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张杉杉  页数:180  字数:174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人自诩为“关系专家”,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自由穿行,善于把握和运用复杂的人际关系。表面上的确如此,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书架上有关“关系”的书籍、理论层出不穷。但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考虑“关系”的实证问题时,往往会束手无策。笔者相信,在这个功利的时代,由于对自我的关注,人依旧是一种感情动物,会依据自己的好恶选择自己的爱人和朋友,为自己找一个“心灵的港湾”。作为人际关系中存在的相当奇妙的一种情感——依恋(Attachment)是我们和重要他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它的建立和保持可以满足个体归属需要。  有关依恋的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课题,受到各个学科的广泛关注,Bowlby兼容并蓄,借鉴众多传统依恋理论,总结出当代依恋理论的主体框架,使个体的这一特定情感需要在心理学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但任何研究都有其历史局限性,Bowlby的依恋研究更多关注不安全依恋的影响因素和消极后果,而对正常群体安全依恋的形成条件和个体差异关注不足。此外,对于依恋测量的类型学基础,近年来在依恋研究者中存在激烈争论。鉴于此,在综合分析依恋领域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书立足于依恋研究的积极取向,对我国10个地区的2000名研究对象使用访谈法和问卷法,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的差异性检验、多层线性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适合的统计方法,探讨团队建立中的重要情感纽带——依恋的结构,编制依恋问卷,明确不同依恋对象依恋之间的关系和团队气氛对依恋的预测作用,了解依恋对其人际关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  ……

内容概要

  《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管理类:亲密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在综合分析依恋领域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依恋研究的积极取向,针对我国10个地区的2000余名研究对象,使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等多种数据搜集方法,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的差异性检验、多层线性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适合的统计方法,探讨团队建立中的重要情感纽带——依恋的结构、编制依恋问卷、明确不同依恋对象依恋之间的关系和团队气氛对依恋的预测作用,了解依恋对其人际关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
  《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管理类:亲密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研究范式适用广泛,组织行为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学者均可以从中找到与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切入点。

作者简介

  张杉杉,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瑞典布罗斯大学交流学者。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在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

书籍目录

1.亲密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
1.1 依恋理论
1.2 依恋的概念
1.3 依恋的类型和结构
1.4 依恋的测量方法
1.5 依恋和其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1.6 总结
2.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
2.1 以往研究不足
2.2 本书的研究目的
3.亲密人际关系的结构研究
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3.2 亲密结构的确定
3.3 亲密人际关系问卷的编制
3.4 研究群体亲密人际关系的现状描述
4.不同亲密人际关系的特点研究
4.1 以维度为基础的研究
4.2 以类型为基础的研究
5.亲密人际关系相关因素研究
5.1 团队气氛对个体亲密人际关系的影响
5.2 亲密人际关系对个体人际满意度的影响
6.综合讨论
6.1 关于依恋的结构和类型
6.2 重要他人在亲密人际关系中的地位
6.3 关于影响亲密人际关系的环境因素
6.4 关于亲密人际关系对人际满意度的预测
6.5 研究方法
6.6 研究反思
6.7 未来研究方向
7.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1.3 相关研究的测量学问题 2.1.3.1 操作性定义问题 以Main为代表的临床和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依恋就是“依恋模型的代际传递”(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以Shaver为代表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依恋就是“在亲密人际关系中社会一认知的动力学情绪感受”。对依恋定义认识的不同使得两种成人依恋测量存在显著差异:第一,关注不同人际关系(父母与子女对成人之间);第二,测量方法不同(访谈的深度编码对自我报告);第三,测量指标不同(个体对自身依恋经验叙述中内容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含糊性对个体感受、感觉和自我观察行为的满足程度)。 两种依恋研究思路在被试取样、研究方法及数据统计分析上都有很大差别,结果难以统一。如Simpson(2002)、Waters(2002)的研究表明,依据成人依恋访谈得到的类型划分和依恋焦虑、回避维度的自我报告结果没有显著联系。也就是说,研究者对依恋的认识不同,所下的定义各异,公认的外在标准不统一,致使不同研究者之间难以对话。 2.1.3.2 测量工具有效性问题 (1)测量方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适用性问题 传统的依恋类型基本上来自于Anisworth的陌生情境测验。Anisworth依据英国一个城市的26个家庭亲子依恋提取出依恋的3种类型和8种亚类型,这一结果一直受到依恋理论学者和测量学者的质疑(如Lamb、Thompson、Gardner和Charnov,1984)。Rothbaum(2000)发现,在美国和日本的文化中,依恋的安全性与不安全性的意义不同,van Tizendoorm(1999)指出,很少有人在非西方文化背景中考察能力假设。这样,从时间角度,跨越儿童期;从空间角度,跨越国界;针对成人提出和儿童一致的依恋类型,现有实证研究提供的证据还不足以做到这一点。 (2)测量的类型学问题 不可否认,无论是对依恋的发展、相关因素或者功能,目前大多数依恋研究以Anisworth依恋三类型为基础进行(Cassidy,1999)。Waller等人(1998)的研究表明,成人依恋的变化并不拟合数学分类学模型。Fraley(2000)明确指出,对依恋个体差异进行分类研究,会在概念分析、统计力以及测量精确度方面导致严重问题。Fraley(2003)的研究表明,依恋的个体差异更多地表现在一个连续体上,而不是类型上。 (3)问卷项目的有效性问题 最近几年,研究者开始关注依恋的维度模型,如Brennan等人(1998)编制的问卷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Ds Inven—tory,ECR),测量依恋在维度上的个体差异。Fraley(2000)认为,现有问卷项目不仅无法充分反映依恋理论中涉及的依恋成分,而且特定成分测量精度也不令人满意。具体讲就是:在焦虑和回避两个维度上,都表现出安全水平上的区分度低于不安全水平上的区分度。这是因为综述中已经提到,Bowlby更多关注不良儿童不安全依恋现象。从不良儿童出发,人们往往得到测量依恋的负向指标。作为儿童依恋的延续,对于成人依恋个体差异的研究大多从两个维度出发,第一个维度焦虑(Anxiety),评价个体担心被重要的他人拒绝、抛弃或者不能得到爱的程度;第二个维度回避(Avodiance),评价个体对自身和他人保持亲密或者相互依赖关系的自我限定程度(Simp—son,2003;Collin,2004)。依据上述两个维度评价依恋个体差异水平,两个维度得分都低的属于安全依恋类型(Elliot,2003)。可以推测,以负性指标为基础描述个体差异,势必无法有效区分正常群体依恋水平。

编辑推荐

《亲密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研究范式适用广泛,组织行为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学者均可以从中找到与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切入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亲密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推荐图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