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视野下的刑事诉讼程序改革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朱立恒  页数:407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产生过程、基本含义、定位、结构、意义等进行了梳理。考察了对我国确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背景与根据。将刑事审前程序、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纳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视野,指出尽管现行刑事诉讼程序在诸多方面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精神,但无论是在立法中,还是在司法实践中,这些程序中都还存在许多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相背离之处。为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我国应当取消立案程序的独立地位;提高侦查水平;强化侦查权的司法控制;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完善侦查终结的处理方式;放宽不起诉的适用;刑事和解的法律化;取消不科学的考核指标;深化审判方式改革;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制定统一的刑事和解制度;制定完善的证据规则;强化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实行刑事执行主体的一元化;死刑执行的人道化;刑事执行变更程序的诉讼化;狱政管理的优化;社区矫正的专门化、法律化,等等。

作者简介

朱立恒,男,2006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法学教育。已出版专著《传闻证据规则研究》、《公正审判权研究》、《刑事审级制度研究》三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导言第一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概述  一、什么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含义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    (一)是基本刑事政策还是具体刑事政策    (二)是刑事司法政策还是刑事立法政策或者刑事执行政策    (三)是对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全新发展还是老调重弹    (四)是取代“严打”刑事政策还是与其并存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结构      (一)作为刑事立法政策的宽严相济    (二)作为刑事司法政策的宽严相济    (三)作为刑事执行政策的宽严相济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意义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社会意义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政策意义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法意义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意义第二章  确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背景与根据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宏观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二)社会背景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微观背景    (一)犯罪态势    (二)刑事政策的两极化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    (一)和谐社会的提出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回应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犯罪      (一)犯罪观的演变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深刻认识犯罪的科学选择    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罚      (一)刑罚观的历史沿革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正确看待刑罚的必然结果第三章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宏观思考  一、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理念    (一)容忍理念    (二)控制理念    (三)谦抑理念    (四)平衡理念  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遵守法治    (二)辩证全面    (三)区别对待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化与保障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保障机制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化第四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审前程序  一、宽严相济在刑事审前程序中的体现    (一)宽严相济在立案程序中的体现    (二)宽严相济在侦查程序中的体现    (三)宽严相济在起诉程序中的体现  二、刑事审前程序存在的问题: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      (一)立案程序存在的问题    (二)侦查程序存在的问题    (三)起诉程序存在的问题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立案、侦查程序改革    (一)取消立案程序的独立地位    (二)提高侦查水平    (三)强化侦查权的司法控制    (四)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五)完善侦查终结的处理方式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起诉程序改革    (一)放宽不起诉的适用    (二)刑事和解的法律化    (三)取消不科学的考核指标第五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审判程序  一、宽严相济在刑事审判程序中的体现:立法之维    (一)人权保障的加强    (二)控方证明责任的强化    (三)简易程序的设立    (四)特殊的未成年人犯罪审判程序    (五)审判程序更加公正  二、宽严相济在刑事审判程序中的体现:司法之维    (一)严格控制死刑    (二)未成年人犯罪审判程序的细化    (三)普通程序简易审    (四)被告人认罪案件审理程序  三、刑事审判程序存在的问题: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      (一)刑事审判的公正性不足    (二)刑事审判缺乏效率    (三)刑事审判缺乏完善的证据规则    (四)刑事追诉权没有受到应有的节制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事审判程序改革    (一)深化审判方式改革    (二)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    (三)建立统一的刑事和解制度    (四)制定完善的证据规则    (五)强化被告人的权利保障第六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执行程序  一、宽严相济在刑事执行程序中的体现    (一)根据不同的罪犯实行不同的执行程序    (二)行刑的人道化、文明化    (三)社会内处遇的推行与扩张    (四)刑事执行的变更  二、刑事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      (一)多元化的刑事执行体制    (二)死刑执行亟待完善    (三)行政化的执行变更程序    (四)狱政管理的文明化程度仍需提高    (五)社区矫正改革试点亟待完善    (六)非监禁化程度较低    (七)刑事执行缺乏被害人和律师的参与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事执行程序改革    (一)刑事执行主体的一元化    (二)死刑执行的人道化    (三)刑事执行变更程序的诉讼化    (四)狱政管理的优化    (五)社区矫正的专门化、法律化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概述刑事政策在应对犯罪现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严打”等刑事政策。尽管这些刑事政策在预防与惩治犯罪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上述刑事政策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暴露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确立,党和国家及时地提出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一经提出,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研讨亦是层出不穷。从理论界和实践界的研究来看,人们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仍然存在诸多分歧。有鉴于此,本章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含义、定位、结构与意义等问题展开讨论。一、什么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尽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某些内容或者精神在过去的一些刑事政策中有所体现,但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这一刑事政策却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情。下面在考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产生过程的基础上,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含义进行阐述。(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刑事政策是惩治犯罪的重要手段。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同犯罪作斗争的政策或者策略问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在同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的长期斗争中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的,是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尽管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同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精神,但直到1956年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才被党和国家正式确定为基本刑事政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宽严相济视野下的刑事诉讼程序改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对诉讼程序有兴趣者可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