奖10余项。发表哲学、美学、人力资源管理、编辑出版等方面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讲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得人者兴与失人者崩
三国鼎立:分天下与分人才
用人得失与国家荣衰
盛世与得人
良禽择木与四海归心
第二讲 选贤任入,贵辨识能
波峰对峙,贤亲有别
千金易得,贤将难求
亲者乱臣,家贼不防
进让须贤,妒贤反祸
唯贤者兴,唯亲者亡
第三讲 求才奇招,知人技道
人君选举,必求隐处
招贤榜台,礼尊奇术
不拘一格,广开才路
求才谋用,养才共划
生我父母,知我鲍叔
第四讲 科录考绩,量才以委
荐举良才,科拔选士
选试考绩,存优汰劣
扬长避短,量才施用
任养兼顾,投桃报李
赏罚二柄,政之大纲
第五讲 道存国兴,道失国祸
奇才自荐,辅弼弘道
揽过树范,纲正道行
敌破臣亡,兔死狗烹
宦(官)炽(外)戚烈,国祸道失
结语

章节摘录

  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列从必尊,此以世举贤  也……以世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就是说,祖先是权贵、有声望的,其后代子孙也必然高贵、显赫,即使他们行为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荒淫,也一定要把他们摆到至尊的位置上去,这就是按家世门第选人的方法。按家世用人,又想国家不乱,那可能吗?荀子所分析的“稽谱牒”制度的内在原因,我们后来所说的“老子英雄儿好汉”便包含了它。中国古代的大量史实证明,以世举用稽谱牒的结果,将导致国家大乱甚至国亡。  墨子凭着自身的体验,深感“稽谱牒”的诸种弊端,大胆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观点,从理论上否定“稽谱牒”的存在根源和必要性。他在《墨子·尚贤》中说:  虽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  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者则举之,无能者则下之。显然,墨子否定重家世门第的“稽谱牒”的武器是用人唯贤,应以贤能为标准来决定选拔、晋升的标准。民与官、贱与贵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转化的枢机则是贤和能,有贤有能,则民可为官,贱可转贵,反之,无贤无能,则官可成民、贵可转贱。墨子的思想带有历史进步意义。提倡贵无终贵、民非永民的观点,实际上就是找到了破除“稽谱牒”的武器。孟子为这一武器寻找有力的现实依据,他满腔热情地寻找和赞誉出身微贱但才能卓绝且得明君慧眼识得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他在《孟子·告子(下)》说:  舜发于畎亩之中,传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士,孙叔敖举于酒,百里奚举于市。此段话均来源于史籍记载:舜是传说中原始部落联盟的首领,是从农民中荐举上来的;傅说是殷武丁的贤相,是从土木营造的工人中荐举的;胶鬲是周文王的大臣,是从盐商中荐举出来的;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是从学人中荐举的;孙叔敖是楚庄王的贤臣,是从海边荐举的;百里奚是秦穆公的贤相,是从陪嫁奴中挑选的。孟子赞扬的六个贤臣圣君,均属“四民”,即士民、农民、工民、商民,他们由低贱到高贵的典型范例,也就是墨子“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有力佐证。  刘邦出身于农民,崛起于布衣,其部属有不少是出身卑贱的人。绛侯周勃,曾以丧事中的吹鼓为生;舞阳侯樊哙原是屠夫,以杀狗为业;颍阳侯灌婴做过布贩,以卖丝绸为业;关内侯刘敬做过车夫;梁王彭越做过强盗;淮南王英布曾坐法黥面;楚王韩信曾以乞讨为生。这些人门第卑贱,但刘邦不以其门第为意,依才予以重用。韩非对此种现象有很好的概括:明主不以此类人的门第卑贱而羞耻,才有可能得以重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人智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帮别人代买的,对方很满意。
  •   书皮被挤了个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