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的巨变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鲍振东 编  页数:544  

前言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值此全国人民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全党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弄清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来龙去脉及其显著特点、成就与标志,进一步弄清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进一步弄清站在改革开放新起点上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一)  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首先必须进一步弄清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来龙去脉,深入了解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为开创和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把一个原来饱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把一个原来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把一个原来人民备受欺凌和压迫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为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使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为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进行了长时间的艰辛探索,为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没有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没有改革开放前29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就无从谈起。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水平很低,农村有两亿五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问题积重难返,严重束缚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此时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发达国家纷纷进行后工业革命,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适时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果断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路线、纲领和目标,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了严重政治风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严重挫折,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临危受命,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尊严、安全和稳定,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并将其成功地推向21世纪。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来自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自然灾害的挑战接连不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从容应对并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改革,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同时,推动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广泛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推向了一个崭新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积极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定不移地继续推向前进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认识新形势和新任务,科学分析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刻把握新课题和新矛盾,不断做出理论上的新概括和新贡献,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外交和党建等各个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宝库,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其他各方面改革,使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  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必须要进一步弄清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特点、成就和标志。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成功探索出一条使我国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进行这场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引领当代中国在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我们党制定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指引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79元,对外贸易量206.4亿美元,城市化水平只有10.6%,全国有近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落后的农业国家。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截至2006年,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GDP总量是1978年的近60倍,进出口贸易总额是1978年的85.3倍,财政收入是1978年的34.2倍,我国国民经济从一度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三,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34倍和27倍。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国情、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刻注意把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的发展进步由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使我国的改革开放真正做到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时代的发展呼唤着理论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又推动历史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证明,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  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弄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纳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崭新课题,既不能照搬书本知识,也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必须从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几亿中国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奔向小康,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幸福之路,是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必然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在经济方面,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政治方面,我们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在文化方面,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社会建设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丰富了,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更科学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更坚定了。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改革开放。  实践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与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等种种严峻考验,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起点,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历史使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  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弄清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十个方面系统地总结和概括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基本经验,我们在今后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实践中必须时刻牢记、认真坚持。  一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探索真理和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中,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又用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推动了人民思想观念和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二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其中,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要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三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既要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既要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又要遵循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检验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从群众实践经验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改革开放体现和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党只有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能使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的成就。人民群众也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更好地发挥首创精神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作用。  四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前提。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然而,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还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实行一种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经济体制。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完全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具优越性。所以,我们必须把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走回头路是没有出路的。  五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物质基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保障。