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罗新运  页数:326  

前言

  为了满足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后《基础会计学》教学的需要,为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作者根据数十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撰写了这本书,供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教学使用。本书也可作为自学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人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财税干部、经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学习基础会计的参考书目。  与同类教科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新,规范性强。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6)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与账务处理》、《会计工作基础规范》为法律依据,以工业企业经营过程为主线,讲授企业从筹集资金到编制会计报告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书内容新颖、结构完整,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前沿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2.成本计算专章讲述。成本计算作为会计记录的一种专门方法,有其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现行教科书对本部分内容一般采用与经营过程的核算结合在一起讲述,体现不出这一专门方法的基本内容、程序和特点。本书对成本计算这一专门方法的讲述既有高度的理论概括,又有切实可行的程序,并结合本书有关内容列举成本计算实例,便于学生初步掌握成本计算这一专门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3.专章讲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强调人们要遵守职业道德。财政部有关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方面的法规规定,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不论学历如何,必须参加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考试。现有会计教科书极少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关内容。本书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设专章讲述,既能弥补现有教科书内容不足的缺陷,满足从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又有助于在校大学生从接触专业开始就接受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  4.为便于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本书在每章之首简要说明本章教学目标;每章正文之后,列有本章应掌握的名词概念、复习思考题和同步综合练习,以利于学员比较全面地掌握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和技能。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为了满足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后,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需要,作者根据数十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撰写而成的一本专业教科书。    作为会计学的入门教材,本书具有通俗易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结构完整、易学性、前沿性和内容适度等特点。为配合教学的需要,在每章之前均有本章教学目标;每章正文之后列有本章应掌握的名词概念、复习思考题和同步综合练习(答案请登陆经济管理出版社网址www.E-mp.com.cn。    本书也可作为自学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人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财税干部、经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学习基础会计的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罗新运:男,西安财经学院会计学教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研究》杂志社理事。 
长期从事会计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已出版的会计著作和教材主要有《企业财务会计》、《外商投资企业会计》、《股份制企业财务会计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内容  第三节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计量属性  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程序和方法第二章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第三节  会计科目  第四节  账户及其结构第三章  复式记账  第一节  复式记账概述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第四章  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第一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  购买过程的核算  第三节  产品生产过程的核算  第四节  商品销售过程的核算  第五节  财务成果的核算  第六节  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五章  成本计算  第一节  成本计算概述  第二节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第三节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第四节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第六章  账户的分类  第一节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第二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第三节  账户的其他分类方法第七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第三节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第八章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第一节  账簿概述  第二节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第三节  登记账簿规则  第四节  对账和结账第九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存货的盘存制度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第三节  财产清查方法  第四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第十章  会计报表  第一节  会计报表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一节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五节  多栏式日记账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六节  普通日记账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第十二章  会计职业道德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第十三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概述  第二节  会计机构  第三节  会计人员  第四节  会计法规制度  第五节  会计电算化  第六节  会计工作交接与会计档案管理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熟悉会计的职能及其特点;熟悉会计核算的程序和方法的组成内容及相互联系。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掌握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计量属性。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是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很早以前人们就在木断采用先进生产工具的同时,注意到对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和计算,并将耗费与结果加以比较和分析,借以控制生产活动过程和结果,使其按照预期目标进行。会计就是为适应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会计最初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入、耗费等记载下来”。当生产过程处于比较简单的发展阶段,人类只要在头脑中做些简单的盘算和记忆,就可以对生产活动的基本情况做到胸中有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过程逐渐复杂,劳动占用、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的种类不断增多,人们之间的经济往来也日益频繁。此时,单凭头脑进行盘算和记忆已不能满足需要,需要在生产活动之外,把有关的事项和数据记录下来,这就产生了一般意义的“经济核算”。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剩余产品以后,会计才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劳动占用、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逐步过渡到通过货币形式进行记录和计算,并形成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样,在一般意义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又分化出会计这一独特的专门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要求和社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计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完备、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即15世纪末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几何、算术和比例概要》一书中有关复式记账的问世,是近代会计的形成标志。  