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李锦宏  页数:23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化和具体化。以区域为单位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协调旅游业和其他部门的发展关系,有利于突出区域內部旅游特色,有利于形成互利共生、协调统一的利益格局.贵州旅游资源将粗犷、原始、神秘和精绝融为一体,是自然景点景观、气候物种、湖泊山川、民族风情、宗教圣地、社会发展等的综合缩影。以“多彩贵州风”为标志,贵州省旅游产业正蓬勃发展,但切不可忽视旅游开发所面,陆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等诸多问题,不可忽视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所呈现的多形态表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遵循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原则.基于此,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贵州省旅游业首要的、必然的选择。
本书是李锦宏教授在多年从事区域旅游经济理论问题研究和对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涉及贵州省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各方面相关问题。既有对理论问题的深入分析、探讨,又有对实践的总结、归纳:既有对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展望,又有对区域内典型案例的论证、检验;既有对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思考,又有针对目前发展现状中所应实施的重点与关键点而进行的具体思考。

作者简介

  李锦宏
1968年9月生,侗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第六届“科技兴农人才奖”、贵州省第五届“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获得者;贵州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区域经济学硕士点领衔导师,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学术带头入、经济学省级示范性专业建设团队负责人,贵州大学人文社科科技创新团队领衔负责人;现任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贵阳市城市经济圈研究中心副主任、贵州省农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决策咨询专家。长期从事区域经济、旅游经济、生态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先后在《统计研究》、
《当代经济科学》、《农业经济问题》、
《改革与战略》、《农业经济》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教材3部,出版专著l部;主持国家级、省级与地方政府资助科研项目21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理论一:可持续旅游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辨析
 二、理论二:可持续旅游的基础理论
 三、理论三:可持续旅游的支撑理论
 四、理论四:其他相关理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判断
 一、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二、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演化分析
 三、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分析
 四、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效益分析
 五、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六、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
 七、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八、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解析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定义、特征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框架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实现途径
 五、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条件分析
 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分析
 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分析
 八、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二、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
 三、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一、选择民族地区旅游业作为案例的依据
 二、贵州省民族地区典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的运用
 四、促进贵州省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研究
 一、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系统分析
 三、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分析
 四、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五、贵州省社区参与旅游业发展模式选择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八章 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一、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主导分析
 二、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角度探索
 三、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四、实现贵州省旅游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五、实现贵州省旅游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六、实现贵州省旅游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七、实现贵州省旅游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八、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展望
附件一 评价指标意见征询表
附件二 贵州省旅游问卷调查
附件三 民族自治地区主要统计指标
附件四 典型调查资料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研究背景 “二战”以后,旅游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世界旅游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旅游业逐步确立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接待16亿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消费将达到2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35%和6.7%,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率。①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潮在世界范围的兴起,旅游业者开始认识到,如果旅游与环境不能共存,旅游业必将成为一个短命产业,也意识到旅游业的发展对人类和自然遗产的依赖、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影响,以及旅游需求对于人类尤其是对于未来人类基本需求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世界旅游热点将向亚太地区转移,位于亚太地区的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支柱产业的规模,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旅游的侧重点正逐渐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 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人口约3975.48万人。贵州省是我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贵州省共有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3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②同时,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世居着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等l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98%。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过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其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无不蕴涵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成为中华民族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各民族历史悠久,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都成为民族旅游重要的资源,民族旅游发展所依赖的这些资源,多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贵州精品旅游线路多数也集中在民族区域,如黔东南苗、侗族文化体验游——古文化游——民族民俗旅游等。因为这些资源由于过去的封闭而保持得较完整,多数边远民族聚居区的经济又多处于相对不发达状态,多数的少数民族群众都处于相对的贫困状态,民族旅游的开发给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机会,打开了致富的大门。贵州省民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注定了作为全省优势产业的重要地位,民族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决定性条件。同时,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扩散效应,能够带动和振兴其他产业的发展,并优化产业结构,对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对于赚取外汇、回笼货币、促进贵州国民经济等方面具有“引爆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贵州实现旅游收入640多亿元,同比增长27%以上,共接待中外游客39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旅游收入已经成为贵州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贵州已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要实现这一目标,贵州的旅游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研究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