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效率与风险研究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作者:张小艳  页数:205  

内容概要

本书结合现代金融分析理论的三个里程碑(即EMH假设、CAPM模型和B-S偏微分方程),以实证检验和数理推导为工具,以有效市场假设为基础,对我国期货市场的效率和风险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对有效市场假设进行了实证方面的检验。一方面,运用单位根结合自相关检验的方法以及应用方差比检验对随机游走假设进行检验,从而基本认定铜、大豆、小麦期货市场是弱式有效的;另一方面,结合协积方法论证小麦期货市场和大豆期货市场同样呈弱式有效市场状态。这些结果说明中国期货市场经过近几年的治理整顿开始从无序走向初步规范化发展,表明中国期货市场能比较有效地对市场信息作出反应,市场化程度较高,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期货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张小艳,1974年生,湖北武汉人,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三峡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金融工程、风险管理、计量经济学等方面。先后在《中国管理科学》、《管理现代化》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

书籍目录

1 导论 1.1 我国期货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1.2 我国期货市场的制度性分析 1.3 相关理论综述 1.4 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2 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与实证检验 2.1 方差比与有效市场理论 2.2 协积与期货市场效率 2.3 无套利机制与市场效率关系的探讨 2.4 本章小结3 商品期货价格形成机制 3.1 无套利原理与商品期货的理论价格 3.2 期货价格和预期将来的现货价格 3.3 涨跌停板制度对期货价格的扭曲 3.4 本章小结4 期货市场CAPM模型的实证 4.1 资本资产模型的说明 4.2 估计和检验的统计框架 4.3 非正态和非独立同分布收益 4.4 检验的结论 4.5 本章小结5 我国期货市场的管理体系 5.1 政府监管应推动制度创新 5.2 加强期货市场自律管理体系 5.3 应用VaR度量风险 5.4 本章小结6 极值情形下商品期货市场的风险值估计 6.1 相关计量方法回顾 6.2 时间序列风险值模型 6.3 风险值计算 6.4 风险值模型验证 6.5 实证结论 6.6 本章小结附录 相关程序列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由于我国的期货市场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既存在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也存在由于经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这些使得各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还难以完全适应期货市场风险控制的要求。  1.保证金方面。  保证金制度体现了期货交易特有的“杠杆效应”,决定了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和运行效率,同时也成为交易所控制期货交易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中国期货市场采用一种静态的保证金制度(即实行比例保证金制度),这种制度对控制期货市场整体风险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没有根据市场实际风险进行计算与调整,不利于提高交易者保证金的使用效率。它与市场实际风险不完全“对应”,当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影响价格因素较少、价格波动较小时,或者对一些价格波动较小的品种,保证金显得过高;当宏观经济发生较大变化,影响价格的因素较多、价格风险较大时,或者对一些价格波动较大的品种,保证金常常显得不足。  2.持仓管理方面。  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及交易所相关制度规则,目前,中国各期货交易所普遍采用以大户持仓报告制度和限仓制度为主的持仓管理制度,从管理持仓的方面加强对市场风险的控制。目前,国内期货市场通过持仓管理控制风险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持仓报告和检查标准等规定较为宽松。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期货市场效率与风险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