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灿玾经验良方赏析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卢祥之 编  页数:281  字数:182000  

内容概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权威机构授予当代3 名著名中医师“国医大师”光荣称号。《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编入的邓铁涛、路志正、何任、周仲瑛等几十位中医临床大家,都是享有盛誉的国医大师。本书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汇集了国医大师张灿玾先生12 种常用的临床经验良方,由中医科学院等多单位高年资的学者专家列出功用、适应证,还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精选了张灿玾先生的部分临证心得并做了阐发和提示,力求能够体现其临床用方特点及辨证思路。本书是对珍贵中医资料整理、研究的结晶,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医师、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研究、选用。

作者简介

张灿玾先生,字昭华,号葆真,别号暮村老人、五龙山人。男,汉族,山东荣成人,1928年7月出生,是山东中医学院原院长、教授。194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文献专家、中医学家。
  先生自1943年跟随祖父与父亲学医。从小研读《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学》及《医宗金鉴》中临床各科“心法要诀”等,尤对《黄帝内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选出部分重要条文,熟读熟诵。当其祖父与父亲诊病时,张灿玾则认真学习老人诊疗技术及方法,并负责司药,对饮片的加工炮制、丸散膏丹的制作、药材质量的优劣及真伪鉴定的一般知识,均早熟知,为后来独立应诊和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先生在中医文献研究方面成绩斐然,著有中医古籍整理、点校、研究等多部著作,并发表论文1 余篇,对《针灸甲乙经》等古籍的整理研究影响深远。
  1994年,先生开始撰写《中医古籍文献学》,历时3年完成,全书1 多万字,在学界影响极大,体现了国内外该专业的最高水平。先生认为,文献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实践文化的依据。中医文献是中医学术的载体和宝库,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源泉,是中医学临床应用的指导,是中医研究的理论依据与信息资料,是中医教育的知识之源,是医史研究的素材。
  2 世纪9 年代,有人认为中医的“五行”学说是唯心之说,是机械推理之说,甚至中医业内人士也有认为“五行”是阻中医现代化之大碍。先生溯《尚书》《国语》《左传》;参《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阐述了“五行”在秦以前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说明秦汉以往,“五行”之说则多与天地自然的五时、五方及人体的五脏、五体相配应,反映了客观世界在特定条件下的演变规律和机体与自然相应的生化状态,是具有唯物观和辩证法思想的学说。先生认为“五行”学说内容包括了五时、五方及天文、地理、历法、物质、生物及其与人体的关系,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演变情况,在理论上提出的相胜、相生及周期性演变,符合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其与人体相关的某些内容,在“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的思想指导下,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实际情况,论证了“五行”之说的唯物性、科学性。
  先生治学,尤其强调版本学的重要性,研究古籍文献要尽可能地择取原著或与原著年代相近、保持原著原貌的版本,这样可以保证学术渊源不失真。文献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了解历史的窗口,若忽视了版本的传承作用,那将会在文化发展的历史上留下断层和空白。他遇到问题从不人云亦云,总是应用他多元的学识和丰富的旁证资料来寻根溯源,分析论证而后言之,无证不信,孤证不立。
  先生提倡把握八大关系,如继承与发扬的关系。中医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以现存古籍来说,以辛亥革命为限,就有万余种之多,这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其中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经验。此外,在诸多名老中医的头脑中,也保留有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对他们进行继承和抢救,是历史赋予现代中医人的重要使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中医药才能得到健康、快速地发展。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所谓传统,是指中医自身原有的学术基础,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中医学术不断向前推进。中医与西医的关系。中医与西医是客观存在的两种医学体系,不能互相代替。作为中医机构,当务之急就是发展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如前所述,理论是中医学术的基础,理论也是从实践当中产生的,反过来,又以理论指导实践,这就是中医学发展的辩证法。古籍与今著的关系。大量古籍,尤其是诸多经典性著作,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今著是指今人的著作,主要指某些今人的经验。但就目前而言,很多古籍与经典著作中,更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应该大力挖掘。中药与中医的关系。中药与中医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中药,才能更好发挥中药作用,才能提高疗效。中文与外文的关系。中医高教事业,自建院就规定有医古文一课,这是根据学习中医的需要而设置的。中医院校的学生首先要学好中医,学好医古文。理论思维与实验研究的关系。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物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思维。古人所谓“医者意也”及“有诸内必形诸外”“司外揣内、司内揣外”,很符合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张先生临诊,不分内、外、妇、儿。认为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无论内、外、妇、儿,医理贯通,治病施药贵在立法,而法的确立来自辨证,理法方药得宜,则可药到病除。
  张先生制方遣药,素有所宗。举手投足,化裁进退,既十分灵活,又章法有序,尤其是使用成方、复方,常数方杂糅,谨严而列,确有大家风范,足可证其多年的经验、学识积累,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指导实践,难有如斯胆略。