经济体制改革不能离开政治体制改革而孤军深入,政治体制改革也不能离开经济体制改革而单打独拼,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般规律,在大刀阔斧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做法和策略是完全正确的。  六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的,又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动力。离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基础;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不注意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了原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民主法治;一手抓人民群众经济权益的保护,一手抓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护;一手抓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一手抓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七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始终注意把促进发展、提高效率同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我们党经历了一个不断加深认识及政策调整的过程,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说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越来越符合实际了,越来越正确了。按照十七大报告要求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于促进社会和谐,避免两极分化,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八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同样是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我们要高度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从本国实际出发,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站在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实践证明,坚持独立自主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和基础,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增强独立自主能力的有效途径,两者不可偏废其一。  九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改革、发展、稳定是全党工作的大局。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党始终注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改革措施的最高标准,坚持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实践证明,这样做既可以避免不少转型国家出现过的经济严重衰退和社会剧烈震荡,又可以使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十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的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全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建立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法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而保持了我们党的先进性,提高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密切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五)  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必须弄清我们站在改革开放历史新起点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正方兴未艾,远未结束。这是因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长期性。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现在虽然仍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但由于我们面临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临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进入攻坚阶段的新课题、新矛盾,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去谋划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世界经济失衡和重组的速度明显加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各经济体内部不同利益阶层出现明显的走势分化,新兴国家的崛起对世界既得利益格局形成新的挑战,经济问题政治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我国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国际商品、资本市场涨落和初级产品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国内经济健康发展,无形中加大了经济风险。如何抓住机遇,正确判断未来世界经济政治走势,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从国内环境来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系列问题: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相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加以解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必须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我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随着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人民对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新期待:由于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们要求私有财产得到更好的保护;由于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对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有许多新愿望;由于经济地位变化,人们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们普遍对政府改革、民主进程、法律体系的完善更加关注;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的矛盾,也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总之,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必须正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五方面内容构成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其中,既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问题,也有和谐文化建设、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转变消费模式等民生问题,我们必须全面把握,认真解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我们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把我们的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二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要在政治体制改革上谋求突破;三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们的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四是要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五是要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尽快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六是要进一步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七是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业已取得的辉煌成就,都是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结果;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必须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和扩大改革开放来解决。我们坚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正确指引,有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省4200万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共同努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前言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构筑这一旷世伟业的过程中,辽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突破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和资本、市场约束的艰难探索中,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辽宁特点的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之路,并在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辽宁取得的历史性巨变,同全国一样,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离不开改革开放。正是这场中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才极大地调动了辽宁人民的积极性,才使辽宁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值此改革开放30周年来临之际,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和我们一道体味辽宁改革开放30年的沧桑巨变,体味30年的奋斗历程,体味30年的历史深邃,我们怀着十分喜悦和自豪的心情,编写了这部充满着改革开放浓郁馨香的《历史性的巨变——解读辽宁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  本书以30年来辽宁改革开放各个主要层面的巨大变化作为时空坐标,用生动的事实、翔实的数据描述了辽宁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清晰轨迹,特别是突出展示了辽宁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可动摇的决心,克服体制转换中的重重困难,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之大在全国名列前茅,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之深在全国堪称最甚。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强大动力推动下,辽宁的经济和社会有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但进入90年代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旧体制遗留下来的种种深层次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受其影响,工业生产逐渐滑入低谷,多数国有企业亏损,财政收入拮据,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严重老化,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其他沿海省份的差距逐渐拉大,下岗职工生活窘迫。但是,辽宁人民忍着阵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十年的经济结构大调整,生产力布局的大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大调整,以及百万职工大转岗,使这个被称为计划经济“大本营”的工业大省,不仅走出了困境,而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辽宁不仅经济建设又大步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还带动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在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到2007年底,全省生产总值完成1102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2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47.1倍、10.3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94.7亿美元,比1978年的15.9亿美元增长36.4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35亿元,同比增长287.