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生产日益社会化,会计的内容、范围、目标、所应用的原则以及会计信息的披露等内容在不断丰富,会计的方法、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并日趋完善。另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会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数学、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结合,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使会计的效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会计有了更多、更快地取得信息、披露信息的手段,扩大了会计信息的范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和及时性,使会计能够更好地为管理服务。这样,比较完善的现代会计就逐步形成了。一般认为,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是现代会计的开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各生产行业和与之相关的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这也使得居于经济管理地位的会计在不同行业、社会事业间有了自己的立足点,并逐步形成了相应的会计分支。  二、会计的目标  1.为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财务信息  会计的目标又称为财务报表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期望达到的结果与目的。即会计为哪些人提供哪些信息,以及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哪些需求。为财务报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的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会计在萌芽时期就孕育了提供信息的使命。  我国史料中有关结绳记事、简单刻记和古印度中农业记账员的记载,毫无疑问是最原始、简单的计量和记录行为,这些行为尚不能称之为会计,但这些简单的计量和记录行为为生产和经济活动提供了信息,同时也为会计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它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占用、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的种类不断增多,产品交换和私有制度相继出现,促成了计量和记录行为成为必要,剩余产品的出现,使有人专门从事这种计量和记录有了可能。这种必要和可能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交换经历了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计量和记录行为成为必然;其次,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管理行为伴随而来,而管理必须依赖一定的资料和信息,它促进了计量和记录行为的发展;再次,交换和管理的结果是讲求效益,即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和物质耗费获得更多的成果,这就是效益意识。这种效益意识是推进计量和记录行为更加必要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上三个方面说明,对经济活动的计量和记录,是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必然结果。它使会计在萌芽时期——简单的计量和记录行为时期——就已经孕育了提供信息的使命。  第二,会计目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得到了发展。  上述会计萌芽时期的计量和记录行为,实质上是为社会生产活动提供必需的信息。此时信息使用者是生产者本人。当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后,会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世纪中叶,随着有限责任公司的出现,企业的所有者开始从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向所有者提供经管责任的定期报告,这种环境变化对会计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会计不仅要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而且要给企业外部的所有者提供信息。20世纪30年代,会计准则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会计目标又是制定会计准则的主要依据之一,从而大大扩展了会计目标的作用范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会计目标还会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发生变化和发展。  综上所述,把会计目标定位于为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而不是人的主观臆造;会计目标受经济环境制约、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得到发展。但迄今为止,会计目标为经济决策提供信息的根本没有变化。  会计的目标除为经济决策提供财务信息外,在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中,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称为“决策有用观”,即把会计目标定位于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78年11月发布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讲述:编制财务报告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便于提供企业作出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另一种观点称为“受托责任观”,即把会计目标定位于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信息。如1997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认为:财务报表不仅应为广大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提供信息,同时还必须反映企业管理部门对受托资源保管工作的结果。从本质上看,“决策有用观”并不排斥“受托责任观”,而是将受托责任置于决策有用这个财务报告的范围之内。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兼顾了这两种观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2.现阶段我国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建立健全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基础。会计的职能、任务、内容、方法、程序等都要服从于会计的目标。只有明确了会计目标,才能针对会计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与程序,使会计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会计目标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发展而发展。  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目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有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包括国家、个人、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等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首要出发点。近年来,我国企业产权日益多元化,资本市场迅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及其他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更加关心其投资的风险和报酬,他们需要财务信息,比如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再如投资回报、市场占有率、企业竞争实力以及发展远景,以便评价其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和企业股利支付能力,决定是否应当买进、持、卖出企业的股票或股权,帮助他们作出正确决策。因此,将投资者作为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突出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无关,财务报告就失去了其编制一的意义。  根据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一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及其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人和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企业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资产质量、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财务风险,作出理性的投资或信贷决策,评估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风险等。  

编辑推荐

  本书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00·)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与账务处理》、《会计工作基础规范》为法律依据,以工业企业经营过程为主线,讲授企业从筹集资金到编制会计报告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书内容新颖、结构完整,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前沿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为便于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本书在每章之首,简要说明本章教学目标·每章正文之后,列有本章应掌握的名词概念、复习思考题和同步综合练习,以利于学员比较全面地掌握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和技能。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基础会计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书很好,速度越来越快了,呵呵~~
  •   发货速度快,我两天就收到了,并且免运费,书还好,不过其中一本边角处有轻微的磨损,不影响阅读,总体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