书籍目录

柴胡桂枝汤
小柴胡汤
外感误下方
柴葛银翘散
伤风辛开方
湿温轻宣方
温疫清解方
肠伤寒方
腮腺炎并发睾丸炎方
肺痈清解方
清肺汤
清燥救肺汤
肺痨凉血清热救肺方
肺痨凉血养阴方
咳喘补气生脉方
藕节阿胶清肺汤
泻白清肺增液汤
三子养亲汤
大叶肺炎气营两清汤
胃痛建中佐金方
平胃香砂六君子汤
小建中汤加减
四消饮
平陈汤
清利湿热止痢汤
白头翁汤
泄泻葛根黄芩黄连汤
理气建中汤
参苓白术散
腹痛散寒活血方
腹痛消导利气化滞方
脾阳不振腹痛方
桂附建中汤
腹部术后粘连方
补脾利水退黄方
小柴胡茵陈蒿汤
肝胆湿热散郁方
头痛活络辛开方
虚悸头痛方
养血安神头痛方
化痰和胃头痛方
……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处方:陈皮6g,半夏10g,茯苓10g,黄连6g,黄芩6g,石菖蒲10g,郁金10g,天南星6g,竹茹6g,枳实6g,川贝母6g,甘草3g。水煎温服。复诊:服上方四剂,喉中痰涎减少,下肢可微动,此痰火有减缓之势,经络有运行之征,然大便仍未通畅,必当釜底抽薪,免致沸腾之灾,上方聊作调整。处方:陈皮10g,半夏10g,茯苓6g,枳实10g,竹茹6g,黄连6g,竹沥15g(冲服),大黄10g(后人),甘草3g。水煎温服。复诊:服上方两剂后,大便即通,继服两剂,始能语言,患侧手足始能活动,此釜底抽薪之力也。痰火降则气血行,下窍通则上窍利,脉象亦较缓和,当改以活血通络之法。处方:黄芪30g,赤芍6g,当归10g,桃仁6g,红花5g,川芎6g,地龙6g,川牛膝6g,杜仲15g,钩藤10g。水煎温服。本方服至十余剂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其他各症亦逐渐好转,后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患者生活已可自理。  【解读赏析】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以偏瘫、失语,甚则突然意识丧失为临床主症。本病起病急骤,往往在短时间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如患者幸存,则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其中以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最为常见。本病发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高,占自然死因的第一、二位。现代医学在本病急性期多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但目前尚无公认降低颅内压的药物,而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更乏特效措施。  《黄帝内经》中对中风描述为“偏枯”“仆击”等,治疗则重针灸。《金匮要略》始定名为中风,将喁僻不遂、不识人、舌强难言等症统一于一个疾病。然而,从秦汉直至隋唐,始终认为本病病因以“虚中外风”为主,治疗多用祛风、扶正的方药。《备急千金要方》还倡用酒剂和灸法。宋、金、元时期,对中风病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非风学说兴起,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火气痰虚有关,非独外风所致。至明代,内风为主的病因说得到肯定,从而推动了治疗的改革,出现顺气化痰、健脾益气、养血活血、补肾滋阴等新的治法和相应的方剂,并开创闭脱救治。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医大师张灿玾经验良方赏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