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300元和4773元,同比增长34.8倍和24.8倍;2007年人均住房面积为23.65平方米,比1980年的3.8平方米增加19.85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从1979至2007年共投资4127亿元,是1949~1978年的28倍。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地方财政收入超千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首次全面超过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的平均水平,达到历史的新跨越。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备受关注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城乡建设等关系民生的工程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科学、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民主、法制等政治建设也在同步快速发展。整个辽宁大地呈现一派升平盛世、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带着溢于言表的喜悦、欣慰和自豪,深切感到,辽宁30年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归根结底来自改革开放。正是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这个富民强国的历史性决策,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现代化建设,使人民富裕起来。今天,人们在尽享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时,将会永远铭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的。这就是本书首先要突出阐述的重要内容。  本书另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对辽宁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所进行的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改革实践的理性思考,凸现了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30年来,辽宁同全国一样,从经济结构到所有制形式,从生产方式到流通体制,从分配方式到就业形式,从社会结构到社会事业,从政治生活到行政管理,甚至从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可以说触及了整个社会的所有“细胞”,其深度和广度不亚于任何一场社会革命。然而,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带来社会的动荡,反而使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社会始终保持基本稳定。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经济体制转换的深刻变革始终没有影响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为什么在这场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中,没有引起不同利益群体的对立,反而一致拥护这场革命?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亿万人民即使遇到暂时的困难也要把改革深化下去的决心?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到底是什么?对这些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给予了明确而又精辟的回答。他说:“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报告中还把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归结为“十个结合”,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是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没有采取理想主义的“休克疗法”,也没有按照“华盛顿共识”所形成的先验观念行事,而是沿着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路径,采取渐进革命、协调推进、积累发展的方式推进的。具体表现为先从计划体制的薄弱环节农村突破再扩展到城市改革,先发展非国有经济再深入改革国有经济,先建立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后再深入进行产权改革,先推进承包制后再推行股份制,先进行经济改革后再适时推进社会改革、文化改革和政治改革,等等。同时,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也不是从某个特定利益集团的利益出发,而是尊重多数民众的自发选择,从满足多数人迫切需要解决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出发来推进的,是得人心、顺民意的。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占总人口的80%以上的农民是计划经济体制及其衍生的城乡分割体制的主要受害者,农民迫切需要改革,因此,中国的体制改革正是充分依靠了广大农民从农村率先取得突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改革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城市后,又通过放权让利和推进承包制等改革,调动了城市人口的主体——广大企业员工参与和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同时,为了减少改革阻力和社会震荡,中国的体制改革主要在增量上做文章,这就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推进改革的积极性。惟其如此,即使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最困难时期,大批产业工人从国家和自身的长远利益出发,宁愿忍受暂时的生活困难,下岗待业,以求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可见,这场伟大革命的主体,并非是某些阶层或某些群体,而是包括由绝大多数中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组成的、具有充分合力的、庞大的“改革集体行动集团”。另外,中国的体制改革,又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围绕着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过程,实现“翻两番”,建设小康社会等具体发展目标进行的,这就保证了这场革命能够顺利地不断深入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从这些角度来总结中国改革的特点和经验时,提出了“渐进改革说”、“整体推进、局部突破说”、“体制外改革说”、“增量改革说”、“边际改革说”、“双轨制改革说”,等等。然而,这些概括均不够准确、全面,而最精确、最科学的概括就是八个大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恰恰又是本书要结合辽宁30年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加以认真解读的重点。  本书的特点还在于,把30年来辽宁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置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来审视,既看到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又看到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省份和地区改革开放的某些特点。辽宁是我国最先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工业大省,在全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程度较高,产业工人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特别是由于历史上商品经济一直不甚发达,人们的商品观念也颇显薄弱。这就使得辽宁的改革开放,既不同于处于改革前沿的广东地区以招商引资为先导、以建设新型企业为主线的改革途径,也有别于有着浓重商品意识的江浙地区以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改革模式,更区别于以开发浦东为龙头、以建设国际大都市为目标的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的上海方式。辽宁走的是一条立足于省情,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以建立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系为重点,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不断拓展对外开放,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改革之路。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充分利用拥有的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产业基础、科学技术和教育人才的优势,不断学各地之长、补自己之短、创辽宁之新,在全面振兴的征途中,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加速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区域合作,全力将整个东北地区打造成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之后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第四增长极。这也是本书另一重点着墨之处。  本书的特点尤在于突出了对30年来辽宁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性思考,并非是简单直观地描述和罗列30年来辽宁改革开放的历程所取得的成绩,而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寻觅辽宁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实践中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这些认识,无疑是理性的,带有理论意义的。它不仅会使我们在更深层次上通过总结30年来辽宁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进一步加深对改革开放真理性的领悟,同时,也会使我们在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加速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中有所借鉴。  改革开放的3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它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却永远铭刻在历史发展的丰碑上。如果你是辽宁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当你捧读此书时,一定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正是你们在辽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无私奉献,付出艰辛,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才使各项改革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才使辽宁从困境中崛起,走向富强、民主和繁荣。也正是由于你们的奉献,才书写了这幅最为壮观的历史画卷。如果你是热爱辽宁、关心辽宁的读者,你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强烈的共鸣,因为神州大地每块土地都谱写了同样绚丽的诗篇。  30年的改革历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辉煌和自豪,也给我们带来了信心和力量。憧憬未来,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也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辽宁伴随着全国走向富强、民主、繁荣、昌盛的步伐,也一定能够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取得全面振兴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内容概要

  《历史性的巨变:解读辽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实践》以30年来辽宁改革开放各个主要层面的巨大变化作为时空坐标,用生动的事实、翔实的数据,描述了辽宁发展的清晰轨迹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对辽宁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理性思考。辽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作为受计划经济影响最深、国有企业比重极大的地区,其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缩影,而且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基本经验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鲍振东,男,辽宁省朝阳市人,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人大常委、中共辽宁省委和辽宁省政府咨询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研究成果有:《一个实践者的理性思考》、《执政能力探索与实践》、《怎样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构建和谐辽宁研究》、《2006年: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重在求真务实》、《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建设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等。  曹晓峰,男,黑龙江省肇东市人,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社会学会常务副会长、辽宁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有:《改革开放20年的理论与实践·辽宁卷》、《在变革中崛起——辽宁改革发展实践的理性思考》、《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营口卷》、《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等。

