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苏保华  页数:362  

前言

  在历史上,扬州、泰州地区曾是蜚声遐迩的东南重镇,具有襟带淮泗、控引江南的地理优势,利尽四海、民生所系的经济地位,磅礴郁积、精光勃发的文化积淀。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苏中、江淮地区,也是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津。山川形胜,人文氤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在商业文化、政治文化、管理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法制文化、学术文化、审美文化、语言文化、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辉煌的建树,对于当地及周边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力赓续至今而经久不衰。  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江苏省肩负着“两个率先”的神圣使命。在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和江泽民同志先后到江苏代表团作了重要讲话,要求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两个率先”,这是党中央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战略部署的高度对江苏作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对江苏提出的殷切希望。而扬州、泰州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在江苏全省实现“两个率先”的整体目标中起着纽带和传导的关键作用。

内容概要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为国内第一部对于扬州文学镜像进行系统研究的文艺美学专著。《扬州文学镜像研究》以扬州文学镜像为研究对象,以创作于扬州、描写扬州和扬州籍作家的文学作品为基本研究范围,运用新的文艺学方法对扬州文学、扬州历史以及扬州文化进行三位一体的考察,努力在文学与历史、主体与客体、社会与个人之间努力寻找摆渡之舟或者搭建跨越之桥,努力通过古代扬州来阐释文学,通过文学来还原古代扬州。

作者简介

  苏保华,1964年生,山西左权人。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为扬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文艺学方法、中西方比较美学研究。曾在《学术月刊》、《文艺评论》、《文艺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编著作两部、辞典一部。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与历史逻辑化的对立第二节 文学观念更新与回归的二律背反第三节 文学视野下的扬州镜像及其类型第一章 扬州意蕴第一节 王朝政治与扬州繁荣第二节 文化发展与扬学崛起第三节 崇尚操守与扬州人格第四节 精神超越与艺术追求第二章 扬州寻梦第一节 “扬州梦”与黍离之悲——泪眼蒙咙看世界第二节 “扬州梦”与青楼烟花——别有柔情在胸间第三节 “扬州梦”与春江花月——梦醒时分诗意浓第四节 “扬州梦”与生命轮回——灵狐丽鬼寓真情第三章 扬州宦游第一节 试看天下归谁家——简论扬州文学中的著名檄文第二节 民生疾苦系心胸——简论扬州文学中的悯民之作第三节 嘉会离群情意浓——简论扬州文学中的酬唱之作第四节 宦途坎坷感慨深——简论扬州文学中的感怀之作第四章 扬州赏景第一节 曲江观涛澡雪精神第二节 隋堤看柳慨叹兴亡第三节 胜日寻芳拓展心胸第五章 扬州游园第一节 扬州园林的发展脉络第二节 扬州园林的审美特征第三节 扬州园林与扬州人格第六章 扬州记事(一)——《太平广记》与唐代扬州城市文明第一节 论扬州小说的题材类型及基本叙事方式第二节 从《太平广记》看唐代扬州的宗教工商第三节 从《太平广记》看唐代扬州的胡人活动第七章 扬州记事(二)——“三言”“二拍”与明代扬州市民文化第一节 论“三言”“二拍”的文本样式形成及民间文学性质第二节 论“三言”“二拍”与明代扬州市民社会生活之关系第三节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扬州市民社会的基本状态第四节 从“三言”“二拍”看契约型社会对扬州妇女的损害第五节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扬州女性真挚坦诚的爱情第八章 扬州记事(三)——从笔记小说看明清扬州的民间信仰第一节 简论扬州民间信仰中的求吉文化第二节 扬州诸神崇拜中的实用主义倾向第三节 扬州民间信仰中以情释鬼的传统第九章 扬州记事(四)——从《儒林外史》看清代扬州的士商文化第一节 简论《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与扬州城市的不解之缘第二节 论《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和情节与扬州原型以及本事第三节 论《儒林外史》中理想人物的象征意义及其创作意图第四节 从范进和严监生形象看清代扬州传统文人的创业守成第五节 从《儒林外史》中季苇萧形象看清代扬州名士之异类第六节 论《儒林外史》中扬州盐商形象的基本心态与价值观第十章 扬州聆曲第一节 论扬州与中国戏剧发展之关系第二节 简论清代扬州戏曲形式之演变第三节 清代扬州士商活动与戏曲繁荣第四节 简论《四弦秋》与《旗亭记》结语附录《太平广记》中扬州题材小说辑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扬州意蕴  从文学的角度研究扬州,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与中国的其他城市相比,扬州更具有全面性。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把扬州概括为“六大城”:政治大城、经济大城、文化大城、道德大城、宗教大城和艺术大城。  第一节 王朝政治与扬州繁荣  政治方面,扬州在历史上虽然不曾成为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国都,但是,从秦汉到唐宋再到明清,扬州城市始终牵动着封建王朝的政治神经。可以说,围绕扬州城所发生的那些如烟往事,对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汉代吴王刘濞在广陵造反与汉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在郡县制和分封制之间的抉择有着内在的关系;曾经任江都(今属扬州)相的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天人相应”的理论,对于华夏民族确立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观建设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隋唐时期,从隋炀帝江都亡国的史实中,唐太宗所归纳总结出的“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思想,更是把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和政权的确立巩固紧密结合为一体。

编辑推荐

  在历史上,扬州、泰州地区曾是蜚声遐迩的东南重镇,具有襟带淮泗、控引江南的地理优势,利尽四海、民生所系的经济地位,磅礴郁积、精光勃发的文化积淀。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苏中、江淮地区,也是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津。山川形胜,人文氤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影响力赓续至今而经久不衰。  《扬泰文库》是扬州大学“扬、泰文化与‘两个率先’”重点学科的标志性成果,包括审美文化、扬州学派、经济管理、社会文化4个系列,80余种学术专著,共计2000余万字。文库汇集了众多学者的智慧和学识,体现了将扬、泰地区优秀的古代文化与灿烂的现代文明有机交融,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发扬光大的理念。文库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扬州文学镜像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