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科肿瘤学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薛晓鸥 主编  页数:371  

前言

关于中西医结合之辨,前人争论早已有之。有人认为;传统中医理论才是中医复兴的希望,中西医结合理论是对中医的分化和弱化;也有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管争论结果如何,众所周知,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多年前,我们已经在构思撰写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中西医结合专著。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在肿瘤治疗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继承和发扬,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以其独特的疗效,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中晚期癌症患者能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必将为攻克癌症、造福人类做出积极的贡献。本书在编写构思上,以西医妇科学命名,在注重和借鉴西医学最新理论、技术的同时,继承中医妇科治疗肿瘤的学术精华,保持中医妇科特色,发掘和发挥本学科优势,强调实用性及肿瘤的综合治疗,而且荟萃肿瘤临床专家的诊治精华,详细介绍各种常见妇科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单方验方、饮食调护、预防保健等。本书分总论、疾病及附篇,共分为3篇15章,中西并举,取长补短,以弘扬中国医药学、完善现代医学为指导思想,力求理论与实用统一,临床、教学与科研统一。总论篇,中西医分述,见仁见智,并将目前中医学研究的一个方向“辨证一辨病一辨体质”引入进来。疾病篇,中西医兼备,中医方面不仅有辨证论治,还有针灸按摩、成方成药,以及饮食疗法和中医调护;附篇,突出肿瘤养生的中医特色,且关注妇科肿瘤学最新进展、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希望此书不仅能够很好地指导临床,还能对教学、科研人员起到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欲了解这一学科的人员能够起到开卷有益的作用。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得到王永炎院士的亲切关怀和指导,并为本书作序,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感谢本书顾问柴松岩老前辈给予的支持与帮助!本书不足之处,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今后修订及补充。

内容概要

编者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分3篇15章系统阐述了妇科肿瘤临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具体介绍了外阴、阴道、子宫颈、子宫体、卵巢、输卵管等部位肿瘤的病因病机、病理、转移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随访、预防等,突出阐述了辨证论治、外治法、针灸疗法、饮食调治、情志调养、综合疗法等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内容,本书条理清晰、系统实用、贴近临床,适于各级妇科、肿瘤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薛晓鸥,女,1963年10月出生,江苏省东海县人。医学博士后,妇产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青年优秀教师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华医学会辽宁分会妇产科分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编委。2003-2005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做博士后工作,师从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原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副主任委员魏丽惠教授。博士期间师从我国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牛建昭教授。先后赴日本、德国研修学习,撰写妇产科学术论文近40篇,参与著书5部,主持和参加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项目等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经科技进步奖4项。从事妇产科工作2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妇科内分泌疾病及妇科肿瘤的诊治。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概论    第一节 中西医对妇科肿瘤的认识      一、中医对妇科肿瘤的认识      二、西医对妇科肿瘤的认识      三、中西医结合对妇科肿瘤的认识    第二节 循证医学在妇科肿瘤学中的应用      一、循证医学的由来      二、循证医学的内容和特点      三、循证医学与肿瘤学      四、妇科肿瘤的循证医学      五、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    第三节 中医体质学与肿瘤      一、中医对体质的认识      二、体质因素与发病      三、体质与疾病预防及养生康复  第2章 妇科肿瘤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 中医妇科肿瘤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第二节 西医妇科肿瘤的病因      一、外阴肿瘤      二、阴道肿瘤      三、子宫颈肿瘤      四、子宫体肿瘤      五、卵巢肿瘤      六、输卵管肿瘤      七、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第3章 妇科肿瘤的治疗    第一节 外科治疗      一、外阴肿瘤      二、阴道肿瘤      三、子宫颈肿瘤      四、子宫内膜癌      五、子宫肌瘤      六、卵巢肿瘤      七、输卵管肿瘤      八、葡萄胎      九、侵袭性葡萄胎和绒癌    第二节 化疗      一、常用抗肿瘤药物      二、抗肿瘤药的细胞动力学效应      三、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四、给药剂量及剂量的计算      五、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化疗的选择与合理应用      六、化疗的耐药问题    第三节 放射治疗      一、放射治疗的基础      二、放射治疗的合理应用      三、放射治疗的目的      四、临床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      五、放射治疗技术      六、放疗与其他疗法的综合治疗      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后的处理    第四节 妇科肿瘤的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药物疗法      二、外治法      三、针灸疗法      四、饮食疗法      五、综合疗法    第五节 妇科肿瘤心理治疗      一、概述      二、妇科肿瘤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      三、心理干预      四、中医特色心理治疗方法    第六节 妇科肿瘤的其他治疗      一、妇科肿瘤内分泌治疗      二、妇科肿瘤生物物理疗法第二篇 疾病篇 第三篇 附篇

章节摘录

插图:(三)西医妇科肿瘤学的发展现状20世纪妇科肿瘤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广大妇女带来了健康。21世纪,妇科肿瘤学将不断地向前发展。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已取得巨大成功。病毒病因的深入研究发现,我国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主要为16和18亚型;进而对致癌基因E6、E7的研究和疫苗的研制也取得了实质进展。宫颈癌的细胞学诊断,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检测对及早发现宫颈癌高危人群,显著降低该肿瘤发病率都具有重要意义。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对激素依赖性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宫、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应用,妇科肿瘤发生、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病因学研究,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靶向性基因治疗的研究,抗癌药物的研究,肿瘤抗原、抗体的研究,抗肿瘤疫苗的研究等,对于妇科肿瘤的病因学、治疗和预防均有重要意义。过去,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妇科肿瘤综合治疗的内涵和意义。事实上,综合治疗并不是几种治疗方法的简单组合,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势,合理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大幅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策略。近年来,综合治疗已成为妇科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例如,宫颈癌的放疗联合手术治疗,必要时辅以化疗;卵巢癌的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一些临床医学技术也渗透到妇科肿瘤的研究和发展。例如,借助超声、CT、MRI和介入技术,我们可以更早地发现肿瘤的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这无疑会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极大的帮助。内镜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率,还成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个体化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是现代妇科肿瘤学的有效治疗策略,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妇科肿瘤防治的深入研究而不断被修正和改进。(四)西医妇科肿瘤学的发展前景未来,妇科肿瘤的预防、诊疗、预后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均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点:继续秉承“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妇科肿瘤的普查和预防;注重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和疗效评价;注重妇科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和治疗的个体化;关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的效益和风险评估;加强妇科肿瘤的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关注医患关系,增进医生与患者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患者更好地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这些工作对于发现、治疗和预防妇科肿瘤,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妇女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三、中西医结合对妇科肿瘤的认识近代西医学传人中国,引起了一些中医学人士的重视。他们开始学习西医理论,试图比较并融汇中、西医学,可称是中西医结合的先驱。代表人物有唐宗海,张锡纯,恽铁樵及唐容川等。唐宗海是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第一人。他指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张锡纯主张在立足我国传统医学的根基上,“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

媒体关注与评论

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本书具有时代气息和较强的实用性,切合知识社会之所需。本书币视临床疗效与生存质量,引进循证医学理念,关注疗效证据与评价。关于肿痛治疗学内容翔实而兼备中西医学诸法,切合实用,譬如中医药扶正固本提高放化疗顺利通过率,中西疗法互补。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在肿瘤治疗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继承和发扬.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以其独特疗效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中晚期癌症患者能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必将为攻克癌症、造福人类作出积极的贡献。  ——薛晓鸥

编辑推荐

《中西医结合妇科肿瘤学》:妇产科名家精品系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西医结合妇科肿瘤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实用,质量可以,应该是正版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