书籍目录

前言/001第一章 改革开放30年的总体回顾/001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基本历程/001第二节 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015第三节 巨变背后的深刻原因/024第四节 深化改革开放的理性思考/028第二章 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与影响/037第一节 所有制改革基本方针的确立/037第二节 以所有制结构为核心的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041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045第四节 所有制改革实践的理性思考/048第五节 所有制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分析/051第六节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对策建议/055第三章 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060第一节 市场化改革的进程/060第二节 对市场体系发育状况的基本判断/065第三节 市场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074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深化与拓展/079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079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成就评价/086第三节 对外开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及因应对策/100第五章 农村的改革与现代化/110第一节 农村改革历程回顾/110第二节 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116第三节 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20第六章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126第一节 以增量调整为主的补偿性增长(1978~1985年)/126第二节 增量调整与技术改造相结合(1986~1995年)/130第三节 以深化改革开放带动存量调整和产业升级(1996~2003年)/133第四节 在全面振兴中加速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2003~)/139第五节 结构问题的本质与结构调整的经验总结/144第六节 未来结构调整的任务与政策建议/149第七章 财政体制的改革与深化/152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152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的演进逻辑/155第三节 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成就/158第四节 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构建模式/166第五节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路径/169第八章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发展/175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175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对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78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践与绩效分析/182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战略构想/187第五节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与对策选择/191第九章 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动与建设/197第一节 改革开放起步与区域发展格局/197第二节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与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动/201第三节 振兴老工业基地与优化区域结构和布局/209第四节 区域发展格局变动与发展的思考/221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发展/224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发展的基本历程/224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绩效分析/233第三节 向建设生态文明强省的目标迈进/241第十一章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47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历程/247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成就/249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经验/262第四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264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269第一节 科技创新体系改革的基本历程/269第二节 技术创新体制与机制的改革/272第三节 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279第四节 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创新与成就/285第五节 高新技术产业的改革与发展/287第六节 深化科技创新体系改革的政策思路/290第十三章 分配制度改革的绩效与深化/293第一节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历程/293第二节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绩效分析/297第三节 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305第四节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310第十四章 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与完善/315第一节 劳动就业的发展轨迹/315第二节 就业格局的不断优化/323第三节 劳动制度和就业政策的巨大变化/328第四节 对未来就业政策走向的分析/335第十五章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拓展/340第一节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与实践/340第二节 对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性思考/350第三节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探求/352第十六章 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357第一节 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本历程/357第二节 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362第三节 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对策/366第十七章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析与展望/374第一节 医疗体制改革历程/374第二节 医疗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378第三节 医疗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分析/386第四节 医疗体制改革前瞻/389第十八章 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394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扎实推进/394第二节 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399第三节 体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创造辉煌/412第十九章 保持社会稳定的实践与探讨/422第一节 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经验/422第二节 影响社会稳定的相关因素分析/427第三节 建立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的政策思考/435第二十章 经济与政治改革协调发展/444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时推进/444第二节 政治与经济改革同时推进的基本路径/453第三节 促进政治与经济改革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462第二十一章 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与绩效/467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的历史回顾/467第二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及其成效/471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481第二十二章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与创新/486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基本历程/486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489第三节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对策思考/500附录一 辽宁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504附录二 辽宁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508后记/542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改革开放30年的总体回顾  3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封闭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折,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辽宁也同全国一样,走过了30年的求索与奋斗之路,品尝到了变革的艰辛,更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一个繁荣、富裕、文明、活力、和谐的辽宁正在中国大地崛起。  目前,辽宁又站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起点上。回顾波澜壮阔的30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有理由坚信,只要继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扎实奋斗,辽宁的明天会更好。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基本历程  一 改革开放前的基本状况  1949年前的中国,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在中国大地肆意横行,堪称“五鬼乱中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毛泽东主席曾对当时的状况进行了客观的描述:“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在此基础上,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热情空前高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40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624.1亿元,年均增长7.4%。与此同时,我国又破天荒地拥有了“两弹一星”、南京长江大桥等令人自豪的标志性成就。

编辑推荐

  《历史性的巨变:解读辽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实践》充分运用辽宁改革开放的成效和功绩,去论证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辽宁得以振兴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史性的巨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